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某位妃嬪因惹怒皇帝,受到降級處分,或是被打入冷宮,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本文要講的這位便被皇帝連降四級,最終卻與大清皇后葬在了一起,她便是睦答應。
睦答應姓赫舍裡氏,滿洲正黃旗人,根據睦答應的姓氏和旗籍推測,她極有可能是康熙初年首輔索尼的後裔,即與孝誠仁皇后同族。赫舍裡氏在滿洲世家中被譽為後起之秀,這個家族在康熙朝達到頂峰,卻因大學士索額圖的倒臺和太子胤礽的被廢而走向了衰落。不過,赫舍裡家族畢竟曾經輝煌過,比起一般家族來講,地位還是要高許多的。
清朝道光二年,赫舍裡氏(睦答應)參加了清廷舉辦的八旗選秀,與孝全皇后、祥妃、常妃(珍嬪)等人順利突圍。然而,雖然赫舍裡氏家世不錯,但她受到的寵遇卻很一般,孝全皇后與祥妃在短短的幾年內先後晉升至貴妃或妃位,並相繼生兒育女,而赫舍裡氏始終都是一名貴人,即睦貴人。
不過,此時的赫舍裡氏並沒有氣餒,仍然在尋找時機獲得帝王的寵幸,一直到道光十年,赫舍裡氏終於迎來了機會。這一年年底,道光帝下旨將赫舍裡氏晉封為睦嬪,赫舍裡氏終於獲得了內廷主位,這一刻她等了將近十年。
第二年(道光十一年),就在赫舍裡氏睦嬪冊封禮各項事宜準備就緒時,道光帝卻突然下旨將其降為睦貴人,此後赫舍裡氏接連不斷地的遭遇打擊,一直到道光十二年的四月,赫舍裡氏已經被降為官女子(木官女子)了,從睦嬪到木官女子,赫舍裡氏被降了四級,這在清朝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可見赫舍裡氏的罪名不輕,至於她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史料中也沒有記載。
據《內務府來文》記載,道光十二年四月初五日,就在赫舍裡氏被降為官女子的第三天,她竟然落水而死,至於是意外,還是人為原因,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雖然赫舍裡氏已去,但道光帝並沒有原諒她,下令將她葬到了六道口,禁止其進入皇陵。
然而,只過了三年,道光帝卻轉變了態度,追封赫舍裡氏為睦答應,並將其棺木從六道口遷葬到了慕陵妃衙門,後來恭親王奕訢的生母孝靜成皇后也葬入了這座園寢,這座園寢也因此被升級為皇后陵,即慕東陵,由此,睦答應成為慕東陵內所葬的唯一一位答應,當然也是唯一與大清皇后葬在一起的答應。
註:清朝歷史上有三位被水淹死的妃嬪,第一位是乾隆後宮的誠嬪,第二位是道光後宮的睦答應,第三位是光緒後宮的珍妃,除了珍妃之死屬於人為原因導致之外,其他二人死於意外的可能性比較大。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內務府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