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外國人鏡頭下的中國小吃,現在已經全部消失了

2020-12-09 小平做美食

點擊右上角藍色按鈕,關注@小平做美食,帶你了解更多美食資訊。

中國自古以來本來就是一個美食資源豐富的國家。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美味佳餚,比如小吃等等等等,正在逐漸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越來越多的美食街被建立起來,走在街上,整條街都瀰漫著美食的芬芳。而且,每一種小吃都很開胃,簡直讓人胃口大開。

但你無法想像的是,中國小吃在幾十年前並不那麼受歡迎。我們來看看30年前外國人來中國後拍下的的中國小吃的照片,放在今天,簡直就是一種黑暗料理啊,別說胃口大開了,簡直是讓人食慾全無。

烤皮蛋

在沒看到這張照片之前,只聽名字,感覺還是挺不錯的。皮蛋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等一的美食,尤其是涼拌皮蛋這道菜,是中國人必備的下酒菜,味道鮮美極了。但是30年前在外國人鏡頭下的這個烤皮蛋,外表看上去和現在的皮蛋完全不一樣,這種烤皮蛋連外皮都是黑漆漆一片,簡直就像一個黑煤球,然後把它們丟在煤炭中烤,看上去真是讓人食慾全無。

但是這種烤皮蛋看上去讓人沒有食慾,實際上將殼敲碎之後,裡面的蛋非常嫩,比現在的涼拌皮蛋要好吃得多。但是對於完全不吃皮蛋的外國人來講,這簡直就是噩夢一樣的食物,完全不能理解。

黑饅頭

一提起黑饅頭,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是黑糖饅頭,其實這種黑饅頭並不是這樣的,這裡說的黑饅頭,那就是貨真價實的黑饅頭,整個饅頭全是黑的,因為這種饅頭是用普通饅頭放在火上烤制而成,用的是玉米面製作而成。

油炸豆乾

油炸豆乾相對於上面的那兩樣小吃來講,大家應該更加熟悉一點,但是從前的油炸豆乾和現在的油炸豆乾味道也是相差很大,當時的油炸豆乾和現在的臭豆腐長得差不多,都是黑乎乎一片,只不過沒有臭豆腐那種明顯的臭味,上了年紀的人應該都吃過這種油炸豆乾吧。

醋萵苣

醋萵苣,其實就是一桶醃菜,但是只看外表的話,著實讓人沒有食慾,看起來就像是一桶用來餵豬的剩菜,外國人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菜能用這種木桶盛放,也不能理解這種東西如何下口。但是美食不只要看外表,這種醋萵苣看著雖然讓人沒有胃口,但是味道還是很好吃的。

相關焦點

  • 老外鏡頭下的中國小吃,皮蛋用烤的,饅頭是黑的,圖4看完沒食慾
    在我們中國其實有很多非常美味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僅是讓我們中國人自己非常喜歡,就連不少外國人在吃過之後都非常喜愛。當然這也是說的一些少數食物,並不是說所有的食物都是這樣的,因為有很多食物,雖然說在我們中國人的眼中是非常美味,可是老外們卻不喜歡,甚至在他們的鏡頭地下變成了一個黑漆漆的黑暗料理,就比如說鏡頭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幾個食物一樣。
  • 看他鏡頭下30年前的三裡屯、長安街 感覺真美好
    法國人閻雷(Yann Layma)是個攝影師,30
  • 30年前蝨子很常見,為何現在消失了?
    這樣的經歷,估計很多70後、80後的人們特別是從小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朋友們印象非常深刻,記得好像從上世紀90年代之後,我們頭上的蝨子慢慢就少了,現在基本上已經很難再看到了,這些蝨子是怎麼來的,為何又突然消失了呢?
  • 「正在慢慢消失」的6種小吃,吃過的或估計當爺爺了吧
    哈嘍,大家好,我是美食客道棧,又到與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每天帶你們走進不一樣美食世界和熟知更多的美食知識~「正在消失的6種小吃,全部吃完或者已經當爺爺了,而且很早就有孫子了!由於在以前的生活中,能吃到這種小吃,已經很不錯了,粘牙也算是一種「炫富」。從前是很火的,現在已經消失在市場裡,再也吃不下這種零食了。【麥乳精】麥乳精,30年前,很少有人吃到這種小吃,如果家裡有這樣的罐子,父母也會把它藏起來。
  • 外國人給中國小吃取的「洋名字」,看完後,讓人捧腹大笑!
    中國是4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僅存的唯一,其他3大都在歷史長河裡消失了,作為文明古國,那麼美食怎麼可能少得了呢。作為美食大國,吃貨最多的國家,我們在美食上下的功夫可不少,擁有八大菜系,而且每個省每個市,甚至每個縣都有她的代表美食,特色美食。
  • 鏡頭下的中國年
    2014年1月2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分別在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上發起了「鏡頭下的中國年活動意在提倡聽眾朋友在過年期間,將自己家鄉的年夜飯,年貨,過年時去過的地方等等,拍攝下來,用鏡頭記錄下屬於自己家鄉的中國年。  與此同時,在廣泛宣傳和發動聽眾參與互動的同時,都市之聲也帶領聽眾一起回顧了中國年的習俗,並在公眾平臺上相繼發出了民俗知識普及的話題。
  • 中國夫婦去外國賣小吃,外國人每天排著隊吃,網友:祖國為你驕傲
    文/幻晴中國夫婦去外國賣小吃,外國人每天排著隊吃,網友:祖國為你驕傲!中國的美食是非常多樣化,而且口味也是千奇百怪,吃起來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因為美食真的是太多了,看見每一個都非常想吃,當然也有很多外國小夥伴非常嚮往中國的美食,他們覺得中國真的是一個美食大國,沒想到真的有人把這個當成了一個商機。把我們中國的美食拿到外國去賣,結果生意非常的好。
  • 30年前的中國電影,曾如此輝煌
    豆瓣某用戶根據之前的蘇聯段子改了一個關於中國電影的段子,諷刺的是當下內地狹窄的電影創作環境、市場亂象、低劣內容,令人不得不懷念起30年前,也就是90年代的中國電影。反之也有人開麥狂噴,認為這是影迷的自娛自樂,是在完全不了解電影行情狀況下的無知呻吟。罵戰之後呈現白熱化,A說我懷念30年前的電影環境,B說我感恩今天的電影市場,都沒錯。
  • 中國30年前的飲料,賭100瓶雪碧,全部喝過的估計孩子都上小學了
    中國30年前的飲料,賭100瓶雪碧,全部喝過的估計孩子都上小學了!說起飲料的話,飲料成為了我們現在男女老少都離不開的一種東西了。特別是我們出去到外面飯店裡面吃飯的時候,也會提前叫上一瓶飲料,這樣讓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一邊吃一邊喝,其實現在的飲料的種類也是有很多的,但是如果回想以前的話,特別是對那些80後的人來說,中國30年前的飲料也是讓我們現在想想也會覺得非常可惜的,因為基本上有的飲料也已經看不到了,當時也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趣味。
  • 「消失」的東門小吃街!
    消失的老街們,你還記得多少?打卡日記:麻辣燙,中國的民間小吃,起源於川渝地區,麻辣火鍋的前身,火鍋的簡化版。「我看見你們的鏡頭會緊張,你看你看,手都抖了。」小北拍攝美食的間隙,熟練攤著麵餅的老闆不停笑著打岔。
  • 他是日本廣告界的一代傳奇,花30年拍下中國的珍貴瞬間
    現在仍是日本廣告界津津樂道,拿來學習的經典案例。上田義彥,這個不斷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的廣告攝影大師。總是「一不小心」就將廣告拍成了文藝片,但無數甲方爸爸樂意為他買單!從最初被業內人斥責「不適合拍廣告」,到成為日本廣告界的一代傳奇,他究竟經歷了什麼?作為最早一批跑來中國拍攝的日本攝影師,30年前,他究竟與中國結下了怎樣特殊的緣分?
  • 這四種地道的中國小吃,外國人最愛吃,生煎饅頭上榜
    這幾種中國小吃據說外國人最喜歡,哪個又是你的最愛?餛飩麵:每個餛飩個頭不大不小,選用半肥瘦的豬肉做成肉餡,口感不軟不硬,鮮嫩可口,再加上新鮮的蝦仁。入口不但有肉餡的清香,還有海鮮的鮮甜,吃起來還彈牙爽滑,誰不喜歡?
  • 為何30年前男女老少都有蝨子,現在沒有了?蝨子是哪裡來的?
    為何30年前男女老少都有蝨子,現在沒有在二三十年前,蝨子屬於非常常見的寄生蟲,它們一般會生存在頭髮中和內襯裡面,它們都是靠吸食人類的血液維持生命。被它咬到的地方,都會紅腫瘙癢。為何30年前男女老少都有蝨子,現在沒有如今大多數的人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衛生條件都變好了,每個人都非常的注重個人衛生了,所以,蝨子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不下去,慢慢的就消失了
  • 中國快餐企業排行榜揭曉,老鄉雞排第四,沙縣小吃卻消失了
    到了2012年3月,「肥西老母雞」迎來了一次升級,所有的「老母雞」全部消失,改為了「老鄉雞」。雖然只是改了名字,但是在當時還遭到了很多老顧客的反對,因為「老母雞」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快速發展,已經融入到了安徽人的生活中,成為了安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讓他們一時難以割捨。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老鄉雞」對於安徽人是多麼重要。
  • 一千年前,一群外國人千裡迢迢來到中國,一直到現在還在不願離開
    自然而然也就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我們的國家學習和傳播文化,這些外國人一般在學習完畢之後,都會返回自己的國家,因為他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學習到先進的技術用於自己本國的發展,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一直到現在,我國國內還有當時的外國人遺留下來。
  • 中國對外國人的看法不再那麼極端
    兩起事件都被目擊者用手機拍下了,其視頻在中國網站上瘋傳(國家電視臺也播放了),並激起一片憤慨。在第一段視頻中,一名醉醺醺的英國年輕男子似乎在猥褻一名中國女性,接著遭到旁觀者的毆打、腳踢。在第二段視頻中,一名坐火車的俄羅斯男子把光腳放在前面的座位上,在前排女士表示不滿後還報以一陣辱罵。
  • 5種即將消失的民間小吃!花生巴上榜,你現在還能吃到嗎?
    推薦語:消失了其實挺可惜的,但是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沒有那麼多人喜歡吃下文轉載自作者:一食之家呀5種即將消失的民間小吃!花生巴上榜,你現在還能吃到嗎?今天,每天生活都非常的忙碌,再也聽不見這種吆喝聲,5種即將消失的小吃,看看你吃過嗎?花生巴這是用花生和白豆製作而成的,我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集市是很常見的,一咬就嘎巴脆,好吃極了,可惜現在都沒有看見過了。
  • 30年前的大學排名與現在大相逕庭?南京大學排第1,武大實至名歸
    那麼有人會產生疑問,一直以來都是「清北復交」佔據著中國高校的前幾名嗎?幾十年前也是這樣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30年前中國高校排行榜。 2)武漢大學為自己證明;近幾年關於武漢大學的爭議一直不斷,有網友抨擊其實網紅學校,實力與排名不符,但從榜單中可以清晰看到,30年前武漢大學就排在所有理科大學的地4位,此份榜單也為武漢大學證明實力了,現在的地位實至歸。
  • 中國夏季「人氣小吃」,外國人拒絕享用,在中國夜市卻火爆如潮
    這個情況尤其在中國特別常見,中國是一個全球知名高的美食王國,我們對於食材的亨飪和口味擁有多種方向,塑造了魯菜,川菜,湘菜等地方八大菜系,因此才會有「中國吃貨」的名頭。而這樣的飲食和外國也是擁有著許多差異的,就比如這個夏季暢銷的「夜市小吃」,在國外就一點也不流行。一到夏天,也就到了路邊攤和夜市火熱的季節。
  • 30年前大學排名與現在大相逕庭?南京大學排第1,武大實至名歸
    那麼有人會產生疑問,一直以來都是「清北復交」佔據著中國高校的前幾名嗎?幾十年前也是這樣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30年前中國高校排行榜。 30年前中國高校排名  211、985建設高校這個概念,是在1999年出現的,之後就慢慢出現了各高校排名,其實關於中國大學排名早在60年代就出現了,只不過那時候把大學按照類型分成理科、工科、農科三個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