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篇——不建議硬憋回奶

2020-08-13 Dorinhell

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了輔食,由於她牙齒長得晚一直也沒給她吃大顆粒的食物,所以主要還是以母乳為主。

到10個月的時候發現她一直沒有長秤了,就開始計劃斷奶。慢慢給她奶粉,讓她習慣奶粉的味道,一開始她很排斥,喝一口就乾嘔,我就加在輔食米糊裡喂,一罐餵完了,她基本能接受奶粉了。

提前一個月開始漸漸的給她增加一頓輔食,減少一頓母乳。我家寶寶屬於睡覺特別不安穩的,有點動靜就會醒,醒來就要吃,月子裡養成了不好的習慣,為了哄她睡覺自己也安生一點!所以先給她減少白天的量比較容易!

寶寶適應之後白天我一般只給吃兩次母乳了,某個周五就開始正式斷奶,白天我堅持沒餵她,爸爸下班回來我們就回寶寶奶奶家,晚上跟著奶奶睡覺,晚上吵了一兩次然後自己就睡著了。就這樣過了兩晚我們周天就回來了,也算成功吧,寶寶還是比較好斷的。

作為媽媽來說,那真的是痛苦啊,我當天去買了回奶寶,中藥性質的,沒多大副作用,喝了兩天感覺沒什麼效果,實在受不了我就擠出來了,而且擠空了。然後網上諮詢醫生,問朋友,大部分都是說硬憋回去,說我擠完就白費功夫了。由於疼痛難以忍受,我又買了維生素B吃,也有回奶功效。但是每次裡面硬塊太多,揉不散。我就覺得我不能這樣,不然必得乳腺炎,所以我選擇了擠出來。

我受不了痛第三天早上又用吸奶器吸了50ml左右,沒吸完,但是明顯舒適了很多。就這樣忍受不了的時候擠出一點,到自己感覺舒適為止,間隔時間也由原來的1天變到2天、4天……到最後沒感覺到有硬塊不會難受就好了。

我現在是不建議這種硬憋回去的斷法,對媽媽傷害太大了,而且還容易得乳腺炎之類的。

  • 希望對寶媽們有幫助!

相關焦點

  • 硬憋回奶?打回奶針?都不如科學回奶!
    很多寶媽也會選擇硬憋回奶,無非兩種:一種是不願意吃中藥,覺得中藥苦,另一種覺得自己奶水已經不多了,覺得喝點大麥茶,差不多就自己回沒了。千萬別再硬憋了!一說到要找催乳師科學回奶和排殘奶,家裡的阿姨大媽們會說:矯情俺們都是自己憋的,漲了疼了難受了,發燒都是正常的,不發燒奶咋會回去孰不知,你說的都是引起乳房鬆弛下垂外擴,乳腺結節增生的最大隱患,而且殘奶在乳腺管內,營養物質輸送不進來,毒素排洩不出去,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可不是鬧著玩的!如果條件還允許,何苦為難自己?什麼是回奶?
  • 斷奶後靠「憋」來回奶?這種錯誤的回奶方法,你也犯了嗎?
    導語:很多的媽媽斷奶之後就靠硬憋回去,有得順利回奶了,但是有得媽媽卻出了問題。一個親戚家的妹妹最近給孩子斷奶了,她就是硬憋回去的,說前兩天胳膊直接放不下去,不能碰,然後慢慢的好點了,這種順利的憋回去的還算是好的,不過開始也是挺痛苦的。
  • 斷奶季 | 憋奶與回奶的區別
    回奶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回奶及人工回奶兩種。一般來講,因哺乳時間已達10個月至1年而正常斷奶者,常可使用自然回奶方法;而因各種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時間尚不足10個月時斷奶者,則多採用人工回奶方法。另外,正常斷奶時,如果奶水過多,自然回奶效果不好時,亦可使用人工回奶方法。
  • 回奶是硬憋回去還是擠出去?是否和情緒有關?回奶的秘密一次講清
    就這樣一直回去了半年多,突然有一天同學說,她嬸嬸被她奶奶氣到回奶了。因為奶奶平時過於任性,不讓幹的事情非要幹。本來已經斷奶成功了,這下子一下回奶了,她嬸嬸就硬憋著,都憋出乳腺炎了,擠出來她奶奶又覺得浪費,非要給孩子吃,孩子斷奶又失敗。兩個人因為這件事把全家搞得天翻地覆。
  • 回奶太難了!是硬憋回去還是擠出去?
    對於奶水足的媽媽來說,回奶時的漲奶就最為讓人難耐,因為整個乳房都是又漲又痛,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有的媽媽就不知道回奶是硬憋回去還是擠出去?自然回奶就是等到寶寶過了1歲之後,媽媽通過漸漸減少餵奶量及次數來達到斷奶的結果。人工回奶就是在寶寶1歲之前哺乳期還未結束之前,就通過戒奶的手段來退出母乳餵養的階段。一般來說,自然回奶要比人工回奶更容易,同時對母嬰都好。
  • 斷奶後,回奶全靠「憋」?不想得乳腺炎,記住醫生說的做好3件事
    看到很多媽媽說,斷奶之後,回奶全靠硬憋,將奶水堵回去。這樣子做真的健康嗎?對媽媽的身體沒有影響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真實的案例。李麗今年27歲,去年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因為工作的原因,寶寶8個月大就準備斷奶了。
  • 斷奶憋成「石頭奶」,遠離3個誤區,寶媽輕鬆斷奶無硬憋!
    對於大多數的寶媽來講,給孩子斷奶就是一件十分「殘酷」的事情,斷奶硬憋的脹痛會刺激著寶媽的每一根痛覺神經,在此同時,寶媽還要面臨著發燒,寶寶哭鬧等一系列煩心事。一、給寶寶斷奶時,一定要避開這3種斷奶誤區1、回奶時一旦出現脹奶就生擠其實我們的這種做法根本就不對,對於寶媽們的胸部健康來講沒有任何好處。
  • 科學回奶,讓寶媽的「斷奶」之路,輕鬆不止一點
    現在在哺乳期的大部分寶媽都開始關注如何科學回奶。在雷氏普愛平臺收到了很多寶媽們的私信,說自己已經開始回奶,幾天後,感覺乳房軟了,覺得斷奶成功。但是過段時間又會來諮詢:我現在斷奶了,但是乳房裡有硬塊,怎麼回事?
  • 回奶沒回好,憋成乳腺炎!做好2事,助你輕鬆回奶
    之前聽一位寶媽小蕙哭訴自己的回奶經歷,真的讓人十分心疼:小蕙說,她前幾天開始給寶寶斷奶,聽人說回奶只要不給孩子吃就行了,脹奶的時候疼也沒怎麼管,結果昨天突然發燒了,而且乳房有嚴重硬塊,典型的乳腺炎症狀。經歷過哺乳期乳腺炎,沒想到回奶也會得乳腺炎了,又腫又痛,難受的不行,又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 斷奶後,如何科學回奶不痛苦?
    斷奶以後很多的媽媽還是會有乳汁排出,很多的媽媽說就是硬憋回去的,但是過程很痛苦,有的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得了乳腺炎,可見這種回奶方式是不行的,那如何才能科學回奶呢?乳汁的分泌跟外界的刺激有直接關係,孩子吸得越多,乳汁分泌就越多。
  • 斷奶了怎麼回奶愁壞人?掌握科學斷奶方法,寶媽不受罪!
    因為我乳腺炎真是吃盡了苦頭,所以回奶專門從機構找的回奶師,會對奶量進行測評,然後針對個體定製回奶計劃,下面聊下具體內容:首先是疑問解答!有沒有回奶的手法?可以快速回奶嗎?答案:可以去醫院開溴隱亭快速回奶,奶多的話大概要吃一周左右,但是副作用大。科學做法是讓奶水慢慢回去,對大人對寶寶都好!禁止硬憋,尤其是乳管細愛堵奶的媽媽(我就是),硬憋的後果就是有可能再次乳腺炎。回完奶要不要排殘奶?
  • 25歲寶媽靠「憋」回奶,誘髮乳腺炎化膿手術,醫生:這方法不可取
    哺乳期過後,每個媽媽都需要經歷一個斷奶、回奶的過程。回奶聽上去並不困難,但卻有不少的寶媽深受斷奶的痛苦,不僅過程劇痛,嚴重的還會誘髮乳腺炎。茜茜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回奶案例,她今年25歲,是第一次做媽媽,有很多東西都不懂,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 斷奶不等於「憋奶」,春季斷奶提上日程,還得用這些安全的方法
    文|福林媽咪天一暖和,一些寶媽開始把斷奶提上日程,可是一說斷奶就會有兩個字在腦子裡浮現,那就是「痛苦」,不光寶寶痛苦,寶媽也痛苦,因為這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痛苦。對於斷奶,老一輩回答你的永遠往往只有一個字兒:憋!
  • 憋奶與回奶的不同?你的乳房有這些分泌物嗎?
    斷奶季到了,憋奶和回奶兩者有什麼區別?各位寶媽了解多少呢?回奶的意思是斷奶之後,乳房停止乳汁分泌。回奶的方式主要有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兩種。一般情況下如果媽寶奶水過多、不想斷奶周期太長、覺得自然回奶效果不好都可以使用人工回奶的方式。
  • 退奶還在靠硬憋?科學回奶的7個小方法全在這裡!(孕媽知識講堂)
    如果哺乳時間已經達到10個月以上,而且能夠正常斷奶,一般來說,選擇自然回奶是最好的,而且成功率也很高。如何能輕鬆、有效退奶呢?下面給打算退奶或是正在退奶的寶媽們介紹一些實用的小方法。1、提前減少餵奶次數在打算給寶寶斷奶的前一段時間就要慢慢減少餵奶次數,拉長兩次餵奶的間隔時間,儘量能不親餵就不親喂,再配合吃點韭菜之類的食物
  • 說說我回奶的辛酸史,新手媽媽解放記
    寶寶6個月了,我也終於決定斷母乳了,現在距離回奶已經半個月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有關回奶的是是非非吧!第一個原因是我之前特別容易堵奶,一堵奶就發燒,特別難受;第二個原因是我家寶寶並沒有表現出對母乳特別的喜愛,親餵和瓶餵都吃的不多,所以6個月了體重也只是剛好達標。現在斷母乳半個月,純奶粉餵養,每次都是「噸噸噸」的喝,體重還有了小小的升高,所以可能是個適合喝奶粉的娃吧;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產假休完了要上班了,綜合考慮我決定斷奶了。好啦,下面進入正題,說一下我的回奶經歷!
  • 如何科學斷奶和回奶?
    但這種方式真的不建議。對於寶寶來說,分離式斷奶,真的太殘忍。幾經周折,好不容易寶寶徹底斷奶了,但讓人尷尬的是大多數媽媽在斷奶回奶過程,也常會經歷「漲奶」、「乳腺炎」等情況,因此對於每一位寶媽而言,回奶時方式方法也很重要,若不注意寶媽、寶寶都會比較遭罪,今天愛馨源就跟大家詳細分享回奶的正確方法,以及平時經常遇到的處理「誤區」。
  • 斷奶這樣回奶,媽媽不受罪,寶寶不哭鬧!
    隨著寶寶的成長,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攝取了,媽媽準備斷奶的同時要做好回奶的準備,因為回奶不當會輕者會引起乳房脹痛,嚴重會導致乳腺增生。回奶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不可盲目採取快速斷奶的方法,一定要遵循科學的方法。
  • 吃韭菜真的會回奶嗎?真的
    如何科學斷奶?聽聽「奶神」李政大夫的高招  吃韭菜真的會回奶嗎?  河南商報記者 吳濤 宗雷  乳汁是媽媽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可奶水少、老積奶等問題困擾了一大撥媽媽。  寶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不,上周,找到鄭州市中醫院乳腺科主治中醫師、被哺乳期媽媽親切稱為「奶神」的李政,為近400位寶親開了一場微課堂。
  • 斷奶、回奶很難?一文 get 6個斷奶方法+3個回奶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嬰幼兒出生後純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並建議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如果條件有限,例如媽媽確實存在一些特殊因素,比如個人工作的考慮、醫學原因,或者某些不可控因素等,提前斷奶也是完全可以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因此而有太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