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那些事#
都說慈禧和珍妃水火不容,實際上她們不是一開始就是相看兩厭;相反,珍妃也曾經非常受這位「老佛爺」的喜愛和賞識。
珍妃漂亮聰明,又口齒伶俐;慈禧喜愛她到什麼地步呢?她愛畫畫,慈禧太后欽點宮中出色的畫師手把手叫她畫畫,宮中有什麼稀罕物,也必有珍妃一份,就連慈禧太后親侄女,當今正宮隆裕皇后都未必得到。
可,珍妃和慈禧個性天壤之別,時間一長,矛盾就一點點積攢起來,量變引起質變,最後火山爆發。
開通大方和封建迂腐的矛盾
首先,珍妃和胞姐瑾妃自幼隨伯父在廣州長大,姐妹兩個深受伯父的疼愛,伯父長善從未嫌棄她們姐妹是女孩,從小請先生交她們讀書識字,增長了很多文化知識,這就和其他自幼長在深閨的女孩子們對比,自然是鶴立雞群。
同時廣州作為五口通商、開放最早的口岸城市,同時當地人民也最早西方先進思想,思想自然也比內陸很多城市來說更為開發。伯父作為武將,免不了要與外國人和其他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進行打交道,加上受家庭影響;形成了珍妃特立獨行的思想和個性。
而慈禧太后出身於清朝最顯赫的家族——葉赫那拉氏,皇太極的母親就是出自於這個大姓,作為皇族顯赫,她自小就接受的就是「女德」等一些陳腐古板的教育,就如同《甄嬛傳》中的沈眉莊一樣,連覲見太后都不敢說出自己飽讀詩書,只說自己會《女德》等一些「賢德」的規矩,更何況,內地還是思想落後,也為慈禧作為後期的頑固派首腦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樣的人,自然對於超出「女德」「皇權」以外的思想,自然無法接受。
而珍妃對於這樣的「老古董」,更是嗤之以鼻。
例如,照相機傳入中國時,當時的人們受不了照相機拍照時的燈光,誤以為是「攝魂之物」,慈禧作為思想頑固之人,更是對此物厭惡,並且下令禁止在宮中使用此物,而珍妃卻把它當作稀罕物,不顧慈禧禁令,偏要摸慈禧的「老虎屁股」,據說珍妃不僅和宮中人照相,還開了照相館,這令慈禧非常氣憤,不僅封了照相館,更是打死了和珍妃合夥開照相館的太監。
珍妃特立獨行的行為還有「男扮女裝」和光緒嬉戲;穿皇帝龍袍等,但這些都是無關緊要。
而,真正引起慈禧不滿的,就是——
賣官鬻爵,欺辱皇后,對太后不敬
珍妃仗著光緒的寵愛,借光緒之手,不顧慈禧的臉面,擅自封哥哥、老師為大官;而珍妃看到「老佛爺」也巧立名目,賣官鬻爵;也想效仿;可最後事情敗露。加上光緒冷落隆裕皇后,觸犯了慈禧的切身利益,她認為,再不懲治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妾,讓其一直騎在她葉赫那拉的頭上,就要翻天了!
於是,慈禧不僅讓降了她們姐妹位份,更是在十月二十八日這天遭到了「褫衣廷杖」,就是扒去衣服,加上杖打的處罰。這對於妃子來說,相當於失去清白,比殺了她還要難受百倍。
妃子幹政,觸動皇家的高壓線
這件事,才是慈禧要觸動殺心的真正關鍵。
「戊戌變法」是光緒帝對頑固派,最有利的反擊;這個變法旨在要將朝廷煥然一新,徹底剷除頑固派;這對於慈禧更頑固派等人來說,無異於老虎拔牙,而珍妃作為後宮妃子,幹政是最大的禁忌,更何況,這場變法失敗了,連光緒帝都被瘋狂的慈禧囚禁起來,更別說是「幫兇」珍妃。
慈禧一看這個小妾的鐵了心要與自己作對,徹底起了殺心,於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倉促逃跑時,也不忘記把自己的死敵珍妃仍入井中。
慈禧之所以要當著光緒皇帝和眾侍從的面扒衣羞辱珍妃;甚至是要了珍妃的性命;其實是珍妃一步步作死,甚至是瘋狂觸及這位「老佛爺」的政治權力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