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給大學新生多少零花錢?

2020-12-13 搜狐網

  九月,剛滿十八歲的90後們大規模邁進大學校門。

  零花錢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新生來說,軍訓一過零花錢也許就要上漲。兩年前的大一新生小黑,來自河南一個小縣城,開學後,他開始不斷接到高年級同學組織的活動邀請,老鄉聚餐吃一頓可能就需要花掉三天的夥食費,再然後就是聖誕節,少不了一大筆開支。

而且,學生們偶爾還是要去KTV唱歌,學校對面一溜兒的小酒吧,生意從來沒有淡過。

  對於剛入大學的女生來說,衣服、護膚品、化妝品的開支必然是迅速增長,脫掉高中的校服,女生們脫胎換骨需要支出大部分的零花錢。總之,「即使是一天到晚坐在宿舍裡上網,也得交網絡費、電話費,可能還需要啤酒、瓜子,而且一天到晚願意坐在宿舍裡什麼不幹的學生其實很少」,小黑說,零花錢決定你課餘生活的豐富性。

  事實上,大學期間除了汲取知識,也是一個孩子人生中學習制定預算、培養理性消費習慣的最好時機,而家長怎麼做,一定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理財觀念。以下是我們諮詢教育及理財專家後提出的一些建議。

  先協商好錢的有關事項

  未雨綢繆就是指,在壞事到來之前,要做好前期預防工作。在孩子開始獨立生活之前,一堂關於錢的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決定讓孩子在大學期間承擔一部分個人開銷,可以跟他交代清楚大概所需承擔的比例,也可以提出一些兼職建議和方案。並且商討好,萬一孩子沒能承擔起那部分費用,家長將提供多長時間支助,孩子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得到家長的幫助。

  充分探討給孩子費用的支付方式,是按月給還是按學期一次性打到孩子的銀行卡裡。一次性給孩子幾千塊,確實是一件有點風險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對孩子的自制力有信心,也不是不可以。因為讓你的孩子手頭擁有幾千塊錢,讓他自己學會怎麼安排、支配,也不失為一種財務技巧的鍛鍊方式。當然如果你不是太有把握孩子是否會將你給的幾千塊錢,短時間內就在遊戲室花個精光,還是逐月發放比較好。

  有一些細心的家長會要求孩子記帳,將每個月的流水帳記錄下來,費用去向一目了然。這是一個好習慣,但不建議強制要求孩子上交流水帳詳單。給孩子適度的自由,是形成財務獨立的重要環節。在重大開支上,要求孩子「立項」、打報告,有時候也是必要的。廣州的熊先生就明確向剛進大學的孩子提出:如果孩子想要更多零花錢,一定要詳細說明開支去向。

  用不用信用卡也是個問題。如果父母將自己的信用卡的副卡交給孩子使用,務必讓孩子知道,每一次刷卡消費前都要與你溝通,而且通過簡訊等有效手段保證每一筆消費發生的時間及金額。信用卡進高校,已經是普遍的事情。如果你沒辦法控制孩子是否辦了自己的信用卡,適當警示信用卡風險是必要的。要提醒孩子為自己的信用卡帳戶負責,支付自己的帳單,學習信貸限額、最低還款和到期日的細節。

  估計預算

  孩子到底需要多少零花錢,這不應該是拍腦袋的事情,家長應當主動打聽清楚。除去學費和書籍費,包括夥食費在內,每年5000元左右的個人開銷,是大多數學校的估計。

  家長可以打電話到學校學生工作處詢問,他們也許會給一些意見。華南理工大學學工處孫處長的看法是,大城市裡一個學生一個月的正常開支包括夥食費在內,應該在750元左右。

  出人意料的是,處於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的同濟大學,學工部一位姓陳的老師給出的估算是每個月僅500元,這個數額除了能保證學生的基本生活費,還能留出一部分作為書報雜誌開銷。要想偶爾去食堂外的餐館打打牙祭,或者多點其它開銷大的娛樂活動,學生每個月可能需要700元才能輕鬆自如。

  在內地一些中小城市,大學生們的個人開銷可能會更低。武漢大學學生文文和她的同學們,包括夥食費在內,每個月500元的開銷已經算中等偏上水平。「其實如果省著點花,300元也是可以過得去的」,她說,每個月的花銷中,她將500元中的200元用來購買衣物和化妝品。

  一般來說,學校對在校大學生會有一定金額的生活補助,不過這個費用有時會少到只有二十幾塊錢,杯水車薪起不了什麼作用。在適應了新生活後,有一部分學生會通過申請助學金、勤工儉學等途徑來補貼個人開銷。但是,助學金往往是僧多粥少,一個學生一個月能拿到兩百元都算難得,幾乎所有助學金方案都要求以家長支助、銀行貸款、學生兼職等來作為補充。華南理工大學只有10%的同學能夠通過學校提供的工作崗位獲得40%的生活開支。而且,家境不很困窘的,也不要寄希望於孩子能申請到助學金。

  文文從大學一年級丟掉錢包後,便嘗試打工賺錢。現在她的兼職方式有多種,家教、促銷、擔任神秘顧客(假裝顧客替一些品牌摸清楚營業員的服務態度及質量)、撰稿等。但是像文文一樣,完全自食其力的學生並不多見。大部分家長可能仍需要承擔孩子個人開銷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對於經濟不寬裕的家庭來說,保證孩子在校溫飽且不至於太沒面子是最重要的。而對於家境寬裕者,更多時候需要考慮的是,怎麼讓孩子既吃好睡好學好了,又不至於經常泡在酒吧或者過分流連於商場貴价的衣物。在過於節儉與過度鋪張之間,家長們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

(責任編輯:田燕)

相關焦點

  • 孩子幾歲該給零花錢?給多少合適呢?
    說到給孩子零花錢這件事,相信很多父母最大的困惑就是:娃還太小,連數數和算數都還不太會,給他零花錢有意義嗎?娃太小,也不會管理零花錢,萬一他拿零花錢買一些不好的東西怎麼辦呢?每次買完東西,媽媽都讓女兒去付款,一開始她還不懂該給多少,但幾天下來,女兒已經學會把各種幣值的錢混合起來使用了,還知道問老闆找零,每次數找回來的零錢都很仔細,那幾天,女兒的數學簡直突飛猛進。你看,在大人的引導下,適當的讓孩子掌控錢的感覺,孩子不僅不會亂花,還會覺得自己很重要,責任感一下子就培養出來了,算數能力簡直比做一百道數學題還有用。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一周給多少合適?
    之前我們給他的零花錢一直都是沒有規定,有時候回鄉下去爺爺奶奶回給些,有時候我時不時地也會給些,然而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大寶的存錢罐裡竟然一毛錢都沒有。於是在跟老公商量後我們決定,每周給大寶固定數額的錢讓他用作零花錢。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要給多少合適這倒是難住了我跟老公了。思來想去老公說要不跟大寶商量商量看他自己提個數給我們最參考。
  • 什麼時候該給孩子零花錢?
    現在的孩子很幸福,孩子愛吃的,家長一堆一堆往家買,玩的也是孩子要就給買,穿的更是,就怕自家孩子比別人差,一套一套的漂亮衣服。孩子就沒為花錢委屈過。那就有人問了,那還用給孩子零花錢嗎?答案是肯定的,當然要給。孩子就算什麼都不缺,到了一定年齡,對金錢也會有一種渴望。那什麼時候給合適呢?給太早,孩子不會管理自己的零花錢;給太晚,孩子對金錢會缺乏一種認知。
  • 孩子的零花錢,到底該給多少?
    #育兒經驗#給孩子零花錢德國有很多桌遊,是關於零花錢演練的,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潛移默化get到了如何花錢和攢錢,我現在有點後悔當初回國的時候沒囤幾套帶回來。至於分辨「需求"和"欲望",更是德國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玩的遊戲了,主要是家長列印素材讓孩子分類。
  • 《中國式家長》抉擇攻略分享 零花錢怎麼增加
    導 讀 《中國式家長》中玩家體驗出生到高考的過程,其中事件的抉擇與零用錢的多少都影響著人物的成長,今天給大家帶來
  • 到了這個年齡後,家長該給孩子零花錢了,可很多家長都給晚了
    其實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家長應該是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或許能夠幫孩子建立更好的金錢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育。那麼,你家孩子幾歲時,你開始給零花錢的?家長儘量別晚於這個年齡到了這個年齡後,家長該給孩子零花錢了,可很多家長都給晚了
  • 新生開學第一個月該給多少,很多家長心裡沒底,導致一直要一直給
    新生開學第一個月家長應該給多少錢,很多家長對此心裡沒底,畢竟之前孩子頂多也是兩周回家一次,而且也都是在一個縣城上學,多少知根知底。考上大學後,要不在別的城市,要不在別的省份,對此除了給孩子以實際經濟之外,別的幫不了任何東西。那新生開學第一個月到底要給多少錢才合適呢?小欣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孩子上大學該給多少零花錢?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隨著大一新生的開學,各位家長又要供自己的孩子上學了,那麼你知道一個月究竟該給孩子多少錢才算合理嗎?來聽聽大家怎麼說!大學畢竟還是主業學習的。網友三:大學好便宜,我們初中一頓飯最便宜都要7元,一天吃飯就要20元左右,而且用熱水都要交錢,外加平時在學校超市買買文具什麼的,錢就花得七七八八了,最少一個月都要850元。
  • 孩子零花錢什麼時候給,該怎麼給?這三個誤區,家長要提前了解
    首先,家長對零花錢這個作用就產生了偏差。零花錢的設置除了滿足孩子日常的消費要求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從小培養他的理財觀念。其次,孩子花錢的問題是需要家長去引導的,不能因為擔心有這個問題存在就拒絕給他零花錢。
  • 家長必看,大一新生這3個層次生活費,代表了三種生活水平
    家長必看,大一新生這3個層次生活費,代表了三種生活水平大家經常會說,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相聚在同一個校園,這其中有形形色色的各類人,在大學當中,我們除了要學會學習,可能更多的,還要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等等比較現實的問題,這也是對自己的一次很好的鍛鍊。
  • 給孩子零花錢也有這麼多學問!這幾點,家長你做到了嗎?
    「爸爸我要買作業本給我10塊錢吧」……這時候,家長到底該給還是不給?怎麼給呢?3零花錢對孩子的意義零花錢是典型的「小問題、大學問」的話題,因為這涉及多方面的意義。零花錢與愛無關,零花錢不該打上「收買人心」的烙印。父母應該與其他家庭成員達成一致,保證孩子只能從一個渠道得到零花錢,這有利於零花錢發放數額與有序使用的控制。
  • 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給多少?高情商的父母的做法,是時候學學了
    孩子的零花錢要不要給?沒完沒了的索求要不要滿足?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們要操心的事情越來越多。可以說寶貝們不斷更新的願望,吃掉了大人口袋裡大大小小的鈔票,那麼大人該如何教會孩子戰勝金錢呢?
  • 大學生活費,每個月多少合適?大一新生及家長提前須知事項。
    本來8月就想寫一篇關於新同學前往大學後,孩子和家長主要關心的幾點問題的經驗分享,但考慮到高考延期,各大學新生報到時間肯定也會往後順延,所以就拖到了現在9月份了。家長和新生們可以右上角點下關注,後期我將持續為大家整理、分享相關經驗給大家,您小小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 孩子幾歲該給零花錢?太晚容易「偷」,太早易「啃老」,要謹慎
    想想那時候攢零花錢的經歷,不得不感慨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父母基本上都會給零花錢,而且零花錢還不少。不過,很多人會疑惑:孩子幾歲該給零花錢?其實,給太晚孩子容易「偷」,給太早孩子又易「啃老」,家長要謹慎。
  • 小學生該不該有零花錢
    有的班級老師會要求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不能超過多少,還有的班級是孩子確實要用錢的時候,可以找老師借。零用錢過多的話,很容易引起下面的一些問題。第一 確實容易引起攀比小學生能花錢的地方有限,自控力差,很容易形成攀比、浪費的風氣。
  • 大一新生入學時,帶多少錢比較合適呢?學長學姐分享親身經驗
    大一新生入學時,帶多少錢比較合適呢?學長學姐分享親身經驗! 每年高考過後,迎接學生的都會是三個月的漫長假期,而這三個月的漫長假期也可以好好讓學生們放鬆一下。三個月的假期時光轉瞬即逝,每一個考生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學時光必定是懷揣著憧憬的心態嚮往的。
  • 大一新生開學,家長該給多少生活費?1000夠不夠?
    大學錄取正在進行中,錄取通知書也在陸續發放。不少家長和學生們都紛紛慶祝,畢竟考上大學是父母的期望,是孩子夢想的開始。不過,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家長除了在通知書上明確了得知學費所需要的費用,但對孩子每個月的生活費不知道具體該給多少,開始在心裡琢磨。首先呢,大學生活費和高中,小學,初中是完全不一樣的,是個不一樣的概念。家長們就很容易混為一談。
  • 日本上班族一個月的零花錢是多少?
    而更具現實感的是錢包裡的錢、即每個月能自由支配的零花錢的金額。對於很多上班族而言,自己的零花錢金額可以說很好地體現了經濟的好與壞。零花錢會對日常生活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雷曼危機以後,日本人的零花錢一直呈現減少態勢,但到2014年,終於出現了增加的跡象。上班族的平均零花錢每月達到39527日元(約合人民幣2000元),相比上年增加了1115日元,時隔2年出現了增加。
  • 兒子請朋友吃零食,花了60多塊,該罵嗎?小孩有花零花錢的自由嗎
    -給小孩多少零花錢?給小孩多少零花錢,這個二寶媽覺得應該根據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來決定。比如,大寶的同學媽媽,就給他同學一周10塊;也有些同學一個月50塊。基本每次給的零花錢的數目是固定的。但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增加零花錢。
  • 你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決定孩子長大後的金錢觀,做家長的要知道
    但是靜靜不知道該不該給他零花錢,要是給呢,不知道該給多少錢,怕分量拿捏不好養成孩子亂花錢的壞習慣。要是不給吧,周圍的同學都有零花錢,孩子沒有零花錢的話也怪可憐的,肯定難以融入到集體當中去,靜靜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