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想與人交流,害怕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2020-12-14 真我智慧

敢於探索實踐,勇於嘗試新事物,百折不回。這是一個頑強而強大心靈的基本素質。

在嚴謹的社會規則下,大眾對於一個人的勇敢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較為嚴謹的生活場景下,是繼續前進還是退縮逃避呢?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生活事實,勇於探索、敢於實踐,不僅僅是社會事件的要求,它本來就是一個心靈得以不斷成長、不斷前進的必要前提。

如何把握這種生活中的嚴謹心理呢?

案例故事:

老師好。我目前的問題是,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不太願意與人交流,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是醫大5年級學生。生活中哪怕很小的決定,時候結果不理想,就會很難受,內心難以接受這樣錯誤,接受這樣的自己。面對不好的結果,我必須不斷地對自己說,不斷的自我暗示,「沒關係」,別想了,不斷安慰自己才能夠慢慢平靜下來。

今天出門,看見自己的車子前輪沒有氣了,要找人借氣槍打氣。我內心就渴望有人把車子加好氣再給我,不願意與別人交流。以前不這樣,很獨立。現在比較害怕別人的看法,既怕自己什麼事做不好,也怕別人給我的評價不好。

老師,我該怎麼調整這些負面的情緒和心理呢?

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內心中充滿負面思維、負面評價和負面情緒,給你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沒有人願意在內心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者在別人眼中一無是處。不管是什麼原因,很多事情的負面結果,給你自己評價的依據是負面的,會影響自己積極的自我評價。過多關注人事物中的負面信息,總會發現事事難盡人意,導致自己很多事情謹小慎微,儘量避免與人接觸。所謂說得越多錯得越多,不如不說。

希望接下來的分析和建議,能夠幫助你重新找回生活的輕鬆愉快和一個積極樂觀的自己。

1、醫學結果的嚴謹性,過度擴散到生活領域。

醫學的學習過程有非常嚴謹的標準和對錯的要求。當我們認真地執行和學習這些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地讓自己對平時的生活也開始嚴格要求,希望自己儘可能做好做對一切細節。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事不在自己的安排和控制範圍之內。比如天氣,雖然天氣預報有說下雨,但不能準確知道具體幾點開始下雨,衣服被雨打溼這種情況就算再有經驗的人,也還是會遇到這個問題。

這種無法掌控結果的自我負面評價,還會擴散到你的醫生實習過程中,強化內心的壓力和恐懼。其實這些壓力和恐懼,很大一部分來自自己害怕出錯。

2、正確認知出錯的生活事事。

我們先一起客觀的去認識一下出錯。首先出錯不可避免,再優秀成熟的醫生就不會出錯嗎?答案肯定是會,只是相對來說出錯的機率比較低。那麼作為大五實習醫生來說,你們會出錯嗎?答案肯定是會,而且出錯的機率還會比較多。這也是為什麼醫生一定需要實習時間的要求。因為理論用於實踐的過程中,一定會存在錯誤。

既然我們都知道這道理,那我們如何降低出錯的機率呢?其實還是有方法的。這裡我們試著給你一些建議作為參考。

3、接納合理的錯誤結果。

實習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方式。在實習過程中,就是慢慢熟悉和掌握醫務工作者必要的實操理論和流程,從而提高業務的精準度和正確性。這個過程剛開始,每個人都是不熟練和緊張的。我們在認真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寬容一些,至少允許和接納自己存在錯誤。

4、適度放鬆生活事件的嚴謹性。

因為害怕出錯和負面評價,你出現了迴避人際關係的狀態。這點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我們打個比方,一個樹枝在樹上的時候,它才能從樹幹土壤空氣中獲得源源不斷的養分,才能對抗風吹雨打,才能開花結果。而當這個樹枝離開樹木,只是插在花瓶裡或者自己直接插在土裡,這樹枝很難存活。好不容易生根發芽的話,它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所以當我們迴避人際關係的時候,很容易讓自己脫離團體,這樣我們獲得的支持就會減少,我們面對的壓力會更大。

在生活過程中,在人際交往中,並沒有那麼嚴格的結果要求。而且醫學結果的嚴謹性,不是以緊張焦慮的情緒來達成的,它是以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嚴謹的業務流程來保證的。生活過程中,並沒有如此複雜的理論和流程基礎,所以也不用強烈要求有一個嚴謹的結果。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對治心理問題的一個最基礎原則,就是遵從科學理性。對人事物美好結果的期待和要求沒有錯,但是以純主觀的渴望和擔憂焦慮情緒,最終於事無補,只能好心辦壞事。

美好結果的期待心理,只能以堅實的科學理論和嚴謹的實操流程來達成事實。要想生活幸福美好,與其擔憂逃避,不如腳踏實地,嚴謹過程。

相關焦點

  • 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別人討厭我,怎麼辦?
    高中的時候同宿舍的一個女生,變態的,總覺得我搶她看上的每一個男生,特麼的你看上的男生是多有錢多帥多好?滾。現在大學,來了2個更變態的,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你的,搞得似乎全班都討厭我了。從小學到大學,每每都發生這些令我堵心,煩悶,甚至哭泣的事情,我害怕他們討厭我,所以我變得膽小,懦弱,害怕, 我每一天都在努力改變,似乎只有這樣他們就不會討厭我了,我很累,很苦惱,怎麼辦?
  • 極度缺乏自信,太過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乎每一個細節!
    社交恐懼症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害怕和別人相處,不知道如何交流相處,和陌生人相處就會緊張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導致自己不想外出,不喜歡見到人。從醫學上來說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的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景為主要表現。這種病狀有可能是遺傳,也有可能是後天心理出現的問題。
  •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怎麼辦?
    頂禮師父,我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很多事情總放不下,為此我經常會很煩惱!請問師父我該怎麼辦?在意別人的看法,歸根結底是自己不自信,內心很虛弱,所以才要追逐外在的讚譽來肯定自己,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他人眼中的形象。這讓自己失去了真實,就會活得很累,總是在計較虛假的面子,心目中把自己放得很高,這樣其實是處於必敗境地,一點風吹草動自己就痛苦得不得了。
  • 職場上,我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他說,就是想通過你的判斷,來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是很多職場人容易犯的錯誤,其實自己早就有了答案,但就是不相信自己,才讓別人幫助自己參考。其實,這不是參考,是想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判斷是對的。就像前幾天,老王和一位大廠的朋友聊天,也提到這個事情。
  •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讓你怒火中燒,一時間情緒失控,難以抑制。人就是這麼神奇。很多時候,別人一句簡簡單單的感謝,能讓你開心很久;反過來,別人一句不友好的話語,也能讓你鬱悶很久。我想,許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感到「特別不是滋味」,要麼當場發作,要麼忍下來,但內心始終憤憤不平,需要很久才能平復。
  • 孩子怕生人、不願意叫人、不想與別人交流,別急,我告訴你怎麼做
    其實,朵朵媽媽覺得很奇怪,面對熟悉的人,朵朵表現得很活潑的,為什麼面對陌生的人,就會表現得如此害怕呢?關於社交恐懼症,其實未免是一種孩子內心的恐懼反映,可能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遇到過一些傷害,讓他們無法相信陌生人,才會導致這麼害怕。這個還是需要家長慢慢去了解孩子,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解決這種內心缺陷。
  • 完美主義讓人癱瘓,如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我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可是只要有一項任務沒完成,我就會感覺很失望,其他的任務也不想去完成了。邱吉爾說:「完美主義讓人癱瘓」。確實,這樣的完美主義常常讓人自暴自棄,喪失自信和勇於嘗試的勇氣,從而虛度年華荒廢人生。
  • 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怎麼辦?
    作者:中親聯教育研究院 陶勇 有家長問: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怎麼辦 其實很多成人也不大願意面對自己的錯誤。這裡,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原因是害怕被否定,害怕被批評。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就是對他人的否定。有的父母比較強勢,強勢的父母會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甚至還會去算老帳,就會讓孩子感覺沒有臉面,同時也讓孩子再一次感覺自己沒有什麼價值。所以,孩子不敢面對錯誤,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的自我防禦。
  • 總是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患抑鬱症,擔心別人歧視自己,你也是這樣嗎
    作為抑鬱症患者,經常可能會出現一些行為:躲避別人的目光,避免和別人過多交流,不願意別人知道自己得了抑鬱症,心中生出嘲笑,別人可能會把自己的一些行為當成笑柄,自卑,和別人眼神的交流,總覺得別人在歧視、嘲笑自己,恐慌、害怕、焦躁不由的從內心升起。
  • 「鏡中我」效應—在意別人的看法or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鏡中我效應」是由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提出來的,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決定的。」
  • 周冬雨:不要讓別人的看法,左右了你的人生
    >人的一生,有很多不確定性,面對這些不確定性,很多人容易被別人的看法牽著走,缺乏正確的自我判斷,即使是自己堅定不移的決定,當身邊人都反對時,也會在心裡有那麼一瞬間猶豫。她也曾盡力模仿其他明星成熟的化妝和穿衣風格,卻由於根本不適合自己,顯得很違和,遭至媒體連連吐槽……不過,倔強的周冬雨慢慢地突破了這道外界評價給自己築起的高牆。如今,她早已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不再去刻意模仿別人。接受採訪的時候,她偶爾會半開玩笑地說:「我不是大眾意義上的美女,但我的性格很性感啊。」
  • 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道歉並接受別人的道歉
    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道歉並接受別人的道歉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特別是經常給別人帶來一些麻煩和困擾時,向人道歉是一種修養和表現,表達的是對給別人帶來的不便的歉意。同時,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一種美德,是自身道德和修養的體現。
  • 有戀愛恐懼症的星座,被表白會害怕,不敢接受!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有戀愛恐懼症的星座,他們被人表白的時候,不是感到高興而是感到害怕,而且不敢接受別人。如果你看到好奇話,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處女座處女座在收到別人的表白的時候,第一反應絕對不會是開心,他們反而會感覺到恐懼,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擇偶標準。
  • 一個內向的人,不會和同事交流相處,別人很討厭我該怎麼辦呢?
    網友諮詢:自己性格內向,在公司不愛說話,也不會和同事相處,別人都很討厭我,我該怎麼辦?1、凡事有底線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有底線,當別人觸犯你的底線時,要敢於起來反抗。我有個朋友在廠裡上班,人比較老實,平時也不愛說話,他有一個同事就覺得他好欺負,在一些小事上總愛佔他便宜,我朋友都忍了,不給他計較。
  • 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和別人交流,怎麼辦?
    可以這麼說,我從小就內向敏感,害怕與人交流,更不懂的與人交流。上學時,一直都是班裡的透明人,跟同學走在一起,也總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要說什麼,做什麼,總之跟人相處起來就是尷尬。真的超級羨慕那種熱情,性格開朗又外向的人,感覺跟誰都能打成一片。
  • 入職第一天:我害怕麻煩別人,接下來老闆說的一句話亮了
    老闆交代完畢後,我禮貌地給了個微笑,回答說,我會用心看的,儘量不去麻煩別人。話音剛落,老闆立馬說了一句:你這種心態在職場上就是缺乏自信,受氣包的心態,害怕麻煩別人,就是最大的麻煩。我很驚訝,就那一句我害怕麻煩別人,他就能快速地讀懂我的內心,很精準地戳中我的要害。突然間明白,或許正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才讓自己在職場中還是一個普通員工,雖然努力,但卻不能出彩。
  • 傷害你的不是別人,其實是你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我們常常以受害者自居,認為世間所有的痛苦都集中到自己一人身上,「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這不公平」「我簡直是天底下最可憐的人」……但真正帶給我們如此巨大痛苦的,卻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有著不一樣的感受。比如同樣是考試沒考好,一種人可能會無所謂,覺得這次考試只是普通的測試而已,考不過也沒多大關係,下次還有機會;而另一種人卻痛不欲生,他們會覺得,自己付出這麼大的努力,別人對自己期待這麼高,絕不能失敗。因此他們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曾經有個人在一個雨天乘坐公交車,因為人多,車上擁擠不堪。
  • 發傳單,為何讓一些人難以接受?
    發傳單,就那麼難以接受?因日常開銷較大,難免需要做兼職補貼生活,周五下午剛剛沒有課,然後找了個發傳單的兼職,便帶了兩個室友一起去了。發傳單對我而言,真的沒什麼,我覺得我只需要把傳單送到人們手中,當然避免不了被拒絕,被忽略,但是我覺得都沒什麼,因為可能每個人當即下的心情,或者狀態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坦然面對。可我的另一個室友,完全是抱著一種體驗生活的心情而來,她是被捧在手心裡的公主,不知人間疾苦。
  • 別害怕:相信自己,相信別人
    那是一個讓人覺得害怕的日子。那天,所有人都在為元旦晚會而忙碌。我們既給老師們送了賀卡,提前在班級,和老師同學一起慶祝新的一年的來到。大家早早訂好了裝飾的東西,買好零食,每個小組還準備了節目,大家都很期待,每個人都在用心用汗水去準備。而我,什麼都不會,想著就靜靜在角落鼓掌,當個觀眾就好。因為到班級比較早,就和別人一起裝飾班級了,當大家開始裝飾班級的時候,我手中正好拿著氫氣球,一個沒注意,一個不小心,手中的氣球被扎破了,雖然沒有什麼聲音,但是卻也沒辦法補救了。
  • 王金海: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有位家長諮詢說他10歲的女兒很敏感,別人說什麼她都非常的在意,甚至會為了好朋友的一句話而不高興一整天。新買的300多塊的鞋子,因為同學說不好看就再也不穿了,請問我該怎麼引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