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制訂發展規劃?要有問題意識

2020-08-13 王營評教育


農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制訂發展規劃?要有問題意識

農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制訂發展規劃?要有問題意識

王營

前段時間,在由農村小規模學校聯盟主辦的尋找「小而美」鄉村學校的入圍培訓中,來自各地方的老師就學校現存問題,如學生缺乏青春期教育、學生流失嚴重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規劃。

顧名思義,農村小規模學校是指農村地區佔地面積小、師生人數少、辦學資源有限的小型學校或教學點。這些學校與規模較大的城鎮中心學校相比,要麼師資緊缺,要麼學生流失嚴重,要麼辦學空間受限,因此在制訂學校三年發展規劃時,不可能像城鎮大規模學校那樣面面俱到,而應聚焦學校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從而逐步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

問題是制定發展規劃的起點。農村小規模學校因受所處地域、資源、當地政策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找準這些問題,才能著手制訂學校發展規劃。


農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制訂發展規劃?要有問題意識

找問題不能僅靠校長個人觀察或主觀臆斷,而要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廣泛動員教師、學生和社區群眾,找準制約學校發展的真問題。比如報導中提到的幾個學校面臨的問題:「學生缺乏青春期教育」「教師專業性不強」「學校裡100%的學生中午吃冷飯喝冷水」「學生流失嚴重」等,這些問題來源於學校管理實際,具體明了,有的看似非常小,卻事關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是學校發展中遇到的真問題。

準確的目標定位是發展規劃的指路明燈。問題找出來了,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但問題要解決到什麼程度呢?這就需要提出一個三年或較長時期的奮鬥目標。目標要切合實際,不可定得太高,也不可太低,太高的目標猶如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太低的目標完成起來易如反掌,對教職工缺乏激勵性。如:報導中一所學校針對「教師專業性不強」問題,制訂的目標為:「到2018年7月有一支具有專業精神、豐富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這一目標有時間限定,並且聚集了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而不是培養什麼「專家型」「學者型」教師,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切實可行的措施是實施發展規劃的保障。我見過許多學校的發展規劃,有的印在本上,有的掛在牆上,問題找得也準,目標也很明確,但採取的措施卻大而空泛,不好操作,如:「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加強學校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強化德育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這些措施聽上去像是喊口號,操作起來讓人無所適從,方向不明。

只有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才能使發展規劃落地生根,因此在制訂發展規劃時措施要實,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做到的就寫,做不到的寧願不寫。比如報導中一所小學為解決「學生缺乏青春期教育」問題,採取的措施是「針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程度對3—6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邀請婦聯、關工委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專題講座;通過家長會形式宣傳青春期方面知識;訂購雜誌、書籍供學生閱讀;組織學生觀看視頻」。這些措施具體可行,可以量化,對於解決問題、完成目標能起到較好保障作用。

學校發展規劃是學校的行動指南,對於農村小規模學校而言,堅持問題導向,理清問題,明確目標,並且堅定不移落實發展措施,劣勢也可以變成優勢,學校的辦學特色會逐步得到彰顯。

相關焦點

  • 美國農村小規模學校從合併到復興的曲折歷程及啟示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學校合併;辦學質量;規模效益;多元價值;美國由於遠離城市的地理條件、相對稀少的人口等因素,農村學校普遍存在師生數量較少、校舍規模偏小等現象,故有「農村小規模學校」之通稱。本文所探討的美國農村小規模學校,如同其他農村小規模學校一樣存在規模效益相對偏低的事實以及遠離城市「先進文明」的憂慮,於是出現了農村小規模學校是繼續舉辦下去還是合併或撤銷的問題
  • 【對話】韓嘉玲:農村小規模學校蝶變與探索的中國經驗
    韓:我是一個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的,典型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對農村世界根本不熟悉。1991年在北大讀博時我的研究方向是發展研究,我同級的同學們多半都有上山下鄉的農村經驗,因此每每在爭論有關中國的發展方向問題時,他們最常說的是「你不了解中國農村」。這話就像是個大棒子似的,讓我無言以對,也沒有再討論下去的基礎。所以我就下決心一定要好好了解中國農村。
  • 看,教育部這麼關注農村這兩類學校發展!各地做法亮點有哪些? |...
    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以下簡稱兩類學校)是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也是困擾已久的教育難點問題。怎樣讓兩類學校得到更好地發展,將中央政策落到實處?在這方面,河南進行了積極探索,還有了一些不錯的成效呢!
  • 農村小規模學校困境重重 專家籲為教育公平「託底」
    11月16日,諸多中國教育學者集聚北京理工大學,以「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與發展」為主題進行研討交流,探討「後撤點並校」時代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困境和破題之道。  「後撤點並校」時代:農村教育依舊困境重重  201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於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明確要求堅決禁止盲目撤併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改變盲目追求「學校進城」的規劃,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以鄉鎮為中心適當集中」的概念,科學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
  • 【一家之言】把辦好農民家門口學校作為「鄉村振興」的教育首責 ——平涼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內涵發展的實踐與研究
    處在如此尷尬的境地,我們便也「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後勇」,開始思考並著手研究:「班小,人均空間大;人少,人均資源多」的問題。於是,就有了農村小班化教育這一課題。它立足於農村教育現實,而又著眼於長遠。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促進平涼市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這是我們的最終願景。我市扶持辦好農村小規模學校,聚力「小班化教育」改革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1.
  • 尋找10所擁抱變革的農村小規模學校 | 招募
    如何整合社會資源,個性化地解決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並以問題為契機,探尋有效的解決方案?如何處理「生活」與「學習」的關係,在真實的生活中,讓學習自然發生,因教育讓生活更美好?依據個性化需求,為項目學校提供如下支持——專家走訪:與項目學校深入探討學校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剖析原因,引導其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線上賦能:圍繞農村教師在管理或課程中遇到的問題,並以共創的方式激發其群體智慧,通過社群的持續支持,做到知行合一,個性化的解決問題
  • 建設鄉村小規模學校,湖南打算這樣做
    鄉村小規模學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如何建設與發展?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我省將從優化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強化師資建設和建立保障機制等方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法國:「鄉村公約」保障農村學校發展
    在農村衰落、人口外流的背景下,如何促進農村學校發展,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便捷的教育服務。本期聚焦法國如何通過「鄉村公約」提高農村學校吸引力。此後,法國在基礎教育階段增加了1.4萬個教師崗位,其中3000個崗位專門支持教育優先區以及偏遠農村地區3歲兒童的入學問題,7000個崗位用於完善小規模學校的「教師多於班級」機制並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幫助,4000個崗位向教師數量下降明顯的地區傾斜,以人力資源促進地區教育均衡發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對教育事務的管理權逐步擴大,跨市鎮的教學合作逐漸成為主流。
  • 鄉村小規模學校高質量發展,路在何方
    發揮優勢和特點,順勢推進教育創新變革儘管小規模學校在理論上和邏輯上具有開展現代性教育實踐的潛力,但在現實中和實踐中卻依然面臨著教育質量不高的困境。若要實現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現代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發揮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自身優勢和當地特點,推進教育創新變革,探索低成本、有特色、高成效、可持續、生態化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振興之路。
  • 制訂戰略規劃要重視的五個問題
    今年是收官「十三五」規劃、開啟「十四五」規劃的轉承之年。完成好「十三五」規劃的各項目標,有計劃推進「十四五」規劃編制,是企業年度重點任務之一,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把發展機遇研判準,把困難挑戰分析透,認真對待、主動發力,以科學的戰略規劃為下一個五年發展奠定基礎。在制訂「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把握五個方面的問題。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加強全區鄉村小規模學校和...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統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學校建設,優化農村教育規劃布局,科學合理設置兩類學校,妥善處理好學生就近上學與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關係,切實保障廣大農村學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  2. 重點保障,兜住底線。堅持優先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公共資源配置對兩類學校重點保障。
  • 張夕勇:制訂戰略規劃要重視的五個問題
    下面,從五個方面來談一談制訂「十四五」規劃要重視的問題。  一是既要面向未來,也要立足當下。  面向未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對宏觀環境做客觀的分析研究,做出科學判斷。這是老子《道德經》中講的,意思是說,萬事要從頭開始,量變才能引起質變。企業在制訂「十四五」規劃時,首先要總結好「十三五」規劃的成功與失敗,找準企業自身的短板。在此基礎上,要通過制定規劃,對企業進行必要的重構。做好對外部宏觀環境和競爭環境的分析評估,根據企業的資源條件和能力水平,對企業業務架構進行必要重構,實現升級,並確定為企業下一步的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
  • 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
    「從歷史發展來看,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在服務農村最困難群體、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受歷史、現實、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約,這兩類學校仍是教育的短板,存在辦學條件相對較差等問題,迫切需要進一步全面加強建設,提升育人質量。
  • ...廳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
    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特別是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以下簡稱兩類學校)建設工作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於基礎性、先導性地位,要從多方面採取措施,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的...
    二、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在優化農村教育規劃布局、科學設置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基礎上,規劃保留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全部達到《湖南省鄉村小規模學校基本辦學標準》(見附件)。各地要根據本地人口分布、地理特徵、交通資源、城鎮化進程和學齡人口流動及變化趨勢,統籌縣域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完全小學布局,科學設置鄉村小規模學校。學校設置既要有利於為學生提供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又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方便學生就近入學。
  • 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標準需加快制定
    小規模學校長期被當作臨時性教學機構而發展受阻,成為義務教育的薄弱環節。鄉村小規模學校位於社會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服務於相對更為貧困的家庭。小規模學校不僅保障著義務教育入學機會,也對普及農村學前教育起著保底作用。鄉村小規模學校在什麼樣的基礎上以及如何為新時代作貢獻值得我們研究。
  • 學校發展規劃存在的五大問題
    然而,作為一項專業技能,需要校長有相應的專業素養。在參加各地的學校發展規劃制定過程中,筆者發現,校長們往往會出現以下問題。沒有從問題出發。學校發展規劃是為了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制定的,缺少了擬解決的問題,就等於沒有了出發點,就會缺乏針對性,導致所制定的發展規劃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學校管理3】制定學校三年發展規劃的具體實施方案
    4、通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尋找和解決學校發展中的問題,在克服問題中不斷提升、進步。5、通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明確學校發展目標與方向,避免盲目與停滯不前。6、通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形成學校發展的行動方案。學校發展規劃要求最終要落實到學校的行動方案上,這樣的行動方案是目標的落實,也是實現學校發展的具體行動計劃,是學校日常運行的主要依據。
  • 充分發掘和應用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潛在優勢
    鄉村小規模學校是指位於農村且學生人數不足100人的教學點和村小。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把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放在重要戰略地位,提出了非常翔實而具體的工作思路。無論從國家政策出發,還是從現實情況看,挖掘農村小規模學校潛在優勢,對於保障村落學齡兒童就近入學及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人民眼·振興鄉村教育)
    據2018年5月11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鄉村小規模學校10.7萬所,佔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總數的44.4%;在校生384.7萬人,佔農村小學生總數的5.8%。「從歷史發展來看,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在服務農村最困難群體、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