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官女子身份入侍道光帝,道光朝的唯一妃位,兒子卻被踢死

2020-12-22 筆墨天下

導讀:道光帝的摳門幾乎佔據歷史之最,榮居中國歷史上最摳門的皇帝之一,他的「摳」不止體現在衣食住行上,在給予他后妃的位份時,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在道光帝去世之後,縱觀他的后妃位份,皇后之位暫不可提,只有孝靜成皇后身為鹹豐帝的養母,莊順皇貴妃生了三子一女這兩人才勉強被道光帝升為貴妃之位。

再者除了和妃這一個妃位,其餘便是被道光帝貶得一水的貴人、答應,甚至是官女子,而她們的份位只是靠著壽命在之後的皇帝詔命上一點一點往上加的。而今日我們所講之人便是在道光年間唯一以妃位死去的和妃。

和妃,納喇氏,其父為三品卿銜成文。

而和妃出生年月不詳,而其之後是以女官身份去服侍道光的,而女官制度在清朝並不完善,但是其基本職能卻沒有多大的差距,和妃應該是通過內務府下的宮女選秀入宮,之後在表現出眾,資歷也在,升為女官不足為奇。而女官的職能還包括照顧公主、皇子。和妃既然能夠被嘉慶帝選中,去道光帝的府邸侍奉當時的皇子,未來的皇帝道光,可見和妃當時的能力應該是出類拔萃。

嘉慶十三年(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當時尚為女官的和妃為道光帝生下長子奕緯,而嘉慶帝喜得皇長孫,便將和妃特別賜為道光的側福晉。和妃能夠當上女官,她的年齡至少在二十五歲,而當時的道光已經二十七歲,才剛剛有了自己的孩子,而和妃的地位不得不說母憑子貴。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在和妃之子奕緯十二歲之時,嘉慶帝將其封為多羅貝勒。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在道光登上皇位之後,和妃被冊封為和嬪。道光三年(1823年),又晉升為和妃。而和妃的位份在當時算不上出挑,但是也足夠榮光了。

道光七年二月,年僅二歲的皇次子去世,道光九年(1829年)十二月,僅僅出生一個月道光帝的三皇子早夭,在此期間,和妃唯一成年的兒子奕緯自然成為道光帝的唯一皇子,母子二人所受重視自然非比尋常。

但是好景不長,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四月十二日,奕緯因為當時的老師太史的話很生氣,便出言不遜:「我當了皇上,首先殺了你。」而太史向道光帝打了小報告。道光帝對奕緯自然恨其不爭,怒火中燒的道光帝把奕緯叫來,而奕緯剛跪下,道光帝一腳便踢向毫無防備的奕緯,而且奕緯身體下部遭到重創。沒過幾天,二十四歲的奕緯就一命嗚呼。道光帝之後後悔不已,將其追封為隱鬱王。

五年後,即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初四,黑髮人送白髮人的和妃去世。也許是因為和妃的兒子因為道光而死,道光對其多有愧疚,或者是因為和妃沒有活到道光大規模貶斥嬪妃的時間,她成為唯一一個「漏網之魚」。

相關焦點

  • 她是清朝另一位珍妃,二十一歲嫁給道光,下場比光緒的珍妃還慘
    據有關資料統計,道光帝的後宮共計有20位后妃,其中有皇后4位(包括追封的兩位),皇貴妃一位、貴妃一位,妃5位。而珍妃就是五位妃子中的其中一位。珍妃,赫舍裡氏,是廣東按察司按察使容海的女兒,名為赫舍裡.景珍,生於嘉慶九年(1804);而道光帝生於1782年,可見,珍妃比道光帝還小22歲。道光元年,赫舍裡氏入宮為珍貴人。
  • 清朝宮女生皇子後連升三級,父親成二品,最後兒子早逝父親流放
    清朝宮女生皇子後連升三級,父親成二品,最後兒子早逝父親流放清朝歷史上有兩位和妃,一位是康熙皇帝的和妃瓜爾佳氏,這位和妃壽命較長,在雍正、乾隆兩皇帝在位時受到尊封,活到86歲才仙逝。而另一位和妃,是隔了三代後,道光帝的和妃納喇氏,道光皇帝的和妃家世就不如康熙的和妃尊貴,她出身最低,不僅是包衣,而且還是輝發那拉氏。
  • 唯一與大清皇后葬在一起的答應,出身名門,卻被皇帝連降四級!
    赫舍裡氏在滿洲世家中被譽為後起之秀,這個家族在康熙朝達到頂峰,卻因大學士索額圖的倒臺和太子胤礽的被廢而走向了衰落。不過,赫舍裡家族畢竟曾經輝煌過,比起一般家族來講,地位還是要高許多的。 清朝道光二年,赫舍裡氏(睦答應)參加了清廷舉辦的八旗選秀,與孝全皇后、祥妃、常妃(珍嬪)等人順利突圍。
  • 她與康熙的原配皇后同族,入宮兩年卻被連降三級,最後死於非命
    後宮有一個不宣於口,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那就是皇帝的寵愛並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樣毫無章法和隨意,大部分受皇帝寵愛的妃嬪都是出身不錯的豪門世家,比如眾所周知的年氏,父親與哥哥都是朝中的大官,從這點也可以推斷出,後宮女人的受寵與前朝家族的勢力是息息相關的。
  • ...前被連降4級|孝誠仁皇后|延禧宮|道光|赫舍裡氏|睦答應|祥妃|康熙
    不過,到了道光年間,赫舍裡家族,已經不像從前那樣顯赫了。道光二年,赫舍裡氏通過選秀入宮,史書記載:「原任男爵頤齡之女著為全嬪,子爵奎善之女著為睦貴人,原任郎中久福之女著為祥貴人,前任道榮海之女著為珍貴人。」由此可見,與赫舍裡氏一同入宮的,還有後來的孝全成皇后、祥妃、珍妃等人。而這時候赫舍裡氏,能夠與祥妃、珍妃一樣,都被初封為貴人,可見還是不錯的。
  • 四名女子一同選秀,三個降級,只有她成皇后,兒子還做了大清皇帝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全嬪一入宮便獲得了道光的寵愛,僅三個月,便升至妃位,一年後,以17歲的年齡位至貴妃,成為宮中僅次於孝慎皇后的第二主位,可以說是當時大清後宮最風光的女人了。
  • 清朝唯一被降為官女子的妃嬪,歷經四朝,頗為坎坷
    導讀:在清朝後宮,除了眾多妃嬪之外,還有大量的宮女,其中有一種宮女被稱為官女子。官女子一般做一些體力勞動,比如說端茶倒水、打掃衛生之類的,就像《步步驚心》中的馬爾泰若曦。除此之外,官女子還有一項職能就是陪皇帝睡覺,稱為皇帝身邊最低等的小妾,位列九品之外。
  • 唯一被嚇死的大清皇妃,14歲入宮,盛寵五年,卻慘被降級
    雖然清朝電視劇中,妃嬪之間為了爭寵鬥得你死我活,但真實的歷史卻並非如此,她們之間偶有爭鬥,但置對方於死地的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的。因此,總體來看,清朝歷史上的妃嬪大多都能善終,當然也有人死於意外,比如說今天要講的這位常妃。
  • 嘉慶後宮唯一的蒙古妃嬪,因皇長孫誕生而獲得晉升,卻只活了40歲
    然而,自從康熙朝開始,隨著清朝在中原統治的穩定,大清後宮的格局開始由蒙轉滿,甚至乾隆朝之後,後宮便再也難以見到蒙古妃嬪,今天筆者要講的是嘉慶後宮唯一的蒙古妃嬪:信妃。 本志以三等輕車都尉的世爵入仕,基本上是在軍界任職,後來做到了江寧將軍,道光繼位後回到京師擔任都統,不久便病逝。
  • 後宮17位妃子12人遭貶,道光帝為何如此任性?網友:他是迫不得已
    先說說彤貴妃舒穆祿氏,這位比道光皇帝小35歲的嬪妃在道光十一年時以彤貴人身份入宮,次年升為彤嬪,道光十四年,舒穆祿氏因寵被升為彤妃,兩年後的道光十六年,又被升為彤貴妃。五年時間,從一個小小的貴人升為貴妃,這樣的晉升速度足見道光皇帝對舒穆祿氏的寵愛,更為難得的是,彤貴妃的這一系列晉升都是在沒有誕下任何子嗣的情況下獲得的。
  • 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曾住在延禧宮,死前被連降4級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道光皇帝的妃子。她是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聽起來好像還不錯,可以葬進皇陵。但實際上,她的一生十分悽涼,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而這時候赫舍裡氏,能夠與祥妃、珍妃一樣,都被初封為貴人,可見還是不錯的。赫舍裡氏被封為睦貴人,下新進女子四人,住在延禧宮。
  • 清宮中唯一連降四級的妃子,被打入冷宮後落水身亡,死後卻葬入皇陵
    她就是道光皇帝的睦答應赫舍裡氏。當時的赫舍裡氏被安排住進了延禧宮,由於初入宮的赫舍裡氏是貴人身份,所以只能夠委身在別的嬪妃的宮殿之中。 在往後的幾年當中,赫舍裡氏也一直未能夠得到道光帝的恩寵,與她同期入宮的全嬪已經晉封成為了全貴妃,當時的祥貴人、珍貴人也被冊封為妃,只有赫舍裡氏還一直是貴人的身份。
  • 道光帝一腳將大兒子踢死後,誰來繼承皇位,竟成了道光一生的煩惱
    他剛向皇帝跪安時,道光就一肚子火沒地方發,便飛起一腳揣向他。正是這麼巧,道光皇帝踢中了他的下體,沒幾天就咽氣了。所以,道光在悲痛之餘,更是擔憂接班人的問題。皇長子的去世,使得儲君候選人一下子就沒了。此外,次子和三子也早早的夭折了。
  • 順治帝為何總喜歡與庶妃生孩子?
    查閱順治帝的史料,特別是順治帝子女的生母資料,突然發現,除了皇四子榮親王(夭折)的生母董鄂妃不是庶妃外,其餘包括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初入宮的時候也是庶妃的身份,還有皇二子福全的生母寧愨妃董鄂氏,初入宮時也是庶妃的身份,不同的是後來順治帝建立後宮妃嬪制度,把愨妃董鄂氏定為正妃,康熙帝繼位後把自己的生母佟佳氏尊為聖母皇太后
  • 得乾隆盛寵20年的令妃,卻慘遭毒殺?153年後出土屍骨揭開其死因
    自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之間的10年中,令妃為乾隆皇帝生育4位皇子、2位公主;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年之間的10年中,她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乃係乾隆後宮實際上的執掌人。漢家女子,包衣奴出身,卻能備受寵愛在乾隆皇帝統治時期,後宮妃嬪無數,這其中令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因為這個令妃本是包衣奴婢出身,但是就是這個女人,生下了大清的繼承人。在歷史上面令妃賢良淑德,受盡乾隆的寵愛。
  • 道光皇帝繼位以後,皇太后的親生兒子,後來結局怎麼樣了?
    道光皇帝繼位以後,皇太后的親生兒子,後來結局怎麼樣了? 這位鈕祜祿氏皇太后,對道光帝「不是親媽勝似親媽」!在嘉慶皇帝突然駕崩時,她完全有機會推動親子做繼位人,但卻大公無私地指定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在鴉片戰爭中辱國失地,她怒不可遏地將皇帝罵得狗血淋頭……其所作所為,不愧為女中豪傑!
  • 道光帝為何到死的時候也不肯立靜妃為皇后,因為另一個女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道光皇帝吧,道光皇帝在他的一生中一共有了四位皇后吧,其中三位都是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冊封的,但是第四位,是在他死了之後他的兒子鹹豐給冊封的。這個第四個皇帝就是孝靜成皇后,那為什麼道光活著的時候不自己立呢?這其中有著少有人知的事情在其中。
  • 此女30歲入宮得乾隆寵愛,短短幾年晉封為妃,令妃都不是她對手!
    古代秀女選秀的年紀一般都是在13-15歲,而乾隆朝時期有一個嬪妃卻在30歲的時候才進宮為妃。這個女人就是乾隆的豫妃,博爾濟吉特氏。就現在的觀念來看,30歲都算是大齡剩女了,更遑論是古代。估計在當時,30歲的年紀都可以做祖母了。
  • 甄嬛傳中沈眉莊歷史原型,14歲嫁雍正,唯一的孩子還被乾隆奪走
    然而在這樣一個大染缸的環境當中,卻有著一位與之格格不入的女子,她就是我們本次要說的主角——沈眉莊。 我們翻開《清史》稍微對比下,劇中的沈眉莊是入宮受封貴人,生前最高是產下四皇子予潤時受封的惠妃。而《清史》中記載,雍正朝共有三妃,分別是齊妃,寧妃和謙妃。齊妃是雍正未登基前是娶的妻子,共生養四個兒女。寧妃入宮時間不詳,無子嗣,所以都不可能。只有謙妃,是雍正朝入宮,生下六皇子弘瞻,與沈眉莊的情況相符合。那這謙妃又是什麼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