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一個月大嬰兒吞咽困難、吐奶,竟是患上了這種罕見病

2020-12-20 瀟湘名醫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彭福祥 潘曼琪)一個月大的嬰兒吞咽困難、吐奶、肺部感染……中山一院醫院成功施行全球年齡最小的賁門失弛緩症POEM手術。記者從中山一院獲悉,近期,該院消化內科憑藉過硬的內鏡技術,成功為一名9個月大的賁門失弛緩症嬰兒實施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患兒術後恢復良好,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全球年齡最小的賁門失弛緩症POEM手術。

嬰兒吐奶竟是患上罕見病

來自廣東河源的小球球(化名)剛滿1歲,早在他一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發現她和其他嬰兒不大一樣,在喝母乳的時候反覆吞咽困難、吐奶,而且經常發生肺部感染,曾因吸入性肺炎住過重症監護室搶救。通俗來說,小球球吃的東西在食道內下不去,吐奶是因為反流出來,食物進不去,這樣營養就會跟不上;有時,因為反流甚至吸入到肺部造成感染危及生命。媽媽帶他就診後,在其他醫院進行了球囊擴張治療,但效果並不好,因經口進食反流誤吸風險大,當地醫院為其留置空腸營養管,勉強維持了孩子的營養。

如何能讓孩子正常吞咽,是小球球媽媽最大的心願。經過了解,中山一院消化內科邢象斌教授是豐富的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相關經驗的專家,且曾為一名20個月大的外科術後復發的賁門失弛緩症患兒成功實施POEM手術患兒。父母在得知此事後,前來就診。接診後,結合外院和本院的檢查結果,該患兒符合「賁門失弛緩症」的診斷。

賁門失弛緩症是一種什麼疾病?據介紹,這是一種消化系統罕見病,由食管胃交界處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主要特點是食管下括約肌鬆弛障礙和食管缺乏蠕動,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吞咽困難、食物反流和胸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該病的發病率約1/10萬,好發於30-40歲左右的成年人,發病原因不明。而嬰幼兒發病更是罕見病中的罕見。

成功實施全球年齡最小的賁門失弛緩症POEM手術

在治療方式上,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賁門失弛緩症的首選治療方法是POEM,它是一種超級微創和療效確切的內鏡手術方法。小球球入院後,中山一院副院長、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陳旻湖教授、消化內科主任曾志榮教授、副主任崔毅教授和小兒外科主任周李教授組織討論,共同參與治療方案制訂,同時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制訂預案,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原計劃孩子在6個月大的時候進行手術,但因疫情影響,孩子在9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做手術。手術由消化內科邢象斌教授主刀,小兒外科謝鈞韜博士協助,術中克服了嬰兒食管管腔窄、黏膜薄和黏膜下層纖維化等困難,順利完成手術。同時,麻醉科主任黃文起團隊克服了術中患兒出現氣道壓力變化和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等風險,患兒生命安全完成保駕護航。

談到當時的手術時,邢象斌教授介紹,「手術進行了一個小時左右,相比於成人來說,時間更長一些。主要是因為嬰兒食管較小,食道黏膜也更薄,可操作空間小,黏膜下隧道建立困難,之前的擴張治療也為手術增加了難度。因此,手術要求的精細度更高。」據悉,這也是全球年齡最小的賁門失弛緩症POEM手術(俗稱建立隧道技術)。」

術後,小球球住了3天ICU,一周後出院,很快就實現了正常進食。如今,他恢復良好,術後3個月複查,各項檢查提示病情恢復滿意。小球球的母親說:「孩子現在已經沒有吞咽困難和反流情況,生長發育正常。」

報導連結:http://wap.xxsb.com/content/2020-09/14/content_119186.html

日期:2020-09-14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月嬰兒反覆吐奶感染肺炎,原是患上消化系統罕見病
    楊楊(化名)出生一月時,反覆吞咽困難、吐奶,經常發生肺部感染,肺炎治療好了後,仍反覆吐奶、嗆奶,確診為 " 賁門失弛緩症 ",這是消化系統罕見病,日前,楊楊 9 月大時,終於在中山一院成功完成手術,從此再也未吐過奶。
  • 「新快報」患消化系統罕見病 1月嬰兒反覆吐奶感染肺炎
    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彭福祥 潘曼琪報導 楊楊(化名)出生一月時,反覆吞咽困難、吐奶,經常發生肺部感染,肺炎治療好了後,仍反覆吐奶、嗆奶,後確診為「賁門失弛緩症」,這是消化系統罕見病。新快報記者9月13日獲悉,楊楊9月大時,終於在中山一院成功完成手術,從此再也未吐過奶。
  • 嬰兒大口吐奶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
    嬰兒大口吐奶兩個月嬰兒大口吐奶怎麼辦?兩個月嬰兒大口吐奶,家長首先應弄清楚嬰兒吐奶屬於哪種情況,是普通吐奶、還是溢奶。根據這兩者情況不同,處理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因此媽媽不僅要知道如何處理,還應知道如何區分。
  •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是什麼原因
    一個月嬰兒大口吐奶嬰兒進食配方奶或其它食物後出現大口,除了考慮與胃食道反流有關外,不能排除對此食物過敏。特別是嘔吐時伴有痛苦表情;嘔吐後仍然有不適感;下次進食時有對抗;體重增長緩慢;大便潛血陽性等,都支持過敏的可能。
  • 孩子發育遲緩、學習跟不上 一查竟是患了這種罕見病
    青島新聞網1月4日訊(記者 李麗濤 通訊員 劉豔麗)青島市民小王夫婦最近犯愁了,自家生了兩個寶貝兒子,可漸漸發覺兩個孩子生長發育遲緩,說話大舌頭,胳膊伸不直,走路也不太靈活,隨著年齡的增大情況越來越嚴重。
  • 7個月大男嬰患罕見病「顱縫早閉」
    7個月大男嬰患罕見病「顱縫早閉」 時間: 2018-04-12 16:30  來源: 中新網   編輯: 希文
  • 女兒剛一個月老是吐奶,臉漲得通紅出汗,嬰兒總是吐奶該怎麼處理?
    「育兒」女兒剛一個月,最近老是吐奶,睡覺的時候吐的奶會從鼻子裡出來,把我們都嚇壞了,每次吃完奶都喜歡伸懶腰,漲得臉通紅;容易出汗。嬰兒總是吐奶該怎麼處理?
  • 嬰兒吐奶有粘液 一個月嬰兒吐奶有粘液怎麼辦
    嬰兒吐奶有粘液寶寶吐奶像痰一樣粘稠怎麼回事?寶寶吐出的可能是胃部的粘液,也有可能是嬰兒不會像大人把氣管裡的痰液咳出,而是把痰液咽下,吐奶的時候伴隨胃內容物被吐出來。寶寶吐奶像痰一樣粘稠怎麼回事吐奶和溢奶是兩種常見現象,對孩子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 嬰兒吐奶跟嘔吐有什麼區別吧?怎樣預防嬰兒吐奶?
    什麼是生理性吐奶? 寶寶吃完奶後,偶爾的情況下,奶順著嘴角流出,或隨著打嗝流出,或情緒興奮、動作幅度較大時,猛地從口腔、鼻孔湧出,而寶寶並沒有不適的情況,生長發育好、精神好、吃奶好,這種情況就是吐奶。但新生兒吐奶屬於生理現象,有呈慣例性,常從口角溢出。
  • ...吐奶、肺部感染……他們成功為9個月患兒施行賁門失弛緩症POEM...
    手術現場(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1日消息(記者鄭澍)近期,中山一院消化內科憑藉內鏡技術,成功為一名9個月大的賁門失弛緩症嬰兒實施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患兒術後恢復良好。患兒一個月大時發病,反覆吞咽困難、吐奶,經常發生肺部感染,曾因吸入性肺炎住過重症監護室搶救。該患兒在其他醫院行球囊擴張治療無效,因經口進食反流誤吸風險大,當地醫院為其留置空腸營養管,勉強維持營養。
  • 1月大嬰兒反覆吐奶、體重不長,怎麼回事?
    1月大嬰兒反覆吐奶、體重不長,怎麼回事?0 1 李寶寶嘔吐一個1月大的嬰兒李寶寶,來自江蘇某地。李寶寶吃奶後容易嘔吐,體重長得慢。家長在當地兒科門診看了好幾次,當地醫生說可能是「胃食管返流」,讓吃完奶拍飽嗝,又開了一些益生菌調理腸胃,但沒有什麼效果。當地兒科醫生又懷疑「牛奶蛋白過敏」,改為胺基酸配方粉餵養,仍然沒有效果。
  • 嬰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 三個月嬰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
    嬰兒大口吐奶怎麼回事新生兒大口吐奶怎麼辦呢?吐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因此新生父母們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吐奶是指給新生兒餵奶後發生的一種較強烈的嘔吐,有時可是噴射性,可見黃綠色膽汁,甚至吐出咖啡色液。
  • 現在還有家長強制嬰兒「睡平頭」?
    圖源:美國疾控中心官網第一,只要寶寶躺下時,都後背著床,也就是採取「仰臥」的睡姿第二,讓寶寶睡提供牢固支撐的床墊(不能過軟)以及安全的嬰兒床第三,寶寶的睡眠區域內不得有柔軟的床上用品,包括毯子有的寶寶容易吐奶、漾奶;這種情況下推薦好好拍嗝,然後先在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側臥一會,然後再給翻成仰臥。
  • 1-6個月寶寶常常吐奶怎麼辦,到底是什麼原因?
    當寶寶溢吐奶時,如何判斷到底這次是嚴重吐奶,還是輕微溢奶呢?一般所稱的「溢奶」,多由嬰兒嘴角流出少量的奶水,大部份的主因是胃食道括約肌(賁門)發育尚不完整而引起,溢奶的寶寶,多發生在出生不到1個月的小朋友身上,通常也在寶寶3個月大時則會逐漸好轉。
  • 寶寶又吐奶?這種情況要小心!
    何為生理性的吐奶(溢乳)?生理性的吐奶主要表現為,寶寶吃完奶後,偶爾的情況下,有奶順著嘴角流出,或隨著打嗝流出,也或者是情緒興奮、動作幅度較大時猛地從口腔、鼻孔溢出,但是寶寶並沒有不適,生長發育好,精神好,吃奶好,這種情況就是生理性吐奶。
  • 新生嬰兒常吐奶?寶媽掌握了拍嗝兩種技巧,輕鬆應對吐奶
    好友丈夫說:「寶寶這兩天老是吐奶,我老婆急得要哭,我問你怎麼了?」突然間,我開始吐奶了嗎?我問。"恩,就這兩天,沒有什麼事。孩子剛才又吐了,都噴出來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按你所說,寶寶可能吃得太多,應該不會有問題,把奶減少一點,觀察一下,」我淡定地安慰道。對於新生兒吐奶的問題,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私信裡也總能聽到新媽媽們的求救信息。
  • 寶寶吐奶、寶寶噴奶、寶寶漾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道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
  • 科普| 寶寶反覆吐奶?可能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症
    ;5) 不良的睡眠習慣,夜間啼哭頻繁;6) 頻繁地打嗝,甚至長期咳嗽7) 吞咽困難或有雜音,口水過多等。症狀的高發期是4個月時,到7個月時開始好轉,因為那時候寶寶學會站立,還能攝入更多固體食物。有種情況需要警惕的是,輕微的胃食管反流會讓寶寶喉嚨有灼燒感,讓嬰兒認為喝奶就可以解決這種不舒服感覺,因此往往吃完就更是哭鬧索奶。但矛盾的是,如果繼續持續餵奶,雖然灼燒感能夠得到暫時的緩解,但寶寶卻會因為更多的胃酸上湧而更加難受。但如果已經出現寶寶每餐必嘔吐,甚至拒絕進食,則必須得看醫生。
  • 嬰兒吐奶正常嗎 小心這種情況是病理性吐奶
    寶寶吐奶是常見現象,寶寶吐奶分為生理性和病理兩種類型,寶寶如果經常吐奶要警惕病理性的原因,寶寶吐奶有可能是胃腸道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神經系統病變造成的,胃食管反流也會導致寶寶經常吐奶,那麼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嬰兒吐奶正常嗎?
  • 8齡童患世界級罕見病「想看世界」 母親撿垃圾籌錢
    信息 8齡童患世界級罕見病「想看世界」 母親撿垃圾籌錢 >2016-08-18 03:02:08來源:京華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2016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