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後不規律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癌

2020-12-23 大河網

  劉女士今年51歲,最近她在本報微信公眾號留言表示,她已經絕經半年了,現在又來月經,而且已經來了八天還沒停。這是怎麼回事?

  □記者 李曉龍

  絕經後突然出血要警惕

  針對劉女士的情況,北京婦產醫院副院長王建東表示,女性子宮內膜癌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特別是絕經期前後的女性,常表現為已經絕經,卻突然發現有出血狀況。像劉女士這種出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子宮內膜癌。

  如果劉女士同時還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那麼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更高。

  

  育齡期做檢查預防子宮內膜癌

  王建東提醒,年輕人患上子宮內膜癌也不在少數,當出現月經來潮時間不準,偶爾一次大多沒什麼問題,可如果經常出現月經來潮時間不準,如本來月經應該來潮5天後結束,結果7到8天還沒結束,這時候就要到醫院檢查。

  育齡期女性如果懷疑是子宮內膜癌,首先要選擇B超檢查,B超會顯示子宮內膜的異常增厚,或者宮腔裡面有異常凸起,要使用宮腔鏡刮宮,把增厚的內膜或小結節刮下來,讓病理科醫生作進一步診斷,就能確定到底是不是子宮內膜癌。

  月經如果恢復正常或者經過檢查沒什麼問題的話就不用過分擔心,不需要經常檢查,只需要每年參加體檢就可以。

  

  早期子宮內膜癌九成可治癒

  早期的子宮內膜癌大多採用手術治療,就是把子宮和卵巢切掉。雌激素大多是卵巢產生的,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是子宮內膜癌的一個病因。如果已經得了子宮內膜癌,就不能讓產生的雌激素再對子宮進行刺激,所以常規需要把卵巢切掉。如果是非常年輕的女性,醫生可能會幫她保留子宮和卵巢,但是子宮內膜癌復發的風險也會增加。

  子宮內膜癌早期經過手術處理後,90%的人可以治癒,五年生存率很高,如果等到了晚期,治療效果不理想,且手術不一定能切除,只能通過放療、化療或者其他方法治療,五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

  

  滿足這四點 患者也能生育

  王建東介紹,從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部分年輕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也可以保留子宮和卵巢,將來還能繼續生育。但要滿足4個條件:

  1.患者年輕且有生育要求。

  2.子宮內膜癌的期別比較早,病變部分較小,侵犯子宮的深度也比較淺。

  3.病理類型是腺癌。

  4.惡性程度不高。

  很多人認為切掉子宮會影響性生活,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子宮主要有月經來潮和生育兩大功能,對於沒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來說,切掉子宮也不會影響女性特徵。

相關焦點

  • 月經紊亂,絕經後下身出血,警惕子宮內膜癌
    沒有懷孕的時候,子宮內膜會每個月脫落一次形成出血,就是來月經。月經受卵巢雌激素、孕激素控制。卵巢年輕功能好每月排卵,女人每月就來一次月經。如果卵巢衰老退休了,子宮內膜也該休息了絕經了。子宮內膜癌是發生在子宮內膜上的惡性腫瘤,由子宮內膜異常的、不受控制地增生引起。哪些人容易得子宮內膜癌呢?
  •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47歲的梁姨月經一向比較規律,但最近開始出現了月經紊亂。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所致,後來到醫院檢查,宮腔鏡下可見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粗,取異常病灶進行活檢,結果出來後,梁女士十分震驚:月經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惹的禍!
  • 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 預防子宮內膜癌方法
    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組織形態上,有時很難與分化良好的腺癌鑑別。通常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現為灶性,有壓扁的正常上皮,細胞分化較好,或可見鱗狀上皮化生,肥漿染荷花色,無壞死浸潤等表現。3、功用失調性子宮出血更年期常發作月經紊亂。特別子宮出血較頻發者,不管子宮巨細是否正常,必需首要做診刮,清晰性質後再進行醫治。子宮內膜癌可要生在生養期甚至生養早期婦女。
  • 絕經後子宮為何會出血?
    於是,在醫院確診為子宮功能性出血,進行了診斷性刮宮,治療3個月有餘,不見好轉。來我院,經李主任診斷為子宮內膜癌,立即進行子宮切除手術,經化療後患者情況良好,狀態穩定。  專家介紹:絕經後子宮出血的現象是常見的老年婦女疾病之一,老百姓俗稱「倒開花」。絕經後出血是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危險信號,是癌症的一種徵兆。
  • 長沙仁愛醫院:絕經後的子宮出血的原因
    引起絕經後的子宮出血的原因很多,包括陰道肉阜、生殖道外傷、子宮脫垂及卵巢良性腫瘤、子宮內膜腺體囊腫破裂等均可成為絕經後子宮出血的原因之一對於這些情況應有所了解仔細排查及時診斷和治療減少絕經後子宮出血的發生率
  • 淺談子宮內膜癌的3個特點
    在發展為子宮內膜癌之前,子宮內膜有相當一段時期處於「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狀態,按照病情從輕到重分為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過長、子宮內膜複雜性增生過長。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是良性疾病,有1%~3%進展為內膜癌的可能。再發展下去就是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這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癌前病變並不是癌症,但如果不處理,約30%可能進展為子宮內膜癌。如果能及時發現苗頭,便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 子宮內膜癌成「婦科第一癌」
    子宮內膜癌七成是胖女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好發年齡為58~61歲。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尤其是肥胖已成為一種「流行病」,故與之相關的子宮內膜癌在未來數十年將繼續升高。因此,女性朋友們,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更應引起警惕。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齡、肥胖、不育、晚育、絕經延遲等。
  • 絕經2年月經復返 防子宮內膜癌
    絕經2年月經復返 防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原則,應根據臨床分期、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患者周身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決定。因為內膜癌絕大多數為腺癌,對放射治療不敏感,故治療以手術為主,其他尚有放療、化療及其他藥物等綜合治療。
  • 月經紊亂、閉經、陰道出血……30歲剛出頭她不幸患上子宮內膜癌
    32歲女生莉莉(化名),正值人生的青春年華,卻不幸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她14歲初潮後就開始月經不規律,16歲閉經至25歲,4年前陰道不規則出血,其間間斷治療,直到被診斷為惡性婦科腫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沈楊教授提醒說,年輕的女性也要警惕子宮內膜癌,特別要當心長期不規範治療延誤病情。來自蘇北農村的莉莉今年32歲,未婚未育,168的身高,體重有70多公斤。她自14歲初潮後月經就不太規律,量很少,顏色暗紅。16歲後出現閉經,9年「大姨媽」都不曾光顧。月經紊亂的這些年,莉莉也到醫院就診,口服孕激素、雌激素治療。
  •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女性。所以預防子宮內膜癌尤其重要。那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首先要了解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有哪些。
  •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與治療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簡稱內膜癌)、卵巢癌並稱婦科三大腫瘤,嚴重危害女性的身體健康。 隨著Hpv疫苗的發展與普及,人們對宮頸癌的關注與日俱增,而內膜癌仍未引起足夠重視,其原因可以歸於以下3點:早先內膜癌在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但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其發病率也呈持續上升和年輕化趨勢;患者有病恥感,即使出現異常症狀,也不願宣之於口;內膜癌大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女性,而老年女性陰道較乾澀,查體痛苦,大多不願規律體檢。
  • 子宮內膜癌的四大早期症狀
    生活中人們一說到癌症在許多人看來那就是無藥可救的了,因為癌症的早期一般沒有太明顯的表現症狀,所以很難被發現,說到女性患子宮內膜癌如果及時發現,還能及時的治療,所以平時女性朋友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狀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就得及時就醫,以下我為女性朋友介紹一下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的四大症狀吧!
  • ...七旬老奶奶又來了月事 醫生: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好發子宮內膜癌
    接診的是杭婦院婦科病區主任倪笑玲,經檢查,倪主任初步判定血液來自子宮腔。這個年齡的宮腔出血不是件好事,倪笑玲主任建議住院進一步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好發子宮內膜癌B超檢查發現患者宮腔有多個腫塊。
  • 女人絕經後,「下面」出血是怎麼回事?提醒:出現這些信號要重視
    這些女性要提防子宮內膜癌 相比於宮頸癌、卵巢癌等女性婦科腫瘤,我國女性對子宮內膜癌的了解比較生疏,其實近些年來,子宮內膜癌的發病人數一直呈現上升趨勢,有的省份患病人數甚至超過了宮頸癌,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譚曉嫦介紹,它最常發生在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其中以50歲以上的絕經婦女最多見
  • 他莫昔芬,絕經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基石!會引起子宮內膜癌嗎?
    他莫昔芬主要用於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輔助治療,絕經後乳腺癌主要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絕經前後不一樣。有些年輕病人術後一直沒有來月經,要不要更換內分泌治療藥物呢?這就需要判斷是否絕經狀態,不能單以停經多久判斷,有四個標準:1、雙側卵巢切除術後。2、年齡≥60歲。
  • 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 子宮內膜癌注意的飲食
    為防止感染,應減少陪同探視,儘量不參與公共場合集會。三、注意飲食結構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後為預防陰道殘端出血、腸粘連,應保持大便通暢,食高鈣、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牛奶、海產品、豆腐、水果、蔬菜等。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法一、手術治療在子宮癌患者還在早期的時候首選方案就是手術治療。
  • 絕經後月經又「找上門」,警惕子宮內膜癌作祟
    婦科彩超提示,子宮內膜厚約10毫米,回聲欠均,內可探及一小囊區,直徑約4.9毫米,可見血流信號。 醫生告誡她,絕經後陰道出血需警惕。90%以上絕經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以陰道出血為主要症狀就診,切勿掉以輕心。 另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被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徵。
  • 子宮內膜癌你了解多少?
    最近小編接到閨蜜的電話,說是自己經常下腹疼痛,感覺自己得了子宮內膜癌!這真是讓小編大驚失色啊!難道僅僅憑藉著下腹疼痛就懷疑自己是子宮內膜癌,這丫頭也太天真了,完全對這個病症不了解啊! 為此,小編特意帶著這個胡亂琢磨的閨蜜找醫生檢查了一番,這才讓她完全安心了,那麼到底什麼是子宮內膜癌呢?
  • 女人們避之不及的子宮內膜癌,你需要知道這些!
    為啥會得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通常不是短時間內突然發生的,最常見的原因是內分泌失調,所以月經不規律、肥胖、不孕和異常子宮出血都是高危因素。 子宮內膜增厚、過度增生,是子宮內膜的初步徵兆。以下因素容易導致女性子宮內膜增厚。
  • 聽說絕經前後月經亂很正常?!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於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在我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改善,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僅次於宮頸癌,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二位。1. 什麼是子宮內膜癌?哪些人容易得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就是發生在子宮腔內,來源於子宮內膜的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