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今年51歲,最近她在本報微信公眾號留言表示,她已經絕經半年了,現在又來月經,而且已經來了八天還沒停。這是怎麼回事?
□記者 李曉龍
絕經後突然出血要警惕
針對劉女士的情況,北京婦產醫院副院長王建東表示,女性子宮內膜癌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特別是絕經期前後的女性,常表現為已經絕經,卻突然發現有出血狀況。像劉女士這種出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子宮內膜癌。
如果劉女士同時還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那麼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更高。
育齡期做檢查預防子宮內膜癌
王建東提醒,年輕人患上子宮內膜癌也不在少數,當出現月經來潮時間不準,偶爾一次大多沒什麼問題,可如果經常出現月經來潮時間不準,如本來月經應該來潮5天後結束,結果7到8天還沒結束,這時候就要到醫院檢查。
育齡期女性如果懷疑是子宮內膜癌,首先要選擇B超檢查,B超會顯示子宮內膜的異常增厚,或者宮腔裡面有異常凸起,要使用宮腔鏡刮宮,把增厚的內膜或小結節刮下來,讓病理科醫生作進一步診斷,就能確定到底是不是子宮內膜癌。
月經如果恢復正常或者經過檢查沒什麼問題的話就不用過分擔心,不需要經常檢查,只需要每年參加體檢就可以。
早期子宮內膜癌九成可治癒
早期的子宮內膜癌大多採用手術治療,就是把子宮和卵巢切掉。雌激素大多是卵巢產生的,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是子宮內膜癌的一個病因。如果已經得了子宮內膜癌,就不能讓產生的雌激素再對子宮進行刺激,所以常規需要把卵巢切掉。如果是非常年輕的女性,醫生可能會幫她保留子宮和卵巢,但是子宮內膜癌復發的風險也會增加。
子宮內膜癌早期經過手術處理後,90%的人可以治癒,五年生存率很高,如果等到了晚期,治療效果不理想,且手術不一定能切除,只能通過放療、化療或者其他方法治療,五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
滿足這四點 患者也能生育
王建東介紹,從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部分年輕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也可以保留子宮和卵巢,將來還能繼續生育。但要滿足4個條件:
1.患者年輕且有生育要求。
2.子宮內膜癌的期別比較早,病變部分較小,侵犯子宮的深度也比較淺。
3.病理類型是腺癌。
4.惡性程度不高。
很多人認為切掉子宮會影響性生活,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子宮主要有月經來潮和生育兩大功能,對於沒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來說,切掉子宮也不會影響女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