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歷史真相,其實珍妃並非那麼好,慈禧並非那麼惡

2020-12-24 騰訊網

撇開大的是非,慈禧不失兩大特色:一是才情,詩書畫皆能,書畫有一定的功力,耳熟能詳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即出自慈禧為其母的祝壽詩;二是歹毒,對政敵自不必說,即便對侄子光緒帝的嬪妃也痛下殺手。

其實,無論是才情還是歹毒,對慈禧來說都有放大的一面:慈禧的書畫,有不少為繆嘉蕙、屈兆麟代筆;珍妃被慈禧處死,實則咎由自取。慈禧為同治帝生母,同治帝逝後無子,選擇了慈禧的侄子,同時也是其親妹的兒子載湉繼位,是為光緒帝。真正隆重舉行「大婚」之典的,清代帝王中只有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個,可見慈禧對光緒帝的器重。

光緒帝有三位后妃:隆裕皇后是慈禧弟弟的女兒,「姐妹花」瑾妃、珍妃是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都是慈禧選定的,原無親疏之分。隆裕皇后與珍妃交惡,很好理解。進一步論就原由,隆裕皇后與慈禧有親緣關係,慈禧與光緒帝也有親緣關係,認為慈禧因為隆裕皇后而惡光緒帝與珍妃,很難解釋,何況慈禧是個「政治家」,「婆婆」計較「兒媳」之間的問題就太簡單了。

珍妃讓慈禧生厭,首先在其個性。珍妃與其姐瑾妃,自幼隨伯父長善在廣州長大。長善為兩位侄女選的老師,就是後來的榜眼文廷式,也是後來「帝黨」的重要人物。珍妃早年的生活環境,相對開放,不是隆裕皇后的傳統型。同時,珍妃性格外向,幾乎放誕不羈。珍妃不僅對西洋玩意好奇,還經常著西洋時裝宮中招搖,違反宮禁。有一次,竟著龍袍去唱戲。凡此種種,在當時的環境中,這都不是個人愛好與興趣的事,而是嚴重違反禮制的行為。對珍妃的不軌,慈禧只給予訓戒。後來珍妃讓一個小宦官開照相館,慈禧把這個小宦官當場杖斃。責任在珍妃,慈禧拿奴才開刀,是在給珍妃發警告。但珍妃在奴才的印象中,卻比慈禧好,因為珍妃經常給他們賞賜。珍妃的正常收入並不高,清朝后妃年俸分為九等,除皇太后特殊外,待遇都比較低:皇后銀1000兩,皇貴妃銀800兩,貴妃銀600兩,妃銀300兩,嬪銀200兩,貴人銀100兩,常在銀50兩,答應銀30兩。珍妃年俸最高時,亦不過300兩銀子。花錢大方,收入不足,珍妃便賣官。

胡思敬《國聞備乘》記載:「魯伯陽進四萬金於珍妃,珍妃言於德宗,遂簡放上海道。江督劉坤一知其事,伯陽蒞任不一月,即劾罷之。」珍妃賣官給魯伯陽,掙了一筆大錢,對方出了問題,自己也被人贓俱獲。光緒二十年(1894年),珍妃又將四川鹽法道的官帽賣給賣給了玉銘。光緒帝召見玉銘時,發現這個人居然是個文盲!珍妃賣官,涉及其堂兄志琮,以及宮中太監多人,這種內外勾結,都是歷朝歷代的大忌。珍妃做事,實在太離譜。

較之於生活上的違反禮制,珍妃顯然是在幹政了。這個時候,慈禧如果將珍妃殺了,完全是在執行祖宗之法。但是,慈禧震怒之餘,是將太監高萬枝處死,太監永祿、宣五、王長泰、聶德平等數十人斃杖或充軍,有關宮女驅逐出宮。對珍妃「褫衣廷杖」,降為貴人,等於是「行政降級」處理,有大事化小的一面,但讓珍妃就此感激慈禧,那是不太可能的。慈禧與珍妃之間這種緊張的「婆媳關係」,顯然來自珍妃嚴重違反禮制與祖宗之法。另一個重要因素,即所謂「帝黨」「後黨」之間的政治鬥爭。而「帝黨」中的骨幹成員,文廷式是珍妃的老師,志琮是珍妃的堂兄,關係錯綜複雜。慈禧與珍妃之間由「婆媳」演變為政敵,珍妃之死便在情理之中。

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紫禁城,珍妃死亡。末代皇帝溥儀之父載灃認為,珍妃是為避免受辱而主動跳井殉節,《清史稿》採有了這種說法。但諸多回憶錄性質的文字,認為是慈禧下令將珍妃處死。慈禧與珍妃間的恩怨,就此結束。在清宮戲中,常見的藝術場面,都是極力渲染珍妃的「美」,慈禧的「惡」,而觀眾寧肯娛樂也不肯思索。可見,一個惡貫滿盈的人,要找回自己的公信力有多難……

相關焦點

  • 珍妃開始很得光緒與慈禧的喜愛,為何最終慘死?其實並非因新政
    珍妃是清末歷史上除慈禧外最具傳奇色彩的後宮女人,在世人心中,她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正面形象,因幫助光緒變法維新而遭慈禧嫉恨以致最終慘死。然而真相卻並非如此簡單。 1889年,光緒大婚,慈禧太后為光緒選了一後兩嬪。
  • 珍妃總是身穿男裝,宮女卻說並非珍妃喜歡穿,而是另有隱情!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而清朝是離現代最近的一個封建朝代,研究清朝末年的歷史,有兩個重要資料,一個是流傳下來的清朝文獻,一個是當時清宮裡一些宮女太監的回憶。據說在光緒帝時期,後宮珍妃尤其喜歡穿著男裝在皇宮裡面四處亂跑,兒女據宮女回憶,說珍妃之所以穿男裝,其實並非她的本意。
  • 珍妃井這麼小,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淹死的,其實很簡單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58,閱讀約2分鐘真公主,滿洲人,掛著紅旗,是光緒帝的寵妃。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慈禧太后欽點弟弟副都統桂香之女葉赫那拉為光緒帝皇后。看過珍妃照片的讀者都認為,珍妃是清代所有貴妃照片中最美的。同時,珍妃的樂觀開放,不願被傳統束縛,也讓光緒帝對她寵愛有加。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失敗。珍妃因擁護維新,得罪慈禧太后,當即下獄。光緒帝雖然渴望珍妃在身邊,但慈禧太后卻將兩人分別囚禁,讓光緒束手無策。
  • 真實的歷史記載珍妃之死情節,慈禧太后與珍妃後人描述是不一樣的
    慈禧太后盛怒之下下旨應戰。史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現在的影視劇基本上都以上述歷史為背景來設計珍妃之死的情節。《西太后與珍妃》描述義和團作乩,引發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倉皇逃難,出走前逼珍妃投井。《珍妃淚》描述珍妃大義凜然痛斥慈禧太后賣國,然後投井自殺。這種說法幾乎佔了主流。真實的歷史記載也是雜然紛呈,到底珍妃是投井自盡,還是被太監扔進井中呢?
  • 慈禧的陪葬品翠玉白菜,真是珍妃的嫁妝嗎?珍妃親侄女揭開了真相
    慈禧的陪葬品翠玉白菜,真是珍妃的嫁妝嗎?珍妃親侄女揭開了真相 雖然常說帝王無情,但光緒對珍妃是真的寵愛,光緒皇帝的後宮主要有三個女人,一個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隆裕皇后,另外兩個便是珍妃和瑾妃。
  •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只是在老太后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放肆。倒是光緒非常值得同情的。這裡不談他的政績,只談他的生活,尤其是愛情。
  • 晚清慈禧貼身宮女回憶起珍妃被殺細節,珍妃死前說了這三句話,字字...
    但是在歷史領域,有幾個來源,其真實性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一是正史記載,它多由專家反覆檢閱,考證,考古得來,和當時的事情不會有太大的出入。第二個則是由當事人敘述,由於晚清距離現代還不是很久遠,直到建國還能夠找到慈禧身邊的人,同時當時的科學技術已經允許報紙,照相機這樣的工具記錄瞬間,所以這種方法給我們留下的記載距離真相就進了一步。
  • 珍妃究竟有多美?能讓慈禧嫉妒光緒寵愛,一張照片告訴你真相
    珍妃究竟有多美?能讓慈禧嫉妒,光緒寵愛她,一張照片告訴你真相古人想出了許多優美的詞來形容古代的女子,比如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這些我們常見的成語。對一個美女的最高評價就是一貌傾城,再見驚為天人。珍妃雖說是封建社會的典型大家閨秀,但她的性格卻沒有被封建禮數壓迫。她古靈精怪的性格在皇宮裡顯得獨具一格,獨得恩寵。可能光緒寵愛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反抗不了慈禧,那就喜歡一個讓慈禧討厭的人,這樣能在心理上獲得一絲反抗的快感。珍妃和光緒一樣不喜歡皇宮的爾虞我詐的生活,但又身不由己,因此兩人在宮裡惺惺相惜。
  • 慈禧有沒有殺珍妃?慈禧貼身宮女回憶珍妃去世全過程
    這本書的出版,一時之間成為清朝歷史愛好者們最鍾愛的書籍,因為很少能夠有人像「宮女」一樣,最近距離接觸這位話題人物,慈禧。其中,她有沒有殺死珍妃,是因為什麼,如何殺死的,則是眾多話題裡熱度最高的。巧合的是,殺死珍妃這一天,宮女榮就在旁邊。這一切,都要從頭說起。珍妃是光緒皇帝最愛的妃子,沒有之一,慈禧則是光緒的養母。
  • 珍妃是如何被慈禧太后害死的?清滅後,一老宮女道出了當時的真相
    而珍妃呢,當時才13歲,卻已經是明眸善睞的小美人,跟隨父親從小在廣州長大,性格活潑,容易接受外來新思想,光緒越來越喜歡珍妃。剛入宮的時候慈禧也是喜歡珍妃的,覺得這時候的珍妃很像當初的自己,年輕漂亮有朝氣,所以慈禧六十大壽還晉封珍嬪為珍妃。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珍妃未嘗不能有個好結局。
  •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讓慈禧動了殺機?
    在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有一口普通的水井,卻因為歷史上有一位妃子溺死在井中而聞名,並且以妃子的妃號命名被叫做「珍妃井」。一邊是慈禧不斷打壓珍妃,一邊是光緒無法無天地寵愛珍妃,儘管光緒不是慈禧親生的,但也喊著慈禧娘啊。這世界上最難搞的關係,婆媳關係絕對排得到前列,兒子娶了兒媳忘了娘,娘不拿兒媳出氣,找誰出氣?
  • 慈禧命人將光緒寵愛的珍妃投入井中, 解析慈禧與珍妃的恩怨糾葛
    養心殿旁的燕禧堂西耳房,事實上就變成了珍妃的第二個寢宮。光緒和珍妃之間的愛,使得本就不受光緒寵愛的隆裕皇后,受盡了冷落。慈禧本想藉助隆裕控制光緒皇帝的目的,也徹底落空了,慈禧開始對珍妃不滿。就在此時,又一件事情發生了,1894年初,熱衷於新鮮事物的珍妃,迷上一個洋玩意照相機。珍妃從宮外購買了全套的照相器材帶入宮中,珍妃沒有想到,她的這一舉動,讓她成為了第一個把照相機帶到宮裡的人。
  • 光緒帝和珍妃的生死戀,連慈禧的太監都被感動了,出來作證
    由於這層關係,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同治帝死後,慈禧便把這個姨侄兒立為皇帝,這也鑄就了光緒帝悲情的一生。慈禧是歷史上有名的女強人,他立光緒帝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好垂簾聽政,所以光緒帝在她面前只不過是一個玩物,隨便呼來喝去,連慈禧手下的小太監都不把光緒帝放在眼裡。
  • 珍妃被打入冷宮,下場生不如死,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冷宮
    有誰曾佔卻,西巖好。 最後一位被打入冷宮的妃子 光緒皇帝的珍妃是歷史上最後一位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在冷宮之中待了2年的時間。珍妃和光緒之間是有愛情的,光緒自娶了珍妃之後就完全冷落了慈禧太后為他安排的皇后「裕隆皇后」,這也讓裕隆非常生氣,所以就去慈禧跟前告狀,慈禧也是容忍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確實在一次次的警告之後,光緒還是對珍妃很著迷,所以慈禧出手了。
  • 慈禧對珍妃,為什麼從一開始的喜愛到最後的厭惡,究竟發生什麼?
    #歷史那些事#都說慈禧和珍妃水火不容,實際上她們不是一開始就是相看兩厭;相反,珍妃也曾經非常受這位「老佛爺」的喜愛和賞識。珍妃漂亮聰明,又口齒伶俐;慈禧喜愛她到什麼地步呢?她愛畫畫,慈禧太后欽點宮中出色的畫師手把手叫她畫畫,宮中有什麼稀罕物,也必有珍妃一份,就連慈禧太后親侄女,當今正宮隆裕皇后都未必得到。可,珍妃和慈禧個性天壤之別,時間一長,矛盾就一點點積攢起來,量變引起質變,最後火山爆發。
  • 珍妃到底是如何被塞到不到10寸的井裡的?慈禧真是太有心機了!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珍妃井了。據說過去有很多宮女都被推進了井裡,是有很多冤魂的,每當夜幕降臨珍妃的冤魂就會從這裡爬出來哭訴自己的遭遇,讓人聽了背後一陣寒意。這口井便是當初光緒最疼愛的珍妃,被慈禧派人推下去的那口。那麼,想必很多見過這口井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惑:井口這麼小10寸都不到,珍妃這麼大一個人,是如何被扔進去的呢?
  • 珍妃井的井口僅十寸,慈禧是如何把珍妃弄下去的?原因讓人很可惜
    說起清朝光緒皇帝和珍妃的愛情故事,那可謂是晚清時期紫禁城的傳奇故事,特別是故宮至今還保留著珍妃的「遺址」珍妃井,這個井口僅有差不多十寸的大小,當年慈禧是如何把珍妃弄下去的呢?早些時候,儘管慈禧將自己的侄女隆裕欽定給了光緒,但她還是更喜歡珍妃(那時候還是嬪),因為珍妃聰明伶俐,又有政治之才,對於當時的慈禧來說,這是惺惺相惜,因為自己也是這類人,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慈禧越發反感珍妃了,原因有四點,第一點皇后隆裕看到光緒和珍妃倆人玩的不亦樂乎,於是非常的嫉妒,就去慈禧那裡挑撥離間;第二點是珍妃竟然支持維新變法,所謂政見之仇不共戴天,雖然有光緒罩著珍妃
  • 慈禧為何要處死珍妃?光緒帝寵愛是一方面,她自己也犯了個大錯
    慈禧太后是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手握大權的女性,1861年政變一直到1908年去世,一共把持了朝局長達47年。 60大壽;也有人認為慈禧沒有帝王的胸襟,具體就體現在對光緒皇帝和珍妃的態度上。
  • 慈禧是怎樣把珍妃塞到不到十寸的井裡的,內幕驚人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溥儀,是溥儀最寵愛的妃子,珍妃是怎麼被推進一個之後十寸不到的井裡的呢?其實殺害珍妃的幕後主謀就是慈禧,當年珍妃和自己的姐姐一起入宮被選中當妃子,顯然珍妃的姐姐沒有珍妃受皇上喜愛,其實珍妃的姐姐也和珍妃一樣都很美麗,珍妃的父親是朝廷的重臣。
  • 珍妃被慈禧害死一年後,發生這樣的一件事情,至今令人費解
    珍妃,她的死因眾說紛紜,甚至引起鬧鬼的傳說,還有夜盜珍妃墓這樣的電影來襯託,讓這個可憐的女子死後也不得安寧。關於動手扔珍妃下井的真兇一直有兩種說法:有人說是慈禧身邊的大總管李蓮英動的手;另一種說法則是二總管崔玉貴抱起珍妃扔入井中。目前來說,大多數人傾向於將真兇指向崔玉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