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想納她為妃,傳到後世被當成笑柄

2020-12-19 騰訊網

引言

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是古今中外的通病,歐洲人認為全世界以歐洲為中心,如經度的零度在英國;中國的歷代皇帝則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將能夠看到的土地都納入中原的統治,以中原為中心。

不過,隨著地理大發現的出現,以歐洲為中心的觀點逐步被打破,許多知名的地質學家、天文學家和冒險家相信地球是圓的,世界也不以歐洲為中心。

而中國就如2000多年都不變的封建君主制和自然經濟一樣,在地理上的認知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1840年後,清朝最高統治者仍然認為,世界以中國為中心。

鴉片戰爭的爆發,可謂是給清朝的統治者一頓胖揍,讓他們有了認知世界的興趣。當時,道光帝偶然知道英國女王年僅23歲,便產生了將其納為妃的想法。其實他並不知道,雖然都是統治者,且中國比英國還要大,但兩者所代表的進步程度完全不一樣,他的想法也就成為了後來人笑話的笑點。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逐步落後於世界的清王朝

康乾盛世並不延續多久,隨著乾隆皇帝末期的荒唐統治,代表著中國封建時期綜合實力最強的輝煌也隨之落幕。

唐朝時期,我國的全國人口約在5000~8,000萬左右。經北宋的發展,人口首度突破1億大關,此後總的人口數量一直在這個數字作上下徘徊。

元朝末年,由於戰亂帶來的影響極是,人口一度縮減到近6,000萬左右。據《明實錄》的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國總的戶數為10,654,362戶,人口為59,873,305人。

現代學者王育民考證,發展到萬曆時期,全國實際人口約在1.3億~1.5億人之間。到乾隆六年(1740年),清政府進行一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被統計在冊的人數首度突破1億大關,

總人數為1.4億。此後的幾十年間,我國總的人口一路飆升,以高達20‰的增長率急劇膨脹,到乾隆二十七年(1790年)就已經突破3億。所以,清朝統治者才非常自信地認為,我們是「泱泱大國」。

但在如此強大的表面之下,隨著乾隆皇帝的去世,各種矛盾不斷地顯露出來。乾隆帝的四下江南中,一共讓國家虧空幾千萬兩銀子,只給嘉慶帝留下一個爛攤子。此外,嘉慶帝用於鎮壓白蓮教起義的費用為清朝之最高,共花費白銀2億兩,全國16個省的病例都被調集起來。

所以,到道光地繼位時,清王朝已經由當時最強大的封建王朝之一變成了紙老虎

同時期的英國則不一樣。

二、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的英國狀況

據統計,1740年至1840年的100年間,英國本土的人口從500萬增加至1,000萬左右。海外人口有20萬增加到700萬。所以,他們的人口在1840年時約為1,700萬左右。同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有8,000萬增加至4億,海外人口幾乎為零。

但自從商業和工業發展以後,人口的優勢不再是國家強大的象徵,科技才是硬實力。現在的學者普遍認為,1860年前後是大英帝國最鼎盛的時期。

據統計發現,在這一階段,他們在全國的鋼鐵產量約佔有53%,無煙煤和褐煤的產量約佔50%以上,其消費的全世界的原棉產量也是全球的50%左右。

而就在這一鼎盛時期,他們的人口才佔全球約為2%,佔歐洲的約為10%。其工業生產能力非常強大,由佔據全世界的40%上升到50%,在的歐洲的比例約為55%~60%。

僅是1860年,他們的石油、褐煤和無煙煤等礦產資源的消費量為美國的5倍、德國的5倍、法國的6倍和俄國的155倍。

在這樣的絕對實力之下,將之稱為「日不落帝國」也不為過。清朝與之相比,其差距不知是幾百年和幾百倍,一個代表的是最鼎盛時期的封建社會,另一個則開啟了工業社會的繁榮。

然而,傳統思想和統治模式早在清朝的統治者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人口比中國少幾百倍的英國將會給中國帶來百年恥辱。

二、清朝第1次被痛打和可笑的想法

1840年,英國主動向清朝發難。由於沒有接觸過西方,對其發動的戰爭不以為意,導致最後發生清王朝百年歷史以來首次屈辱求和。

清朝沒有昏庸的皇帝,道光帝雖然繼承祖父乾隆帝的高傲,但也反應很快,在籤訂屈辱條約不久後就派人去了解英國。

當時道光帝了解到,英軍攻打清朝並不是最高統治者的意思,而是英國國會以271贊成、262反對讓軍隊出動。同時他還聽說,英國的統治者是僅為23歲的女王,只是感到非常吃驚,認為女性為王乃亙古奇事。

於是乎,他產生了一個奇特的想法,認為英國的大臣共有500人,可以用銀兩去供養,讓其臣服於大清的統治;其統治者既然是年僅23歲的女王,可以將其納為妃,將英國納入清朝的統治之下

其實他並沒有知道,英國在1701年制定的《王位繼承法》中就明確規定,無論王室的後代為男女,只要有繼承權就都可以成為繼承人。

英國的議會制度由來已久,頒布於13世紀的《大憲章》中就規定議會制的存在,經過幾百年的變更,議會中的成員被更換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國家也由此被稱為資產階級控制。特別是《權利法案》頒布,英國的君主制被取代,全國重要事務由議會說了算。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清王朝成功地迎娶以女王為妃,也不能將英國控制住。同時,英國的議會會員只對本國的資產階級和民眾負責,清王朝將其五百位大臣「供養」,也不能左右英國的朝局。再者,當時的女王已經和表哥阿爾伯特結婚,除非他們離婚,她才有可能嫁給道光帝。

所以,鬧出這一些笑話,一切都只怪高傲和無知。

結語

王族之間的聯姻是封建王朝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漢朝初期,劉邦的32萬大軍被匈奴大軍打得丟盔卸甲,無奈只能用求和的方式保全自己。在此後的60多年中,漢朝一直將宗室之女嫁給匈奴的王族,用聯姻的方式來維持彼此之間的和平。清朝初期,清朝的政治形勢與漢朝的非常相似。

明朝用近300年的時間都不能徵服蒙古,只能在秦漢時期流傳下來的長城的基礎上加固長城,防止蒙古族的入侵。後金崛起後,統治者不斷地向蒙古族發起進攻,最後將蒙古族徵服,將蒙古的版圖納入中華之內。其實,清朝之所以做到明朝不能做的,主要還是聯姻,清朝皇族中的一半血液流著的都有蒙古族的血液。

歐洲也有這樣的現象,各歐洲小國之間經常進行王族聯姻,用以鞏固政治聯盟和達到自我防禦的目的。所以,道光帝想要納英國女王為妃是當時最流行的思維,並不可笑。可笑的是他並不知道中國和英國的情況,一個是極其落後的農業大國,一個已經是站在世界最前列的工業大國,兩者不是同一個等次。

參考資料

《清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道光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歲,說了一句話,至今仍被後世當成笑談
    因此,道光帝決定「睜眼看世界」了。首先要了解的,自然就是敵國英國了。經過兩年多的調查,道光皇帝發現英國不過是一彈丸小國,四面鄰海,根本就是個島,這在佔據中原大地幾千年的中國人眼中是難以想像的。但同時英國又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雖然道光帝不太能理解何為「殖民」,畢竟在中國歷史上,即使強大如漢唐,也從未有過「殖民」之稱。
  • 經歷鴉片戰爭後,道光帝得知英國女王年僅23歲,竟說想納女王為妃
    自己的軍隊眾不敵寡,政治軍事都遠遠落後對手,還異想天開,想納他們的女王為妃,實在是令人可笑可悲。說到這裡,相信有不少人已經猜到了這位糊塗皇帝是誰,那麼這位皇帝在位期間都有哪些荒唐事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由少數民族所建立起的政權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 道光帝對於英國一無所知,面對英國使者,竟不相信英國女人當皇帝
    清朝初步了解英國應該是在1792年乾隆帝八十大壽的時候,英國國王派遣使者為乾隆帝祝壽,清朝統治者才知道在大洋彼岸有一個名為英吉利、想要與大清進行通商的蠻夷之國,於是,乾隆帝以「天朝上國,啥都不缺」的名義委婉的拒絕了英國使者的通商要求,把英國使者帶來了戰艦模型等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當做字畫收藏在了皇宮內
  • 以官女子身份入侍道光帝,道光朝的唯一妃位,兒子卻被踢死
    再者除了和妃這一個妃位,其餘便是被道光帝貶得一水的貴人、答應,甚至是官女子,而她們的份位只是靠著壽命在之後的皇帝詔命上一點一點往上加的。而今日我們所講之人便是在道光年間唯一以妃位死去的和妃。和妃,納喇氏,其父為三品卿銜成文。
  • 當同學擁有超能力,高茜就成為了夜貓女王,而奮豆變身卻反成笑柄
    童年的我們會有無數的幻想,正是受到英雄電影的啟發,我們才會對超能力充滿了幻想,每個人都想成為懲惡揚善的超人,其實超能力就是科學無法解釋的能力,往往擁有者會有巨大的傷害力,可正因為同學們獲得的能力不同,所以相應的戰鬥力也會大相逕庭,甚至會成為笑柄。
  • 鴉片戰爭慘敗,道光得知英國女王才22歲,有了個令人不齒的想法
    二、英國女王說起鴉片戰爭,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主人公,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這位年輕的女王行為處事和道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以往對鴉片戰爭的介紹中,很少會提到這位女王,但實際上英國最終決定對中國發動戰爭,離不開女王的影響,在1840年戰爭開始的時候,維多利亞女王剛剛繼位才三年。
  • 英國史上極殘暴的女王,曾下令燒死300名反對者,其綽號令人膽寒
    那麼,這位雙手沾滿宗教異見人士鮮血的女王,究竟是怎樣一位傳奇人物?她為何如此殘忍?她最終的結局又如何?愛德華六世臨終前,為防止篤信天主教的姐姐瑪麗繼位,便遺命表甥女簡·格雷繼任英王,而簡也是英國史上首位女王,雖然在位僅有13天時間。由於亨利八世發起的國教改革尚未完全贏得民心,加上樞密院對年僅16歲的簡女王並不認可,更對其背後的權臣達德利公爵嚴重不滿,這使得在野的瑪麗公主迅速贏得強大的支持。
  • 她是令妃的第一個女兒,被乾隆視為掌上明珠,死後19天令妃去世
    然而歷史上的她,也就是令妃,其實是十分得寵的,乾隆甚至愛屋及烏,對她的孩子都很疼愛,尤其是令妃所出的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簡直是深得乾隆皇帝的歡心,被乾隆視為掌上明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固倫和靜公主的故事。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固倫和靜公主這個人。固倫和靜公主出生於乾隆二十一年,亡於乾隆四十年,享年20歲。
  • 晚清的慈禧與同時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你猜誰更有權力?
    維多利亞女王圖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出生於1819年,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她於1837年繼承女王的王位,同時又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王一家圖所以此時的維多利亞女王實際是沒有什麼權力的,儘管她在名義是是英國的最高統治者,她還是要遵從議會選舉出來的首相的命令的。
  • 英國女王是英國元首,為何她的安保費要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出
    現任英國女王為伊莉莎白二世,已經是94歲的高齡老人了,她的頭銜全稱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其他領土和屬地女王,大英國協元首,國教(聖公會)的捍衛者伊莉莎白二世。」簡單來說,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倫三島、北愛爾蘭和英國其他殖民地的共同女王。
  • 名偵探柯南:最美律師妃英理逸事
    妃英理的名字源自「埃勒裡·奎因」,這是美國推理小說家曼弗雷德·班寧頓·李和弗雷德裡克·丹奈筆下的人物,也是他們的筆名。「埃勒裡」速讀之後就是日文中的「英理」,「奎因」即「Queen」(女王),隱喻她「帝丹女王」「法律界的不敗女王」的美譽。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以婚姻為外交籌碼,打造英國黃金時代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女王之一,她的統治時期長達45年,在此期間,英格蘭擺脫了在政治、經濟、外交、宗教等領域的困境,開啟了全新的「黃金時代」。在政治成就之外,這位傑出女性的私生活同樣為世人所關注,她一生未婚,被賦予了「童貞女王」的稱號。
  • 道光帝為何不願入太廟?原因讓後人敬佩,也讓鹹豐帝汗顏
    只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子孫會將離得遠的祖先搬出太廟,給其他的皇帝騰位置。所以說,這本不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但清朝有一位皇帝,他偏偏不入太廟,這是為什麼呢?公元1850年2月25日,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駕崩,享年69歲。
  • 虐文,帝王錯睡民女,她未婚先孕成全城笑柄,毫無求生欲跳黃浦江
    穿越重生古言虐文,《帝妃鳳華》帝王錯睡民女,她未婚先孕成全城笑柄,毫無求生欲跳黃浦江!帝妃鳳華小說是穿越重生古言虐文,月傾城雖然是現代人,但是,被人這麼看著,也忍不住有一點害羞。她的臉頰在藥魔的視線中不由微微發熱。帝王錯睡民女,她未婚先孕成全城笑柄,毫無求生欲跳黃浦江!月傾城忍住翻白眼的衝動,一臉無辜地看著藥魔。她看起來就那麼像花痴嗎?好了,老夫就幫你一次。剛開始,月傾城一會兒擔心身後的君墨涵,一會兒擔心在原地等著她的月翔宇等人,漸漸地,她也開始犯困。打了一個哈欠,她也緩緩閉上眼睛。一場好眠,月傾城醒來的時候,身體有點僵硬。
  • 遊客將英國女王的私家莊園當廁所,隨地大小便扔廁紙:不尊重女王?
    位於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莊園是英國94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最喜歡的莊園,每年夏天,她都與家人在那裡避暑。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女王與她99歲的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一直在溫莎城堡隔離,不能到巴爾莫勒爾度假。然而,據6月29日英國《太陽報》消息,女王不在的日子,一些徒步者和遊客竟把女王這處莊園當成戶外廁所,惹怒了王室工作人員。
  • 遊客將英國女王私家莊園當廁所,隨地大小便扔廁紙:不尊重女王?
    位於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莊園是英國94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最喜歡的莊園,每年夏天,她都與家人在那裡避暑。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女王與她99歲的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一直在溫莎城堡隔離,不能到巴爾莫勒爾度假。
  • 她是乾隆的寵妃,卻因撫養令妃的兒子,最後竟然被他害死!
    這位蒙古格格出身高貴,性子活潑爛漫,嬌俏可人,單純直爽,剛一入宮就深得乾隆皇帝的寵愛,不僅剛一入宮就賜了嬪位,更是直接將她帶到木蘭秋獮,與乾隆一同狩獵,可見穎嬪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在劇中,穎嬪為乾隆孕育了兩位公主,但由於令妃魏嬿婉從中作梗,因此這兩位公主都沒有活下來。
  • 雲南女生給英國女王寫信 獲女王親筆籤名回復
    對於你對女王的祝賀,她十分感謝,也對昭通這個城市的事情十分感興趣,期待你再次回信。」  真的 英國女王給她回信了  「太不可思議了!」前天一早,晚報記者接到了李先生的電話:「我剛才聽說,昭一中有個女學生收到了英國女王的回信……」  真的嗎?晚報記者找到了故事的主人公——昭一中高中464班女生馬思雯。
  • 英國女王年輕時有多美?丈夫不讓她獨自外出,為陪伴她放棄王位
    儘管與人為友,最終看的還是人品與心靈,但沒有人會不願意和美麗的人接觸。對於女性,尤其是一些長相出眾的女性,人們總是會第一時間關注到她的長相,反而會忽略她本身的能力,甚至會有言論認為這個人之所以能夠爬到某一個位置,靠的都是她的容貌,而並非她真正的本領。
  • 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女王,是個什麼樣的人?
    橫向對比一下英國,1840年的英國,是君主制國家,那時維多利亞女王剛繼位3年,21歲的她在國會呼籲「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最終在她的影響下,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年紀輕輕就做了女王,還那麼殺伐決斷的維多利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這是今天我們要聊的事情,下面就簡單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