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剿劣指向近海 寧波率先完成入海排汙口摸查

2020-12-13 浙江新聞

  工作人員檢查入海排汙口。詹果兒 攝

  浙江在線4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江帆 通訊員 陳曉眾 詹果兒)浙江治水剿劣,是時候望向海洋了。

  近日,全省第一個完成入海排汙口排摸工作的寧波,正式出臺《寧波市規範整治入海排汙口(入海河流)工作實施方案》,將於今年底前,對排摸出的1131個入海排汙口完成整治,並將於2020年底前,全面達到國家「水十條」提出的近海水質功能區標準要求。

  居於東海之濱的浙江,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也最先遇到了來自海洋的挑戰。「十二五」期間,寧波轄區內杭州灣、象山港、三門灣「兩灣一港」水質總體較差,富營養化嚴重,均不能滿足環境功能要求。

  「五水共治」行進到第四年,無論是大江大海,還是小微水體,凡是劣Ⅴ類水體,均已被納入浙江水環境治理的藍圖。按照計劃,除寧波外,浙江其他沿海地市也將於今年底,全面完成入海排汙口整治。

  直面近海汙染,浙江已經準備好了。

  管住入海排汙口

  寧波究竟有多少入海排汙口?

  該市環保局汙防處處長費良漢在環保一線工作多年,坦言若是半年前遇到這個問題,自己還答不上來。

  坐擁「兩灣一港」的寧波市,有1562公裡長的海岸線,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自然稟賦的地理優勢催生了港口經濟的快速發展。2016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超過9億噸,每年有超過兩千萬標箱的貨櫃,從這裡運往世界各地,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一。面朝海洋,在經濟加速跑的同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壓力與日俱增。

  嚴峻的形勢,不只存於寧波。國家海洋局今年3月22日發布的《2016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中國陸源入海汙染壓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佳,海洋環境風險依然突出。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44個大中型海灣中,17個海灣全年四季均出現劣Ⅳ類海水水質。

  「對於海洋保護,寧波動得早,但近海海域要達到功能區標準的壓力很大。」寧波市環保局汙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寧波曾先後專門出臺《寧波市象山港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條例》《象山港區域保護和利用規劃綱要》和《寧波三門灣區域發展規劃》等,並針對電鍍、印染、造紙、化工等十大重汙染行業,開展專項整治提升行動,累計投入89億元資金,列入重汙染行業整治提升範圍的2078家企業全部完成整治。即使是在這樣的環保高壓下,「兩灣一港」水質也只能說「遏制住了惡化的趨勢」。

  海洋水環境整治為何遇困?記者了解到,過去,整治僅限於監管入海排汙口,忽視了對養殖碶閘、入海河流的監管,因此,入海汙染物總量的統計和監管,基本上是一本「糊塗帳」。據寧波市海洋漁業局2014年統計,全市共有入海排汙口200多個。除卻統計途徑、統計標準不同等原因外,不可否認,還有相當部分的入海排汙口處於監管的「真空」狀態。而這本帳難清算,幾乎是全國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

  陸源汙染,已確定是海洋汙染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據統計,我國入海排汙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狀況普遍較差,91%以上無法滿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區的環境保護要求。2011年至2016年,歷年均有78%以上的排汙口鄰近海域水質,等級為Ⅳ類和劣Ⅳ類。

  「任何汙染的防治,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環保『家底』摸清,粗放型的管理和治理,效率往往不明顯。」費良漢說,要徹底杜絕汙染,就必須管住排汙口。寧波在全省率先走出的這一步,雖然邁得辛苦,卻很值得。

  盤清帳單有多難

  1000多公里海岸線,10個縣(市、區),5個月時間,平均每天3小時的低潮位時間可作業,這是藏在盤清寧波1131個入海排汙口帳單背後的數字。

  承擔起這次清帳責任的「帳房先生」,是寧波環保請來的第三方專業機構——浙江仁欣環科院有限責任公司。「難,太難,真的是太難了。」被問及這次調研的難度,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譚大鵬一連用三個「難」字來形容。他舉例說,寧波海岸線長1562公裡,統計下來工作人員卻走了1900多公裡,這多出來的300多公裡,就是因為「路難行」。

  事實上,海岸邊地形複雜,行路困難並不是最困難的地方。排查入海排汙口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協調難,才讓譚大鵬最為頭疼。有些排汙口埋設在企業內部、涉外港口、保稅區內,需要反覆協調;有些地方上的環保所技術、設備、經費有限,排汙口排出汙水成分複雜,化驗難;城市排汙管道又歸住建部門分管,常要借調原始圖紙……「原以為入海排汙口調查,僅僅是項技術活,實際做起來卻遇到各種意料之外的困難。」譚大鵬在環保系統工作近40年,這是他執行的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走20公裡路,工作時間全跟著潮汐表走。」公司生態規劃部部長王顯海全程參與到了這場調研中。去年9月,暑意還未褪,他和同事們走過最東面的北侖峙頭角、最北面的餘姚杭州灣海域,也踏上最南面的象山金七門和最西面的餘姚慈谿交界處。一步挨著一步,一行人從夏末走到了隆冬,完成了這場寧波歷史上路線最長、規模最大的環保調研,為寧波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和入海河流劣Ⅴ類水整治,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真實、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撐。

  「這是一次極其繁瑣的調研,並不是按著圖紙走到或看到排汙口就可以了,它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做出經驗判斷。」王顯海回憶說,在寧海某地,他和同事們發現海面下正在冒泡,當時正處於低潮位,雖然原有資料並沒有排汙口數據記錄,岸堤上也看不到排汙口。但他們還是憑藉經驗,判斷排汙口深藏於海面之下。一行人沿著海岸線查看岸上可能存在的排汙源頭,最終追查到岸上的一家水產養殖場。這樣要靠「追」才能翻查出的真相,5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每天都會遇到。

  不過,調研陷入困苦之時,往往是大海的瑰麗,又再次喚醒他們的信心。他們行至象山金七門的某天,由於海島偏遠,一行人清晨6時就已起身。他們向海而行,目睹三面環海、兩港相擁、礁石連綿的象山島,在晨光中初醒。站在海岸的王顯海,內心滿是衝擊而來的澎湃:「讓我們全力以赴地保護她吧!」

  查清之後難管理

  去年12月底,一份沉甸甸的寧波市入海排汙口(入海河流)調研數據誕生。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寧波全市共有入海排汙口1131個,其中,入海直排口(含雨水口)393個,92個屬於非法;入海河流142條,大部分屬於劣Ⅴ類水質;入海碶閘596個,涉養碶閘達到503個。

  根據調研情況,可以確定,陸源汙染物的帶入,是造成寧波近海域汙染的最重要原因。眼下,汙染物入海量仍居高不下,入海河流攜帶的氮、磷等汙染物,超過重點海域環境容量;涉海工程頻頻幹擾海洋生態系統等一系列因素,導致近岸海域、海岸帶和海島生態系統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

  與河道水環境整治相似,汙染在水裡,根子在岸上。導致寧波近岸海域、入海河流水質變差的主要原因,與快速發展的工業和養殖業有著必然聯繫。以養殖業為例,寧波涉養入海碶閘佔全市入海排汙口總量的40%以上,且排放超標現象較為嚴重,造成海水氮、磷等元素超標汙染。

  涉養入海閘的整治,將是寧波下步海洋汙染防治的重點。記者了解到,寧波市相關部門將對農業、養殖等場所建設汙水管網,集中統一收集汙水後進行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後,再統一排入入海汙水管道;對一些難以整治、效益不高的養殖碶閘入海排汙口,則直接封堵,避免汙染源的輸出。同時,由於地質運動導致汙水管道破損、滲漏,相關部門將建立入海管道問題清單,對地下管道淤堵、破損、錯位、混接等問題,制定修複方案,進行整治。

  「查清難,整治難,更難的是長期管。」手握這些數據,費良漢並沒有鬆一口氣,「企業是否達標排放、對環保標準執行是否到位?一些入海排汙口在荒無人煙地方,又如何實現長效管理?」在他心中,為藍色家園構築保護屏障,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每個入海排汙口,都將建檔錄入數據,最終形成一個大數據平臺。」譚大鵬說,利用數位技術,未來入海排汙口將實現信息化管理,通過統一平臺,既可詳細查看、監控水質的源頭汙染和變化趨勢,也可預測排汙帶來的變化,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日月更迭,潮起潮落。我們終究需要守護海洋,但以何種方式,又該朝哪個方向,問題的答案,一直把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

相關焦點

  • 海鹽縣元通街道治水剿劣工作永遠在路上
    剿滅劣Ⅴ類河道,是治水向縱深推進的重要舉措,表明了浙江省委「決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決心。今年以來,海鹽縣元通街道以「鐵的手腕、鐵的擔當、鐵的紀律」,全面落實治水剿劣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9條剿劣河浜(塘)按期通過了縣級考核驗收,其他河道全面鞏固提升「清三河」成果,使元通街道再現了水清、岸綠、景美的鄉村風貌。
  • 寧波:長歌浩蕩五重奏 全域治水護清波
    2016年底,全面打響消除劣V類水的攻堅戰,深入實施治水剿劣,鋪就「名城名都」建設的發展底色。從「尋找可遊泳的河」,到宣示「徹底剿滅劣V類水」,從推動「五水共治」形成破竹之勢,到承諾「決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時至今日,治水的時代命題,答案已然清晰。4年時間,寧波鑄造了一支敢打敢拼的「治水鐵軍」,同時改變著大江大河與小溪小渠的水質。
  • 白慎河上水悠悠,七裡港斷面剿劣初獲成功
    下步,樂清將繼續抓好九大攻堅行動,堅持疏堵管控並舉,確保其餘619個小微水體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剿滅劣五類水目標。近日,鑑於白慎河七裡港、中運河公利閘兩斷面的水質連續3個月達標要求,樂清市向溫州市治水辦提交申請銷號驗收報告。
  • 大河清清小河淨 長效治水要守住綠水青山
    拱墅區方家埭村治理後的池塘變身「小西湖」    在杭州市兩會剛剛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裡,杭州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交出滿意答卷:全市9個縣控以上劣V類水斷面、1256個劣V類水體如期完成「剿劣」任務;市控以上斷面達到或優於Ⅲ類水標準的比例上升3.8個百分點,提高到88.5%。
  • 幸福說⑥|治水人:幸福是在枕水而居中美麗生活
    治水兩年多,加班加點、風吹日曬是家常便飯,就在上周五,我們還開會到深夜一點半才下班,酷暑炎夏從河邊回到辦公室簡直像回到人間天堂……,可是我似乎從來都沒覺得辛苦,因為每天大量的治水同仁都是這樣過的,尤其是2017年,全省作出「剿滅劣五類水」部署後,椒江作為全省剿劣任務最重的地區之一,「治水鐵軍」可是輕傷都不下火線,如為了查找隱蔽排汙口兩位治水同仁,一個被狗咬,一個摔瘸腿
  • 我局「早、實、嚴、精」高質量完成治水狀況民意調查
    為切實掌握市民群眾對杭州「五水共治」及剿滅劣V類水工作的認知與評價,日前,我局組織開展治水狀況民意調查,高質量地完成有關任務。一是謀劃早。針對杭州「五水共治」攻堅年和剿滅劣V類水決戰年的實際,我局組織民意調查骨幹力量,於上半年開始謀劃治水狀況民意調查工作。收集整理杭州「五水共治」、剿劣方面的有關資料,利用處室人員參與剿劣督導的契機,開展實地調研走訪,積累梳理了大量一手信息,為治水狀況民意調查的順利有效開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二是部署實。
  • 我市治水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
    隨著工作的深入,從根本上治水的三道題解開了,治水工作迎來了喜人局面——  第一道題:全面·全民  2017年4月14日,剿滅劣Ⅴ類水誓師大會3.5萬人參與,規模創歷史之最。我市發出「堅決乾淨徹底消滅劣Ⅴ類水,不獲全勝絕不退兵」的聲音。
  • 前7月劣Ⅴ類水體清零!粵港澳大灣區的治水「密碼」是什麼?
    除了茅洲河,還有淡水河、石馬河、沙河……從水濁水汙到水清水甜,解讀這些河流的治水「密碼」,能讓我們看到大灣區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過程中邁出的堅實步伐和取得的實效。今年前7月粵港澳大灣區劣Ⅴ類水體清零近日,記者從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拿到一份讓人欣喜的報告。
  • 廣西北海市環保局組織開展入海排汙口排查工作
    原標題:廣西北海市環保局組織開展入海排汙口排查工作   最近,北海市環保局會同市住建部門按照管轄權限開展對入海排汙口進行排查,以掌握轄區入海排汙口數量及其分布、汙水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納汙海域的海洋功能區情況)等基礎資料。
  • 「花錢治水」到「治水生錢」 義烏大陳釋放全域旅遊「新動能」
    八都十裡櫻花近年來,大陳更是依託自身山水資源優勢,深入貫徹「兩山」理論,以「全域旅遊發展建設」為核心,打出了一套以「治水剿劣」為突破口的轉型升級組合拳,主推「養生養身養心」的休閒旅遊產業,建設「康養小鎮,至美大陳」。
  • 生態環境部首次完成飲用水源地違法項目清理
    據生態環境部執法局透露,根據「水十條」要求,生態環境部首次完成了飲用水源地違法項目清理,近8億人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首次徹底摸清了渤海、長江入海入河排汙口底數;截至去年年底,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6.2%。
  • 中山南朗治水記
    「五桂山下,蘭溪河畔,原野飄香,宛若天堂……」 《我們的孫中山》唱出了翠亨村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但由於受到農業、工業和生活廢水的影響,蘭溪河的國家地表水水質監控斷面——翠亨賓館斷面卻長期處於劣Ⅴ類水質。但今年以來,翠亨賓館斷面附近的石門村村民們發現:蘭溪河的河水變清了。
  • 黃河治水:尋找「傷口」的人們
    首批試點中,甘肅和青海試點於8月24日率先啟動,用一周時間「拉網式」排查,摸清青海西寧湟水河和黃河幹流甘肅段排汙口底數。8月26日,海北州1組成員張森霖、馬迎群「手拉手」到達排汙口的最後一寸路。受訪者供圖這次來青海,易仲源和同伴們隨身帶了藿香正氣水,準備大幹一場。
  • 掌·治水 | 百日競賽創一流 鐵腕治水爭上遊(陳家村篇)
    陳家村為深入推進「五水共治」工作,打勝剿滅劣Ⅴ類水體戰,爭創「汙水零直排區」示範村,今年來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採取有效的整治措施,實施了河道清淤、生態修復、科技治水、涉水行業規範排水整治等工程,五水共治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今天就讓小掌帶你們去看看吧!
  • 誰是杭州「最美治水人」?請你來推薦!
    誰是杭州「最美治水人」?請你來推薦! 打好剿劣攻堅戰 奪取治水新勝利 2017年04月24日 08:37:33來源:杭州日報記者 黃宇翔
  • 湖南日報市州新聞版頭條丨加強城區「四溪一渠」治理 寧鄉「除臭剿...
    為加強城區汙水治理,寧鄉市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寧鄉市「除臭剿劣」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通過採取控源截汙、排口整治、清淤疏浚、垃圾打撈、生態補水等措施,對穿過城區的「四溪一渠」加強治理,清淤超過7500米,168個排汙口全部完成整治。禁養區內,1005家規模養殖場悉數退出,溈江岸邊「雞飛豬叫」成為歷史。
  • 「浙水千秋」:用藝術的形式為治水吶喊鼓勁
    根據省委部署的《全省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作戰方案》內容和省委宣傳部的安排,全省文藝界大力開展「浙水千秋」文藝採風巡演行動,各級採風團分時段、分批次、分區域深入治水一線開展創作採風活動,用藝術的形式為治水大軍吶喊鼓勁,激發全省人民愛水護水治水的熱情。
  • 河長巡河督治水 堅決剿滅劣V類河流
    他強調,剿滅劣Ⅴ類水作為當前市委、市政府的頭等大事,必須全力以赴、全心投入,深入開展水岸同治、控源清汙等工作,堅決打贏這場治水攻堅戰。  白慎河上起白石水庫洩洪道,下至慎江陡閘,全長22.5公裡,為溫州市控劣V類水質斷面——七裡港斷面的主河道。經過前階段治理,如今河流環境雖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但距離今年6月底前消除劣V類水質的目標仍存在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