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的女人,如何遠離子宮內膜癌?4個要點,拿走不謝

2020-12-20 醫聯媒體

子宮內膜癌是出現在子宮內膜的上皮性惡性腫瘤,絕經後的女性或者圍絕經期的女性患病率更高,如果沒有做好預防措施,通過良好習慣養成讓身體維持健康狀態,會在癌細胞產生後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

部分人沒有做好預防措施,在該疾病形成之後會有許多不良症狀,例如出血、陰道排液、局部疼痛、腹部形成包塊,這些都是子宮內膜癌引起,因此要了解該疾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1、定期體檢

在40歲之後想要預防子宮內膜癌最關鍵的是定期進行檢查,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了解身體健康情況。因為部分人的子宮內膜癌發病前期局部已經有病變出現,如果沒有定期檢查掌握身體的健康情況,病變持續發展可能會轉變成癌症的威脅健康。

那些有定期體檢的人可以更好掌握身體健康情況,發現疾病苗頭第一時間處理,可以讓癌症的影響減輕,是想要保持健康得注意的問題。

2、合理用藥

預防子宮內膜癌方法有許多,例如合理使用藥物。藥物在使用之前應該諮詢醫生意見,通過這種方式做到安全用藥,避免藥物副作用影響讓某些嚴重疾病出現。

很多人在用藥的時候沒有注意科學,激素類藥物胡亂使用,可能在應用激素類藥物時讓子宮內膜受到刺激,進而增加癌症的患病率。可見,想要用藥來治療疾病應該謹慎點,通過醫生指導才能用藥。

3、加強鍛鍊

女性要預防子宮內膜癌應該加強身體鍛鍊,運動量充足有提高抵抗力的作用。很多人內分泌功能紊亂,身體肥胖或者體質下降都是長時間缺乏鍛鍊引起,而懂得通過鍛鍊來增強身體素質的人疾病的患病率會降低,否則長時間缺乏運動,個人體質下降,容易因為疾病的入侵威脅健康。

女性要利用空餘的時間進行有氧運動,已經有肥胖表現最好結合力量訓練來促進脂肪物質的燃燒。

4、作息規律

為了讓身體維持健康,預防子宮內膜癌很有必要,在預防的過程中女性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作息的規律,每天早睡早起,這種方式對健康有促進作用。

一般在11點前準時入睡,根據生理需求有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既能夠延緩機體衰老,又對內分泌調節有幫助,內分泌保持功能正常,激素的分泌也保持正常,嚴重疾病的患病率才能降低。

相關焦點

  • 3個辦法,遠離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非常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平均壽命的提高,子宮內膜癌的患病率還在逐年提高,雖然子宮內膜癌在早期會出現明顯的症狀,但是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機會。給家庭帶來巨大影響。實際上子宮內膜癌不僅可治還有辦法來預防。
  • 女人們避之不及的子宮內膜癌,你需要知道這些!
    而提及子宮內膜癌,更是讓每個女人都瑟瑟發抖。 子宮內膜癌分為雌激素依賴型和非雌激素依賴型兩種。 大部分子宮內膜癌屬於雌激素依賴型。雌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無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續刺激直接相關。也就是,沒有生育史的女性更易患子宮內膜癌,因為缺乏孕激素對抗,子宮內膜長期處於過度增生的狀態,進一步發展就會引發子宮內膜癌。
  • 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 預防子宮內膜癌方法
    現在的很多女性朋友會有子宮內膜癌的病症,那么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有哪些呢?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子宮內膜癌有著很多的出血症狀。
  •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47歲的梁姨月經一向比較規律,但最近開始出現了月經紊亂。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所致,後來到醫院檢查,宮腔鏡下可見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粗,取異常病灶進行活檢,結果出來後,梁女士十分震驚:月經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惹的禍!
  • 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 子宮內膜癌注意的飲食
    3.肥胖肥胖,尤其是絕經後的肥胖,明顯地增加了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絕經後卵巢功能衰退,而腎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組織內經芳香化酶作用轉化為雌酮,脂肪組織越多,轉化能力越強,血漿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絕經後婦女身體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宮內膜是雌激素的靶器官,子宮內膜長期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響,可導致內膜由增生到癌變,某些基礎研究也指出,如增加了雄烯二酮到雌酮的轉換
  • 絕經後不規律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癌
    劉女士今年51歲,最近她在本報微信公眾號留言表示,她已經絕經半年了,現在又來月經,而且已經來了八天還沒停。這是怎麼回事?  □記者 李曉龍  絕經後突然出血要警惕  針對劉女士的情況,北京婦產醫院副院長王建東表示,女性子宮內膜癌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特別是絕經期前後的女性,常表現為已經絕經,卻突然發現有出血狀況。像劉女士這種出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子宮內膜癌。  如果劉女士同時還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那麼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更高。
  •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女性。所以預防子宮內膜癌尤其重要。那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首先要了解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有哪些。
  • 月經紊亂、閉經、陰道出血……30歲剛出頭她不幸患上子宮內膜癌
    32歲女生莉莉(化名),正值人生的青春年華,卻不幸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她14歲初潮後就開始月經不規律,16歲閉經至25歲,4年前陰道不規則出血,其間間斷治療,直到被診斷為惡性婦科腫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沈楊教授提醒說,年輕的女性也要警惕子宮內膜癌,特別要當心長期不規範治療延誤病情。來自蘇北農村的莉莉今年32歲,未婚未育,168的身高,體重有70多公斤。她自14歲初潮後月經就不太規律,量很少,顏色暗紅。16歲後出現閉經,9年「大姨媽」都不曾光顧。月經紊亂的這些年,莉莉也到醫院就診,口服孕激素、雌激素治療。
  • 月經紊亂,絕經後下身出血,警惕子宮內膜癌
    吳醫生在這裡先個大家分享個病例:一位53歲的患者朋友,絕經已經3年,因為擔心絕經之後容易衰老,開始網上購買女士保養品服用,服用不到一年,開始陰道流血,本以為重返青春恢復月經了,還暗暗高興。但是這次出血卻連續不斷地持續了2個月。
  •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與治療
    臨床上一般將內膜癌分為兩種類型:Ⅰ型,雌激素依賴型。佔內膜癌的80%,一般發生在絕經前、圍絕經期,伴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常見為腺癌;Ⅱ型,非激素依賴型。一般發生在絕經後,伴有萎縮性內膜,分化差,常見為漿乳癌、透明細胞癌、腺鱗癌。 Part.2 如何發現內膜癌?
  •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
    2、不孕不育: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每次妊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哺乳期,卵巢功能暫時處於抑制狀態,使子宮內膜免於受雌激素刺激。而不孕者,尤其是無排卵引起的不孕,由於孕酮缺乏,使子宮內膜長期受到雌激素持續性刺激而處於增生狀態。
  • 提醒:預防子宮內膜癌的4個正確方式,你做對了嗎?
    核心提示:癌症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對女性來講,常見的癌症有肝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宮頸癌等。子宮內膜癌是繼宮頸癌之後的第二大常見女性癌症。女性一般會在50歲左右絕經,絕經後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漸衰竭,這期間是女性防範子宮內膜癌的重要時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因此,女性們要了解清楚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才能及時自我診斷並採取相應措施,同時,也要知道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 淺談子宮內膜癌的3個特點
    它就是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約有7%的患者發生在20-44歲。子宮內膜癌看似很可怕,卻是很佛系的癌症。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癌的3個特點。在發展為子宮內膜癌之前,子宮內膜有相當一段時期處於「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狀態,按照病情從輕到重分為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過長、子宮內膜複雜性增生過長。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是良性疾病,有1%~3%進展為內膜癌的可能。再發展下去就是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這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癌前病變並不是癌症,但如果不處理,約30%可能進展為子宮內膜癌。如果能及時發現苗頭,便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 女人過了40歲,若想平穩度過更年期,就要趁早遠離這4個壞習慣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種現象,就是同樣是40歲的女人,有的就是光鮮亮麗小女人一個,有的則是老氣橫秋黃臉婆一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都說40歲以後的女人開始逐漸步入更年期,身體內的雌激素不穩定,對於這種生理性的變化都是一樣的,可是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對此專家說:女人過了40歲,若想平穩度過更年期,就要趁早遠離這4個壞習慣。
  • 子宮內膜癌的四大早期症狀
    生活中人們一說到癌症在許多人看來那就是無藥可救的了,因為癌症的早期一般沒有太明顯的表現症狀,所以很難被發現,說到女性患子宮內膜癌如果及時發現,還能及時的治療,所以平時女性朋友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狀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就得及時就醫,以下我為女性朋友介紹一下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的四大症狀吧!
  • 研究證實肥胖與子宮內膜癌有關
    《國際癌症期刊》(Int J Cancer)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體重與子宮內膜癌的重要關聯。
  • 一個檢查就可查出子宮內膜癌!女人別再猶豫了
    而子宮內膜癌是一種雌激素依賴型疾病,所以吃甜食確實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直接說「甜食會誘發子宮內膜癌」是不對的,目前還沒有人因吃甜食而得這種癌症的。畢竟,癌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飲食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所以只能說吃太多甜食會增加患癌機率。
  • 子宮內膜癌全切7年後還會復發嗎?子宮內膜癌先往哪擴散
    子宮內膜癌全切7年後還會復發嗎?子宮內膜癌先往哪擴散絕大多數的惡性腫瘤都有復發的可能,子宮內膜癌也不例外,但也並不是絕對的,子宮內膜癌是非常容易發生轉移的,通常會先蔓延到輸卵管部位,主要是從宮頸口開始不斷的蔓延擴散,從輸卵管一直侵犯到卵巢,嚴重的有可能會導致盆腔腹膜發生病變。
  • 子宮內膜癌你了解多少?
    52歲以後絕經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增高2.5倍,絕經期後出現陰道出血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增高4倍。 4 糖尿病
  • 什麼人更容易得子宮內膜癌?這些女人很難躲過了
    子宮內膜癌臨床分為雌激素相關型(和體內的雌激素過多有關)和雌激素不相關型。高發年齡段為58-61歲,佔女性生殖道癌的20%-30%。子宮內膜癌的表現為,陰道出血;陰道有水樣或者血性液體的排出,如果合併感染,可能會有異味;晚期可能有疼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