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們每每說起清朝的珍妃,肯定很多小夥伴都條件反射般想起光緒帝的珍妃,連同慈禧殺害珍妃、珍妃井等等事故。但「珍妃」封號在整個清朝裡面不是獨一無二的,清朝的道光帝也曾有一位珍妃,只是歷史對她的記載少得可憐,最後下場更是比光緒帝的珍妃還慘。
據有關資料統計,道光帝的後宮共計有20位后妃,其中有皇后4位(包括追封的兩位),皇貴妃一位、貴妃一位,妃5位。而珍妃就是五位妃子中的其中一位。珍妃,赫舍裡氏,是廣東按察司按察使容海的女兒,名為赫舍裡.景珍,生於嘉慶九年(1804);而道光帝生於1782年,可見,珍妃比道光帝還小22歲。
道光元年,赫舍裡氏入宮為珍貴人。在《甄嬛傳》開始幾集,甄嬛與沈眉莊等入選,皇帝準備給幾個人擬定封號和位分,因為沈眉莊家世最好,所以一進宮就是貴人位分;而安陵容出身不好,一進宮只能是答應,比官女子僅僅高出一點點。而回到我們的赫舍裡.景珍,從她一進宮就被封珍貴人的也可以看出,赫舍裡.景珍家世背景並不差。
道光四年,赫舍裡.景珍又被晉為珍嬪。道光五年,晉封珍妃。而這一次晉封,在歷史記載上寫的是「奉皇太后懿旨,封為珍妃」。從道光六年又將珍妃降為珍嬪來看,這一次晉封應該不是道光帝的本意,所以第二年,就匆匆忙忙將珍妃降為嬪。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道光八年,在珍嬪過生日時,道光帝還派人送了點銀子以表關心。但,令人不解的是,自從珍嬪過完生日,此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人間蒸發了,不管是從史書還是野史,都鮮少有人再提起珍嬪。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後宮一個被封過妃的女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呢?若說是正常死亡了,那在后妃葬禮資料也該有記載,但是,並沒有!
從記載赫舍裡景珍的相關資料上,有這樣一段話:道光年中的某一天,道光帝在乾清宮大發雷霆,馬上命人到某某宮某某室的床上取某某人的首級。記載的人也不知道這個某某人是誰,更不知道道光帝因為什麼事而不由分說、馬上命人將這個某某人就地正法。聽下來真是駭人聽聞。
但,資料不會無緣無故寫在珍嬪的檔案裡,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這個某某人就是珍嬪。而且在《清宮詞》裡面還有一首能夠證明這某某人就是珍嬪的詩,其中一句大概意思是:「龍顏一怒美人死,御劍回鞘時還帶有血花」。也就是證明了,珍嬪可能觸犯了皇家禁忌,惹怒了道光,令道光帝失去理智馬上就要了她性命。從此以後珍嬪消失了,赫舍裡.景珍消失了。
這個出身不低,無兒無女卻曾經能被封為「珍妃」的女子,就這樣銷聲匿跡,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雖然巔峰時期被晉妃位,但最後也只是以嬪位去世,去世時大概25歲。如果按照資料分析,這個珍嬪是被道光帝親自下旨殺死的,那麼她的下場比光緒帝的珍妃不知道慘了多少倍。
光緒帝的珍妃,至少活著時沒遇到過被降級,她的死更引起了丈夫光緒與後人的思念,甚至死後還能有一個井是專門紀念她的。而道光帝朝的「珍妃」,什麼都沒有,就像沒出現過一般。怎一個慘字了得!
資料來源於《清史稿.后妃傳》、《清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