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2020-12-14 廣西日報

本報南寧訊 (記者/劉琴)為加強全南寧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疫情後順利融入學校學習生活,避免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近日,南寧市教育局印發《關於做好南寧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制三線」系列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據介紹,「三制三線」指: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落實全員育人制,推動三線(家庭、學校、教師)聯動制。

《通知》要求,紮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996」系列活動,即:分別開展全市層面、學校層面心理健康教育「9個1」活動,開展教師層面「6個1」活動。

開展全市層面心理健康教育「9個1」活動為:組建一個專家指導組、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排查、組織一次教師培訓活動、組織一次家長輔導活動、推廣一套心理輔導課例、推送一套微系列視頻、開通一條諮詢服務熱線、提供一個心理諮詢平臺、開展一次督查活動。

開展學校層面心理健康教育「9個1」活動指:組建一支專職心理教師隊伍;完善一套危機預警與幹預製度;開好一門心理輔導課程,各學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課程安排,每班每月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不少於2課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安排每周一節;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組織一次國旗下講話;進行一次談心談話活動;組織一次線上家長學校;打造一個心理輔導場所;建立一份學生心理檔案。

開展教師層面「6個1」活動為:閱讀一本心理學書籍;考取一本心理證書,強化學校每位教師都是學生心理輔導教師的理念,學校繼續教育培訓要相應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每位教職員工都要登錄指定培訓平臺,自學完成心理學相關課程,並通過考核,獲得心理健康教育C證,今年內要實現南寧市各學科教師心理健康教育C證通過率100%;上好一堂主題班會課;開展一次主題宣講;組織一次談心活動;組織一次家訪。

相關焦點

  •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刻不容緩
    國家衛健委官網近日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方案》要求中學、高等院校均設置心理輔導(諮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高等院校所有學生的必修課,每學期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授課,指導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等。
  • 《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印發
    日前,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和快速反應機制,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完善心理危機幹預工作預案,做好對心理危機學生的跟蹤服務,注重做好特殊時期、不同季節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幹預工作。
  • 甘肅省教育廳等12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工作...
    各地要切實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建好學生安全教育綜合性實踐場所。教育行政部門要全面推進安全教育進課堂、進頭腦,嚴格課時、課程和授課內容,統籌開展安全防範進校園活動。近日,甘肅省教育廳等十二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機制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南明區教育系統:健全預防體系建設 築牢學生心理健康「防火牆」
    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為健全心理教育工作管理體系,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成立了「德育安全網格化工作小組」,構建校園心理危機幹預三級預警體系,並制定了《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德育安全網格化工作實施方案》,由學校領導牽頭,各班班主任、成長輔導員、生活老師、心理健康教師、班級心理觀察員輔助,形成了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 淄博淄川區羅村中心學校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魯網12月8日訊一直以來,淄博市淄川區羅村中心學校堅持「德智體美心」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多措並舉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工作機制規範化。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工作機構,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開展校本研究,開發貼近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工作考核制度。 課堂教學常規化。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並列入課程表,每班每兩周1課時。
  • 黔江區健全「五個機制」構建安全教育體系
    一是健全安全教育課程落實機制。開齊開足校園安全教育課程,嚴格落實規定教學計劃,確保中小學每班每周0.5課時的安全教育課程及每2周1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每學年4課時的消防知識教育課程,鼓勵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消防等安全技能選修課程。
  • 健全社會心理服務機制
    為推動我市社會心理服務建設,日前,「綿州英才薈」系列活動之綿陽市社會心理服務現狀及人才需求座談會在梓潼縣召開。座談會上,介紹了我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政策、精神衛生建設及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等相關情況。臺灣輔仁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夏林清和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鍾年結合前期赴平武、北川等實地調研情況,就社會心理服務現狀及人才需求進行了深度交流討論。會議指出,社會心理服務是社會心態的服務,需要社會性多主體聯動,系統謀劃、久久為功,著力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提供精準化科學性服務。
  • 李建偉:建立健全社會治理的預警預判與預應機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李建偉認為,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需要充分運用網際網路與大數據技術,建立健全社會治理的預警預判與預應機制。  李建偉說,人民群眾主要有五大生活訴求:一是人身安全的訴求。二是收入與財產安全訴求。三是對社會公正的訴求。四是對未來生活保障的訴求。五是維權訴求。
  • 丹鳳縣建立健全送教上門長效機制
    來源:商洛市教育局丹鳳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的知指導意見,建立健全評估認定、過程管理、教師培養、經費資助、指導督評、督導考評六項長效機制,較好地保障了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
    優化心理諮詢服務平臺,加強硬體設施建設,設立心理發展輔導室、心理測評室、積極心理體驗中心、團體活動室、綜合素質訓練室等,積極構建教育與指導、諮詢與自助、自助與他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服務體系。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的值班、預約、轉介、重點反饋等制度,通過個體諮詢、團體輔導、電話諮詢、網絡諮詢等多種形式,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諮詢服務。
  • 關於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教師〔2014〕1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現就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建設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學的戰略目標,全面落實教育部和江蘇省關於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系列文件精神
  • 福建工程學院:「五個四」工作格局 構建心理育人機制
    福建工程學院始終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圍繞「呵護心靈 夢想啟航」的工作理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治療模式向育人模式的轉變,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五個四」的協同育人工作格局,將心理育人融入思政、資助、就業、易班、宿管等工作模塊,搭建交融互通的平臺,紮實推進心理育人工作
  • 天津市改革全科醫生培養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
    天津市改革全科醫生培養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 2018-08-21 09:08:00來源:天津日報
  • 【代表連線】李香玲:建議檢察機關建立未成年人心理疏導機制
    從事教學工作20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新泰市青雲街道實驗學校英語教師李香玲非常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在今年的全國人代會上,針對中小學心理教育,李香玲提出了多項議案建議,包括按比例為學校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各中小學應因地制宜建立具有本校特點的專業心理諮詢室等。「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體現在身體健康上,還應該包括心理健康。
  • 鼓樓檢察 | 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共織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合力網
    ,1000餘名學生通過視頻轉播的形式收看。、及時的法治教育資源。為了在教防結合中構築起教育、感化、挽救以及關愛未成年人的特色體系,鼓樓區檢察院在多年探索中健全完善一系列制度機制,修築涉案未成年人心理防護牆。
  •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況總結
    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今天,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才能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我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中,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
  •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教育部: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中小學是個體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中小學心理危機篩查機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對於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11月25日,教育部在答覆「關於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精準識別機制的建議」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作為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加強政策指導,明確工作要求、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水平、強化輔導室建設,開展心理疏導、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宣教活動、強化家校協同,完善服務體系。
  • 東方時評丨抑鬱症低齡化,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亟需建立
    特別是近年來,大學、中學校園頻發因心理障礙引發的悲劇,尤其一些大學生、中學生心理健康反常問題,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有的厭學,有的性格孤僻,還有的做出了一些有背社會常理的反常行為,更有甚者,竟發生了自殺輕生的事件,及時建立有效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給予有效的心理治療已成為當務之急。
  • 教育部:高校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
    新京報快訊 (記者王俊)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綱要》表示,對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每校至少配備2名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綱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規範課程設置,對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大力倡導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和輔修課程,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公共必修課程原則上應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加強預防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