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墜井2年後,娘家為打撈遺體燒香叩頭,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2020-12-20 微影悼紅

紫禁城內景祺閣的北頭,有一座單獨小院子,名曰東北三所,明朝時,這裡是宮廷裡一些有功奶母的養老居留之處,煙火人情,與別處無異。

至清朝,這裡成為了限制個別後宮妃嬪人身自由的地方,此後院落裡外長期緊閉著門窗,四周荒涼無比。人們稱呼這裡為「冷宮」。

戊戌變法後,光緒與慈禧的關係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他被幽禁在四周環水的瀛臺裡。而深得君歡的珍妃則被打入了冷宮。

珍妃生前所住冷宮

據當年曾貼身服侍過珍妃的宮女所言,被打入冷宮後的珍妃,境況極其悽涼。她住在最西頭的屋子,屋門由外邊瑣著,緊有一扇窗可活動,她的飯菜和洗臉水都由這扇小窗遞進去。不久,原本一絲不亂的烏髮、光滑潔白的皮膚,都爬滿了蝨子,形同乞丐。

平日裡,沒有人會同她交流,偶爾只有一兩個太監對她嗤之以鼻:「瞧你那德行樣兒」,逢年過節時,太監們才會奉旨前來申斥一番,珍妃跪地敬聽畢,還得叩頭謝恩。

這樣暗無天日的日子,珍妃整整熬了兩年之久。若非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珍妃的結局如何?很少人去想過,因為在這一年,她的人生就畫上了句號。

1900年7月20日中午,在內廷回事的頭兒崔玉貴,接到慈禧的吩咐,讓其到珍妃處傳旨,未正時刻帶到頤和軒見她。

崔玉貴在宮裡摸爬滾打多年,接到這件差事時,便感覺不妙。因為在內廷,要領一個妃子出宮見人,必須是兩個人一起進行。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找到了管派差事的陳全福,陳全福聽了他的情況後,也頗感怪異,就跟他出主意,讓他找頤和軒管事的王德環。

當珍妃被帶到頤和軒時,眼前的情形更令他心生疑竇,整一個頤和軒,竟然只有慈禧太后坐在那裡,一個服侍的宮女都沒有。

後面就是珍妃跪下拜見,聽訓。

慈禧直奔主題,稱洋人已經打進北京城,她準備帶大伙兒避一避,但是不方便帶珍妃走。而現在外面很亂,擔心將來珍妃被洋人侮辱,會丟了皇家的臉面。

這意思很明白:「你自己看著辦吧,是自己結果,還是我們動手?」

珍妃卻沒直面這個問題,反而去戳慈禧的心窩子:「你避一避可以,但皇上得坐鎮京師,維持大局。」

這句話說得義正辭約,噎得慈禧無言以對,只能耍蠻,馬上命令崔玉貴將珍妃扔進井裡去。

將珍妃推入井裡後,崔玉貴還搬來兩塊大石頭投了進去,當日紫禁城一豔,就此「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

這一年,珍妃才25歲。

而在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中,珍妃含冤而死,主謀慈禧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那麼幫兇崔玉貴,後來怎樣了?

1901年,從返回北京後,慈禧好像變了一個人,在此之前,于洋人面前,她總是高高在上的,洋人見到她,得跪著磕頭。而現在,她學會了見到洋人的夫人時,笑吟吟地拉著對方的手打招呼了。

而皇帝的寵妃墜井一事,此前早傳遍京城,人們都聽聞慈禧將珍妃推下井裡,這很是影響自己的形象啊,將來載之史冊,豈不是要留下千秋罵名?怎麼辦才能扭轉這一局面呢?

首先,找一個背鍋俠,撇清所有干係。 在從西安返京前,作為奴才的崔玉貴,先行抵達紫禁城,為迎接聖駕做準備。然而第三天,慈禧便翻出了珍妃一事,稱當初只想嚇嚇珍妃,沒想過真的要珍妃的命,誰料崔玉貴卻逞能,將珍妃推了下去,現在看到崔玉貴就痛心和惱怒。 就這樣,崔玉貴被攆出了紫禁城。

其次,將珍妃打撈出來,恢復名譽。

顯然,打撈遺體這種事,若非熟人進行,是非常容易引發一系列後續問題的,所以慈禧將這一艱巨的任務,指給了珍妃的娘家。

在珍妃被打入冷宮時,她的兄長也因捲入變法一事被革職為民,俸祿和錢糧一律被斷絕。一家人為了避開慈禧的報復,趕緊變賣北京房產,逃到了上海。

慈禧下旨後,一家人不得不又北上,找一個地方借住下來,開始打撈事宜。

彼時,珍妃的遺體已經在井水裡泡了一年半有餘,井口又非常小,所以怎麼也撈不上來。慈禧為此大發雷霆,表示辦不好就問罪全家,珍妃兄長嚇得魂飛魄散,實在想不到什麼辦法,慌亂中只能求助於珍妃本人——擺香案,磕頭禱告,求珍妃顯靈,救救全家老小。

不過,後來珍妃被打撈出來,還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遺體打撈上來那天,光緒沒有來到現場,此後他也再沒親近任何一個女子。

慈禧為了安撫光緒,也為了堵住外面人的嘴,對珍妃表示痛惜不已,追封她為「珍貴妃」。但是她仍被葬在西直門外的田村,那裡是宮女的墓地。直到慈禧和隆裕去世,瑾妃執掌後宮大權,才將這位親妹妹的棺桲移葬崇妃園寢。

離開皇宮後的崔玉貴,一直住在地安門鼓樓後宏恩觀,那裡一直是宮裡出來的太監集中地,大多老弱病殘,是太監的「養老院」。

崔玉貴在這裡住了四天,家中兄嫂聽聞後忙領侄兒們前來請回家去住,當初崔玉貴在宮中得勢時,侄兒們沒少沾叔叔的光,幾個侄兒甚至還進入宮中跟慈禧太后磕頭請安。

然而面對兄嫂的邀請,崔玉貴竟拒絕了,仍舊住在宏恩觀。只是每隔十天樣子會回家看望一次。

崔玉貴拒絕回家,自然有性格倔強的緣故,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宏恩觀他是住得無拘無束的。而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日在宮裡做管事時,崔玉貴的為人還可以,不然得罪了誰,都很難在宏恩觀立足,更別提住得舒坦。

不過,每每在談起珍妃一事時,他仍心有餘悸,外加憤怒,他曾與一位老宮女說到:

把珍妃推到井裡的事,洋人是都知道的,為了轉轉面子,就將罪扣在我的頭上了。這就是老太后虧心的地方。說她虧心並沒有說她對我狠心,到底還留我一條小命,如果要拿我抵償,我又有什麼辦法呢?想起來,我也後怕。

1922年,崔玉貴搬到 藍靛廠立馬關帝廟靜養,在此期間,某軍隊還曾向他索要八萬元,顯然崔玉貴也湊不到這等巨款,最後不了了之。後來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崔玉貴聽後憂慮成疾,加之患上疽發背這等不治之症,四年後,也就撒手人寰了。

無論如何,比起珍妃來,他要幸運得多。

相關焦點

  • 珍妃井這麼小,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淹死的,其實很簡單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58,閱讀約2分鐘真公主,滿洲人,掛著紅旗,是光緒帝的寵妃。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慈禧太后欽點弟弟副都統桂香之女葉赫那拉為光緒帝皇后。光緒二十年,貞妃和晉妃同時被冊封為妃子。看過珍妃照片的讀者都認為,珍妃是清代所有貴妃照片中最美的。同時,珍妃的樂觀開放,不願被傳統束縛,也讓光緒帝對她寵愛有加。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失敗。珍妃因擁護維新,得罪慈禧太后,當即下獄。光緒帝雖然渴望珍妃在身邊,但慈禧太后卻將兩人分別囚禁,讓光緒束手無策。
  • 珍貴史料:回憶 「珍妃」遺體打撈全過程
    慈禧和光緒迴鑾慈禧殺害珍妃後連夜逃出北京,一路西行最後到了西安。籤訂《辛丑條約》後,八國聯軍答應撤兵,在西安待了一年的慈禧,於1902年1月8日回到北京。為了緩和國內外的輿論,同時,慈禧也覺得落個「殺害兒媳婦」惡名不光彩,就對外宣稱說:是珍妃擔心自己受辱,在洋人進宮前,投井殉節的。又特命珍妃的娘家,下井打撈。按規矩,嬪妃的家屬,根本不許進宮,除非嬪妃生孩子。平常家屬要買通大太監,才能和嬪妃通消息。現在讓她家裡人撈屍,也算是一種恩典。
  • 當年把光緒珍妃投入井中的大太監崔玉貴後來怎樣了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慈禧太后攜光緒帝等一行人倉皇西逃,而在慈禧西逃前曾下旨讓光緒帝寵妃珍妃投入自盡。珍妃自然不願意無緣無故死去,但慈禧是鐵了心要致珍妃於死地,所以她並不管珍妃的抗議,強行將珍妃處死,而當時動手將珍妃投入井中的正是大太監崔玉貴和頤和軒管事王德環兩人。
  • 珍妃被慈禧害死一年後,發生這樣的一件事情,至今令人費解
    珍妃,她的死因眾說紛紜,甚至引起鬧鬼的傳說,還有夜盜珍妃墓這樣的電影來襯託,讓這個可憐的女子死後也不得安寧。關於動手扔珍妃下井的真兇一直有兩種說法:有人說是慈禧身邊的大總管李蓮英動的手;另一種說法則是二總管崔玉貴抱起珍妃扔入井中。目前來說,大多數人傾向於將真兇指向崔玉貴。
  • 真實的歷史記載珍妃之死情節,慈禧太后與珍妃後人描述是不一樣的
    慈禧太后盛怒之下下旨應戰。史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現在的影視劇基本上都以上述歷史為背景來設計珍妃之死的情節。《西太后與珍妃》描述義和團作乩,引發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倉皇逃難,出走前逼珍妃投井。《珍妃淚》描述珍妃大義凜然痛斥慈禧太后賣國,然後投井自殺。這種說法幾乎佔了主流。真實的歷史記載也是雜然紛呈,到底珍妃是投井自盡,還是被太監扔進井中呢?
  • 珍妃井的井口僅十寸,慈禧是如何把珍妃弄下去的?原因讓人很可惜
    說起清朝光緒皇帝和珍妃的愛情故事,那可謂是晚清時期紫禁城的傳奇故事,特別是故宮至今還保留著珍妃的「遺址」珍妃井,這個井口僅有差不多十寸的大小,當年慈禧是如何把珍妃弄下去的呢?珍妃,出身於管家女子,從小就跟隨伯父在廣州長大,受到伯父的影響,珍妃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詩詞歌賦,在進入宮中後,她很快就成為了珍嬪。從小珍妃就長得五官清秀,性格開朗,由於年紀上小,珍妃一點都不懂後宮心計,這一點光緒皇帝非常的喜歡。
  •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讓慈禧動了殺機?
    在北京故宮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有一口普通的水井,卻因為歷史上有一位妃子溺死在井中而聞名,並且以妃子的妃號命名被叫做「珍妃井」。廣州作為當時最主要的通商口岸,與西方對接密切,珍妃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接觸到了很多開放和先進的思想,行事作風也漸漸受到了影響。1889年(光緒十五年),18歲的光緒到了成親的年紀,慈禧太后挑選了自己的侄女葉赫那拉氏(隆裕皇后)做正宮娘娘,而長敘的四女兒和五女兒分別被冊封為「瑾嬪」和「珍嬪」。
  • 清朝太監竟親眼見到珍妃被丟到井裡全過程!
    說起珍妃,可能不少人沒多少印象。但是說起前幾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神醫喜來樂》,相信許多人都看過。在電視劇,喜來樂用綠豆、豆腐、雞蛋,治好了光緒皇帝妃子身上的傷,那位妃子便是珍妃了。也正因為如此,皇帝賞賜了喜來樂意見黃馬褂。這也足以見得,光緒皇帝對珍妃娘娘的喜愛。
  • 慈禧命人將光緒寵愛的珍妃投入井中, 解析慈禧與珍妃的恩怨糾葛
    光緒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14歲珍妃和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瑾妃,同時入選後宮,被封為嬪,她們的父親是禮部左侍郎長敘,五年後二人同時被晉封為妃。瑾妃性格內斂,相貌平平,光緒皇帝並不喜歡她。而妹妹珍妃模樣俊俏,自幼隨伯父在廣州長大,受新思潮影響,思想開放,性格開朗。
  • 珍妃被投入水井殞命,當真受了冤屈?就她生前所為這已是最好下場
    01故宮大大小小的景點中有一處皇妃殞命之地頗有名氣,許多遊客都會慕名而來,這裡就是珍妃井。珍妃井是在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攜光緒倉皇鼠竄之際,命令太監崔玉貴將珍妃處死的地方。崔玉貴將珍妃投入井中,一年後珍妃的屍體才被打撈出來。
  • 珍妃被慈禧扔到井裡前,嘴裡一直喊3個字「李安達」是啥意思
    光緒十五年(1889年)十月初五,對於清朝戶部侍郎長敘而言,是他畢生難忘的一天。他的兩個女兒,在這一天走入紫禁城,並且同時被選中成為光緒皇帝的妃嬪,姐姐被冊封為瑾妃,妹妹被冊封為珍妃。這一天對光緒皇帝而言,也是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日子。
  • 珍妃到底是如何被塞到不到10寸的井裡的?慈禧真是太有心機了!
    到故宮旅遊過的朋友,都會知道宮裡有很多的井,也知道這些井裡的水都不能喝。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珍妃井了。據說過去有很多宮女都被推進了井裡,是有很多冤魂的,每當夜幕降臨珍妃的冤魂就會從這裡爬出來哭訴自己的遭遇,讓人聽了背後一陣寒意。
  •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慈禧慌忙西逃前為何還不忘將珍妃推入井中?
    慈禧心狠手辣、睚眥必報,珍妃多次觸犯到她的利益讓她非常不舒服,考慮到日後珍妃可能會勾結洋人對付自己,慈禧便一不做二不休在西逃之前將她推進井裡淹死。清朝末年,政府腐敗無能,使得外國列強對中國這一片沃土虎視眈眈,為了保家衛國,民間自發組建義和團對抗洋人。
  • 珍妃冤死以後,光緒為何不敢安葬?而是13年後瑾妃將其安葬
    1900年,八國聯軍打到紫禁城,這個時候的慈禧,趕忙的帶著光緒,以及其他的皇親國戚,開始了逃亡。逃跑之前,慈禧就下令,讓太監把珍妃推入井中,慈禧太后就開始了逃亡生活,從北京逃亡西安。慈禧在西安住了一年多,這個時候,清政府和八國聯軍,已經談判好了,八國聯軍同意退出北京,慈禧就打算回北京。
  • 珍妃是如何被慈禧太后害死的?清滅後,一老宮女道出了當時的真相
    眼看光緒快要18歲了,慈禧雖然不想還政於光緒,可也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慈禧決定要為光緒選妃,當然,慈禧已經決定了皇后的人選,那就是她的親侄女,光緒的親表姐,所以不管光緒喜歡誰,葉赫那拉氏成了隆裕皇后,侍郎長敘,雖然花重金賄賂了李蓮英,他的兩個女兒也不過封了珍嬪和瑾嬪。
  • 故宮每天關門之前先鎖珍妃井?傳說很恐怖,事實很簡單
    相信不少看官都對故宮的各種靈異故事有所耳聞,其中流傳甚廣的一個就是「珍妃井」,說到晚上珍妃的冤魂就會從井口爬上來,彈琴、唱歌,哭訴自己的悲慘機遇,著實令人背上一陣發寒。也因此,就有傳言說故宮每天傍晚閉館之前,第一件事就是鎖了珍妃井。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晚清慈禧貼身宮女回憶起珍妃被殺細節,珍妃死前說了這三句話,字字...
    下面我將光緒年間慈禧的貼身宮女」榮兒「於晚年對這本書的作者談及的回憶整理出來,涉及到珍妃去世的細節部分如下:(圖片中左側珍,右側瑾妃)光緒二十六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也即公元1900年八月十五日。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慈禧太后,隆裕皇后,光緒帝以及重要的人物向西逃走直達西安。在這前一天,便是珍妃的被害身亡的日子。農曆七月二十日,慈禧還安穩的在自己宮中休息,仿佛轉一天並不需要需要遠行。
  •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只是在老太后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放肆。倒是光緒非常值得同情的。這裡不談他的政績,只談他的生活,尤其是愛情。
  • 珍妃被投井一年後才被打撈出,面容盡毀,死的很不甘心!
    看過光緒皇后的照片,我們一定會為這個男人而感到悲傷,明明是帝王之身,本可想後宮之福,那是自己的皇后,不但是駝背,而且是齙牙,這場表姐弟之間的婚姻註定是失敗的。那我們再看一看瑾妃,瑾妃就真的是一個少言寡語的小胖子,這讓光緒也十分無奈。
  • 光緒帝和珍妃的生死戀,連慈禧的太監都被感動了,出來作證
    由於這層關係,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同治帝死後,慈禧便把這個姨侄兒立為皇帝,這也鑄就了光緒帝悲情的一生。慈禧是歷史上有名的女強人,他立光緒帝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好垂簾聽政,所以光緒帝在她面前只不過是一個玩物,隨便呼來喝去,連慈禧手下的小太監都不把光緒帝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