2020年的開局,顯得格外不容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考驗著政府部門精密智控的治理能力,也歷練著廣大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面對訂單減少、市場縮減、出口受阻等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桐鄉企業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期間,科學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發展帶來的新挑戰、新機遇。他指出,「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挑戰前所未有,奮鬥正當其時。在政府部門一系列紓困援企政策的支持下,桐鄉企業不斷提升從危機和挑戰中搶抓、創造機遇的能力,積極尋求「突圍」之路。車間裡,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行;倉庫外,一輛輛貨櫃車滿載貨物,駛向各地……桐鄉正以爭先創優的姿態,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掀起高質量發展的新高潮。
「禮物」換訂單小商品也有大市場
建峰制線廠車間內。
日前,當記者走進桐鄉市洲泉鎮建峰制線廠時,工人們正忙著把貨物打包裝箱,裝入貨車內。「這批貨要發往哥倫比亞,我們的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個月。」貨車旁,公司負責人趙建林看著手中的訂單報表說道。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縫包線的外貿企業,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低迷的市場,建峰制線廠自復工復產以來,就展現出了「生產線不停歇、訂單不斷檔」的喜人景象。
別看縫包線產品不起眼,但多年的品質把控,加上機器換人的大手筆投入,近年來公司在同行中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用趙建林的話來說,就是「小商品也有大市場」。
「危中有機,相向而行。」在趙建林看來,疫情危機中同樣也蘊涵著巨大商機。原來,前期在和哥倫比亞客戶洽談過程中,趙建林得知當地疫情形勢嚴峻,防疫物資十分缺乏。
想到公司之前為疫情防控準備了不少防疫物資,因此在發貨時,趙建林特意關照員工將倉庫裡的一批防疫物資也隨訂單一同發出。「客戶有困難,我們既然有這個能力,能幫一把就是一把。」他說。
沒想到,客戶收到這份意外驚喜後,十分感激,「他當天就在微信上給我留言,說『你送我禮物,我也要還一份禮物。』」正當趙建林還不明所以時,客戶接連下了兩筆大訂單,總金額高達20萬美元。
一個小小的舉動,換來一筆大訂單。這讓我們看到了,在困難面前,桐鄉企業唇齒相依、共克時艱的那份執著與堅毅。
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也歷經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磨礪中,建峰制線廠不斷成長壯大。這讓企業在面對困難時,更懂得最樸素的「堅持」。在國外市場萎縮的當下,開拓內銷市場成了企業努力的方向。尋找新客戶、新市場、新機遇,這幾個月,趙建林的腳步始終沒有停過。
「潛在的客戶和市場都需要自己去挖掘和開拓。這不,前幾天一個許久沒有聯繫的老客戶又續單了,50萬元定金剛剛到帳。」趙建林說。
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困境中拼著這股「倔強勁」的,不僅僅只有建峰制線廠。在相關部門的幫扶支持下,浙江晶通塑膠有限公司一手全力穩外貿,一手加快發展國內代理商,讓小小地板打開了新銷路……危機中往往蘊藏著重大機遇,誰能抓住機遇,誰就能在這場危機中轉危為安,走在時代前列。
線上尋商機有膽量就有大格局
康盈服飾內,工作人員正在忙碌。
初夏,天氣漸熱。位於濮院鎮的浙江康盈服飾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火熱的生產場景。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但這幾個月來企業業務量增大,訂單已經排到7月。
「我們的產品以秋冬款為主,一般要6月之後出貨,有著天然的『空檔期』。」公司董事長梁文美的一句話,解開了記者的疑惑。
但同時,作為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際化服裝企業,其客戶多分布在歐洲國家,國外銷售鏈斷裂,訂單量減少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但在和梁文美的交流中,記者明顯能感受到她的樂觀與從容。從單打獨鬥的個體戶到創立公司、組建團隊,從開展國內批發到開拓海外市場,20多年的商海歷練,讓梁文美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時,比別人多了一份市場敏銳度和洞察力。
「線下流失的訂單,要在線上彌補回來。」自復工復產以來,康盈服飾就有了這樣的打算,並逐漸將業務轉向國內市場。「國內市場廣闊,我們有貨源、有產品,為何不能拓展線上銷售呢?」梁文美說,只要敢於嘗試,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疫情之下,這份難能可貴的膽識和勇氣,加速了康盈服飾開拓國內市場的步伐。僅僅20多天,企業就完成了轉內銷、轉線上、開發夏裝等一系列動作。「線上經銷商來給產品拍照,看到那麼短時間內新鮮出爐的100多款夏裝樣衣時,都驚呆了。」說話間,梁文美帶記者走進展廳,展示著其中一款新產品。
「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快!」熟悉梁文美的人都知道,她是個十足的行動派。「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學會順勢而為,才能在市場中立足。」她說。
變則通、通則達,企業發展的藍圖愈加清晰。除了入駐電商平臺外,企業也開始試水線上直播,開發自主網站,還特意裝修了全新的直播間。據悉,今年以來,企業已投入50餘萬元用於線上拓市場。
談及為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依然捨得加大投入時,梁文美信心滿滿地表示,「兩軍相對勇者勝,兩勇相對智者勝,不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就會在實體行業中失利。目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做好產品、拓展市場,一旦疫情穩定、市場恢復,就可以迅速搶佔先機。」
眼下,企業正忙著準備6月中旬的網上廣交會,雖然是老展戶,但他們依然全力以赴做著準備,「希望能借展會認識新客戶,進一步開拓市場。」梁文美說。
通過加碼線上市場,實現逆勢突圍的,不止康盈服飾一家。桐鄉市鑫寶萊紡織有限公司以跨境電商為載體,積極將企業自主研發的面料搬上網;除了「線上+線下」雙端發力之外,浙江喜歌實業有限公司還勇於涉水新零售,積極打通客戶埠,目前新零售銷售額佔比已突破10%……面對行業之殤,換一個方向,或許能尋找到一條新捷徑。
修煉好內功好產品是「敲門磚」
浙江曼得麗塗料有限公司內。(照片由企業提供)
疫情之下,傳統中小企業如何破局,在浙江曼得麗塗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屹桐看來,「新渠道」這個關鍵因素不可或缺,而轉變觀念,則是曼得麗拓寬新零售銷售渠道的關鍵點。「在很多人觀念中,曼得麗就是做建築外牆面塗料的,其實塗料領域非常廣。於是,今年我們將重點放在了賦予產品更多功能性上,希望讓塗料從工業品變成消費品。」沈屹桐說。
打破常態,曼得麗可謂大手筆。從ins風格的各色藝術塗料到功能性的抗微生物塗料,再到適合家裝的獨立小包裝設計,曼得麗投入300多元萬用於產品功能性研發,努力拉近與消費者間的距離。「自己動手裝飾自己的家,這是我們希望傳達給消費者的一種理念。」沈屹桐告訴記者,目前二三十款新產品已準備就緒,就等著線上電商平臺上新了。
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加上強大的研發能力,這些都是曼得麗發展的原動力。1~4月公司交出了銷售額同比增長17%的成績單,沈屹桐向記者透露了另一個法寶——生產智能化。「早在2016年,我們就完成了『機器換人』,率先進入工業4.0時代。」他說。
自主研發的一體化全自動調色塗料生產線、智能配色系統……走進曼得麗自動化生產車間,只見各類現代化設備各司其職,分別進行著投料輸送、打漿、自動壓蓋包裝、機械手堆碼和智能倉儲等工序。工人只需在中控系統上進行操作,設備就能自動完成對產品各環節的生產工作。「得益於『機器換人』,在當下多變的環境中,我們能比別人更快一步應對,搶灘發展高地。」
對於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沈屹桐表示,當下國家新基建和既有建築的改造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這是巨大的潛在市場。
如今,曼得麗正從單純的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為客戶提供全體系的定製服務。沈屹桐認為,疫情對所有企業都是嚴峻考驗,只要全力以赴完善自己、提高效率,服務好客戶,提高核心競爭力,就能在逆勢中獲得先機。
新的方向帶來新的發展。忙碌的,不止是曼得麗塗料。給系列產品做升級、招兵買馬擴充研發團隊、新建廠房擴大產能,成了浙江久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最重要手段;浙江泰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則緊緊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積極研發新產品,開拓國內外電商市場……好產品是打開市場的「敲門磚」,這是不少桐企逆勢成長的秘訣。
點穴式服務全力助推企業發展
從一時迷茫到撥雲見日,從被動衝擊到主動衝浪,順勢而為、主動應變、「危」中尋機,已經成為廣大桐企的新潮流。
讓眼前的「坎」成為蛻變的「機」,背後還有一股強有力的力量——政府部門的一系列「點穴式」服務。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桐鄉出臺多項政策,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積蓄經濟發展的堅實後勁。
助推企業達產達效,桐鄉各部門將辦公現場搬進車間,把政策服務送到門口,沿著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疏通堵點、消除痛點。
破解企業運行難題,桐鄉制定「一企一策」方案,設立5億元紓困資金,全面落實各類減、免、緩、降政策,讓企業減負前行。
專門成立8個工作專班服務企業、舉辦出口商品博覽會為外貿企業括市場、開展消費領域「十佳品牌」評選提振消費信心……當下的桐鄉,正奮力奪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分答卷。
記者手記
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內部打破則是新生。疫情大考,是對企業信心與意志的考驗,也是對智慧與能力的檢驗。深入企業、車間,記者看到的,是一家家桐鄉企業對市場機會與趨勢的敏銳嗅覺,是一位位企業家的執著與堅韌。
採訪中聽到最多的,除了企業敢於「危中抓機」破困局外,還有「感謝政府支持」這幾個字。在復工復產的道路上,當政府念好了「服務經」,條條「真金白銀」讓企業發展有了十足的底氣。
時與勢、趕與轉、大與活、擴與提、破與立,任何一次危的後面,都蘊藏了無限的機遇。眼下的桐鄉,發展的信念在激蕩,向上的力量在釋放。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股爭先創優的磅礴之力,必將推動桐鄉經濟社會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