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被投入水井殞命,當真受了冤屈?就她生前所為這已是最好下場

2020-12-20 趣觀歷史

引言

《涅槃經》中寫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說先前做過什麼樣的事,最後就會得到相應的結果。今天的網絡流行語中也有類似的表述,比如「不作死就不會死」,表達的都是相同的意思。

01

故宮大大小小的景點中有一處皇妃殞命之地頗有名氣,許多遊客都會慕名而來,這裡就是珍妃井。珍妃井是在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攜光緒倉皇鼠竄之際,命令太監崔玉貴將珍妃處死的地方。崔玉貴將珍妃投入井中,一年後珍妃的屍體才被打撈出來。在導遊煽情的講解下,遊客們對光緒和珍妃的愛情心嚮往之,對珍妃的命運嘆息有之。那麼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珍妃被投入水井殞命,是不是受了冤屈,她是不是無辜的。

▲珍妃井照片

1889年,光緒大婚,按照慣例同時娶了一後兩妃,也就是裕隆皇后、瑾妃和珍妃姐妹(當時姐妹二人的身份是嬪不是妃)。那一年,珍妃僅僅13歲。珍妃自小跟隨伯父廣州將軍長善長大,長善雖然是武將,但喜歡結交文人墨客,對侄女的學業也很重視,因此珍妃從小就斷文識字。廣州作為最早開放通商的城市,與西方的接觸最多也最深,珍妃因此受到了很多新思想的薰陶,加上本就天性活潑,因此很是反感傳統的繁文縟節。這樣的性格在今天看來十分可愛,但如果是在皇宮中就很是致命了。

▲珍妃劇照

不過,珍妃的優勢就在於她入宮的年紀小。一個年僅13歲的小蘿莉也沒人會跟她較真,因此入宮後珍妃雖然我行我素,但無論在光緒還是慈禧看來都很討喜,而且也稍稍消除了皇宮裡陰霾的氣氛。珍妃寫得一手好字,慈禧對兒媳婦的這個優點很是讚賞,還一度讓她代筆,寫字賜給群臣以作為炫耀,還專門為她請了書畫老師繼續培養她的能力。

▲故宮皇極殿(清朝皇宮)

然而,再熱情如火的性格,新鮮勁兒過去了也終究會感到厭煩的,就如同一束紅玫瑰,如果不在身邊反而會成為烙印心口的硃砂痣,但看久了就只會變成一灘平庸的蚊子血。皇宮終究講究的是制度森嚴,在這裡沒大沒小的胡作非為,時間久了誰都會厭煩,而且隨著珍妃的年齡越來越大,大家對她的容忍度也就會越來越低,這一點皇宮裡的人都知道,唯一沒看出別人態度變化的只有珍妃。畢竟還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皇宮裡沒有人願意提點他,想要提點她的人也不夠身份,因此她的簍子只會越捅越大。

02

攝像技術剛傳入中國時,在皇宮裡無所事事的珍妃拍下人生中第一張照片後就喜歡上了這項活動。她偷偷買了一架攝影機,還教會太監使用,之後就由太監隨時給自己攝影。在照片中珍妃幾乎看不出皇妃的樣子,能做出各種出格的動作,甚至女扮男裝,穿著皇帝的衣服走來走去。漸漸地,珍妃不滿足於在後宮攝影,而是來到養心殿拍照,這樣的舉動已經讓慈禧大為惱火了。珍妃還不知收斂,甚至在宮外開了一所攝像館,讓一位姓戴的太監替她打理。慈禧終於找到了出氣筒,命人直接打死了可憐的戴太監。

▲珍妃劇照

可珍妃依舊毫無所覺,她接下來的舉動更是惹怒了裕隆皇后。無知無畏的珍妃竟然做出了賣官爵的事!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加上自古都有後宮不得幹政的慣例,后妃跟外臣相勾結的下場都血淋淋地記在史書裡。但珍妃恰好是個白痴,至少是個政治白痴,為了賺錢花已經拋下了所有的理智。

▲光緒帝畫像

有一次珍妃收了玉銘4萬兩銀子的賄賂,給光緒吹枕邊風提拔玉銘任四川鹽法道,這是個大肥差。可惜玉銘實在廢柴,啥都不懂,在朝廷裡洋相百出,把提拔他的皇帝面子都丟光了。本來慈禧已經準備亮出屠刀了,可光緒終究還是心疼珍妃,幾次求情才保下了她。結果珍妃還不吸取教訓,依舊收受賄賂,引起了朝廷震蕩。慈禧於是杖責珍妃,並降為貴人,一年後才恢復妃位。

▲珍妃井照片

結果不知死活的珍妃又參與了戊戌變法,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了支持丈夫,珍妃竟然公然拋頭露面,幫光緒招攬維新人士,還致使文臣彈劾李鴻章。慈禧大怒之下將珍妃打入冷宮,還囚禁了光緒。於是在後來八國聯軍攻進北京,鼠竄之時乾脆將珍妃投井殺掉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就珍妃生前的所為,本就是自取滅亡,這已是她最好的下場。

結語

珍妃幾乎把后妃能幹的一切蠢事都幹過一遍,就這樣還能在後宮中活11年,不知是珍妃的運氣太好還是清末的宮廷本就混亂不堪。如果說珍妃可惜的話,只可惜她進宮太早又不諳世事,才成為了犧牲品。

參考資料:

《涅槃經》

相關焦點

  • 她是清朝另一位珍妃,二十一歲嫁給道光,下場比光緒的珍妃還慘
    導讀:我們每每說起清朝的珍妃,肯定很多小夥伴都條件反射般想起光緒帝的珍妃,連同慈禧殺害珍妃、珍妃井等等事故。但「珍妃」封號在整個清朝裡面不是獨一無二的,清朝的道光帝也曾有一位珍妃,只是歷史對她的記載少得可憐,最後下場更是比光緒帝的珍妃還慘。
  • 故宮有70多口水井,為何飲用水還要去玉泉山運?珍妃是這樣解釋的
    房屋9999.5間之謎,70多口水井卻不敢飲用之謎等等。很多人有這樣一種疑問,房屋還能有半間,難道是只休了一半嗎?其實不是的,當時朱棣準備修建故宮的時候,是準備修10000間房的,結果才剛開始修建,朱棣就做了一個夢,夢醒之後朱棣下令少修半間。
  • 慈禧命人將光緒寵愛的珍妃投入井中, 解析慈禧與珍妃的恩怨糾葛
    光緒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14歲珍妃和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瑾妃,同時入選後宮,被封為嬪,她們的父親是禮部左侍郎長敘,五年後二人同時被晉封為妃。瑾妃性格內斂,相貌平平,光緒皇帝並不喜歡她。而妹妹珍妃模樣俊俏,自幼隨伯父在廣州長大,受新思潮影響,思想開放,性格開朗。
  • 珍妃被打入冷宮,下場生不如死,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冷宮
    報我東君已來了。青陽歌罷,又是一番春早。冷宮庭戶裡,才知道。千裡歸心,六年愁抱。不覺朱顏鏡中老。故園茅屋,依舊白雲深繞。有誰曾佔卻,西巖好。珍妃和光緒之間是有愛情的,光緒自娶了珍妃之後就完全冷落了慈禧太后為他安排的皇后「裕隆皇后」,這也讓裕隆非常生氣,所以就去慈禧跟前告狀,慈禧也是容忍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確實在一次次的警告之後,光緒還是對珍妃很著迷,所以慈禧出手了。
  • 當年把光緒珍妃投入井中的大太監崔玉貴後來怎樣了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慈禧太后攜光緒帝等一行人倉皇西逃,而在慈禧西逃前曾下旨讓光緒帝寵妃珍妃投入自盡。珍妃自然不願意無緣無故死去,但慈禧是鐵了心要致珍妃於死地,所以她並不管珍妃的抗議,強行將珍妃處死,而當時動手將珍妃投入井中的正是大太監崔玉貴和頤和軒管事王德環兩人。
  • 光緒皇帝與珍妃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光緒帝十八歲開始親政,宮中也開始為皇帝選妃,經過層層篩選,最後有五位滿族女子成為皇帝的后妃人選。 這五位分別是慈禧弟弟家的女兒葉赫那拉靜芬,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戶部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也就是後來的珍妃與姐姐瑾妃,還有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
  •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讓慈禧動了殺機?
    在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有一口普通的水井,卻因為歷史上有一位妃子溺死在井中而聞名,並且以妃子的妃號命名被叫做「珍妃井」。珍妃不但擅長書畫、下棋,還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梅花篆字,而性格與沉靜的瑾妃、愛端著的隆裕皇后一比,更是顯得天真活潑,就像載著滾滾日光的嬌花一樣,讓人心靈一閃。這樣的珍妃初初入宮時,別說光緒寵愛她,就連後來視她為眼中釘的「婆婆」慈禧也是挺喜歡她的。
  • 沒有自來水的古代,「水井」除了取水,還蘊藏著怎樣的文化氣息?
    所以在古代人心目中,水井同時伴隨著死亡和恐懼等負面的形象。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文化現象。「趙雲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雲厲聲曰:『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奈何?』糜夫人乃棄阿鬥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三國演義》
  • 古時候的女人慘死水井中,井口只有十寸,她怎麼掉下去的!
    面積大的不能再大,裡面什麼都多,自然也有很多水井,但是這些水井有一口井是最出名的,而原因竟然是因為淹死了一個人,而成為了名勝古蹟。這個水井,叫做珍妃井。而它的背後藏著的是一個殘暴血腥的故事。
  • 解密故宮冷宮傳說:珍妃鬼事和消失的北三所
    客氏還不允許御膳房為其提供食物,導致張裕妃在冷宮中被活活餓死。臨死之前,她竟然爬到了屋簷下,喝雨水充飢。明熹宗的成妃心地善良,將張裕妃的慘劇告訴了明熹宗。客氏知道後,將毒手伸向了她。客氏假傳聖旨將成妃幽禁在御花園西邊,幸虧成妃有了張裕妃之死的前車之鑑,在壁櫥內早早地藏下了食物,才沒有被活活餓死。
  • 珍妃真如傳言所說喜歡穿男裝,親侄女口述姑母入宮後生活
    在中國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中,珍妃是唯一一個接受西方思想,敢於和宮廷封建禮教相抗衡,擁有過人的膽識和意志的嬪妃。她生性耿直,不會討好權貴,不喜歡宮廷中的種種規矩。珍妃喜歡西方的照相術已讓慈禧有所不滿,又無視宮中禮儀,有時與慈禧的意見產生分歧,竟敢當面頂撞。
  • 光緒喜歡珍妃的原因,她有「特殊癖好」,宮女回憶這並非她的本意
    不過所幸的是,光緒皇帝不會濫殺無辜。過去皇帝有心振興江山,但是性格仍然懦弱,再加上慈禧太后的壓制,使得光緒皇帝精神上受到一些刺激,才會變成這個樣子。而就算這樣的情況之下,光緒皇帝仍然遇到了他的紅顏知己,也就是我們後來知道的,被慈禧太后殘忍扔進井中的珍妃。
  • 珍妃總是身穿男裝,宮女卻說並非珍妃喜歡穿,而是另有隱情!
    據說在光緒帝時期,後宮珍妃尤其喜歡穿著男裝在皇宮裡面四處亂跑,兒女據宮女回憶,說珍妃之所以穿男裝,其實並非她的本意。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就來說收珍妃的故事。珍妃,就是恪順皇貴妃,出生在1876年,是滿洲鑲紅旗人,是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的女兒。第五個女兒是珍妃,是妾室所生,除了珍妃,長敘的女兒還有一位也入了宮中,就是四女,成為了瑾妃。
  • 故宮每天關門之前先鎖珍妃井?傳說很恐怖,事實很簡單
    相信不少看官都對故宮的各種靈異故事有所耳聞,其中流傳甚廣的一個就是「珍妃井」,說到晚上珍妃的冤魂就會從井口爬上來,彈琴、唱歌,哭訴自己的悲慘機遇,著實令人背上一陣發寒。也因此,就有傳言說故宮每天傍晚閉館之前,第一件事就是鎖了珍妃井。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珍妃井口直徑不到33釐米,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扔進去的?方法太狠了!
    為什麼這口井如此特別?經過一些修整和遮蓋,原來這是珍妃井。現在,當我們參觀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口用鐵棒鎖緊的珍妃井上的井石。據說這是為了抑制珍妃的鬼魂爬出來。 珍妃,是清朝朝左侍郎常旭的女兒,清秀清秀,一雙清秀的眼睛,活潑瀟灑。她討厭宮廷裡的陰謀,鄙視陰謀。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女人怎麼會不可愛呢?所以她是光緒皇帝生前最喜歡的妃子。
  • 故宮每天關門之前為何先鎖珍妃井?傳說很恐怖,事實很簡單
    而今天我就要給各位看官講講這個流傳至今的「珍妃井」。傳說這個井呢,沒到了晚上,就會發出彈琴,唱歌來訴苦自己的悲慘遭遇,而據說這個人就是珍妃。這說出來著實有點讓人感到懼怕。以及每次到了關閉故宮的時候,都要去把珍妃井給鎖上。這有道理麼?
  • 故宮珍妃井保留至今,有怎樣的寓意,背後又有什麼悽慘故事?
    在故宮有一個地方總是透著悽涼的景象,這個地方就是珍妃井,其實在以前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水井,但是自從慈禧將她推到井中這裡就成了她最後的歸宿,這口井也用她的名字命名。關於這口井還有一個詭異的傳說,傳說到晚上的時候珍妃的魂魄就會從井中爬出來,講述自己可憐的經歷。因為這樣的說法,也有了故宮每天閉館的時候會將珍妃井鎖起來的說法。
  • 故宮70口水井,沒人敢喝井裡的水,聽了這3個原因後你就明白了
    可以說每一所古代建築都離不開水井的構造,而從古至今,人們關於井的傳聞也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故宮裡的70多口井。而這故宮,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我們如今所看到的故宮是由明成祖所建造的。明朝原來的都城在南方的南京,而在明成祖時期,都城被選擇遷到了如今的北京。
  • 真實的歷史記載珍妃之死情節,慈禧太后與珍妃後人描述是不一樣的
    現在的影視劇基本上都以上述歷史為背景來設計珍妃之死的情節。《西太后與珍妃》描述義和團作乩,引發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倉皇逃難,出走前逼珍妃投井。《珍妃淚》描述珍妃大義凜然痛斥慈禧太后賣國,然後投井自殺。這種說法幾乎佔了主流。真實的歷史記載也是雜然紛呈,到底珍妃是投井自盡,還是被太監扔進井中呢?真相已很難知道。
  • 慈禧究竟是怎樣將珍妃扔進井裡去的呢?光緒知道後十分難過
    在清朝,便發生了這一一件事,不僅太后將皇帝寵妃珍妃處死,更是在她死後,將她塞到井口不到十寸的深井裡,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一切都需從頭說起。珍妃一入宮便是皇帝的寵妃,因為有著西方文化知識而備受皇帝的喜歡,光緒也時常在她宮中留宿,經常與她探討一些學問,獲得原本所不知曉的東西,以改變朝政,這使得太后對她十分的不滿,不僅因為奪了侄女的寵愛,更因為她與皇帝聯手同自己作對。一日,皇后向慈禧哭訴光緒不待見自己,慈禧便藉此機會強迫光緒去皇后寢宮留宿,以便自己打壓珍妃,可光緒此時已經有了自己的勢力,並不願意聽從慈禧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