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到底做了什麼,讓慈禧動了殺機?

2020-12-13 李舒舒

在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有一口普通的水井,卻因為歷史上有一位妃子溺死在井中而聞名,並且以妃子的妃號命名被叫做「珍妃井」。

珍妃

1

珍妃出生於1876年2月27日,也就是光緒二年的農曆二月初二,父親是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她從小就跟隨伯父在廣州長大。廣州作為當時最主要的通商口岸,與西方對接密切,珍妃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接觸到了很多開放和先進的思想,行事作風也漸漸受到了影響。

1889年(光緒十五年),18歲的光緒到了成親的年紀,慈禧太后挑選了自己的侄女葉赫那拉氏(隆裕皇后)做正宮娘娘,而長敘的四女兒和五女兒分別被冊封為「瑾嬪」和「珍嬪」。

珍妃長得明媚豔麗,是一後二妃中相貌最出眾的,可有些資料卻顯示,光緒最先看上的卻是更為豐腴的瑾妃,只是瑾妃沒有好好把握住才失了寵。

瑾妃

先甭管資料說的是真是假,也甭管珍妃的外表是不是長在光緒的審美上,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珍妃的內裡是最討光緒喜歡。珍妃不但擅長書畫、下棋,還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梅花篆字,而性格與沉靜的瑾妃、愛端著的隆裕皇后一比,更是顯得天真活潑,就像載著滾滾日光的嬌花一樣,讓人心靈一閃。

這樣的珍妃初初入宮時,別說光緒寵愛她,就連後來視她為眼中釘的「婆婆」慈禧也是挺喜歡她的。因為隆裕皇后老是掌握不好參加宮中大典的禮儀,慈禧還點頭允許了聰明伶俐的珍妃去代替皇后參加各類大典,對她的賞識可見一斑。

有光緒的寵愛和慈禧的善待,珍妃和姐姐很快就由「嬪」晉升為妃了,在深宮大院裡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2

生活不可能永遠直線發展,波折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我們看電視劇的都知道:為了秩序,皇上對無論對皇后還是妃嬪是得雨露均沾的。

在勾心鬥角的後宮,獨寵必定會招來禍事。見著珍妃受寵,被冷落的隆裕皇后受不了了,千方百計找珍妃麻煩。

據珍妃的侄女在《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的回憶錄中記載,隆裕皇后為了陷害珍妃,曾聯合太監李蓮英把一隻男人的靴子放到珍妃的宮中,以此污衊她和其他男子猥狎,為了這件事,珍妃的貼身宮女還受過拷問。

這樣的事不止一件,後來珍妃又因為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經常進宮演戲的戲子的衣料一樣(據說戲子的衣服是光緒送的),被隆裕皇后當成把柄大作文章,那次珍妃被扒開衣服受了杖責。

除了時不時搞些小動作,隆裕皇后還仗著和慈禧有親動不動就到她跟前告狀。慈禧雖然喜歡珍妃吧,可這親疏遠近就擺在眼前,當然還是更偏向自家的侄女了,加上有時候珍妃也實在是有些「不知輕重」了。

劇照

當時正值西洋照相技術傳入中國,新潮的珍妃很喜歡拍照,尤其喜歡穿男裝拍照,甚至會無法無天穿上光緒的衣服拍照。慈禧一向最講究皇室權威了,皇袍哪能讓人隨便穿?於是派人到珍妃宮中搜出了她穿皇袍的照片,以此治罪掌了她的嘴。

可是,珍妃天生就倔強,受了罰非但沒有學乖,還敢偷偷地指使一位姓戴的太監在東華門外開設了照相館。這不是擺明了和慈禧對著幹嗎?慈禧聽說後大發雷霆,關閉了照相館,並且以「殺雞儆猴」的方式把姓戴的太監打死了。

一邊是慈禧不斷打壓珍妃,一邊是光緒無法無天地寵愛珍妃,儘管光緒不是慈禧親生的,但也喊著慈禧娘啊。這世界上最難搞的關係,婆媳關係絕對排得到前列,兒子娶了兒媳忘了娘,娘不拿兒媳出氣,找誰出氣?

慈禧也開始處處針對珍妃,在德齡公主(曾當過慈禧的女侍)寫的的《瀛臺泣血記》和太監小德張過繼孫子寫的回憶錄《我的祖父小德張》裡都有提及,光緒曾經用庫存的珍珠和翡翠串制了旗袍賜給珍妃,珍妃穿著旗袍正和光緒玩鬧呢,誰知慈禧突然出現了,當即命人把旗袍扒下來,並打了珍妃30板子。

所以,如何形容這個階段珍妃的宮廷生活呢,大概是「欲受其冠必受其累」,皇帝的寵妃可不好當。

3

如果珍妃只是恃寵而驕,可能只是受受皮肉之苦罷了,可她做了兩件「大逆不道」的事導致了自己紅顏薄命的結局,這兩件事觸犯了「後宮不能干政」的律法,讓慈禧再也不能容她了。

1、賣官鬻爵

珍妃喜歡西洋玩意又對手下的人極其大方,妃子的俸祿常常入不敷支,於是她就動起了歪門邪念。

珍妃作為光緒最受寵的妃子,能吹「枕邊風」,經常鼓動光緒給人封官,以此收取賄賂,有一次更是收了4萬兩白銀,《國聞備乘》裡就有一段記錄:

魯伯陽進四萬金於珍妃,珍妃言於德宗,遂簡放上海道。江督劉坤一知其事,伯陽蒞任不一月,即劾罷之。

有人會質疑《國聞備乘》是野史,可記錄珍妃收錄這件事的不止國聞備乘,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記載,所以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紙是包不住火的,況且慈禧是只老狐狸,珍妃受賄的事到底還是敗露了。

1894年,瑾妃因被珍妃牽連也受到了「褫衣廷杖」的刑罰,並且被一同降為貴人,比剛進宮時的嬪位還低了一級。

劇照

2、鼓勵光緒推翻慈禧

一山不能容二虎,隆裕皇后不是珍妃的對手,珍妃最想扳倒的自然是慈禧了。

1898年,光緒在康有為等人的支持下推行了「戊戌變法」,目的是為了把國家大權從慈禧手上奪過來,珍妃在這場變法中沒少出謀劃策、還幫著光緒和大臣們傳遞消息,這一記「功勞」被慈禧深深刻在心裡了。

養了那麼多年的兒子竟要推翻自己,這個時候的慈禧對光緒不再抱任何的希望,母子倆撕破臉淪為仇敵。期間,慈禧甚至思考過廢帝。

當媽的,兒子都不要了,兒媳在她眼裡算個什麼東西?

慈禧在囚禁了光緒以後,對著珍妃一頓杖刑,接著就把她打入了鍾粹宮後的北三所,北三所位於紫禁城的最北端,環境很差,每天吃的都是冷菜冷飯。每到逢年過節,慈禧還會派一名太監對珍妃進行訓斥,太監就代表慈禧,珍妃聽訓時必須跪著,結束了還必須叩頭謝恩。

4

在冷宮的日子,珍妃生不如死,可她又對光緒抱著希望,希望著光緒能夠重整朝綱把她救出去,她苦等了兩年,等來的卻是八國聯軍攻打進京。

關於珍妃的死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

八國聯軍兵臨城下,慈禧本來要帶著珍妃逃跑出宮,可珍妃不願意還和慈禧發生了爭吵,慈禧一個沒留神,就看著珍妃跳井了。

這個說法是慈禧親口敘述的,有沒有包庇自己很難說,畢竟以她和珍妃的關係,怎麼會想帶著珍妃一起逃呢?

劇照

第二種

這個版本來自於慈禧的貼身使女榮宮女,被收錄在《崔玉貴談珍妃之死》一文中,是目前最多人相信的版本。

據說,珍妃「投井」那天,榮宮女剛好在慈禧身邊當差,所有的經過都看得一清二楚,她的描述如下:

慈禧命人喊來了珍妃,珍妃跪在地上低頭聽訓。慈禧:「洋人打進城裡來了,外頭亂糟糟,誰也保不定怎麼樣,萬一受到侮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珍妃:「我明白,不曾給祖宗丟人。」慈禧:「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珍妃:「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主持大局。」慈禧:「你死到臨頭,還敢胡說。」珍妃:「我沒有應死的罪!」慈禧:「不管你有罪沒罪,也得死!」珍妃:「我要見皇上一面。皇上沒讓我死!」太后:「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裡頭去,來人哪!」就這樣,珍妃被拖著推進了貞順門內的井裡,慈禧還特別吩咐丟下兩塊大石頭。

通過慈禧和珍妃的對話,可以看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珍妃的「倔」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那樣的時刻和場合她對慈禧說的話還是字字誅心,一點避諱忍讓都沒有,不懂曲線求生;第二方面,珍妃對光緒抱有太大的希望,她的野心沒有滅。

尤其那一句「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主持大局。」,讓珍妃不得不死。

5

1901年,珍妃記著念著的光緒終於回宮了,只是珍妃自己卻是一具面目浮腫、難以辨認的屍體。

她死的那年,不過24歲。

對這個花一般的女子該感嘆些什麼呢?大概只有:莫再生在帝王家,做個尋常女子。

註:圖片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我的祖父小德張》、《國聞備乘》、《崔玉貴談珍妃之死》

相關焦點

  • 慈禧有沒有殺珍妃?慈禧貼身宮女回憶珍妃去世全過程
    其中,她有沒有殺死珍妃,是因為什麼,如何殺死的,則是眾多話題裡熱度最高的。巧合的是,殺死珍妃這一天,宮女榮就在旁邊。這一切,都要從頭說起。珍妃是光緒皇帝最愛的妃子,沒有之一,慈禧則是光緒的養母。八國聯軍侵華,皇帝帶著家眷向西邊逃去,慈禧不知道這一去再回來是什麼時候,於是想著,走之前把敵人殺乾淨吧。此時此刻,她的敵人就只有珍妃了。宮女榮這樣回憶:他們把珍妃從冷宮拖來,珍妃已經失去了昔日做皇妃的光彩,只穿了一件淡青色的旗袍。
  • 真實的歷史記載珍妃之死情節,慈禧太后與珍妃後人描述是不一樣的
    慈禧太后盛怒之下下旨應戰。史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現在的影視劇基本上都以上述歷史為背景來設計珍妃之死的情節。《西太后與珍妃》描述義和團作乩,引發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倉皇逃難,出走前逼珍妃投井。《珍妃淚》描述珍妃大義凜然痛斥慈禧太后賣國,然後投井自殺。這種說法幾乎佔了主流。真實的歷史記載也是雜然紛呈,到底珍妃是投井自盡,還是被太監扔進井中呢?
  • 珍妃井的井口僅十寸,慈禧是如何把珍妃弄下去的?原因讓人很可惜
    說起清朝光緒皇帝和珍妃的愛情故事,那可謂是晚清時期紫禁城的傳奇故事,特別是故宮至今還保留著珍妃的「遺址」珍妃井,這個井口僅有差不多十寸的大小,當年慈禧是如何把珍妃弄下去的呢?早些時候,儘管慈禧將自己的侄女隆裕欽定給了光緒,但她還是更喜歡珍妃(那時候還是嬪),因為珍妃聰明伶俐,又有政治之才,對於當時的慈禧來說,這是惺惺相惜,因為自己也是這類人,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慈禧越發反感珍妃了,原因有四點,第一點皇后隆裕看到光緒和珍妃倆人玩的不亦樂乎,於是非常的嫉妒,就去慈禧那裡挑撥離間;第二點是珍妃竟然支持維新變法,所謂政見之仇不共戴天,雖然有光緒罩著珍妃
  • 慈禧命人將光緒寵愛的珍妃投入井中, 解析慈禧與珍妃的恩怨糾葛
    養心殿旁的燕禧堂西耳房,事實上就變成了珍妃的第二個寢宮。光緒和珍妃之間的愛,使得本就不受光緒寵愛的隆裕皇后,受盡了冷落。慈禧本想藉助隆裕控制光緒皇帝的目的,也徹底落空了,慈禧開始對珍妃不滿。就在此時,又一件事情發生了,1894年初,熱衷於新鮮事物的珍妃,迷上一個洋玩意照相機。珍妃從宮外購買了全套的照相器材帶入宮中,珍妃沒有想到,她的這一舉動,讓她成為了第一個把照相機帶到宮裡的人。
  • 慈禧的陪葬品翠玉白菜,真是珍妃的嫁妝嗎?珍妃親侄女揭開了真相
    慈禧的陪葬品翠玉白菜,真是珍妃的嫁妝嗎?珍妃親侄女揭開了真相 雖然常說帝王無情,但光緒對珍妃是真的寵愛,光緒皇帝的後宮主要有三個女人,一個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隆裕皇后,另外兩個便是珍妃和瑾妃。
  • 慈禧對珍妃,為什麼從一開始的喜愛到最後的厭惡,究竟發生什麼?
    #歷史那些事#都說慈禧和珍妃水火不容,實際上她們不是一開始就是相看兩厭;相反,珍妃也曾經非常受這位「老佛爺」的喜愛和賞識。珍妃漂亮聰明,又口齒伶俐;慈禧喜愛她到什麼地步呢?她愛畫畫,慈禧太后欽點宮中出色的畫師手把手叫她畫畫,宮中有什麼稀罕物,也必有珍妃一份,就連慈禧太后親侄女,當今正宮隆裕皇后都未必得到。可,珍妃和慈禧個性天壤之別,時間一長,矛盾就一點點積攢起來,量變引起質變,最後火山爆發。
  • 珍妃井口直徑不到33釐米,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扔進去的?方法太狠了!
    然而,當珍妃進入皇宮時,她還年輕,沒有什麼經驗,所以很難阻止人們變得邪惡。此外,她對新奇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這引起了以慈禧女王為首的宮廷中小群體的極大不滿。據史料記載,珍妃曾兩次被處以杖刑。一次是,隆裕誹謗珍妃與一名宮廷演員有染。另一次,珍妃慈禧被打了30下,理由是珍妃的衣服太華麗了。
  • 珍妃井這麼小,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淹死的,其實很簡單
    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慈禧太后欽點弟弟副都統桂香之女葉赫那拉為光緒帝皇后。同時,她宣布禮部侍郎左旭的兩個女兒是金和貞。光緒二十年,貞妃和晉妃同時被冊封為妃子。看過珍妃照片的讀者都認為,珍妃是清代所有貴妃照片中最美的。同時,珍妃的樂觀開放,不願被傳統束縛,也讓光緒帝對她寵愛有加。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失敗。
  • 晚清慈禧貼身宮女回憶起珍妃被殺細節,珍妃死前說了這三句話,字字...
    可是那一天,慈禧並沒有做這些事情,而是安靜的一路往宮北走,直到頤和軒,叫了太監傳來珍妃候駕。那個時候的珍妃已經住在冷宮三年了。光緒並非慈禧親生,而是她的侄子,母子本就沒有很深的情分,加上權力矛盾,使得這對名義上的母子相互仇視。那個時候的皇后是慈禧的侄女,處處以自己的出身和背後的家庭壓制著皇帝,逐漸夫妻二人也相互記恨。
  • 珍妃被慈禧害死一年後,發生這樣的一件事情,至今令人費解
    珍妃,她的死因眾說紛紜,甚至引起鬧鬼的傳說,還有夜盜珍妃墓這樣的電影來襯託,讓這個可憐的女子死後也不得安寧。關於動手扔珍妃下井的真兇一直有兩種說法:有人說是慈禧身邊的大總管李蓮英動的手;另一種說法則是二總管崔玉貴抱起珍妃扔入井中。目前來說,大多數人傾向於將真兇指向崔玉貴。
  • 珍妃到底是如何被塞到不到10寸的井裡的?慈禧真是太有心機了!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珍妃井了。據說過去有很多宮女都被推進了井裡,是有很多冤魂的,每當夜幕降臨珍妃的冤魂就會從這裡爬出來哭訴自己的遭遇,讓人聽了背後一陣寒意。這口井便是當初光緒最疼愛的珍妃,被慈禧派人推下去的那口。那麼,想必很多見過這口井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惑:井口這麼小10寸都不到,珍妃這麼大一個人,是如何被扔進去的呢?
  • 珍妃被慈禧扔到井裡前,嘴裡一直喊3個字「李安達」是啥意思
    光緒別看貴為一國皇帝,但頭上卻壓著一座大山一樣的慈禧太后、慈禧強勢驕橫,對皇權有著極強的佔有欲,幾乎不容光緒染指。光緒空有皇帝之名,實則已經淪為徒有虛名的傀儡,內心苦悶不已。而他身邊的人,又幾乎都是慈禧的心腹眼線,連他的皇后隆裕也是慈禧親弟弟的女兒,光緒無時無刻不感到孤立寂寞。而珍妃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 珍妃墜井2年後,娘家為打撈遺體燒香叩頭,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當珍妃被帶到頤和軒時,眼前的情形更令他心生疑竇,整一個頤和軒,竟然只有慈禧太后坐在那裡,一個服侍的宮女都沒有。後面就是珍妃跪下拜見,聽訓。慈禧直奔主題,稱洋人已經打進北京城,她準備帶大伙兒避一避,但是不方便帶珍妃走。而現在外面很亂,擔心將來珍妃被洋人侮辱,會丟了皇家的臉面。
  •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
    而珍妃呢,當時才13歲,卻已經是明眸善睞的小美人,跟隨父親從小在廣州長大,性格活潑,容易接受外來新思想,光緒越來越喜歡珍妃。剛入宮的時候慈禧也是喜歡珍妃的,覺得這時候的珍妃很像當初的自己,年輕漂亮有朝氣,所以慈禧六十大壽還晉封珍嬪為珍妃。慈禧太后不喜歡珍妃,這是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慈禧太后也因此先把珍妃打入冷宮,而後又處死。
  • 珍妃開始很得光緒與慈禧的喜愛,為何最終慘死?其實並非因新政
    最初,聰明伶俐的珍妃頗得慈禧歡心,慈禧並沒有太過幹涉光緒對珍妃的專寵。但珍妃思想開放,喜歡新事物,在禮法森嚴的皇宮大內顯得格外另類,而頑固守舊的慈禧也漸漸開始對珍妃的行為心生反感。珍妃特別喜歡照相,她託人買來照相機,「不拘姿勢,任意裝束」,不僅在自己的景仁宮照,還在皇帝的養心殿照,並暗中指使一戴姓太監在紫禁城東門外開設了一個照相館。再加上珍妃愛穿男裝在宮裡走動,讓慈禧更加反感,認為她丟了皇家的臉面。但真正招致慈禧厭惡的事情,是珍妃參與了賣官活動。
  • 光緒帝和珍妃的生死戀,連慈禧的太監都被感動了,出來作證
    光緒帝其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皇帝,他一心想挽救腐朽的大清,可是永遠都活在慈禧的陰影之下,始終掌握不了實權,他的所有理想最終都化為了泡影。而且在「老佛爺」死前,光緒帝還被提前送到了地下,因為老佛爺怕自己死後,光緒帝刨她的墳。或許光緒帝不會這麼做,但老佛爺是這麼想的。
  • 光緒對珍妃的愛到底有多深?珍妃離世後,30歲的光緒八年不近女色
    慈禧皇后想要徹底的把持朝政,特選了自己親妹妹的次子愛新覺羅載湉登基為帝,他的父親深知這其中利害,可無能為力也無法改變什麼。光緒帝登基時實際年齡才三歲半,他是慈禧皇后為自己掌握政權,布下的一粒重要的棋子。光緒帝時期外有帝國主義侵略,同時帝國主義國家又陸續完成了工業革命。
  • 慈禧為何要處死珍妃?光緒帝寵愛是一方面,她自己也犯了個大錯
    60大壽;也有人認為慈禧沒有帝王的胸襟,具體就體現在對光緒皇帝和珍妃的態度上。珍妃起初進宮的時候只是一個嬪位,因為寫得一手好書法被慈禧太后賞識,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1894年奉慈禧太后的旨意晉升為妃。 根據清末史書《國聞備乘》中所說,因為珍妃天生比較活潑好動,光緒皇帝特別與珍妃相處「惟珍妃生性乖巧……德宗尤寵愛之」憑藉著皇帝和慈禧太后兩人的共同寵愛,珍妃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甚至要凌駕於皇后與瑾貴妃之上。
  • 慈禧非常聽這個女人的話,光緒和珍妃都受她的保護
    在許多人心裡,慈禧儼然都是一副老妖婆的形象,她垂簾聽政,把一個國家最大的皇帝都掌控於自己的手掌之中做一個傀儡。因此,很難想像出慈禧會有怕的人,但想像是想像,在實際情況中慈禧確實有一個怕的人。慈禧最怕的一個人就是榮壽固倫公主,她是恭親王奕訢的長女。最重要的是,榮壽公主是清朝的最後一個公主。
  • 被誤解的歷史真相,其實珍妃並非那麼好,慈禧並非那麼惡
    進一步論就原由,隆裕皇后與慈禧有親緣關係,慈禧與光緒帝也有親緣關係,認為慈禧因為隆裕皇后而惡光緒帝與珍妃,很難解釋,何況慈禧是個「政治家」,「婆婆」計較「兒媳」之間的問題就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