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父之文
字|3920字,閱讀用時7分鐘
官場上有一句話,叫「不請示、不匯報,小心你的烏紗帽」。
這句話雖然含有戲謔成分,但卻道出了一個事實:職場上工作匯報很重要!
其實,每個身處職場中的人,每天都在進行著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與匯報。匯報每天都在發生,但是匯報後的結果卻大相逕庭。有的匯報把領導聽高興了,有的匯報把領導聽毛了。領導高興了,升職加薪指日可待,領導不高興了,後果可想而知。
因此,匯報工作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卻是一個技術活。匯報工作人人都會,但是,你可能用的卻是錯誤的匯報方式。
職場中匯報工作總是被領導懟,我招誰惹誰了
有段時間,和公司一位同事聊天的時候,他總向我抱怨:部門內的人包括自己,每天都被領導罵。給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剛說一句話,領導就劈頭蓋臉的一頓批評,搞的大家都不想幹下去了。
在職場中,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找領導匯報工作,剛說一句,就被領導懟了回來。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會歸結為領導脾氣不好,難以伺候。真是這樣嗎?
有一家建築公司,在各地成立了十幾家分公司。其中一家分公司的經理,脾氣特別不好,在他手下幹活的項目經理換了一茬又一茬。每次做離職面談的時候,這些項目經理都是一臉無奈。談到離職原因時,都不約而同的說,這是什麼人啊,講話講不上兩句就發脾氣罵人,在他手下幹活一點尊嚴沒有。
給這個經理招人,成了人力資源部一件頭疼的事情,但是不招又不行。每次招到人之後,負責招聘的同事就暗暗祈禱,這次千萬幹久一點。
或許真應了那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後來還真有一個項目經理,來到公司後,一直在他手下幹活,而且每次這個分公司經理到集團的時候就忍不住誇獎他。後來得個機會,就問那個項目經理,你有什麼良方,竟然搞定了這個主。他很認真的說,沒有啥,就是給他說事之前,先看看他心情怎麼樣,做事之前多匯報,交代的事情及時完成,出了問題及時匯報,其他的也沒啥了。
工作匯報這麼高難度的工作竟然讓他說的如此輕描淡寫。
其實,匯報工作,不但需要精心準備匯報內容,還要講究匯報策略,更需要匯報內容有邏輯。如果臨時準備,倉促上陣,在領導的拷問下,答不上來,或答非所問,挨一頓罵不說,可能還會被領導扣上不堪大任的帽子。從此以後,在職場中就算涼涼了。
《哈佛學不到》的作者馬克.麥考梅克曾說:「誰經常向我匯報工作,誰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誰不經常匯報工作,誰就沒努力工作。」
匯報工作也是職場中的一門學問
匯報工作看似事小,但背後反映的哲理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能夠說服領導,被領導欣然接受,有的卻引起領導反感,甚至大發雷霆。
1.不了解領導的做事風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風格,領導也是一樣。
DISC性格分析,把人的性格劃分成了四種風格。D型性格的人屬於外向支配型性格,做事不拘小節,關注結果,高標準,嚴要求。I型性格的人屬於樂觀自信型,為人熱情,有創新精神,不注重細節。S型性格的人屬於穩健保守型,為人友善,不喜爭論,不喜變化。C型性格的人屬于謹慎冷靜型性格,注重邏輯,一絲不苟,關注細節。
D型:外向支配型領導
這類領導性格外向,為人豪爽,但是對工作要求標準較高,很注重工作結果。因此,在匯報工作的時候要優先匯報工作結果,依次匯報工作過程、原因。如果能夠在匯報工作中加入細節部分,相信領導一定會很開心。
I型:樂觀自信型
這類領導很容易接受下屬的匯報,而且容易受他人意見的影響。因此,在匯報工作的時候應該多多引用他人的話來增強個人的說服力。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拉他人過來一起證明。
S型:穩健保守型
這類領導不太容易相信下屬的匯報結果,對於自己固有想法不太容易改變。因此,匯報工作時要心平氣和,證據充分,多站在公司的角度闡明觀點,而不是個人的想法。
C型:謹慎冷靜型
這類領導做事一絲不苟,追求細節,很容易抓住匯報工作中的細節而不放。因此,匯報工作時一定要各個細節考慮好,避免出現遺漏和錯誤。
2.匯報的時機很重要
古代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都佔據優勢的一方很容易贏得戰爭。天時地利人和,其實講的就是時機。匯報工作也是一樣,要學會抓時機。
加拿大心理學家德比·莫斯考維茨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根據人一周的行為規律畫出了一幅一周工作節律圖。她認為,人的一周是有規律性的。周一到周五,工作節律大不相同,一周的前半部分,人的精力旺盛,態度和行為比較激進;一周的後半部分,人的精力逐漸下降,卻也更易通融。
因此,工作匯報也要考慮領導的時間。
每天上午10點左右是最好的匯報時間,因為領導上班後把緊急的事情處理完了,正是準備休息一下的時刻,這個時候去匯報工作,領導心情比較輕鬆。下午2點鐘,這個時間,領導經過午休後,精力比較充沛,也會多了很多耐心。
對於每周來說,一般周二和周五是最佳時間。周一大多領導忙於工作,事務比較多,無暇聽取下屬的匯報。周二相對輕鬆,而且是一周的第二天,領導的精力比較旺盛。周五的時候,一般領導的心情都是比較放鬆的,所以,對於匯報工作中的小瑕疵也會給予更多的寬容。
相對的不好的匯報時機有哪些呢?一般即將下班的時候,領導可能已經安排了下班後的私人事情,不太有時間和心情聽取匯報。還有周一,或者節假日第一天,因為這個時間積累的事情比較多,需要領導集中精力去解決,可能沒有過多閒暇時間去聽取下屬匯報。
3.沒有掌握匯報工作的方法技巧
有很多同事,有了一點想法後,就興衝衝的找領導匯報去了,結果領導幾個問題問下來就思路混亂,答非所問了,然後被領導一同批評後,灰溜溜的出來了。
這就是沒有充分準備的後果。
匯報工作除了掌握時機外,還需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試想,匯報工作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下面幾個:
階段工作成果匯報。告訴領導最近自己的工作情況,做成了哪些事,正在做哪些事。爭取支持幫助。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困難,需要領導給予支持和幫助。審核工作計劃。自己對本崗位未來工作的計劃、方案,需要領導審核和給予意見指導。匯報工作可以看成是個人的一項任務,如果要完成這個任務,就要求制訂相應的方法和策略。如何選擇時機,如何開場,面對質問怎麼應對,等等,都需要事前做好準備,有備才能無患。
如何主導一場完美的匯報
匯報工作需要了解你的領導是什麼性格的人,需要把握時機,更需要提前想好自己匯報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匯報工作不是隨隨便便的事,你對匯報工作隨隨便便,領導也會把你當成是一個隨隨便便的人。
工作中為什麼需要請示匯報?
1.尊重領導
匯報工作不但是一項工作,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做到領導崗位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資深的,希望能夠被人尊重。有很多人喜歡悶頭做事,事情做得好壞,進度,一概不向領導反映。這種行為,且不說你的能力如何,態度可能就會讓人不能接受。
2.讓領導及時掌握工作狀況
及時匯報工作能夠讓領導了解到你目前在做什麼工作,這些工作進度如何,有沒有什麼困難,接下來的工作計劃,等等。
在工作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公司老闆問到你的領導某件事情的時候,你的領導竟然不知道你在做這個事情。這種情況下,不但讓你的領導難堪,也會讓老闆質疑你領導的管理能力。而你的領導事後拿你開刀也是在所難免了。
做了22年松下幸之助機要秘書的江口克彥在《我在松下三十年:上司的哲學 下屬的哲學》這本書中寫到:「對於上司來說,最讓人心焦的就是無法掌握各項工作的進度……如果沒有得到反饋,以後就不會再把重要的工作交給這樣的下屬了。所以要知道,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匯報,卻能讓你得到上司的肯定。」
匯報工作的五步法:
1.了解領導性格
了解領導性格,才能知己知彼,制訂針對領導性格的匯報策略。比如對於外向支配型的領導,在匯報的時候要先說結果,再逐步展開細節內容。
2.明確匯報目的
在匯報之前就要想好本次匯報工作的目的。
對於目前工作的總結匯報或者階段性匯報,屬於工作內容範疇,可以看成是成果匯報;
工作中出現困難或者問題,以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這個時候向領導匯報,尋求領導的支持和幫助,這屬於求助匯報;
工作中需要制定工作計劃、行動方案,把制訂的計劃、方案拿給領導,讓領導給予指導,這屬於指示匯報。
目的不同,採用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樣。
3.選擇匯報時機
匯報時機很重要,如果選擇領導正忙的時候,可能領導沒時間聽你匯報,或者匯報匆匆而過,不能達到匯報的效果。比如,你原本想通過匯報,想讓領導給予方案指導,因為時間匆匆,沒說兩句,領導就走了,這個時候你是按照方案去做呢,還是不做?
4.組織匯報內容
匯報內容要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進行組織,一般來說,最好的結構就是金字塔結構。金字塔結構組織信息的方式分為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兩種。匯報工作建議採用由上而下的方式進行組織。
匯報工作,一開始就講重點。
領導不喜歡猜,在匯報工作開始之前就要想好匯報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所以,在開始匯報的時候,就把重點內容或結論拿出來,在講完重點後,再提出支持重點結論的詳細數據,匯報的說服力將大幅提升。
對重點結論的分解或論述
講完重點結論後,接下來可以針對匯報目的進行展開分解或論述
成果匯報:把階段性工作成果匯報完畢後,緊接著匯報取得這些成果自己制定了什麼計劃,採取了哪些步驟,做了哪些工作,克服了哪些困難,解決了哪些問題,等等,一一論述,這樣有條理的匯報後,你的結論就會更有說服力。
求助匯報:在明確匯報了需要領導給予哪些幫助後,緊接著匯報自己在這個工作中已經做了哪些工作,協調了哪些關係,採取了哪些行動,為什麼需要領導給予幫助。以此,說服領導給予幫助。
求助匯報可以採用KPT原則。KPT是來自於日本的一種工作記錄方法,由三個部分組成:Keep:當前你正在做的事或項目的正常描述;Problem:你所遇到的問題;Try:你準備要嘗試的解決方案。
指示匯報:需要匯報計劃或方案的構思過程,形成過程,未來實施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一一向領導說明。領導才能依據你的闡述提出自己的意見。
5.制訂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主要針對在匯報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比如匯報內容沒有涉及的部分,領導突然提問,自己又沒有準備。自己匯報的內容和領導了解的內容有出入。
針對這些可能發生的情況一一列出,提前做好應對的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