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張作霖為什麼能鎮住有「小諸葛」之稱,素來傲慢的楊宇霆?

2020-12-12 奕天讀歷史

楊宇霆是北洋軍閥時期奉系的重要將領。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來被張作霖發掘,成為了張作霖的得力智囊。因為楊宇霆給張作霖提供了很多出色的建議和謀劃,就有了「小諸葛」之稱。

張作霖對楊宇霆有知遇之恩

楊宇霆科班出身,治軍嚴整,所帶的部隊軍紀嚴明。而張作霖的舊部則多是土匪出身,紀律渙散,時不時還有擾民現象發生,這讓張作霖很是頭疼。

有一天,張作霖突然在大街上見到一支軍容整齊,風紀嚴肅的隊伍,立刻就被吸引了。張作霖通過打聽得知,這支隊伍原來是時任軍械廠廠長楊宇霆所帶的廠衛隊連。張作霖就請人告訴楊宇霆,說他準備重開奉天講武堂,希望包括楊宇霆在內的士官生們都能留下來當教員。

楊宇霆欣然答應,很快部隊就被訓練得有模有樣,脫掉了匪氣。楊宇霆得到了張作霖的欣賞,被任命為了二十七師參謀長。

楊宇霆智截直系軍火

楊宇霆與皖系軍閥徐樹錚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當時皖系首領段祺瑞任北洋政府總理,徐樹錚深受段祺瑞信任。因此,楊宇霆就成了奉系與北洋政府的聯絡人。

當時,北洋政府總統是直系馮國璋,正與段祺瑞鬧府院之爭。徐樹錚為了爭取奉系支持皖系,就將馮國璋購買了4千萬元軍械的事情洩漏給了楊宇霆。

張作霖的奉軍當時僅有三個師的兵力,而且裝備陳舊,正想擴軍。楊宇霆帶回的消息正好是雪中送炭。

在楊宇霆的策劃執行之下,價值4千萬元的2萬7千餘軍械,順利到了奉軍手中。張作霖立刻拿來編制了三個混成旅。這些武器為奉軍的發展壯大,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楊宇霆也由此立下大功,獲得了「小諸葛」之稱,成為了奉軍的核心人物。

軍械被劫,馮國璋自然不肯罷休,要求立刻歸還。張作霖則以袁世凱當總統時,曾從奉天借過一批武器,一直沒有償還為由,稱搶來的武器作為補償,舊帳一筆勾銷。最後,馮國璋也是無可奈何,只得吃了一個啞巴虧。

楊宇霆企圖自立被驅逐

張作霖為了答謝徐樹錚,與皖系聯合,並在奉天成立了「援湘軍」。張作霖自任司令,徐樹錚任副司令,楊宇霆任參謀長。

楊宇霆在徐樹錚的鼓吹下,試圖一起自立,組建自己的隊伍。於是,兩人合謀冒領了陸軍部撥給奉軍的370萬元,組建了4個旅。

原本楊宇霆和徐樹錚以為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得,可還是被消息靈通的張作霖獲知。張作霖聽聞大怒,立刻下令免去了楊宇霆、徐樹錚等人的職務,予以關押。後來,在段祺瑞的說和之下,楊宇霆等人被放回了北京,此後一直滯留京津兩地。

張作霖重新啟用楊宇霆

楊宇霆被免職之後,張作霖覺得楊宇霆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又重新啟用了楊宇霆。

楊宇霆被任命為了東三省巡閱使署總參議,兼三省兵工廠督辦。楊宇霆隨即從德國、捷克請來了軍械工程師,還從漢陽、上海等老兵工廠挖來許多經驗豐富的技師和工匠。東北兵工廠被打造成了同時期國內最大的綜合兵工廠,為奉軍提供了眾多的優質武器裝備。

奉軍入關作戰之前,楊宇霆被任命為了總參謀長,負責籌劃入關作戰事宜。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勝利之後,張作霖將蘇皖收入囊中。楊宇霆隨即被任命為了江蘇督辦。

楊宇霆本來就有些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就任江蘇督辦之後,更加的驕傲自持。與楊宇霆本來就有嫌隙的郭松齡將自己的軍隊調走,原本就兵力不足的江蘇,很快就被孫傳芳組織的五省聯軍攻破。楊宇霆見大勢已去,從下水道倉皇逃出了南京城。

楊宇霆返回奉天后,再次被張作霖任命為了總參議兼兵工廠督辦。

後來楊宇霆與郭松齡的矛盾激化。張作霖不喜歡郭松齡,而偏袒楊宇霆,最終導致郭松齡兵變反奉。

郭松齡兵敗被捕之後,張作霖有意保郭松齡一命。楊宇霆則趁機諫言,不如就地槍決,以免株連。一句話提醒了張作霖,郭松齡舊部全是東北軍精銳,放了郭松齡可能會再生事端。為了保全大部分官兵,張作霖隨即讓楊宇霆擬電,處死郭松齡夫婦。

正因為此事,楊宇霆得罪了少帥張學良。因為郭松齡是張學良在東三省講武堂學習時戰術教官,兩人師徒情深。

楊宇霆物極必反終死老虎廳

張作霖就任安國軍司令後,楊宇霆成了安國軍總參議。之後,楊宇霆又出任第四軍團司令,這是楊宇霆第一次真正以主官身份掌握兵權。

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張學良主政。楊宇霆自恃元老身份,與張學良多有不合,對於張學良的命令經常是不服從。最終,引發了張學良的殺心,被張學良處死於老虎廳。

張作霖可以控制楊宇霆的原因

看完楊宇霆在奉軍的整個經歷,其實不難看出,楊宇霆長期都是幕僚、參謀長之類的身份。雖然楊宇霆受到張作霖器重,在東北威望很高,可是他手中並沒有兵權。張作霖隨時可以拿下楊宇霆。

楊宇霆與徐樹錚曾經試圖獨立,也被張作霖及時發現打壓,沒有形成氣候。當楊宇霆成為第四軍團司令時,張作霖手下共有7個軍團,3個艦隊,5個航空隊,根本不怕楊宇霆反叛。

楊宇霆面對老帥張作霖,只有服從的份。在張作霖去世後,楊宇霆試圖控制張學良,結果,又被果斷的張學良先下手為強,處死在了老虎廳。

所以,楊宇霆到頭來,實際上只適合做幕僚,做參謀長,根本無法跟張作霖、張學良兩位統帥級人物相比。

相關焦點

  • 民國歷史人物——楊宇霆
    他治軍嚴謹,軍紀嚴明,任少校教官時,深夜搞緊急集合訓練,總能從隊列中挑出不穿襪子的士兵當場處罰。有一次他外出歸來,哨兵聽出是他的聲音,不問口令就放他入內,結果他處罰了哨兵。張作霖非常賞識他的才幹,調他任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協助張作霖逐步打開東北的政治、軍事局面,個人也隨之揚名,成為張作霖身邊的紅人,在東北有「智囊」、「小諸葛」之稱。
  • 張作霖有句罵人口頭禪常掛嘴邊,見誰都罵罵咧咧,唯獨不敢罵此人
    張作霖把東北經營的很好,他愛國也愛民這是出了名的,當上東北王之後,張作霖依然不改「土匪」形象,他有句罵人的口頭禪經常掛在嘴邊,這句口頭禪就是「媽了個巴子」。你們為什麼還要到鄉下去打粳米,罵白面呢?你們這是盡吃老百姓!往後不能再打老百姓,再有這事,我就槍斃你們。」從那以後,奉軍再沒有發生過欺負老百姓的事。
  • 一場鴻門宴,張作霖再難統一天下,孫傳芳也由此入主南京稱霸一方
    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大舉入關,張作霖手下的大將張宗昌從山東沿鐵路南下,兵鋒直抵徐州。徐州守將陳調元是張宗昌的換帖兄弟,以前還欠了張宗昌人情,於是他將徐州拱手相讓。話說張宗昌雖然佔了陳調元的地盤,但是兩人卻是相安無事。可是不久,張宗昌被調走,楊宇霆替代張宗昌擔任江蘇督軍一職。楊宇霆有「小諸葛」之稱,而陳調元的外號是「大傻」,這兩人似乎天生就有點不對付。
  • 他輔佐張作霖成海陸空大元帥,逝後胡適說:此人不死東北必不會失
    古有楊修恃才放曠不把曹操放在眼裡,今有他輔佐張作霖成為海陸空大元帥,曾有人稱其為東北不丟的保障,可同樣因為自己的高傲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他是哪位呢?理論到實踐他就是楊宇霆,1885年出生在河北省,後跟隨祖父進入關外生活。
  • 張學良親自下令處決楊宇霆,但為何在楊宇霆死後還要給楊家道歉?
    楊宇霆死後出殯的那天,張學良派人給楊家送來了一副輓聯:「詎同西蜀偏安,總為幼常揮痛淚。悽絕東山零雨,終憐管叔誤流言。」張學良自比為諸葛和周公,將楊宇霆視為馬謖和管叔,可見楊宇霆被殺,張學良心裡也是不舒服的,但又透露出了一種不得不殺的無奈。
  • 民國那些人和事:張作霖是如何長袖善舞縱橫捭闔的?
    由於張作霖不肯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包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的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當日去世,享年53歲。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日本之手後,時人皆稱:「大帥(張作霖)在,必不至此!」由此可見當時對張作霖的評價之高。
  • 為什麼許多電視中有大帥這個稱呼,大帥到底是軍官還是什麼
    我推測,第一個被稱為大帥的應該是小站練兵時的袁世凱。這是中國第一支接受西方近代軍事體系的部隊,與小站練兵相關聯的北洋系,出了五任總統,九任總理。袁世凱練兵軍紀之嚴,有著名的「十八斬」,一改八旗軍渙散,不堪一擊之態。軍隊裡,軍人有軍人的爽利,平時多半不願以慵長的官名稱謂,直接稱袁世凱為大帥,應可理解。
  • 張作霖身亡之後,他的拜把子兄弟張作相,有無可能成為東北王?
    也正因為日本無法獲知張作霖是生是死而不敢貿然出手,才讓奉系在危急關頭完成了換代之事。張作霖死了之後,關於誰來接任奉系老大一事,奉系內部其實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當時出現了三種聲音,一是支持張學良接任,二是張作相接任,三則是楊宇霆接任。
  • 他是張作霖的第一軍師,卻犯了三個大忌,註定沒有好下場
    在民國初期,張作霖之所以能稱霸東北,成為東北王,離不開一個人的輔佐,就是楊宇霆,被稱為張作霖的第一軍師、第一智囊,堪稱東北版的諸葛亮。不過,在張作霖死後,楊宇霆卻第一個就被張學良殺害了。那麼,楊宇霆究竟為何得罪了張學良,導致對他痛下殺手呢?首先,我們來看看楊宇霆的出身。
  • 郭松齡為什麼要反對張作霖?
    受到孫中山的影響,郭松齡萌發了「欲謀(東)三省之改造,非推倒軍閥不可」的想法,但此刻的他勢力不足,所以只能依附軍閥,尋找有利之機會。1919年3月,張學良進入到奉天講武堂炮兵科學習,他發現郭松齡教官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魅力,他有著強烈的愛國憂民思想,其軍事素養又很高,加之兩人的政見相投,因此很快,兩人便成為了莫逆之交。
  • 日本人提出派兵幫助驅逐張作霖 郭松齡為何拍桌而起嚴詞拒絕?
    1925年冬天,東北王張作霖遇到人生中最大的一個危機——他的心腹大將郭松齡反戈一擊,發起叛變了。郭松齡什麼來頭?這個人的來頭真不小。他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代。祖籍山西太原。由於清末民初連年戰亂,郭松齡的祖輩們背井離鄉「闖關東」,到了遼寧奉天居住。1906年,23歲的郭松齡進入奉天陸軍速成學堂學習。
  • 郭松齡為什麼反奉?
    先後畢業於奉天陸軍速成學堂、陸軍大學等,是同盟會早期會員,1917年投奔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失敗後轉道回奉天謀生,因為有北京講武堂和韶關講武堂的教官經歷,被張作霖聘用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戰術教官,並由此結識在校學習的張學良。不過因為跟隨孫中山的歷史,張作霖一直不信任他,甚至在東北講武堂開學典禮上公開用這段歷史挪諭他,這是郭松齡最終反奉的病根。
  • 為什麼提起張作霖都是張大帥,提起張學良就只有一聲小六子?
    ,如同拋開所謂反動的地主階級背景來看,現在對張作霖那波的北洋軍閥評估都還不錯先不說張氏父子的功過對錯,單說說張大帥和小六子這兩個稱號。  張作霖,字雨亭,奶名張老疙瘩, 職位是——中華民國陸水兵大元帥。所以,他的老一輩和兄弟們能夠稱號他為老疙瘩,他的下屬和政客們稱他為張大帥,同僚,朋友,知識分子有時分也稱他為雨帥。在民間老百姓都敬稱他為大帥。
  • 張作霖喜歡微服出巡,卻被小兵用槍攔在門口,張作霖反而賞賜了他
    張作霖原本就是一土匪,隨著自己勢力越來越大才逐漸被承認的。能當上堂堂的東北王,可見他的本事不小。其實張作霖率性的性格,和賞罰分明的用人之道也一直被人所津津樂道。其實張作霖當了大帥之後,特別喜歡幹一件事,那就是微服私訪。
  • 真正成就高的人,身上都有這3種特質
    他為什麼可以這樣?因為他的核心競爭力太強了,他所掌握的技術和經驗,一般人短時間內很難達到,很難代替他,一些大客戶也是衝著他的能力和圈內IP,才去和公司合作的,他能為公司創造高額利潤,所以他面對高層可以從容淡定,不卑不亢,老闆也知道,如果他走了不僅會給公司的盈利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可能會很長時間內,找不到人代替他的工作。
  • 當年已身為大帥的張作霖,為何見到退位的溥儀還要跪拜?
    提到張作霖,能使人立刻想起「東北王」的響亮名號,財大氣粗的張大帥在清末至民國初期都算得上一方霸主。而有一件事情一直令後世不解,當年溥儀已經被逐出了紫荊城,成了一個過氣的清朝皇帝,那麼張作霖在與溥儀的會面中,為何還會跪地行君臣之禮呢?
  • 暢遊盛京|張作霖張學良的官邸私宅,瀋陽張氏帥府攻略
    老虎廳原本是張作霖主政時期的第三會客廳,因為這裡曾經擺放過一個老虎標本,因而得名「老虎廳」。老虎廳是張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1929年1月10日,張學良以「阻撓新政,破壞統一」的罪名,下令將奉系元老楊宇霆、 黑龍江省省長常蔭槐在此處決,這即是震驚全國的「楊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