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2021-01-09 婦科唐醫生

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女性。所以預防子宮內膜癌尤其重要。

那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首先要了解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

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有哪些。雌激素水平高是誘發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因素,這也是多見的原因。另外一種與雌激素沒有關係,不明確什麼原因引起,可能與自身基因變異有關係。

1、內分泌紊亂相關,月經不調,無排卵性的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症候群,因為缺乏孕激素,長期的雌激素水平刺激,容易導致內膜病變。

2 、不良的生活方式。作息習慣不規律,抽菸喝酒與子宮內膜癌發生也相關。

3、生育少或者沒有生育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會高,因為懷孕時女性沒有月經,沒有雌激素的刺激所以會減少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4、絕經晚的女性容易患子宮內膜癌,因為圍絕經期,大多數是沒有排卵的,缺乏孕激素,長期雌激素的刺激容易患子宮內膜癌。

5、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是子宮內膜癌發生的高危因素。肥胖患者多數患有高血壓以及糖尿病,內分泌激素也紊亂。分泌多餘的雌激素可以儲存在脂肪內,而這些雌激素又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作用於子宮內膜,從而引起病變。

6、卵巢腫瘤相關,有些卵巢腫瘤可以產生雌激素,比如卵泡膜細胞瘤,卵巢顆粒細胞瘤,從而作用於子宮內膜,引起子宮內膜病變。

7、乳腺癌的病人長期服用三苯氧胺會引起子宮內膜增生,引起子宮內膜癌發生。

另外,子宮內膜癌還有20%的遺傳機率。

那明確了這些高發因素及原因,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子宮內膜癌變呢?

#百裡挑一#

1、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作息習慣規律,適當運動,增強抵抗力,禁菸酒,飲食營養均衡,避免多食過油膩食物,控制體重,血糖及血壓。

2、出現月經不規律,內分泌紊亂,還是要儘早的治療,調節內分泌情況。

3、在合適的年齡完成生育大事,既可以享受做母親的幸福,同時又能減少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率。

4、不要聽信廣告濫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藥品或者是保健品之類,如果需要補充雌激素,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5、重要的是,不管有沒有家族這個病史,堅持定期的檢查很必要。特別是近絕經的女性出現月經紊亂,反覆出血或者出血時間長不乾淨,絕經期女性絕經一段時間後又出現陰道流血要儘早就診。

子宮內膜癌症對身體產生的傷害大家應該都清楚,希望今天能通過這個小科普,讓大家在平時生活細節中多加注意,防止受到子宮內膜癌症的侵襲。

相關焦點

  • 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 預防子宮內膜癌方法
    現在的很多女性朋友會有子宮內膜癌的病症,那么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有哪些呢?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子宮內膜癌有著很多的出血症狀。
  •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與治療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簡稱內膜癌)、卵巢癌並稱婦科三大腫瘤,嚴重危害女性的身體健康。 Part.1 簡單了解內膜癌 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 90%的患者有陰道不規則出血的症狀,包括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月經紊亂、絕經後出血等;25%出現陰道排液,包括血性、漿液性、膿血性等;隨著病情進展,患者還有可能出現下腹疼痛、貧血、消瘦等症狀。
  • 提醒:預防子宮內膜癌的4個正確方式,你做對了嗎?
    核心提示:癌症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對女性來講,常見的癌症有肝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宮頸癌等。子宮內膜癌是繼宮頸癌之後的第二大常見女性癌症。女性一般會在50歲左右絕經,絕經後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漸衰竭,這期間是女性防範子宮內膜癌的重要時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因此,女性們要了解清楚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才能及時自我診斷並採取相應措施,同時,也要知道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47歲的梁姨月經一向比較規律,但最近開始出現了月經紊亂。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所致,後來到醫院檢查,宮腔鏡下可見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粗,取異常病灶進行活檢,結果出來後,梁女士十分震驚:月經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惹的禍!
  • 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 子宮內膜癌注意的飲食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由於很多的女性朋友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在夫妻生活或者是平時的生活中不注意一些問題,導致子宮內膜癌有機可乘。那么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子宮內膜癌醫治從原則上講。只需患者身體狀況能夠耐受,就應該在第一時間接受手術醫治。
  • 3個辦法,遠離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非常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平均壽命的提高,子宮內膜癌的患病率還在逐年提高,雖然子宮內膜癌在早期會出現明顯的症狀,但是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機會。給家庭帶來巨大影響。實際上子宮內膜癌不僅可治還有辦法來預防。
  • 子宮內膜癌你了解多少?
    最近小編接到閨蜜的電話,說是自己經常下腹疼痛,感覺自己得了子宮內膜癌!這真是讓小編大驚失色啊!難道僅僅憑藉著下腹疼痛就懷疑自己是子宮內膜癌,這丫頭也太天真了,完全對這個病症不了解啊! 為此,小編特意帶著這個胡亂琢磨的閨蜜找醫生檢查了一番,這才讓她完全安心了,那麼到底什麼是子宮內膜癌呢?
  • 子宮內膜癌的四大早期症狀
    生活中人們一說到癌症在許多人看來那就是無藥可救的了,因為癌症的早期一般沒有太明顯的表現症狀,所以很難被發現,說到女性患子宮內膜癌如果及時發現,還能及時的治療,所以平時女性朋友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狀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就得及時就醫,以下我為女性朋友介紹一下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的四大症狀吧!
  • 子宮內膜癌怎麼治療?——趙宇清大夫子宮內膜癌科普系列
    擅長婦科良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異位症、肌瘤、卵巢囊腫等手術及綜合治療;婦科疑難病,內分泌,不孕症診治;近年致力於婦科腫瘤規範化、個體化治療。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佔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20%-30%。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飲食結構改變,我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發病率逐年增高。
  • 你知道子宮內膜癌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嗎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它嚴重危害著女性的身心健康,但女性朋友都拿他沒辦法,對它只有恐懼,並不知道如何預防。我們的專家指出定期檢查對預防子宮內膜癌很重要,子宮內膜癌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子宮內膜癌,又稱為子宮體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次於子宮頸癌。
  • 子宮內膜癌如何鑑別和診斷
    子宮內膜癌可與異常子宮出血、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膜息肉或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子宮肉瘤及輸卵管癌等疾病有相似之處。醫生需從多個方面通過詳細檢查進行判斷,避免與其他疾病混淆,以至延誤診斷。
  • 喝豆漿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嗎?協和名醫來闢謠!做好這四點,預防...
    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很高,平均發病年齡在60歲,往往發病於女性的圍絕經期以及絕經後。本期節目邀請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劉欣燕做客《養生堂》,告訴大家如何通過早期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發現和預防子宮內膜癌。
  • 40歲後的女人,如何遠離子宮內膜癌?4個要點,拿走不謝
    子宮內膜癌是出現在子宮內膜的上皮性惡性腫瘤,絕經後的女性或者圍絕經期的女性患病率更高,如果沒有做好預防措施,通過良好習慣養成讓身體維持健康狀態,會在癌細胞產生後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部分人沒有做好預防措施,在該疾病形成之後會有許多不良症狀,例如出血、陰道排液、局部疼痛、腹部形成包塊,這些都是子宮內膜癌引起,因此要了解該疾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 雌激素莫亂用 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而在女性生殖器癌症上,子宮內膜癌,目前是發病率排名前列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上期我們了解了宮頸癌。本期,我們邀請到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名醫王冬,她將為我們詳細講述子宮內膜癌的病因、預防、症狀、診斷、治療、護理、飲食等方面的知識。
  • 一個檢查就可查出子宮內膜癌!女人別再猶豫了
    甜食會誘發子宮內膜癌嗎  甜食能惹來子宮內膜癌是因為它會使人發胖。人吃太多甜食的話,糖原儲存量過多就會轉化為脂肪。脂肪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轉化為雌酮。而子宮內膜癌是一種雌激素依賴型疾病,所以吃甜食確實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直接說「甜食會誘發子宮內膜癌」是不對的,目前還沒有人因吃甜食而得這種癌症的。畢竟,癌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飲食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所以只能說吃太多甜食會增加患癌機率。
  • 月經紊亂,絕經後下身出血,警惕子宮內膜癌
    這下才著急來就醫,經檢查確診是子宮內膜癌早期,幸虧發現及時,手術後消除心病。不正規的保養品中可能含有雌激素,異常的雌激素,是可能刺激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的,進而誘發子宮內膜癌變。今天,吳醫生和大家聊一聊子宮內膜癌的事兒。
  •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 1、生殖內分泌失調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症候群者,伴有無排卵或黃體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宮出血、長期月經紊亂,子宮內膜缺少周期性改變,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無孕酮對抗或孕酮不足,而長期處於增生狀態。
  • 什麼人更容易得子宮內膜癌?這些女人很難躲過了
    子宮內膜癌臨床分為雌激素相關型(和體內的雌激素過多有關)和雌激素不相關型。高發年齡段為58-61歲,佔女性生殖道癌的20%-30%。子宮內膜癌的表現為,陰道出血;陰道有水樣或者血性液體的排出,如果合併感染,可能會有異味;晚期可能有疼痛症狀。
  • 絕經後不規律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癌
    □記者 李曉龍  絕經後突然出血要警惕  針對劉女士的情況,北京婦產醫院副院長王建東表示,女性子宮內膜癌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特別是絕經期前後的女性,常表現為已經絕經,卻突然發現有出血狀況。像劉女士這種出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子宮內膜癌。  如果劉女士同時還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那麼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更高。
  • 大豆異黃酮或不能降低子宮內膜癌風險
    亞洲國家的人患子宮內膜癌的概率低於西方國家的人。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壁的一種癌變。  這項新研究發現,食物中含有大量大豆的日本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概率與那些吃東西很少吃大豆的女性是一樣的。日本東京國家癌症中心的流行病學研究員桑吉夫·布薘梭奇領導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知道,日本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要比西方女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