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東莞舞獅隊醒獅隊點睛採青儀式流程

2020-12-22 亞漢文化

舞獅流程

準備紅包《利是》吉利數字《88》《118》《168》 每個房間放《利是》

掛青菜 《生財》 現場描述:鑼鼓響起,舞獅隊員進入獅皮。

深圳東莞舞獅隊點睛儀式

深圳東莞慶典舞獅醒獅隊

主持人說:現在雄獅即將猛醒,有請我們德高望的 :

為祥獅點睛,禮儀小姐,硃砂筆伺候。

現場描述:董事長拿起硃筆,在祥獅的左眼點一下,右眼點一下,

腦袋中間的護頭點一下,總經理將利是(紅包)遞入

兩個獅子口中。

主持人說:

(隨筆劃)說:左點金,右點銀,中點黃金萬兩。禮

畢,歡樂的祥獅舞起來!

現場描述:

獅舞開始——至——一隻祥獅在左右上下尋找時

(表演5分鐘時間)

主持人說:威猛的祥獅經過千難萬險,終於找到了勝利的果實,

它即將為大家帶來精彩的採青表演。

如果它一次性的

將青採到,請大家給它一點鼓舞的掌聲。

現場描述:祥獅採到青了。

主持人說:採青成功,掌聲鼓勵。祥獅順利採到了青,也預示著

我們「」一定會萬事順利、興旺發達、財源廣進!

現場描述:

祥獅將採到的青仰頭兩次吞下,

然後將撕碎的生菜拋

出。

主持人說:現在是祥獅拋青,它將得到的財和福拋出,送給在場

的每一位尊敬的來賓!

現場描述:一組隊員將準備好的雙層道具搬上來,擺好放穩。

主持人說:勇敢的祥獅即將登上險峻的山峰,為我們「」祈福,

它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祝福呢?請各位來賓拭目以

待。

現場描述:在高凳上,獅頭隊員站到祥獅尾隊員肩上,並從獅口

中吐出一個大條幅。

主持人說:

(念條幅內容)勇敢的祥獅為我們「」送

來了誠摯的祝福,熱情的掌聲感謝它!

現場描述:祥獅從高凳下,和另一祥獅統一步調,躍起,定格,

分別從口中吐兩條幅。

深圳東莞開業慶典舞獅

主持人說:

(念條幅內容)

感謝祥獅為我們帶來的祝福,

有請

董事長上前接福,有請!

現場描述:董事長從獅子口接過條幅,面向觀眾展示。祥獅立於

董事長身後,甲方攝影師拍照留念。主持人說:祝願我們

相關焦點

  • 本地舞獅採青點睛儀式
    舞獅之前通常會舉行「點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行,把硃砂塗在獅的眼睛上,象徵給予生命。 睛: 和 "金" 屬諧音, 舞獅點睛有"點金"的意義....就是把一切都變成了"金"的含義......點睛只是種儀式,象徵著吉祥、平安、闢邪 。
  • 頤堤港2017 新春開市醒獅點睛儀式
    (原標題:頤堤港2017 新春開市醒獅點睛儀式) 北京,2017年
  • 舞獅還有南獅北獅之分,廣東醒獅又屬何派,探秘非物質文化舞獅
    那好就不多說了,今天我們要為您介紹的非遺故事就是廣東醒獅,請您往下看。說起醒獅可以說在廣東內還是比較常見的,或許在挺多店家開店的時候會請醒獅隊來表演一下,還有在逢年過節的各種慶典遊行表演?確實現在回憶起來還是歷歷在目。而說起跟您說起醒獅你又會想起什麼呢?或許想必大家都是一樣的會想起在電影獅王爭霸中帥氣的黃飛鴻吧,確實當時在電影看他們的舞獅確實帥氣十足。
  • 廣東醒獅 威猛提氣
    越秀西湖花市醒獅迎春。胡灜斌攝 醒獅是一種地道的傳統舞蹈,由唐代宮廷獅子舞演變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南獅頭上扎有一隻角,威猛粗獷,講究神似,鼓樂激昂,令人警醒,故稱為「醒獅」。
  • 佛山醒獅構築文化橋梁
    佛山市南海區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展示大量獅頭和錦旗文/圖 金羊網 記者歐陽志強 通訊員張弘弢佛山是醒獅的發源地,佛山醒獅將英雄崇拜和尚武精神融合在一起,將採青中的娛樂喜慶、求吉求財和迎難而上的鬥志凝結在一起
  • 潮州大頭佛舞獅子表演頂級舞獅團隊
    潮州大頭佛舞獅子表演頂級舞獅團隊潮州黃飛鴻舞獅子視頻!潮州舞獅隊提供專業水平舞獅子表演。普通兩頭獅子加敲鑼打鼓出場一次2380元左右,大型梅花樁獅比較精彩也比較危險 價格在 5800-8800左右中國古人認為舞獅可以驅趕不乾淨的東西,即可以驅邪闢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年伊始、開張慶典、重大賽會等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醒獅採青、醒獅吐對聯、醒獅旺場。
  • 非遺丨南派醒獅:一個人的武林
    南國舞獅文化中的特點也在於此,即將習武與舞獅相結合。與南獅相對的是北獅,兩者共同組成了中國舞獅的兩大流派。北獅盛行於長江以北地區,獅子造型樸拙猙獰,舞蹈動作粗獷豪邁,追求「形似」。南獅盛行於珠江流域一帶,獅子造型注重「神似」,醒獅除了有與北派一樣的舞獅外,還有文獅。
  • 佛山醒獅綻放時代風採
    在佛山,處處可見醒獅的身影:祖廟內每日都會響起醒獅表演的喝彩聲;商鋪開業少不了獅子採青的重頭戲;但凡國際龍獅賽事少不了佛山醒獅……作為首批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的佛山醒獅,正在重新煥發光彩,醒獅文化進入一個繁榮發展的高峰時期。40多年前,佛山人對醒獅文化認同度普遍不高。
  • 黃氏宗祠前再現醒獅盛況 上合孝德故地舊貌換新顏---寶安日報多...
    古樸的宗祠前鼓點激昂,隨著鼓樂,來自深港兩地的14頭醒獅上下翻飛,靈動無比——2016·「黃連勝杯」深港醒獅邀請賽熱鬧開賽,重現上合醒獅盛況。 翻山越嶺顯雄風、雄獅勇闖高峰、飛躍重洋闖高峰……6支高樁獅隊在1米多至2米多的高樁上表演連環跳躍、鉗腰飲水、飛躍上膝、轉體360度、掛樁採青、迴旋等高難動作,贏得現場觀眾的一陣陣喝彩和掌聲。
  • 有一個隊員也會傳下去,深圳玉律醒獅舞傳承人面臨斷層困境仍堅守
    30多年後,曾國飛依然清晰記得第一次看舞獅的場景。那時,他7歲,在家中聽到乍起的鑼鼓聲,撒著腳丫跑出家門,跟著舞獅隊跑遍了村子。而這次記憶,也影響了他對玉律醒獅舞的理解和傳承。 玉律醒獅舞為南獅,早年間多為鎮邪降魔保平安之意,每逢傳統節日表演。此後,浮浮沉沉130多年,玉律醒獅隊一度解散,如今,又面臨著年輕人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存在斷層現象。
  • 嶺南醒獅有哪些武術功架?專業知識趕緊碼起來
    這種令人屏息斂氣的舞獅表演,在廣東一帶已不多見。仡佬族高臺舞獅,湖北省沔陽、潛江等地的高臺舞獅還存有類似表演。2.疊羅漢由2至4人用手臂疊成一個平臺,舞獅尾者站在人造平臺上,然後舞獅頭者在舞獅尾者肩上站著或坐著,舞動獅子採青。
  • 【新春走基層】少年醒獅社團薪火相傳 傳統醒獅煥發生機活力
    【新春走基層】少年醒獅社團薪火相傳 傳統醒獅煥發生機活力金羊網  作者:文聰  2020-01-22 過年舞醒獅,這是東莞的傳統習俗之一
  • 舞獅中國傳統文化,舞獅代表祥瑞
    唐代起源說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遊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遊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這故事說當唐明皇遊月殿時,在階前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唐明皇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
  • 博白舞獅界的「獅頭」,原來是他!
    舞獅在博白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舞獅愛好者遍布全縣各地陳宇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醉心於舞獅20多年在取得個人不俗成就和榮譽的同時還熱衷於推廣舞獅,傳授舞獅技藝在博白,逢年過節,舞獅都少不了。早些年在農村,很多村屯都組建有醒獅隊,人們通過舞獅和習武鍛鍊身體,增進凝聚力。從小生長在農村的陳宇超,耳濡目染之下,對舞獅產生了濃厚興趣,從1998年開始正式練習舞獅,至今已經22年。▲陳宇超對舞獅產生濃厚興趣,從1998年開始正式練習舞獅,至今已經22年。
  • 中國的舞獅文化:南獅和北獅有什麼區別?每一隻獅子裡面都有靈魂
    但現在很多人對舞獅不重視,導致現在沒有人可以培養,徐水舞獅逐漸沒落。  南獅是在華南,南洋,海外比較流行,南獅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醒獅,舞動注重馬步,據說南獅的獅子頭是以戲劇臉譜為參考的,所以和北獅的獅子頭有些不同。
  • 山東濰坊:少年舞獅隊的傳承夢
    說起舞獅,大家並不陌生,但多數都是從螢屏上欣賞到的,街頭並不多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學舞獅的人越來越少,使得舞獅技藝日漸凋零。不過,在濰城區北門大街小學,他們將舞獅搬進了校園,並將此作為學校特色進行推廣。  7月10日,在濰城區2018年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喜劇專場的舞臺上,濰城區北門大街小學帶來的《獅舞飛揚,童心向上》的舞獅節目讓在場的觀眾眼前一亮。
  • 厚積薄發,如約而至|中吉號深圳宏發專營店盛大開業
    12月6日,中吉號深圳寶安宏發專營店盛大開業,中吉號約茶聖地擴疆,吉日良辰共品一杯吉祥好茶。被濃濃冬意包裹的深圳,急需一杯熱茶暖暖奔勞的身心,以茗香約!慶典以「鼓樂激昂,雄壯威武」的醒獅表演開篇,為開業祝福添彩,擂鼓陣陣雄獅舞、花籃錦簇喜氣洋。舞獅有許多祈福納祥的習俗,開業現場進行最具吉祥意義、最精彩的三個活動——舞獅點睛、獅子採青和接財。民間流傳著「金鼓一響黃金萬兩,金獅點睛富貴繁榮「的古語,這是多麼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 「中國傳統文化之夜」酒會暨中國舞獅點睛開光儀式在波蘭舉行
    人民網記者 暨佩娟攝 人民網華沙12月2日電 (記者暨佩娟)12月1日,波蘭傳統武術及中國文化協會和波中企業基金會在波蘭首都華沙市中心的科學文化宮舉辦「中國傳統文化之夜」酒會暨中國舞獅點睛開光儀式,來自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當地華僑社團、中波兩國企業等共70餘人出席。
  • 雲遊侯王誕 傳承非遺文化,深圳南山向南侯王誕首次「雲祭典」開啟...
    本次活動邀請到了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席王程太、向南村侯王誕傳承人鄭建榮、向南村祠堂族老鄭冠新、向南村醒獅隊隊長鄭國森、侯王誕的保護單位向南股份公司總經理鄭進來等六位嘉賓。六位嘉賓圍繞侯王誕的歷史傳承、祭祀典禮、特殊儀式及美食體驗四大主題環節向觀眾呈現了一場豐富多彩的「雲祭典」盛況。因受疫情影響不能回來參加祭典的港澳同胞及海外僑胞也紛紛連線並發來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