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紅拳狀況

2020-12-18 東方體育

民國時期的紅拳狀況

土生土長在三秦大地的紅拳,是目前在我國傳統武術拳種中保留最為完善的原汁原味的拳種,可稱為傳統武術活化石。紅拳以盤、法、勢、理保留了傳統武術的最為完善的訓練體系,由於從唐代以後文化東遷南移關中人以皇家思想自居,很少與外界交流,尤其是在民國因西北戰事不斷,一直反「蔣」,南京國術館舉辦的國術比賽很少參加,在翻閱民國武術資料也很少談及紅拳,只有河南的劉玉華在35年參加國術比賽時參賽的套路是大紅拳,在南京國術館的首期學員中山東人最多其次是河北、江蘇、浙江、陝西一人:米連科(約1895~1971年),男,陝西省渭南縣人。師承家傳,擅長紅砂手及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習練紅拳的無人參加,金麗貴先生參加也是先參加河南國術館統考後被選入36年參加柏林奧運的隊員,金先生1907年生,10歲時拜一位西安皇城管師為師專攻紅拳擅長紅拳炮錘,20歲後1932年考入位於開封的河南省國術館第二期學員訓練班深造。因其武學根基非同一般,明顯高出同學一籌,便引起副館長劉丕顯的關注,劉要看金麗貴功底,金為劉練了一套陝西紅拳炮錘:金的三步雞上架、餓馬盼槽腿、挖腿演練的勢到勁園,劉丕顯見金先生腿功紮實力到勁渾,後來收金為徒傳授少摩拳。現在武林界一些同行說紅拳動作勢大勁揉不實戰,有這樣的看法也不奇怪因為紅拳固守著傳統收徒的原則,「寧教十套拳,不過一個招」紅拳拳師在授徒時先教「盤功」既:盤腿、盤膀、盤腰,還有「先學藝著先盤腿,後學藝著先盤肩」就是說;少年時習武先盤腿,成年習武先盤肩膀。現在大家看到的紅拳只是套路練習,在紅拳中稱外場功「套路」紅拳套路是以紅拳基本的步法、手法、腿法、拿法、摔法、跌法、身法、等技擊方法編排而成,紅拳套路的編排是根據一代一代紅拳大師根據自己習武經驗在傳授徒弟時根據徒弟個人特點;身高、體重、力量、悟性不同,所編排的不同特點的套路,可分為撐補柔化類(小紅拳、二路紅拳、大紅拳、太祖紅拳、粉紅拳、四門錘、霸王錘、六躺等) 、抹劈衝撞類(炮錘、四八錘、虎翻身、七星錘、連環錘等)、閃綻刁打類(鷂子入林、六家勢、翻拳、通背等)、象形類(子拳、醉八仙、醉打山門、、撲跌滾打類、擒拿鎖骨類、跑拳打手類。

36年楊虎成接南京國術館的要求才在當年推薦楊瑞軒組建陝西國術館【(楊瑞軒:1871--1957)陝西富平縣人,著名紅拳拳師。楊瑞軒青年時期,曾拜陝西三原鷂子高三的高徒耀縣安老三(安伯龍)姜老五(姜寶)習練高派新意紅拳。楊體魁力巨,單手善使大鐵刀,曾在國民革命軍第二司令胡景翼部任營長旅長等職】。在成立了陝西國術館後是以紅拳為主要教學內容,請的紅拳教練有楊傑、張鳴歧、姚德元、張漢鼎等,37年全面抗戰開始,南京國術館也就基本停止了活動。所以紅拳未受當時南京國術館為一統中國武術的影響,在當今陝西紅拳傳承人為了固守自己的紅拳文化精髓,以陝西人固有的執著守護的這塊園地。南京國術管 開科課程包括:腿法、拳術、器械科、競技科、選修科、特別科、軍事科七門。在這七門技術課程中,包含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查拳、新武術(拳腳科), 步拳、雜拳、行拳、掇腳(戳腳)、劈掛拳等拳術;劍、刀、棍、槍、鞭等器械;氣功、鐵砂手、紅砂手等功法;以及散打、摔跤、長兵、短兵等格鬥項目。還開設 了拳擊、日本劈刺術等 。

36年楊虎成接南京國術館的要求才在當年推薦楊瑞軒陝西國(楊瑞軒:1871--1957)陝西富平縣人。

前排左二楊瑞軒

著名紅拳拳師。楊瑞軒青年時期,曾拜陝西三原鷂子高三的高徒耀縣安老三(安伯龍)姜老五(姜寶)習練高派新意紅拳。楊體魁力巨,單手善使大鐵刀,曾在國民革命軍第二司令胡景翼部任營長旅長等職】。在成立了陝西國術館後是以紅拳為主要教學內容,請的紅拳教練有楊傑、張鳴歧、姚德元、張漢鼎等,37年全面抗戰開始,南京國術館也就基本停止了活動。所以紅拳未受當時南京國術館把武術分為內家、外家、武術操的影響,保持了原汁源味的紅拳體系,別拳種到了陝西很快就被紅拳化,六十年代前紅拳號稱陝西人的廣播體操,七十年代後紅拳逐漸走向衰落,九十年代後紅拳有開始逐漸走向輝煌,現在的陝西:五-六十師歲的人成了紅拳的主力軍,他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為弘揚紅拳文化保護文化遺產以陝西人固有的性格固守著自己的紅拳文化精髓,執著的守護的這塊園地。 

特別聲明:本文為自媒體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東方體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相關焦點

  • 陝西紅拳要重振昔日輝煌
    文/圖記者周媛  特別提示  提起陝西紅拳,當下許多年輕人可能比較陌生。它起源於秦朝,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在民國時逐漸走向衰落。它來自於陝西民間,雖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雨滄桑,但仍擁有頑強的生命力,那些曾行走江湖、扶貧濟弱、行俠仗義的拳師們依然為人們所崇敬、懷念。
  • 中華傳統武術:紅拳和洪拳傻傻分不清楚,紅拳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猩侃歷史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內容豐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的紅拳。但是一些人一直分不清紅拳和紅拳的區別,今天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紅拳!紅拳的起源紅拳最早起源於周、秦時期,發源地為現如今的陝西關中一帶!也是陝西關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方拳的主流派!
  • 陝西關中武術 —鳳翔紅拳
    紅拳是流傳於我國黃河流域最古老的武術門派之一,寶雞鳳翔縣,就是紅拳的發源地之一。這門獨特拳種的傳承,記錄了寶雞地區清代以後社會文化的變遷。紅拳是流傳於我國黃河流域最廣泛的武術門派之一。它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地域特點明顯,具有極強的技擊性和觀賞性。紅拳主要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鳳翔是紅拳重要發祥地之一。鳳翔紅拳最早起源於何時無據可查。
  • 66名民間高手展演紅拳
    華商報訊(記者 張超)6月11日,為慶祝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寶雞市武術協會舉行紅拳展演,讓古老的拳種和市民朋友見面,引得陣陣叫好聲。當日在樂府廣場共有66名紅拳愛好者趕來,分徒手類、器械類進行展演。今年87歲的紅拳傳承人孟廣發來自紅拳世家,他的精彩展示引來不少市民圍觀。今年4月份,他還應省紅拳研究會邀請,前往西安體育學院給國內外近千名專業選手傳授全國為數不多人的掌握的紅拳「四九拳」套路。此次展演還吸引了遠在西安的紅拳愛好者趕來表演,通過展示功夫,吸引更多年輕人習練拳種,傳承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產。
  • 「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
    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體質健康,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實現以遊戲化為基礎的紅拳特色主題活動, 5月27日,紅石橋鄉中心幼兒園舉行了「千年紅拳、薪火相傳」慶「六一」文藝匯演並召開了「以紅拳文化為特色的幼兒園創建」座談會。
  • 碑林區友誼小學「紅拳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揭牌
    「紅拳是中國漢族武學重要一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月29日早上,在一片歡笑互動和精彩的紅拳展演中,碑林區友誼小學「紅拳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揭牌,紅拳文化傳承因子及紅拳「興趣種子」在碑林區友誼小學學生們心中悄悄萌芽。
  • 「鹹陽紅拳」迎接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秦都區渭濱辦兩寺渡村的 「鹹陽紅拳」傳承人在中華廣場進行紅拳展演,讓市 民感受「鹹陽紅拳」的魅力,增強對這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了解。兩寺渡村 「鹹陽紅拳」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 該村有傳承人16人,學習紅拳的孩子70餘名。(本網記者 何建虎 攝)本網訊 6月10日,興平市紅拳傳人舉辦紅拳展演活動,為紅拳這一傳統文化傳承「添薪加油」。此次展演活動經興平市文體廣電局、興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批准,興平市紅拳文化研究會主辦。
  • 強身健體 保護自己 9歲女孩紅拳奪冠
    在那裡,每周一三五的晚上7點至8點半,周六周日下午4點至6點,8歲的劉嘉唐跟著教練學習紅拳、射藝、拳擊、摔跤和國學,風雨無阻,雷打不動。聰明伶俐的劉嘉唐在抓好學習的同時,一門心思用在武術上。一年半時間,先後學會了「紅拳十三式」、「少年規定拳」、「少年連環拳」、「齊眉棍」、「六段劍」等武術套路。為拓寬孩子的眼界,劉先生還鼓勵孩子參加武術交流比賽。
  • 解讀民國時期服飾特點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民國時期,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發生了較大的變動。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民國時期的衣、食、住、行的變化時中國文化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直接特徵。社會性質決定了整體社會的發展方向,中國的近代化是被迫逐漸向世界開放的。西方事物如潮水般湧入,從洋槍、洋炮,直到洋菸、洋火和洋蔥。「洋貨旺銷,無不利市三倍」,一些中國工商業者也紛紛以「愛國」、「挽回利權」的名義,投資於新式機織業 。
  • 細說紅拳軟器械流星錘與繩鏢之甄別
    流星錘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代,當時人類發展初始,採用的任何器械均為自然界賜予,因而幾乎沒有經過加工,用自然藤條拴住石頭即為最簡單的流星錘,不但可以擊中、還可纏繞、羈絆食物乃至動物,以後演變成為兵器用於戰鬥,戰國時期「水陸攻戰圖」上就有雙手使流星錘,襲擊敵人的形象。
  • 民國時期人們喜歡吃什麼?上海的糕點在民國時期有哪些種類?
    歡迎來戚記聊古今文化,有人問,民國時期人們喜歡吃什麼?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揭秘一下。民國時期人們的主食和現在類似,就是米飯、麵食和糕點。和現在一樣,民國時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北方人的主食是麵食。民國時期上海人的主食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糕點,上海的糕點最初只有小圓子、小餛飩和米松糕等,後來隨著民國時期很多外地人到了上海,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糕點開始在上海流行。其中蘇州糕團最先到了上海,蘇州糕團的最初經營者是南京東路的五芳齋糕團店,這家店的工作人員都來自蘇州。
  • 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老照片
    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圖為公主嶺附近的農事試驗場,一群綿羊正在吃草。當時的滿鐵集團為了開發東北的農業、畜牧業,利用鐵道旁的遼闊土地養殖綿羊。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位於滿鐵公主嶺農事試驗場內的綿羊,在斜陽下悠然地吃著青草。
  •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 陝西紅拳獲最具傳承將
    《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盛典暨中國武文化高峰論壇於1月19日在山東泰安舉行,陝西紅拳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傳承力拳種獎,陝西武術名家馬振邦和趙長軍分別被評為《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獎。
  • 民國時期的「一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我們經常能在歷史紀錄片中聽到「一萬大洋」這樣的字眼,甚至有些人家裡也會收藏過去時期的大洋,不少人都會好奇,民國時期的「一萬大洋」到底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有了統一的貨幣,百姓開始安居樂業,積累財富,大洋的購買力在開始民國初期處於穩健狀態,但放眼整個民國時期來看,動亂時期的大洋影響力遠超過穩定時期的影響力,錢貴民輕的現象也緩緩拉開歷史的帷幕。大洋同時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精神,記錄著一個時代的興衰,反映著一個時代領導人的統領思想,承接著一個時代人民的辛勤汗水,是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 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書法教育
    鋼筆、鉛筆的使用範圍基本局限在學校,社會生活的書寫還是毛筆的天下,民國時期的公文、書信等完全可以證明這種現象。因此,人們在感嘆書法衰落的同時,對學校書法教育的批評日漸增多。   民國書法衰頹論是民國時期廣大學者的一個普遍共識,他們認為學校書法教育擔負著傳承與復興書法的歷史責任,所以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書法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還是書法界人士所重點關注的社會問題。
  • 民國時期是怎樣高考的?在民國上大學是怎樣的感受?
    說起民國時期的文人騷客,可以說是非常的多,民國時期雖然是亂世,但也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魯迅、胡適、老舍、冰心、林徽因都活躍在那個時代,既然出了這麼多的人才,那麼民國時期的教育想必也是非常的強大的,那麼民國時期也像我們現在一樣,需要高考才能上大學嗎?
  • 分析:民國工業的「黃金十年」,堪稱四大發展時期的巔峰!
    人們熟知的都是工業運動時的工業發展,然而很多都不知道在民國時期的民族工業的發展情況。當時甚至有「黃金十年」的說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而其曲折發展主要分為四個板塊。1.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背景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後,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同時,中華民國的建立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一系列發展實業的法令提高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
  • 民國時期上海的牛奶消費
    王書吟 民國時期上海的牛奶消費,與西人進入有極大的關聯。開埠之初,上海的牛奶及奶製品都是為滿足外僑的飲食習慣而生產銷售的。鴉片戰爭後,各國列強在上海等地設立租界,僑民紛至沓來,作為西人重要的日常食物,牛奶以舶來品身份隨西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以進口奶製品為主的牛奶市場受西人飲食習慣的影響,華人開始食用牛奶。
  • 民國時期怎樣考大學
    但在那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洋貨入侵農村崩潰、天災人禍連綿不斷致使百姓大面積死亡的年代,學界與教育界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單就民國大學教育而言,就有著很多瑕疵。     民國也有「統考」  我讀過一篇文章,說民國中學生考大學不存在統一考試,出什麼試題都由高校自己來定,靈活多變,更能考出學生的真實水平,是素質教育的先驅云云。
  • 民國時期,夫妻為何法庭見?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民國時期,夫妻法庭見,是哪些原因?1937年至1939年,夫妻結婚多久離婚的比較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將於12月20日新增開放一批館藏數位化檔案,包括司法行政部檔案全宗,計有檔案296卷,起訖年代為1928—1949年。其中不少圖表生動直觀,堪稱民國司法「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