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頭條很多人在分析2020高考作文,感覺大部分人陷入了「慣性思維」和「審題過度」的陷阱。
大家一看到這個歷史故事,加上又是在考場,氣氛緊張,估計都沒細看材料,就把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的歷史故事「裝入」腦袋。
很不幸的是,這裡是語文作文資料,而不是考歷史。因此不能過多談論歷史,談論他們的「前生」和「後世」,估計大部分學生都被出題者「蒙」了,陷入「有奶就是娘」的經驗慣性思維中去。
我們不妨把名字替換一下,小齊、阿管和鮑鮑,當然也可以改成張三李四,小明等。這樣就容易拋開歷史因素,而專注材料本身,避免落入俗套和跑題的坑裡。
由於材料和歷史參雜在一起,就更容易審題過度了。審題過度就是把題目的要求,「放大」了。例如很多人寫齊桓公,寫著寫著,就寫到後面的悲慘歷史事件去了。這些都是歷史後面的事件,屬於歷史,不屬於短文材料裡的,偏離了材料範圍。分數肯定會打折扣。
作文材料
我們不妨仔細看看題目要求的關鍵點:
(1) 圍繞材料
(2) 三個人選感觸最深的一個
(3) 結合個人感受
(4) 發言稿體裁
這四點是基本點,也是最容易丟分的。
圍繞材料,這是一個佔分比較大的關鍵點。雖然可以寫三個人在材料短文外涉及的歷史事件,但要做好銜接點,這樣不但有難度,高分也很難的,不建議。
還是詳細分析材料涉及的事件:
(1) 一國(齊國)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屬於內鬥,這點很重要,可以理解為美國兩黨競選總統。
(2) 兩個候選人都有得力助手:管仲和鮑叔。管仲文武綜合類型人才;而鮑叔呢,相當於現在的能說會道的人事主管。
(3) 第一次交鋒:管仲箭射小白衣帶鉤,其實就是彈劾,畢竟都是候選人,不能鬧出人命。小白裝死躲過一劫,類似美國一些競選人中途給緋聞逼迫退出競選。
(4) 結果真是出乎意料,小白當總統了,有點類似川普,雖然大家不看好,最後當上總統了。
(5) 小白上位了,要發展經濟,當然需要人才。此時人事鮑叔推薦了管仲,說:「你要稱霸全球,最好啟用管仲,除了他,沒有其他人比他更合適了。」
(6) 結局:齊桓公(小白)重用管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職位比鮑叔還高。果然,齊桓公一統江湖,為春秋五霸之首。
這些是三人在材料裡的具體關鍵事件。
出題者良心大發現,為了不跑題,給大家暗示了。三人選感觸最深的,究竟選誰好呢,請來了專家名師給大家講解。
特級教師孔子感觸最深的是管仲,說:「齊桓公,即小白,小鮮肉一個,沒什麼本事,他能合併各個州(合諸侯),建立聯邦國,一統天下,而且是用非暴力和平方式。不用打仗,不傷一兵一卒,也不勞民傷財,就一統江山,這些都是管仲的功勞啊!」
歷史專家司馬遷也發表重要觀點:「人類社會,像管仲這樣有才能的人,是很少的;例如愛因斯坦這樣的人,幾百年都不一定有一個;而像鮑叔這樣能發現人才的人,每個時代都有的。」
明顯專家都推薦管仲了。你想要高分,就跟著名人的路走。出題者雖然讓大家選,但是意向很明顯是選管仲。因為管仲才是大家要學習的楷模,畢竟總統只有一個,不是人人都可以當選,不能批量培養。而鮑叔人才,培養起來難度也不大,不必強調人人考人事管理專業。大量培養管仲人才,這是社會的正能量價值觀,也是社會能發展的真正力量。
同時這也是考察學生的情商,能否理解講話說話的弦外之音。
如果你選擇管仲來寫,那分數肯定比選其他兩個人要高分了。
內容寫什麼用人之道,心胸寬闊,容納他人等等,雖不能說離題,但太俗套,無新意。想得高分很難的。
那寫管仲的什麼能高分呢?
古為今用。中國正處于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實現天下霸業的階段,時代需要的是管仲類型的人物,有真才實學,腳踏實地做事,不勾心鬥角,對祖國忠誠。
總理說了:「誰能幹誰就上。」祖國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不管是海歸,還是對國家有誤解的有能力的人,都歡迎回國報效祖國,一樣重用,唯才是用。
同時讓大家向管仲一樣學習,腳踏實地,掌握真才實學,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圍繞管仲寫,分數肯定不會低。
接著要寫一些個人感受,可以舉一個例子,例如鍾南山,有真才實學,雖沒有太多的論文,但成為第一個對外宣布新冠人傳人的事實,及時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成就了「全球霸業」——中國是控制疫情最好的國家。
最後寫出心中的願望:我要像管仲,鍾南山一樣,刻苦學習,練就一身好本領報效祖國。
最後不要忘記是演講稿體裁,前面和後面把格式套上。
各位來賓,朋友們:
大家好!
……
謝謝大家,這就是我的感想。
做到以上要求,好好組織語言,添加一些文採,雖滿分靠運氣,但離滿分作文已經不遠了。
最後祝願每個考生都考得好成績,金榜題名!
錄取
歡迎關注,一起分享品嘗人生的美味。願成為為您撐傘的朋友,為您擋風雨,為您遮烈日,為您擋住煩惱歲月無情刀,永葆魅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