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地鐵站很深,車廂很舊但乾淨,乘客不會大聲說話

2020-12-17 半島行者

到朝鮮旅行前,對平壤地鐵就有所了解。平壤地鐵是我國援助修建的,所以到達平壤之後,我就迫不及待想到地鐵站看看。平壤地鐵雖沒有國內先進,但有種復古的味道。平壤地鐵站最大特點是夠深,這是大多數遊客參觀平壤地鐵站後的直觀感受。走進平壤地鐵站,時光仿佛倒流了。裡面的裝飾有種前蘇聯的味道。

乘坐電梯到站臺,需要兩三分鐘。電梯上人很多,雖然光線有些昏暗,但不少人拿著書本在閱讀,也有人拿著智慧型手機。大家都非常安靜,沒有喧鬧打鬧。手扶電梯上還有幾名戴紅領巾的小學生,沒有家人接送,他們都是獨自上下學,在電梯上他們也非常安靜。平壤地鐵站有售票窗口,但窗口購票的人不多。

因為朝鮮的很多國營單位會給員工發放地鐵票。所以,他們乘坐地鐵不需要錢。下了電梯,步行至站臺,空間瞬間開闊了許多。站臺光線很明亮,頂部能見到漂亮的燈飾,站臺上能見到大理石柱,見到巨幅宣傳畫,還能見到閱報欄。平壤地鐵三四分鐘一趟,但列車到站之後,大家井井有條地上下車。

平壤地鐵車廂很舊,但非常乾淨。列車看起來是七八十年代的產物,但保養得非常好。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都一塵不染。進入地鐵車廂,乘客雖不少,但非常安靜。車內的乘客不會大聲說話,沒有人嗑瓜子。見到我們這些外國遊客,他們並沒有感到好奇。

車廂內女乘客打扮相對時髦,她們白襯衫黑裙子,職業範十足。男性的打扮則土氣不少。不過朝鮮男人的打扮,和平壤地鐵站的風格相得益彰,看起來都有些復古。平壤地鐵到站之後,沒有到站播報,在導遊的催促下,我們匆匆下車了。

相關焦點

  • 朝鮮:最深地鐵車廂中的各種表情,外國遊客單獨隔離一節車廂
    這種操作模式,與不讓外國人乘坐當地公交車差不多,估計是避免接觸,避免聊天說話。不過據說在上下班的高峰時期,會有當地乘客來到遊覽車廂。穿過人工檢票的閘機口,迎面而來的是長長的自動扶梯,這段路程,足足走了將近兩分鐘,周圍乘客也不說話,安靜站立。通道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音響,空間中飄著朝鮮歌曲,有種怪怪的味道。平壤地鐵的站臺絕對高大上,四周大理石到頂,濃鬱的蘇聯風格,猛一看就像到了莫斯科的地鐵站。
  • 走進朝鮮地鐵站,外國遊客單獨一節車廂,乘務員不願搭訕
    到朝鮮旅行,有個環節是體驗朝鮮地鐵。去過不少國家旅行,朝鮮是第一個把地鐵當作單獨的景點,對遊客進行展示的。和國內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地鐵相比,平壤地鐵站看起來非常復古。平壤地鐵七十年代開始通車,年代比較久遠。走進平壤地鐵站,兩方面讓人印象很深。
  • 朝鮮地鐵站裡,有一種閱讀方式,簡單且免費
    生活中,地鐵站向來是人流量很大的地方,進進出出車水馬龍。要說閱讀方式,幾乎看不到,無非就是手拿手機閱讀資訊的低頭族,車廂裡看書的更是寥寥無幾。可是在朝鮮地鐵站裡,有一種閱讀方式,簡單且免費。什麼呢?那就是圖中這樣的報刊亭。平壤地鐵車站裡,站臺區域過道上立著一個報刊亭。
  • 中國高鐵又增「特殊車廂」,全程禁止說話,特地有人「服務」
    從古代開始,中國高鐵就有「專用車廂」,全程不能說話,特別是有人「為乘客服務」非常重視交通方面的發展,因為只有方便的交通,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非常重視交通,在科學生產和建設水平提高之後,交通道路也越來越多。
  • 網友提議高鐵設置「帶小孩乘客專屬車廂」?提前感受到絕望
    有人說,每次坐高鐵都逃不開三類人:哭鬧的熊娃,大聲打電話的商務精英,看視頻外放的大哥大姐。好不容易坐下來,結果要感受3D立體環繞噪音,實在不算什麼舒適的出行體驗。最近,京滬高鐵發布公告,將試點「靜音車廂」服務。「願意遵守相應行為規範的旅客,購票時可自行選擇【靜音車廂】」,並表示這項服務最早於12月23日起開啟試點。
  • 朝鮮地鐵站有什麼不同?外表平平無奇,亮點是內部燈光
    各地的地鐵站基本也是大同小異,可是在朝鮮,地鐵站還真有些不同的景象。圖為2013年平壤一個地鐵站,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似乎沒有什麼不同。然而走進去你會發現,裡頭的燈光才是亮點。進入地鐵站後,通向站內電梯的走廊通道。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是少了些什麼,那就是兩側牆壁上有些空蕩蕩。沒有五光十色的時尚廣告,也沒有濃厚商業氣息的語句,清一色鑲嵌著大理石。
  • 熊孩子公交車內大聲叫,家長不阻攔反而對罵乘客
    5月7日晚19點45分,227路駕駛員王立剛駕車行駛至福苑小區站時,一位母親帶著5歲左右的兒子上車,上車後小男孩在車上大聲喧譁,吵鬧聲打擾到周圍其他乘客,駕駛員和乘客們多次勸阻,該母親淡定表示不是什麼事並與車上乘客發生爭執,謾罵乘客以及駕駛員直至在長春路下車。
  • 車廂內「猛男」練啞鈴 地鐵變健身房雷翻乘客
    誰承想,竟有「猛男」在車廂內狂練啞鈴。看著幾十斤重的啞鈴在你面前翻飛,想不嚇出汗都難。同樣,在地鐵換乘通道內,在潮水般的人群中,竟然有人玩起了滑板。左衝右突的滑板讓乘客唯恐避之不及。這樣的場景就發生在北京的地鐵內。不少乘客呼籲,除了乘客提高自身的素質,地鐵管理方也難逃其責。
  • 女子公交車上大聲讀英語 嗆聲勸阻乘客:嫉妒我每天進步
    視頻顯示,一名短髮女乘客在擁擠的車廂內,手捧一本《英語高級口譯教程》高聲朗讀,周邊乘客勸她放低聲音,朗讀者卻理直氣壯:「你們不懂,英語就是要大聲說。」她還表示,自己正在抓緊時間學習,其他乘客勸阻她是「不道德、沒素質」。  對於視頻發生的時間地點,有網民爆料稱,事發於4月6日早上8點半左右,地點位於上海一輛746路公交車上。
  • 女子高鐵上大聲直播引不滿,日語懟乘警罵乘客
    一名女子在高鐵車廂內對其他乘客放下這樣的話。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4月5日,G2627次列車,武漢開往大連北,一名女子在車上大聲直播引發乘客不滿,據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目擊者稱,該名女子自上車後就開始玩直播,期間一直大聲說話。
  • 在朝鮮,地鐵站有什麼不同?壁畫豐富讓人大開眼界
    朝鮮街頭,宣傳畫依然很常見,走在平壤,時常可以看到富有歷史氣息的各種宣傳畫。有生產能手,有村裡醫生,還有現代化的拖拉機,圖片中呈現出的這幅畫面,看起來與宣傳畫如出一轍。不過地點有些特殊,這是描繪在平壤地鐵車站裡的。平壤市區裡,地鐵線路一共有兩條,運行裡程不長站臺也有將近20個。
  • 地鐵裡每節車廂多少乘客,是怎麼算出來的?
    打開上海地鐵官方APP「Metro大都會」,進入「車站詳情/車站信息」或「線路詳情/線路列表」頁面,就能很快查到你所在地鐵站最近一班到站列車的車廂擁擠度和溫度。圖說:上海地鐵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攝細心的乘客會發現兩個細節:第一,數據都具體到了每一節車廂,凸顯實用性,否則僅提供整列車的平均數據,參考價值不大;第二,擁擠度數據後面有一個括號,除了17號線寫有「實際」之外,其他線路都為「預估」。
  • 高鐵部分車次購票可選靜音車廂,再也不會受到「打擾」了!
    乘坐過高鐵的人都知道,高鐵車廂裡可謂是「熱鬧非凡」,乘客大聲喧譁、大聲接聽手機、大聲播放音樂、大聲播放視頻……等等,想安靜一會都不行。
  • 重慶軌道民警:每天巡邏在全國最深地鐵站
    工作中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為乘客指路白忠鋒(右)與謝金山在巡邏9月13日,軌道6號線車廂裡。催淚噴射器、警棍、手銬、強光手電、對講機……腰間套上8大件,白忠鋒挺直腰板在巡邏。在紅旗河溝站,白忠鋒說,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在這裡暈倒,尤其是早上,有些乘客沒吃早飯,再加上人流量大、等待時間長……接到救助,白忠鋒他們馬上趕到,給暈倒的乘客喝葡萄糖水。如果沒有緩解,就打120急救。令白忠鋒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一位女士直接暈倒在他身上,他只好把女士背回警務室。對方說有低血糖,休息了一下,喝了些葡萄糖水,緩過勁以後,白忠鋒將她送出了站。
  • 朝鮮,透過坐滿乘客的公交車窗看風景
    透過公交車窗可以看風景,你坐在車內,可以看沿途的行人;你走在路邊,可以看車內的乘客。但是在朝鮮,我的這種愛好似乎不能實現了。再三和導遊提出來,她很堅決地否定了,說朝鮮公交車,不允許外國乘車坐。我很好奇這項規定,但在接下來的行程中,似乎有些明白了。
  • 高鐵「靜音車廂」來了,其他車廂呢?
    這樣的做法,是對乘客不受打擾權的尊重,給了希望享受安靜的乘客一個自主選擇,值得點讚。在高鐵、飛機這類公共場所,噪音擾民問題一直讓人苦不堪言,許多網友很早就支持在公共場所推廣「靜音」,但由於目前仍缺乏明確禁止公共場所噪音的法律條文,也缺乏相應配套的處罰措施,「靜音」一直是一種倡議或者「柔性」規定。
  • 車廂就是搶救室!乘客昏迷不醒,瀘州婦產科醫生緊急救人!
    前段時間,央視《東方時空》欄目播送了一條暖心的新聞:在飛馳的G8710次列車上,一名年輕乘客突發疾病 昏迷不醒,身為醫生的乘客楊永強立即對患病乘客施救,病人最終轉危為安。新聞播出後,遠在四川瀘州的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醫生們發現,新聞中這名叫楊永強的乘客很眼熟,莫非就是中醫院的醫生?經證實,楊永強就是該院婦產科醫生。1月20日下午,楊永強從重慶出差回瀘途中,臨時「客串」了一回急診科醫生,及時挽救了患者生命。
  • 乘客呼籲守則儘快落地
    也就是說,廣州地鐵車廂內可以飲食,但不可進食有刺激性氣味食品,如韭菜味的餃子、榴槤、方便麵等。不過,目前對於這些行為,只是口頭勸說,並無具體處罰。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地鐵尚未明確規定不準大聲外放音樂。3觀察:早高峰車廂中不乏網絡視頻音樂聲10月30日,記者在上午8時至10時期間,走訪了廣州地鐵三號線、五號線部分地鐵站,觀察乘客是否有在列車上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或進食的情況。早高峰期間,車廂內可謂人山人海,乘客們連手都很難伸出來。
  • 北京哪個地鐵站最擁擠?手機一鍵查詢地鐵站擁擠度(附截圖)
    其中,將首次發布車站擁擠度信息,乘客出門前就可用手機查詢附近地鐵站擁擠度,選擇舒適度最高的車站上車,這在國內外尚無先例。北京地鐵還專門成立了擁擠度功能開發小組,建立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初期數據傳輸順暢、顯示穩定。未來,擁擠度信息將可實現根據乘客出行習慣精準推送。
  • 不再怕「熊孩子」和「大聲公」!高鐵靜音車廂要來啦!
    你是否在途中遇到過如此情況:當你正坐在高鐵車廂中閉目養神之際,突然車廂裡的「熊孩子」大聲喊叫不止,當你友好提醒時,反被教育素質不高……除了這些「熊孩子」,還有一路上各種電話不斷的職場精英,狀況不斷的手機音視頻公放……大多數乘客都被一些聲音「傷腦」,也常有因此而引發的矛盾見諸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