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總是身穿男裝,宮女卻說並非珍妃喜歡穿,而是另有隱情!

2020-12-22 秀秀說歷史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而清朝是離現代最近的一個封建朝代,研究清朝末年的歷史,有兩個重要資料,一個是流傳下來的清朝文獻,一個是當時清宮裡一些宮女太監的回憶。據說在光緒帝時期,後宮珍妃尤其喜歡穿著男裝在皇宮裡面四處亂跑,兒女據宮女回憶,說珍妃之所以穿男裝,其實並非她的本意。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就來說收珍妃的故事。

珍妃,就是恪順皇貴妃,出生在1876年,是滿洲鑲紅旗人,是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的女兒。第五個女兒是珍妃,是妾室所生,除了珍妃,長敘的女兒還有一位也入了宮中,就是四女,成為了瑾妃。珍妃是一個獵奇心比較強的女子,性格比較開朗,不是很喜歡爾虞我詐,從小就嚮往自由,這個脾氣即便是嫁給了光緒也依舊沒有改變。

然而自古女人都愛美,珍妃也毫不例外,在古代,珍妃就是時尚的標杆,可能是性格使然,她對任何新奇的東西都充滿了興趣,比如被慈禧認為是奇怪東西的攝像機在珍妃的眼裡面可是寶貝,漂亮愛打扮,性格出眾的她也一直被很多人視為眼中釘,但這並不妨礙光緒皇帝對珍妃的寵愛之情。當然也正是因為自己的有恃無恐,也給珍妃招來了殺身之禍。

據宮女回憶,說珍妃之所以穿男裝,其實並非她的本意。按照皇家的規矩,皇帝如果要召妃子侍寢,就要「背宮」,也就是說妃子洗乾淨之後,由太監拿一條棉被裹起來,送到皇帝的寢宮侍寢。但是,也並非所有的妃子都要背宮,也有很多妃子因為特別受到皇帝喜愛,都是自己穿著衣服走過去的,而珍妃就是這樣自己走過去的妃子。而且是穿著男裝。

而且,按清朝的規定,女子不能進入皇帝批閱奏摺的場所,但有時候皇帝卻喜歡在批閱奏摺時有人陪著,因此,這種時候讓妃子扮成男裝是最好的選擇,穿上了男裝,珍妃就可以大膽地和光緒待在一起,所以一個是為了方便,再一個就是為了掩人耳目,所以珍妃穿男裝其實並非她喜歡穿,這是出於這兩個目的,當然,珍妃一向以特立獨行著稱,所以當時的人們總以為珍妃是在搞什麼特例。

這樣時間久了,再加上珍妃本身張揚的性格,不太懂得收斂,又是一個崇尚自由的人,對待事情又有著獨特的見解。皇后看在眼裡,吃醋在心裡,就想各種辦法打擊珍妃。為了報復珍妃,沒少做文章,這件事情慈禧太后在背後也很支持,所以隆裕太后和慈禧太后一起打壓珍妃。後來慈禧在出逃前,還把珍妃投入井中溺亡,一直到逃亡回來才將她埋葬。實在是可悲,關於珍妃的故事您還有更多的了解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光緒喜歡珍妃的原因,她有「特殊癖好」,宮女回憶這並非她的本意
    清朝末年的光緒皇帝生不逢時,雖然他有一腔報國的熱情,但是無奈封建王朝早已經是搖搖欲墜,他有心救國,無奈頭上還壓著一個慈禧。生活在政治和家庭上的雙重壓力之下,光緒皇帝的生活一直都很不如意,而且精神受到壓力,讓他整個人都顯得很狂躁。
  • 慈禧有沒有殺珍妃?慈禧貼身宮女回憶珍妃去世全過程
    這本書的出版,一時之間成為清朝歷史愛好者們最鍾愛的書籍,因為很少能夠有人像「宮女」一樣,最近距離接觸這位話題人物,慈禧。《宮女談往錄》作者為金易先生,做成於1978年至1992年之間,採訪對象為曾經貼身服侍了慈禧八年之久的宮女,名字喚作榮,此時她已經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了。在慈禧一生之中,有許許多多值得考察的地方。
  • 晚清慈禧貼身宮女回憶起珍妃被殺細節,珍妃死前說了這三句話,字字...
    但是在歷史領域,有幾個來源,其真實性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一是正史記載,它多由專家反覆檢閱,考證,考古得來,和當時的事情不會有太大的出入。第二個則是由當事人敘述,由於晚清距離現代還不是很久遠,直到建國還能夠找到慈禧身邊的人,同時當時的科學技術已經允許報紙,照相機這樣的工具記錄瞬間,所以這種方法給我們留下的記載距離真相就進了一步。
  • 慈禧命人將光緒寵愛的珍妃投入井中, 解析慈禧與珍妃的恩怨糾葛
    光緒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14歲珍妃和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瑾妃,同時入選後宮,被封為嬪,她們的父親是禮部左侍郎長敘,五年後二人同時被晉封為妃。瑾妃性格內斂,相貌平平,光緒皇帝並不喜歡她。而妹妹珍妃模樣俊俏,自幼隨伯父在廣州長大,受新思潮影響,思想開放,性格開朗。
  • 珍妃是如何被慈禧太后害死的?清滅後,一老宮女道出了當時的真相
    珍妃,她的死因眾說紛紜,甚至引起鬧鬼的傳說,還有夜盜珍妃墓這樣的電影來襯託,讓這個可憐的女子死後也不得安寧。可為什麼當時慈禧帶領皇室西逃的時候只有珍妃死了呢,讓我們回到悲劇的開端,光緒選妃的時候。所以慈禧決定要為光緒選妃,當然,慈禧已經決定了皇后的人選,那就是她的親侄女,光緒的親表姐,所以不管光緒喜歡誰,葉赫那拉氏成了隆裕皇后,侍郎長敘,雖然花重金賄賂了李蓮英,他的兩個女兒也不過封了珍嬪和瑾嬪。光緒的這位皇后,當時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老姑娘了,已經21歲了,其貌不揚還有些駝背,所以光緒和隆裕的感情並不高。
  • 珍妃真如傳言所說喜歡穿男裝,親侄女口述姑母入宮後生活
    在中國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中,珍妃是唯一一個接受西方思想,敢於和宮廷封建禮教相抗衡,擁有過人的膽識和意志的嬪妃。她生性耿直,不會討好權貴,不喜歡宮廷中的種種規矩。珍妃喜歡西方的照相術已讓慈禧有所不滿,又無視宮中禮儀,有時與慈禧的意見產生分歧,竟敢當面頂撞。
  •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只是在老太后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放肆。倒是光緒非常值得同情的。這裡不談他的政績,只談他的生活,尤其是愛情。
  • 清宮老宮女回憶光緒寵愛珍妃,疏遠隆裕的真實原因,與慈禧無關
    作為晚清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光緒這輩子女人並不多,僅一後二妃,分別是皇后隆裕,和珍妃、瑾妃姐妹,這樣的後宮規模,在大清,乃至我國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
  •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讓慈禧動了殺機?
    在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有一口普通的水井,卻因為歷史上有一位妃子溺死在井中而聞名,並且以妃子的妃號命名被叫做「珍妃井」。瑾妃先甭管資料說的是真是假,也甭管珍妃的外表是不是長在光緒的審美上,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珍妃的內裡是最討光緒喜歡。
  • 珍妃井這麼小,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淹死的,其實很簡單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看過珍妃照片的讀者都認為,珍妃是清代所有貴妃照片中最美的。同時,珍妃的樂觀開放,不願被傳統束縛,也讓光緒帝對她寵愛有加。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失敗。珍妃因擁護維新,得罪慈禧太后,當即下獄。光緒帝雖然渴望珍妃在身邊,但慈禧太后卻將兩人分別囚禁,讓光緒束手無策。
  • 珍妃:光緒的一生摯愛,卻被逼投井而亡
    小時候的珍妃並沒與父母住在一起,而是住在伯父長善家。伯父長善雖是滿族,卻一點沒有滿族那種迂腐不化的思想,自信而開明。在寬敞優雅的將軍府中,珍妃是花園裡四處亂飛的蝴蝶,這邊看看,那邊瞧瞧。姐姐則躲在閨房裡一門不出二門不邁。其實,珍妃喜歡呆在院子裡也是有原因的。
  • 據說珍妃像,不是真正的珍妃?
    相傳以前有個人在故宮看門,據他說每天晚上他都能聽見有人在奏樂,而且有時能看見宮女太監排隊走過。他家孩子的身體都不好,老人們都說是因為那人受的陰氣大,影響了下一代!據說解放前還沒有封的時候,在這些地方死了很多人!不是無故消失就是命亡,但始終是離奇得查不出原因,不過有一個共同點:死後如果還能見著屍體,那麼屍體都沒有臉皮。
  • 被誤解的歷史真相,其實珍妃並非那麼好,慈禧並非那麼惡
    其實,無論是才情還是歹毒,對慈禧來說都有放大的一面:慈禧的書畫,有不少為繆嘉蕙、屈兆麟代筆;珍妃被慈禧處死隆裕皇后與珍妃交惡,很好理解。進一步論就原由,隆裕皇后與慈禧有親緣關係,慈禧與光緒帝也有親緣關係,認為慈禧因為隆裕皇后而惡光緒帝與珍妃,很難解釋,何況慈禧是個「政治家」,「婆婆」計較「兒媳」之間的問題就太簡單了。
  • 慈禧為何要處死珍妃?光緒帝寵愛是一方面,她自己也犯了個大錯
    珍妃起初進宮的時候只是一個嬪位,因為寫得一手好書法被慈禧太后賞識,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1894年奉慈禧太后的旨意晉升為妃。 根據清末史書《國聞備乘》中所說,因為珍妃天生比較活潑好動,光緒皇帝特別與珍妃相處「惟珍妃生性乖巧……德宗尤寵愛之」憑藉著皇帝和慈禧太后兩人的共同寵愛,珍妃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甚至要凌駕於皇后與瑾貴妃之上。
  • 珍妃井口直徑不到33釐米,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扔進去的?方法太狠了!
    經過一些修整和遮蓋,原來這是珍妃井。現在,當我們參觀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口用鐵棒鎖緊的珍妃井上的井石。據說這是為了抑制珍妃的鬼魂爬出來。 珍妃,是清朝朝左侍郎常旭的女兒,清秀清秀,一雙清秀的眼睛,活潑瀟灑。她討厭宮廷裡的陰謀,鄙視陰謀。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女人怎麼會不可愛呢?所以她是光緒皇帝生前最喜歡的妃子。
  • 珍妃開始很得光緒與慈禧的喜愛,為何最終慘死?其實並非因新政
    隆裕皇后性格木訥,相貌一般,還比光緒大三歲,光緒不喜歡;瑾嬪除了性情忠厚,毫無特色,也難入皇帝法眼;相比起來,珍妃不但容貌漂亮,且生性活潑,再加上幼讀詩書,精通琴棋書畫,招人喜歡自在情理之中。可愛的珍妃給一直處於壓抑中的光緒帶來了一絲生氣,受到光緒的百般寵愛。
  • 光緒皇帝與珍妃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光緒帝十八歲開始親政,宮中也開始為皇帝選妃,經過層層篩選,最後有五位滿族女子成為皇帝的后妃人選。 這五位分別是慈禧弟弟家的女兒葉赫那拉靜芬,也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戶部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也就是後來的珍妃與姐姐瑾妃,還有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
  • 故宮珍妃井保留至今,有怎樣的寓意,背後又有什麼悽慘故事?
    在故宮到處都是裝潢奢華的宮殿,但是也有例外的地方,那就是位置很偏僻的冷宮,這些地方到現在已經有些破舊了,而且冷宮裡面也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多西,一般這些地方是不對外開放的。在故宮有一個地方總是透著悽涼的景象,這個地方就是珍妃井,其實在以前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水井,但是自從慈禧將她推到井中這裡就成了她最後的歸宿,這口井也用她的名字命名。
  • 解密故宮冷宮傳說:珍妃鬼事和消失的北三所
    如張裕妃曾在言語間得罪過客氏,客氏含恨在心,就在明熹宗面前進讒言,說張裕妃所懷的皇子並非皇帝親生骨肉。明熹宗聽信讒言,將張裕妃打入冷宮。客氏還不允許御膳房為其提供食物,導致張裕妃在冷宮中被活活餓死。臨死之前,她竟然爬到了屋簷下,喝雨水充飢。明熹宗的成妃心地善良,將張裕妃的慘劇告訴了明熹宗。客氏知道後,將毒手伸向了她。
  • 珍妃冤死以後,光緒為何不敢安葬?而是13年後瑾妃將其安葬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珍妃的遺體,被放到了恩濟莊。很多人不了解恩濟莊是什麼地方?恩濟莊就是安葬太監和宮女的地方,很多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珍妃是光緒皇帝的妃子。慈禧並沒有按照大清的喪葬制度,來安葬珍妃,最終珍妃就被草草的安葬到了宮女墓地。最寵愛珍妃的是光緒皇帝,光緒皇帝好歹一國之君,很多人好奇,光緒怎麼不敢安葬自己的愛妃?而是13年後,瑾妃將珍妃安葬?今天,就為大家解讀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面對珍妃這樣的下場,光緒皇帝也是受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