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趟列車,每到冬季,它都會往返穿越近5000公裡的茫茫雪原,是名副其實的「凍車組」,也有人稱它為「雪國列車」。
這就是從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始發,途徑內蒙古、北京、河北、吉林、黑龍江5個省份,最終達到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滿洲裡的K274/K275次列車。
這趟列車跑一次往返需要4天時間,單程需要40個小時,從呼和浩特駛出,在抵達滿洲裡之前,會經過一個小站,叫扎賚諾爾西,停車3分鐘。
扎賚諾爾西站位於滿洲裡市扎賚諾爾區,是莊來陽老家的所在地。今年30歲的莊來陽是K274/K275次列車上的一名列車員。按說,她每年會有90次左右的機會路過她的家鄉,但是她卻無法像其他旅客一樣下車回家,與家人團聚。
為了不耽誤莊來陽的工作,她的父母會帶著莊來陽的女兒趕到扎賚諾爾西站的站臺,在停車的3分鐘時間裡,看上莊來陽一眼,有時候會買兩張車票上車,陪莊來陽一起抵達滿洲裡。
「從我2011年夏天走車算起,6年多的時間裡,基本上都是我父母帶孩子買票上車跟我團聚,我陪他們的時間很少,好像沒幾個春節是和家人在一起過的。」莊來陽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憶說,她非常感激父母對她的照顧和支持,讓她可以安心地忙於工作,為其他旅客做好服務。
莊來陽父母6年間買了288張車票跟車與女兒團聚。圖為最近一次的火車票根。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288張車票背後的親情
今年1月21日下午1時許,莊來陽的父母莊志順和黃豔梅帶著外孫女一起出現在扎賚諾爾西車站。再過一會,他們的女兒莊來陽服務的K274/K275次列車就將駛入這個小站。他們會跟隨其他旅客一起登上這趟列車,去往這趟列車的終點站滿洲裡。
從扎賚諾爾西站到滿洲裡站,駛行時間為半個小時。在滿洲裡停留2個半小時之後,這趟列車又將啟程,駛回起點呼和浩特。
也就是說,如果莊來陽的父母不跟車去呼和浩特,那麼每次留給他們和女兒團聚的時間只有不到4個小時。
「能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太短了。」莊來陽說,她的父母因為還要照顧她的爺爺奶奶,所以無法搬到呼和浩特跟她一起生活。2015年,她的孩子出生,等孩子過完一歲生日,她又開始走車,孩子只能交給自己的父母帶著。
莊來陽2011年6月從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畢業,7月入職呼和浩特鐵路局(現稱「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包頭客運段開始走車,跑的就是K274/K275次列車。
莊來陽記得,她第一次走車那天,老家下了非常大的雨。當她的列車駛進扎賚諾爾西站的時候,她通過以雨為簾的車窗看到父母撐著傘等在站臺上。
「我大概會一直記著那一幕,當時我哭得稀裡譁啦。」莊來陽對澎湃新聞說。
還有一次,去年六一兒童節的前兩天,莊來陽的父母帶著外孫女一起買票上車,只為了能讓莊來陽在列車停靠滿洲裡站的2個半小時裡,能為自己的孩子過一個兒童節。
莊來陽與母親在其工作的列車上合影,這是他們別樣的團聚。
在這趟車現任列車長吳鐵軍的印象裡,莊來陽確實因為太想家哭過幾次鼻子,「尤其她生了孩子之後有兩次哭得挺讓人心酸」。吳鐵軍說,他們這一職業不是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能夠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少。無數鐵路人都在默默奉獻著,舍小家為大家。尤其一年一度的春運,對其他旅客來說是奔向團圓的旅途,鐵路人卻要堅守在崗位上。
今年是莊來陽走車的第7個年頭,在過去6年多的時間裡,她已經記不清父母有多少次來車上跟她團聚了,「別人幫我算過,說我爸媽為了跟我在列車上團聚,一共買過288張短途火車票」。
每當想到這288張火車票背後的親情,莊來陽都覺得心裡暖暖的。她說家人是她工作的動力,也是堅強的後盾,「孩子生病,或者我父母身體不舒服,他們都不會告訴我,怕影響我的情緒,他們明白鐵路安全是重中之重」。
莊來陽和丈夫安奇都是鐵路人,總是聚少離多。
和丈夫每8天見兩次面
和莊來陽一樣,她的丈夫安奇也是一名鐵路人。安奇是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集寧機務段呼和浩特車間的一名火車司機。
莊來陽和安奇是大學同學,2014年組成家庭。和很多年輕的夫妻一樣,他們也渴望可以經常相約看電影,可以帶著孩子去家庭遊,但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莊來陽和安奇的相聚時間總是非常少。
莊來陽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夫妻倆每8天能見兩次面,平均每次見面的時間只有24個小時,甚至有時候一個晚上就又得分開。
「我們開玩笑說過,兩個人吵架的時間都沒有,都非常珍惜在一起的時間。」
莊來陽記得,有一次她所工作的列車到達河北張家口,正好趕上丈夫安奇準備接車,「我們就在站臺上互相招招手,然後他就到前面開火車去了,我在後面車廂為旅客服務,這就是我們別樣的相聚」。
莊來陽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記錄下那次難得的相聚,安奇在下面留言回覆說:「還有機會」。
按照工作日程安排,今年春節(大年初一)莊來陽不用走車,她還要等丈夫安奇的工作日程出來之後,再來安排如何過年。
「特別希望他(安奇)那天也不當班,我們可以帶著孩子,還有我的父母一起去山西太原我公婆家過一個團圓年。」這是莊來陽2018年裡的第一個願望,也是她多年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