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寫作:敘述的四種基本方式

2020-12-14 閒讀與苦讀

人物的活動、事件的發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裡進行的,而時間的自然流程是按順序推移的,空間的方位也是有一定次序的,我們寫文章就要安排好人物和事件在時間、空間裡的順序和變化,使敘述的內容井然有序,眉目清楚。

敘述的方式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順敘、倒敘、插敘、並敘。

所謂順敘,是依照人物生活經歷或事件發生、發展、結局的時間順序來進行敘述。文章中敘述的層次和段落和事件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這種敘述方式保持了生活事件的自然形態,單純明晰,樸素無華。

長篇通訊《榜樣——焦裕祿》就是從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四年循著時間的順序敘述了焦裕祿同志領導蘭考人民戰天鬥地的光輝業績,層次清楚,脈胳分明,逐漸展現出焦裕祿的英雄形象。

運用順敘,要特別注意材料的取捨,抓住人物、事件中閃光的部分加以突出,切忌平鋪直敘,羅列現象。

順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敘述方式,其它方式多是以它為基礎派生、衍化出來的。

所謂倒敘,就是故意不按時間的順序寫,而是把事件的結局或中間某個片斷提到前面先敘述出來,然後,再從頭開始順敘。這種敘述方式易於造成懸念,使文章波瀾起伏,結構富於變化。

例如理由的報告文學《揚眉劍出鞘》,開頭寫道:

一輛閃著紅十字標記的救護車和兩輛小汽車,駛出馬德裡體育館,沿著公路向前疾馳。

這是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晚上。馬德裡的初春的夜色清涼如水,而車裡人的心情卻灼熱、焦急……

這種寫法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心,引起讀者的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令人感到懸念橫生。奇峰陡起,產生急於了解事情經過的強烈願望。

採用倒敘,並不是為了故作驚人之筆,而是根據突出表現主題的需要,加強文章的感染力量。但應注意,使用這種方式的時候,在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既要銜接自然,又要用一定的文字過渡,形成明顯的界限,否則,或者突兀、生硬;或者條理不清、混沌一片,反而弄巧成拙,影響了內容的表達。

所謂插敘,是在順序進行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原來的敘述而插入另一段敘述。這裡說的某種需要,有時是用過去的事情補充說明現在的事情;有時是為了擴大或加深敘述的內容;有時是為了開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因此,插敘往往突破了原來敘述的時間和空間,使文章的內容更豐富、主題更深刻。同時,將原來的敘述突然中斷,筆鋒一轉,插入新的內容,使文勢多變,起伏跌宕。

例如《揚眉劍出鞘》中,欒菊傑由於自己的臂傷和器械的落後,輸了兩場,那麼,還有最後的兩場會怎麼樣呢?還有沒有「升起五星紅旗」的希望呢?讀者急切地想知道比賽的結局,然而,作者故意宕開一筆,在這最後決戰的關鍵時刻,讓她回憶離開北京時的情景:五屆勝利閉幕時「人的海、花的海、旗的海……」;「八億人民踏上錦鏽的徵程,向著四個現代化,向著二十一世紀」;她的誓言:「打出中國人民的志氣來!」這一段插敘,表現了祖國的期望正是她奮力拼搏的力量源泉,使她的思想性格得到了進一步升華,也為她奪取最後勝利作了有力的鋪墊。這段插敘,壓住緊張激戰的敘述,造成一個停頓、間歇,更加強了決戰前夕緊張氣氛。一張一弛,疏密相間,產生很強的節奏感。

使用插敘,要注意二點:第一,插敘部分的內容要認真精選,使其集中凝鍊、簡短,與原來的敘述直接相關,萬不可龐雜、冗長,打亂原來敘述的頭緒。第二,要從全文內容和結構出發考慮插敘部分插在哪裡最為適宜,同時要處理好與上下文的銜接,使之過渡自然、流暢。

所謂並敘,是敘述兩件或幾件同時發生的事情,或者說,將兩條或幾條密切相關的順敘線索同時展開,交叉進行。這種敘述,對於反映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的錯綜複雜的社會生活,常常收到良好的效果。

《為了六十一個農民弟兄》就是使用並敘的突出一例。全文有好幾處並敘的段落,用「就在同一時間內」反覆加強時間觀念,把天津——平陸之間從上到下各個部門為搶救農民弟兄積極奮戰的動人情景交叉敘述,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好像幾條線索緊緊圍繞中心事件擰結起來,使「一人有難,八方支援」的主題思想得到更加鮮明、深刻的表現。

並敘,實際上是幾條線索互相穿插,每條線索時斷時續,這樣,處理不當,就容易出現混亂。因此,我們必須在動筆之前,將各條線索的脈絡梳理清楚,細緻安排交叉組織的關係,使全文結構有條不紊,周密嚴謹。

以上只講了四種敘述方式的基本特點和方法,事實上,在寫作實踐中,情況較為複雜,要靈活掌握運用。

未完待續……

大家都在看

文學小說《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全本整理匯總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小學語文教材回憶匯總

全本《寫作技巧方法》整理匯總

全本小說《黎明的河邊》整理匯總

這兒是文學與歷史愛好者的聚集地。這有小說和散文,還有詩詞,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關注起來,一起讀書養性,方可脫胎換骨。

#寫作#

相關焦點

  • 文章寫作:表達的方式
    本章分五節,講解文章的五種基本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第一節,敘述。重點講敘述的六要素(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結果)及其表達方法。第二節,描寫。如果表達方式不當,再好的構思立意也要落空的。古人說:「文章以體制為先。」寫作之前,「宜正體制」,寫作之後,要檢查是否「不失體裁」。因為「文章之體裁,猶宮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建造宮室,製作器皿,都要合乎各自不同的規矩,樣式,寫文章也如此。「文各有體」,不同體裁的文章,需要各不相同的表達方式。
  • 四種寫作結構,教你寫出邏輯清晰的文章
    今天就大家分享四種常見的寫作結構,分別是:總分總結構;並列式/清單式結構;遞進式結構;還有最後一種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SQA結構。在「分」的部分,根據不同的素材,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說並列方式、遞進方式、對比方式等等。1、如果素材之間是並列關係,那麼就採用並列的寫作框架。比如:常見的自媒體解讀結構並列講三個故事就是採用並列的結構。
  • 寫作技巧方法:敘述的三種主要方式
    敘述的方式一般有順敘、倒敘、插敘等幾種。順敘:就是按著時間的順序,依照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來組織材料,進行敘述。這樣使讀者感到自然有序、入情入理。倒敘:就是先把事件的結果敘述出來,然後再寫出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經過。倒敘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強調結果,渲染氣氛,一開頭就造成強烈的印象,讓讀者尋根究底,產生非讀下去不可的要求。倒敘若用得恰當,可避免單調的平鋪直敘,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例如《祝福》就是採用倒敘的寫法。
  • 公文如何敘述:概括敘述+具體敘述——《品味公文》DAY21
    敘述,是公文寫作中一種重要的表達方法。那麼,什麼是敘述呢?作者認為,敘述,就是述說工作、事件或人物的基本情況和變化過程,給人以清晰明確的印象。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敘述的內容是工作、事件或人物的基本情況和變化過程,敘述的目的是為了給人以清晰明確的印象。
  • 2016山東政法幹警文章寫作:議論文的基本入門技巧
    2016山東政法幹警文章寫作:議論文的基本入門技巧 2016-06-30 11:00:00| 中公教育 李莎莎
  • 公文的三種主要表達方式:敘述、議論和說明特點
    公文寫作中往往也要運用到敘述、議論和說明方式。公文和其他一般文章的區分,從其他一般文章指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由於應用文經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議論或說明,故從表達方式上,很難把它和其他一般文章區分。但只要深入考察,仍可看出它們的區別。
  • 如何輕鬆寫出一篇好的歷史文章:掌握5個基本原則,4種寫作模式
    經過我一年來在頭條上的寫作經驗,如今重新再來看這本書,發現作者理察·馬裡厄期在書中提出的5個基本原則,4種寫作模式,如果我們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它,那麼,即使是寫作小白,也可以寫出一篇好的歷史文章來。
  • 如何輕鬆寫出一篇好的歷史文章:掌握5個基本原則,4種寫作模式
    畢竟,許多愛好寫作的朋友,並不具有歷史或其它專業的大學學歷。經過我一年來在頭條上的寫作經驗,如今重新再來看這本書,發現作者理察·馬裡厄期在書中提出的5個基本原則,4種寫作模式,如果我們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它,那麼,即使是寫作小白,也可以寫出一篇好的歷史文章來。
  • 軟文寫作方式揭秘,小白上手也能寫出80分的文章!
    ,可以寫出不同的文章,不至於寫兩篇文章之後,陷入寫作迷茫。文章寫作從標題、開頭、布局、結尾四個方面鋪開寫作技巧。文章開頭先寫出結論,說明整篇文章的主旨,再層層展開進行敘述,這種模式也叫倒金字塔式。寫文章技巧有很多,看自己寫的文章適合那種方式,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來用,只要和收尾方式配合起來,自然過度即可。
  • 通過敘述,初體驗英文寫作
    英文寫作熱身訓練現在我們可以拉長解釋的範圍,把解釋對象變成一段文字。首先看記敘性的文字,比如在一個日記或一段小故事,或者是一篇小說裡面摘取一段,將它敘述出來。不用和原文一模一樣,而是用自己的話把原文講的事情給講出來。下面舉一個例子。"I'll race you to the corner, Ellen!"
  • 餘華:我敘述中的障礙物|寫作課
    比如我們讀一些小說,有時會發現,某個作家描寫一個老農民,老農民神態,老農民生活的環境都很準確,可是老農民一開口說話,不是老農民的腔調,是大學教授的腔調,這就是問題,什麼人說什麼話是寫小說的基本要素。當我還不能像現在這樣駕馭對話的時候,採取的辦法讓應該是對話部分的用敘述的方式去完成,有一些對話自己覺得很好,胸有成竹,再用引號標出來,大部分應該是對話來完成的都讓敘述去完成。
  • 餘華:我敘述中的障礙物 | 寫作課
    比如我們讀一些小說,有時會發現,某個作家描寫一個老農民,老農民神態,老農民生活的環境都很準確,可是老農民一開口說話,不是老農民的腔調,是大學教授的腔調,這就是問題,什麼人說什麼話是寫小說的基本要素。當我還不能像現在這樣駕馭對話的時候,採取的辦法讓應該是對話部分的用敘述的方式去完成,有一些對話自己覺得很好,胸有成竹,再用引號標出來,大部分應該是對話來完成的都讓敘述去完成。
  • 科普寫作的七條基本要求
    歡迎關注學位論文寫作公眾號工作往往是公益性的,發表科普文章是一種奉獻。
  • 模仿英語母語者的寫作方式,提高英語寫作的秘密武器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85篇原創文章。口語和寫作是語言的兩種輸出方式,或叫表達形式。由於口語應用的廣泛性,大多數父母都比較重視孩子的英語口語啟蒙訓練,而忽視了孩子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這是一種錯誤認識,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 文章寫作:抒情的方法
    抒情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說,文章無處不傳情。但一般認為,有間接抒情和直接抒情兩類。所謂間接抒情,就是通過敘述、描寫、議論來抒情,這實際上是指敘述、描寫和議論中蘊含的感情,並不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發。我們認為,抒情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它的獨立性就在於:作者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直接地向讀者傾吐,這便是直接抒情,也是抒情手段的實際含義。
  • 無論中考與高考,「敘述方式」要知道
    學生竟然都不知道所謂的「敘述方式」,甚至把「敘述方式」和「表達方式」混為一談。這是非常可怕的。在語文考試中,如果遇到這一類的題,一般第一小問就是問你「是什麼敘述方式」,接下來會問到「這種敘述方式有什麼好處?」如果前面答錯,後面就肯定不對,這一道題也就必然不會得分了,所以,我們要了解並掌握「敘述方式」題,不讓其成為我們扣分的方面。接下來,我就分別和大家聊一聊小說中常見的幾種敘述方式,以及他們的作用。
  • 科研方法 | 論文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正確銜接方式
    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稿件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不拘一格,而現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均未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任何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規範化編輯加工?如果需要,那麼依據又是什麼?縱觀現有文獻資料,只有涉及表格和插圖的設計製作[1]、編輯加工[2]、編排規範[3]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見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方面的報導。
  • 論文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正確銜接方式
    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稿件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不拘一格,而現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均未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任何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規範化編輯加工?如果需要,那麼依據又是什麼?
  • 文章寫作: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我們寫文章,對於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可以作簡單地敘述、介紹,例如有一篇文章寫《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苦難中度過的。一九三八年,我才十二歲,就在天津的一個資本家的工廠裡當童工。每天早起晚睡,要幹十幾個小時的活,還經常挨工頭的打罵。
  • 英文論文寫作基本框架及寫作規範
    本文詳細介紹了論文每個部分的基本寫作規範,從而讓大家了解論文基本框架及各個部分的寫作規範。論文基本框架包含:Title、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