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 陝西紅拳獲最具傳承將

2020-12-18 搜狐網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盛典暨中國武文化高峰論壇於1月19日在山東泰安舉行,陝西紅拳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傳承力拳種獎,陝西武術名家馬振邦和趙長軍分別被評為《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獎。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盛典暨中國武文化高峰論壇由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主辦,《中華武術》雜誌和泰安市太極俱樂部承辦,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高小軍、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散打王柳海龍、著名導演何平、著名演員唐國強等參加了此次活動。此次活動是以紀念中國權威武術專業雜誌《中華武術》創刊三十周年為契機,以總結中國武術三十年發展的成就。經過全世界武術愛好者、廣大網友、讀者和專家評委的評定,放眼傳統武術界、競技體育界、教育學術界、推廣傳播界和文學影視界等領域,在全球範圍內選出1982年至2012年內30位具有武術影響力的當代傑出人物。我省的武術名宿馬振邦被評為「《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獎(傳統武術類)」,趙長軍被評為「《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獎(競技武術類)」,陝西紅拳則被評為「《中華武術》30年最具傳承力拳種獎」,陝西紅拳也是唯一獲得該獎項的拳種。

相關焦點

  • 陝西關中武術 —鳳翔紅拳
    陝西關中武術 —鳳翔紅拳 原標題:陝西關中武術 —鳳翔紅拳武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 陝西紅拳要重振昔日輝煌
    作為發源於陝西民間的重要文化遺產,省文化廳已將陝西紅拳列入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日正式上報國家文化部,搶救、發掘、保護、傳揚這一民間武術瑰寶的重大行動引起世人的關注。陝西紅拳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拳術,眼下還有多少人在練?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採訪。  秦時紅拳已顯雛形  在南郊一個幽靜的院落裡,記者輾轉找到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屋裡人來人往,顯得十分忙碌。
  • 中華傳統武術:紅拳和洪拳傻傻分不清楚,紅拳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中國傳統武術,乃是先輩們歷時千年積累下的智慧結晶,也是中國重要的文化之一!猩侃歷史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的紅拳。但是一些人一直分不清紅拳和紅拳的區別,今天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紅拳!紅拳的起源紅拳最早起源於周、秦時期,發源地為現如今的陝西關中一帶!也是陝西關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方拳的主流派!
  • 碑林區友誼小學「紅拳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揭牌
    「紅拳是中國漢族武學重要一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月29日早上,在一片歡笑互動和精彩的紅拳展演中,碑林區友誼小學「紅拳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揭牌,紅拳文化傳承因子及紅拳「興趣種子」在碑林區友誼小學學生們心中悄悄萌芽。
  • 66名民間高手展演紅拳
    華商報訊(記者 張超)6月11日,為慶祝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寶雞市武術協會舉行紅拳展演,讓古老的拳種和市民朋友見面,引得陣陣叫好聲。當日在樂府廣場共有66名紅拳愛好者趕來,分徒手類、器械類進行展演。今年87歲的紅拳傳承人孟廣發來自紅拳世家,他的精彩展示引來不少市民圍觀。今年4月份,他還應省紅拳研究會邀請,前往西安體育學院給國內外近千名專業選手傳授全國為數不多人的掌握的紅拳「四九拳」套路。此次展演還吸引了遠在西安的紅拳愛好者趕來表演,通過展示功夫,吸引更多年輕人習練拳種,傳承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產。
  • 「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
    「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中,幼兒園小班學生圍繞習武德、用武德的主旨思想,完成情景劇「武德訓」;中班學生以「陳摶與紅拳」的故事為索引,展現了紅拳的來歷及傳承紅拳的精神風貌;大班學生以環保為主題元素,融合武術元素,展示出武術新時代武術服裝的風採。一場集體「出徵」的大型節目,彰顯了紅拳的風骨,震撼的場面將活動推向高潮。
  • 武術紅拳進校園學生感興趣 家長恐產生暴力傾向
    昨日,蓮湖區31名中學體育老師開始接受「紅拳」培訓,本學期,蓮湖區將率先在我省開展武術進校園活動。   ■首批31名體育老師學紅拳   「扣拳、弓步架打。」  為加強武術之鄉建設,弘揚和傳承蓮湖區傳統武術拳種——紅拳,日前蓮湖區教育局下發文件,決定在全區中小學開展武術——紅拳進校園活動。   62歲的教練李志強說,紅拳是陝西地拳的主流派,最早可追溯到周、秦。
  • 民國時期的紅拳狀況
    民國時期的紅拳狀況 土生土長在三秦大地的紅拳,是目前在我國傳統武術拳種中保留最為完善的原汁原味的拳種,可稱為傳統武術活化石
  • 「鹹陽紅拳」迎接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秦都區渭濱辦兩寺渡村的 「鹹陽紅拳」傳承人在中華廣場進行紅拳展演,讓市 民感受「鹹陽紅拳」的魅力,增強對這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了解。兩寺渡村 「鹹陽紅拳」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 該村有傳承人16人,學習紅拳的孩子70餘名。(本網記者 何建虎 攝)本網訊 6月10日,興平市紅拳傳人舉辦紅拳展演活動,為紅拳這一傳統文化傳承「添薪加油」。此次展演活動經興平市文體廣電局、興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批准,興平市紅拳文化研究會主辦。
  • 陝西省武術協會召開2018總結表彰暨2019工作動員大會
    中國武術協會常委、國家武術散打隊總教練、陝西省體育訓練中心主任、陝西省武術協會主席張根學  張根學說:「2018年,陝西省武術協會面貫徹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武術惠民工作方針,積極備戰第十四屆全運會,助推陝西體育強省乃至體育強國建設,競技武術和社會武術取得了雙豐收,使陝西武術保持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 春龍武術聯盟、北京精宇武術文化中心成立暨肖春龍先生收徒儀式
    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傳統武術伴隨著中華文明走過幾千年風雨歷程,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獨特風格的運動項目。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項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形式多樣,具有獨立體系和多種社會功能的運動項目。中國武術也是東方文化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 強身健體 保護自己 9歲女孩紅拳奪冠
    核心提示: 9歲小姑娘劉嘉唐,學習武術一年半,就在長安區「蓓蕾杯」第三屆少兒才藝大賽上獲得「一等獎」,同時,她還擔任班長、學習委員,深得老師和同學喜愛。10月9日,記者來到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小居安小區,採訪了這位小姑娘。
  • 細說紅拳軟器械流星錘與繩鏢之甄別
    但就武術「軟器械」概念,筆者在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研究其普遍外形、共性及通用功能將之「軟器械」定義為:用不同節次的金屬環或鏈將短小的金屬、木質器械或繩索進行連接,並將之運用於護身、纏繞、放長擊遠、方法變換使之可軟、可硬,便於攜帶的收攏性器械。
  • 傳承民間武術推動全民健身———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的擔當
    中華武術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更因有一些執著的民間拳師,認真悟化,尋其真諦,勇於擔當和傳承,才使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興縣民間早就有習武防衛健身的傳統,明朝以前,因年代久遠,缺少資料,不可考。從清朝至今流行於博興的武術主要有:梅花拳、梅花棍、嶺子長拳、龍形太極拳、八卦刀、六合拳等。武術的發揚光大是很多傳承人的堅守和奉獻,多年來他們把傳承武術國粹當作己任,把推廣全民健身作為義務和擔當,下面讓我們走近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去認識他們。
  • 中華武術:傳承數千年的文化蘊含(圖)
    《論語》記載了孔子高超的射術舉手投足,風生水起 呵呼吐納,氣貫周身中華武術,源自人類攻擊自衛本能,但又遠不止是拳腳打鬥的蠻力比拼千百年來,一脈傳承而來的拳械套路、功法理論浩若煙海,多得難以數清。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調動周身每一根神經去努力感受。每一個武術門派,都有著一段傳奇曲折的歷史。
  • 傳承中華文化 菲律賓中正學院開設在線武術課
    中國僑網7月27日電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菲律賓中正學院向來重視學生的智慧、人格品行和身心的全面發展,日前,為弘揚並傳承中華文化,除為十一年級和十二年級的學生開設「中華料理課」外,該校又特別開設了「線上學武術」這一課程。課程的武術指導老師施俊仁亦是該校校友,他年少習武,中學生時代就已是和菲律賓武術協會的成員。
  • 山西一小學課間操練形意拳 傳承中華武術
    山西一小學課間操練形意拳 傳承中華武術中新社發 韋亮 攝 發布時間:2013-11-28 15:44:19 【編輯:張龍雲】 山西一小學課間操練形意拳 傳承中華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