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教育改革有了
最新動向和歷史性變革
學了這麼多年的中小學課本
大!改!版!了!
今年9月1日開學伊始
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
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
將在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此前
在這三個科目上使用的
多種形態的教材
將告別課堂,成為歷史
這也意味著「一綱多本」的時代終結
語文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
語文教材的變化
應該是所有家長和老師
最關心的問題
新課改
卷面字數增加
閱讀的題量也加大
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理解
口語表達、寫作能力、古文記誦理解、名著導讀
邏輯思維、跨學科能力必須大大加強
意味著學生全能力必須有所提升
新課改教材
1 打破傳統的學拼音再學漢字
以語文科目為例,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
與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先學拼音再學漢字不同的是,此次統編語文教材打破傳統,讓孩子們在學習了「金木水火土口鼻眼耳」等一些常用字之後,再進行13個課時的漢語拼音系統學習。
2 古詩詞篇目增多
語文教材不僅書本大了一圈,由原來的16開本變為A4大小,傳統文化的篇目也也大大增加。
小學階段(1-6年級): 優秀古詩文增加55篇,佔所有篇章的30%,增幅高達80%!
初中階段(7-9年級):古詩文篇章高達51.7%!
古詩文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這一次教材改版,傳統文化的內容大幅增加,是一種創新,更是對傳統的親近與回歸。
3 新增親子閱讀模塊
新教材對家長提出最大的「要求」莫過於「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把親子閱讀編入教材,讓家長參與到教學教育中來。
這種編排不僅有利於能很好地推動全民閱讀,還非常利於為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也更好地體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這一欄目的效果還要看家長的配合度。
泉口才親子閱讀
前幾天在和我的一位學生家長探討她現在是如何做親子閱讀的?她告訴我就是拿出繪本或者兒童故事書給小孩兒講解一遍或者讀一遍,然後就結束,這樣做確實可以說已經挺好的,因為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沒有做到親子閱讀這一項,但是這樣做親子閱讀還遠遠不夠。
泉口才親子閱讀俱樂部幫助泉口才所有學員逐漸走出線上,走到線下,從而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助力親子閱讀做得更好。
4 側重閱讀和口語表達
綜合和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口語交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未來,對於語文的教學,老師們或會注重課程方面的整合和改變,將會引導孩子們進行跨學科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更符合對孩子全面能力的培養目標。
泉口才 贏未來
在上一篇中我們談學習泉口才的好處時就有提到,學習泉口才是培養孩子的全口才能力,可以提升語文朗讀語感、思考、閱讀理解與作文能力,加強數學思維邏輯嚴謹性,增強英語理解能力,提高全科學習效果,提升學習成績。
5 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
新編語文力圖讓「教讀」「自讀」,加上「課外導讀」,這也是考慮到目前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讀書少的弊病, 在教材中起到某種糾偏的作用。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像研讀閱讀課文那樣來研讀推薦名著。
要把個人的閱讀偏好擱置起來,用心閱讀、欣賞每一本推薦名著,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發現名著的魅力,還要在學期教學計劃中安排適當的課時,從時間上保證、落實名著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