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武術:紅拳和洪拳傻傻分不清楚,紅拳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2020-12-18 猩侃歷史

中國傳統武術,乃是先輩們歷時千年積累下的智慧結晶,也是中國重要的文化之一!猩侃歷史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的紅拳。但是一些人一直分不清紅拳和紅拳的區別,今天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紅拳!

紅拳的起源

紅拳最早起源於周、秦時期,發源地為現如今的陝西關中一帶!也是陝西關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方拳的主流派!「秦人秦聲,舞秦舞擊缶彈箏,擊膊拊髀(bi)」,這是《史記·張儀傳》中的記載,說是秦王嬴政打了勝仗之後,在慶功宴上,武士們跳拍打舞,用來表示慶賀,但是這個「擊膊拊髀」現在紅拳演練套路中的「放炮」、「十大響」有著相似的表現方式,與民間流傳的「擊皮為鼓」這樣一句紅拳諺語同出一轍!

紅拳創始人

紅拳師承相傳得名與陝西西嶽華山。據傳,陳摶來到長安考取進士落榜,應舉失意,便心灰意冷的來到華山隱居,開始修道!在陳摶隱居修道期間,他經常碰見一位老樵夫,雖說已經年老,但是這位老者身強體健,在這崎嶇山路上仍然是健步而行,陳摶十分好奇。一天,陳摶和老樵夫碰面,也是因為經常碰見,兩人比較熟悉,陳摶便上前行禮,詢問老樵夫。老樵夫也不避諱,也是因為陳摶的以禮待人,還有就是老樵夫看到陳摶文弱體單,便對陳摶說到:深山常有狼豹出入,看你善良,我可以傳授你當地先輩祖傳的一套拳術,你可以用來防身,還可以用來修身養性!

陳摶聽後十分歡喜,立即請老樵夫來到自己的隱居之處,開始拜老樵夫為師。老樵夫也是十分欣慰,便開始每天早晨向陳摶傳授拳法。陳摶本就是文化之人,十分聰慧,練習老樵夫所傳授的拳術進步很快,短短數月,他便基本掌握和熟練了這一套拳法。

紅拳的命名

一天,陳摶向老樵夫詢問一個困擾自己數月之久的問題,就是自己現在所學的拳法叫什麼?老樵夫一聽,便哈哈大笑地說道:此拳乃是先輩祖傳,我交給你的這套拳法,在我們當地一直流行著,但是並沒有拳名之說,這個問題問得好,你既然問到了,我就說說。我是看你決心要修道,就說明你看破紅塵,但是我又是這紅塵中的一介百姓,從沒有想過修道之事,那此拳正好是紅塵之中的拳法,不如就叫紅拳吧!

另外一種說法是,民間傳聞是在宋代時期,把這套拳法稱之為「使拳」,用陝西的方言來解釋就是「耍拳」,把棍術稱為「使棒」,也就是「耍棍」。當時這種拳法在關中耍的十分紅火,後來就被稱為紅拳,所以紅拳也有著豔美、吉祥之意!

紅拳在這歷史上曾有十三個王朝建都的長安,有著「文武盛地」的美稱,也是在這特定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薰陶之下,被附著了很強的生命力,紅拳在交流中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其內容!

下篇為紅拳的發展史,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猩侃歷史,為您帶來更多的武術文化知識,弘揚中華文化,弘揚中國功夫!別忘了點讚哦!

相關焦點

  •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 陝西紅拳獲最具傳承將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盛典暨中國武文化高峰論壇於1月19日在山東泰安舉行,陝西紅拳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傳承力拳種獎,陝西武術名家馬振邦和趙長軍分別被評為《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獎。
  • 陝西關中武術 —鳳翔紅拳
    陝西關中武術 —鳳翔紅拳 原標題:陝西關中武術 —鳳翔紅拳武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 陝西紅拳要重振昔日輝煌
    陝西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同時也是中國武術的發祥地之一,據《中國武術史》記載,秦時就已出現了對練套路,而且最早盛行於「三輔」即今陝西關中一帶。西漢京城長安附近地區,是關中拳最早出現的地區。據傳,秦王嬴政每打勝仗的慶功會上,武士必「擊皮為鼓」(跳拍打舞)以示慶賀,這被看做是紅拳的雛形。關中拳到了宋代稱為「西家拳」,明清時正式定稱為「紅拳」。  「為何稱為紅拳?」
  • 66名民間高手展演紅拳
    華商報訊(記者 張超)6月11日,為慶祝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寶雞市武術協會舉行紅拳展演,讓古老的拳種和市民朋友見面,引得陣陣叫好聲。當日在樂府廣場共有66名紅拳愛好者趕來,分徒手類、器械類進行展演。今年87歲的紅拳傳承人孟廣發來自紅拳世家,他的精彩展示引來不少市民圍觀。今年4月份,他還應省紅拳研究會邀請,前往西安體育學院給國內外近千名專業選手傳授全國為數不多人的掌握的紅拳「四九拳」套路。此次展演還吸引了遠在西安的紅拳愛好者趕來表演,通過展示功夫,吸引更多年輕人習練拳種,傳承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產。
  • 民國時期的紅拳狀況
    民國時期的紅拳狀況 土生土長在三秦大地的紅拳,是目前在我國傳統武術拳種中保留最為完善的原汁原味的拳種,可稱為傳統武術活化石
  • 「鹹陽紅拳」迎接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秦都區渭濱辦兩寺渡村的 「鹹陽紅拳」傳承人在中華廣場進行紅拳展演,讓市 民感受「鹹陽紅拳」的魅力,增強對這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了解。兩寺渡村 「鹹陽紅拳」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 該村有傳承人16人,學習紅拳的孩子70餘名。(本網記者 何建虎 攝)本網訊 6月10日,興平市紅拳傳人舉辦紅拳展演活動,為紅拳這一傳統文化傳承「添薪加油」。此次展演活動經興平市文體廣電局、興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批准,興平市紅拳文化研究會主辦。
  • 強身健體 保護自己 9歲女孩紅拳奪冠
    核心提示: 9歲小姑娘劉嘉唐,學習武術一年半,就在長安區「蓓蕾杯」第三屆少兒才藝大賽上獲得「一等獎」,同時,她還擔任班長、學習委員,深得老師和同學喜愛。10月9日,記者來到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小居安小區,採訪了這位小姑娘。
  • 碑林區友誼小學「紅拳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揭牌
    「紅拳是中國漢族武學重要一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月29日早上,在一片歡笑互動和精彩的紅拳展演中,碑林區友誼小學「紅拳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揭牌,紅拳文化傳承因子及紅拳「興趣種子」在碑林區友誼小學學生們心中悄悄萌芽。
  • 細說紅拳軟器械流星錘與繩鏢之甄別
    西部紅拳典型的軟器械有流星錘和繩鏢,固流星拳諺有「開場的流星、掃場的刀 (春秋刀),可見流星錘在西部紅拳中佔據的重要地位。而就武術器械流星錘,學者郝心蓮在中華武術實用百科中這樣闡述:「流星錘又名線錘,屬軟兵器暗器。流星是人們對於自然現象中天空中飛行的一種隕石的稱謂」。
  • 「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
    「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中,幼兒園小班學生圍繞習武德、用武德的主旨思想,完成情景劇「武德訓」;中班學生以「陳摶與紅拳」的故事為索引,展現了紅拳的來歷及傳承紅拳的精神風貌;大班學生以環保為主題元素,融合武術元素,展示出武術新時代武術服裝的風採。一場集體「出徵」的大型節目,彰顯了紅拳的風骨,震撼的場面將活動推向高潮。
  • 武術紅拳進校園學生感興趣 家長恐產生暴力傾向
    為加強武術之鄉建設,弘揚和傳承蓮湖區傳統武術拳種——紅拳,日前蓮湖區教育局下發文件,決定在全區中小學開展武術——紅拳進校園活動。   62歲的教練李志強說,紅拳是陝西地拳的主流派,最早可追溯到周、秦。
  • 西安傳統拳法研學會成立
    西安傳統拳法研學會成立後,將以陝西本土拳法紅拳為主,對少磨拳、形意拳、太極拳等上百種拳法的技法、拳理進行研究,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傳承和發展好中國傳統的武術文化。目前,研學會有60位成員,已在全國多個省市成立了9個分會。
  • 想自學傳統武術?不知道怎麼入門 給你一點學武術的建議
    就算對手不帶武器的情況下,一般來說,你的腿被人接住了,抱住了,在現實生活中,對手一定不會像擂臺中一樣只是摔你一下,被抱住了,很大的機率你就會摔倒了。摔到之後,你再爬起來的機率是0。在傳統武術中,很少有高位的腿法出現,武術中的腿法會離地。但是不會很高,一般來說以自己的腳尖立起來的高度,就是出腿最高的高度了。爬不起來,就很可能意味著就沒了。
  • 一人之下丨一人之下裡的傳統武術
    與這些「異人」的特殊能力平行,傳統武術作為物理攻擊的主要方式也佔據了一定的戲份。本文將立足於我的眼見耳聞,以武藝為切入點講一講這一部難得的國產佳作。在兩廣香港,通臂的傳入在民國五虎下江南之後,如今依然勢力不如本地的詠春洪拳蔡李佛等,所以「通臂高手鐵馬騮」其實本身就是個不太嚴謹的設定。更合理的名頭大概是「通臂白猿」(嗯,突然有種這貨肚裡藏了九陰真經的錯覺,大誤)之類。第二點,通臂金剛和武當太極的剛柔對比其實不算恰當。
  • 春龍武術聯盟、北京精宇武術文化中心成立暨肖春龍先生收徒儀式
    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傳統武術伴隨著中華文明走過幾千年風雨歷程,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獨特風格的運動項目。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項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形式多樣,具有獨立體系和多種社會功能的運動項目。中國武術也是東方文化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 論中華武術的發展歷史
    期中武術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過一個武俠夢。事實上,「武術」最初還不叫「武術」,西周時期被稱呼為拳勇、手搏等,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又出現技擊、角牴等稱謂。差不多到了漢朝後,出現武藝一詞,其後被廣泛採用。「武術」一詞最早見於南朝時期所編的《文選》中,有詩句為「偃閉武術,闡揚文令」,這裡的武術在當時多指軍事行動。
  • 傳統武術知識科普
    中國武術自古以來就有南拳北腿的說法,我們從小聽得最多的一個詞應該就是南拳北腿了。可是南拳北腿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幾乎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少林功夫南拳北腿並不是說南方人只打拳,北方人只踢腿,南拳北腿這個詞很好的概括出了中華傳統武術裡南北方武術風格的差異。
  • 陝西省武術協會召開2018總結表彰暨2019工作動員大會
    2019 年要充分發揮陝西省武術協會的平臺作用,加強武術人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懲治武術亂象,克服本領恐慌,重作風建設,重人才培訓,重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落實責任,拼搏進取,進一步把武術惠民和體育強省、體育強國建設落到實處。」
  • 洪拳分定寸,武林藏乾坤
    而坐落於白雲竹料的聚英武館 同樣散發著一種洪拳武術傳承的精氣神 ▲歷經百年的洪拳武術器械 習練武術,無疑是亂世之中的自保良方 洪拳曾在三元裡抗英反侵略戰鬥中,大展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