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答疑|孩子有自殘的行為,現在完全無法溝通,哪裡出了問題?

2020-08-27 沃秀陳微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原創】文︱沃秀陳微

諮詢者:孩子目前是看手機,不上課不做作業,熬夜。我和她及父親談建立家庭規則,她就呵呵。

陳微老師:幾歲?讀幾年級?之前是否如此?

諮詢者:15歲,初三,上初中以來開始遲到,到初三,經常熬夜早上不起,上午不上課,小學時不這樣。

陳微老師:你是指網課時間,還是一直這樣。

諮詢者:一直這樣,網課時間嚴重。

陳微老師:小時候上過很多補習班嗎?

諮詢者:沒,只有畫畫,文化課沒有補。

陳微老師:課外作業多嗎?

諮詢者:不多,小學成績好。

陳微老師:你了解和溝通過嗎?

諮詢者:不和我溝通,除了學習。

陳微老師:怎麼會不溝通呢?基本情況你總得知道吧!

諮詢者:她現在和我對著幹,不說還可以寫一科作業,要是提醒,就不寫了,以前作業沒管過。

陳微老師:不可能完全不知道的,那你想想,你自己做了什麼,為什麼她要這樣反抗你。

諮詢者:可能是越不學越差,自己受不了,就不學了。

陳微老師:又沒怎麼補習過,差了還可以補呀!你做了什麼呢?孩子為什麼要和你對抗?

諮詢者:感覺現在基本上都滿足她。

陳微老師:過度滿足的背後都是利益,你怕她什麼,不學習?為什麼要如此滿足?

諮詢者:她自己讓我報了網絡輔導課,她以前自殘,心情經常不好,我也覺得不過分,就滿足她,喜歡動漫,COS,我也支持她,買了好多套COS服,漢服。當時怕她自殘,現在好多了。

陳微老師:嗯。心智還是很孩子的,為什麼自殘呢?

諮詢者:她說就是心情不好,現在想來,初一時,拖拉,作業做到很晚,又想認真做完,壓力大。拿刀片在胳膊上劃,一條條血淋淋的,夏天也是,小學時,放學後主動先把作業寫完,我和爸爸沒有多管她,她很自律,爸爸做生意,我上班忙,沒有老人在跟前,她放學後到爸爸公司,一般七八點和爸爸一起回家。

陳微老師:那麼,寵壞的因素極大,嗯,怎麼發展到自殘,一般是壓抑者才會這樣,她很壓抑嗎?

諮詢者:上初中後,爸爸把老家哥哥帶來,家裡環境壓抑。

陳微老師:老家哥哥是什麼意思?

諮詢者:叔叔家的孩子,父母不在了。她很要強,敏感,發現比她學習好的多。

陳微老師:哦,你們沒有教育她如何和陌生人相處嗎?

諮詢者:不是,爸爸想讓哥哥好,哥哥之前在家習慣很差,訓和打,她看不慣,也不說,心情不好,回來也不和我們交流。

陳微老師:你老公打那個孩子?為什麼,那是他弟弟的孩子對嗎?就是習慣不好,也不能打的。

諮詢者:是他弟弟的孩子,他爸爸就是用打來教育他弟兄的,孩子撒謊,不上課,打架,老被老師叫,他沒有耐心。那時候。有時她心情不好,吃飯時不說話,吃得少,爸爸生意壓力大就發脾氣訓她。

陳微老師:那麼接他來就失去意義了。

諮詢者:是,他只是覺得應該養,想帶在身邊養好。後來,爸爸也受不了,哥哥半年就又回老家了和奶奶在一起。現在爸爸覺得老家侄子(在上技校)經常逃課,撒謊,自己妮也這樣,很失望。

陳微老師:這樣不行的,所以,你們家孩子看在眼裡,那麼,這兩個孩子在一起鬧矛盾嗎?

諮詢者:從小她不喜歡這個哥哥,喜歡老大哥哥,她也覺得哥哥可憐,沒什麼矛盾。

陳微老師:總之,這種自殘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出現。一般的自殘者,對事物認知是有偏差的,這種偏差導致壓抑,所以你女兒的問題應該是認知問題。

諮詢者:怎麼辦?

陳微老師:所以我不能確定你和她爸爸的認知,很難做判斷,這種自殘情況一旦發生,如果不能從認知的根本上調整,帶著這種偏差的世界觀,將來也會比較被動。

諮詢者:什麼方面?現在基本上不自殘了。

陳微老師:那麼你今天想問什麼?

諮詢者:我管不了,那目前就不管了,只給她做飯,對嗎?滿足她,但不知原則,很難做好。

陳微老師:你上了父母訓練營了嗎?

諮詢者:上了,但才聽了五大節課,到坑洞了。

陳微老師:認知調整課呢。我現在不知道你女兒自殘的根本起因,我暫時給不到你很客觀的建議,像你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和你先生一起來做個溝通,因為文字理解有局限,畢竟她有過傷害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們還是要小心處理。

諮詢者:好的,我會盡力說服先生的,他一直不願做心理諮詢,現在都放棄孩子了,我們倆溝通還是您給我們疏導?他現在大多數時間不想聽我說孩子的事。

陳微老師:這個要做諮詢,網絡的,你安排好之後找藍寶預約。

諮詢者:好,那我的問題完了,謝謝老師!

陳微老師:好,本群今天諮詢結束。

喜歡我請轉發關注,每日更新文章

(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號管理員)

本文作者:陳微老師

沃秀女性思維創造力學院創始人

太興善健康調養創始人

沃秀首席心理導師

中國大陸內觀瑜伽導師

中國大陸身心同調首創者

女性理性思維引領者

好文推薦:

1.

2.

3.

4.

5.

相關焦點

  • 孩子抑鬱症,有自殘行為和自sha想法,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抑鬱症,有自殘行為和自sha想法,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家長問我:云爾老師,孩子不和我們說話該怎麼辦?孩子天天玩遊戲,黑白顛倒該怎麼辦?孩子自殘,在手臂上用刀割傷自己,我該怎麼辦啊?孩子日記裡寫到要自殺,你快給我想想辦法吧!孩子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與世隔絕,連飯都不吃,你快幫幫我們吧!這樣的問題,每天都有幾十位甚至於上百位家長在問我。
  • 為什麼自閉兒會攻擊別人和有自殘行為
    今天跟大家分享:自閉症兒童有個異常行為,就是打人。有些自閉症的孩子會有攻擊別人和攻擊自己的傾向。有的孩子到一個集體當中,人家孩子沒有招、沒有惹他,他會主動的走上去,然後用手或者其他的物品擊打人家。還有當人從他身邊過的時候,他會主動伸手或拿物品攻擊別人。還有呢?
  • 面對抑鬱症的孩子,自殘行為,家長該如何掌握順勢而為的三不原則
    面對抑鬱症的孩子,自殘行為,家長該如何掌握順勢而為的三不原則每天看到各大平臺的私信留言:云爾老師,請你幫助我們家庭吧!令我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這麼多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我感受到要讓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任重而道遠啊!家裡有一個抑鬱的孩子,家長都抑鬱了。我講過很多次,需要家長學會順勢而為引導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 面對青少年的自殘行為,挖掘心事比硬碰硬更重要
    此外,生長在衝突與暴力環境中的孩子,無形中也學會了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除了對他人可能會用暴力傷害以外,而對自己的困難和痛苦時,也可能以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處理。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教育專家倡導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的原因。
  • 教育答疑|為了改變孩子到處學習,卻都沒用,到底是哪裡出問題?
    【原創】文︱沃秀陳微陳微老師:大家上午好,現在是答疑時間,請準備好問題,艾特我。諮詢者:老師好!回來後晝夜顛倒在網吧玩遊戲,九月底把一家小鞋店的鞋架子上的鞋都推到地下,派出所打電話讓過去領人,事後孩子說不知道自己幹什麼了,在回來的路上一直問他父親現在怎麼樣了,出事那天父親情緒低落,不知道什麼事在擔心害怕。父母多年不和諧,家庭氛圍不好,父親四五年很少關心孩子和這個家,孩子也說主要是因為父母,影響到他了。
  • 孩子莫名受傷?警惕兒童自殘行為,離「抑鬱傾向」僅一步之遙
    導讀:孩子莫名受傷?警惕兒童自殘行為,離「抑鬱傾向」僅一步之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莫名受傷?警惕兒童自殘行為,離「抑鬱傾向」僅一步之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問題行為,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這是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涉及到的問題,所以我們都在跟孩子說要有規則,要講紀律。我們跟孩子談規則的話題,常常會在孩子違反規則的時候出現。比如孩子做了大人們不喜歡的事情,然後被懲罰責罵。 又或是成年人給孩子強制規定,可以做什麼,不許做什麼等等。我們會把這些設為規則,設為紀律,然後告訴孩子讓孩子遵守。
  • 善待 | 「無法拿刀對著父母,只能割自己手腕」 家暴下自殘的孩子
    (出自《割腕─克服自殘行為》,暫譯)擁有長年臨床經驗的我也抱持相同意見。自殘行為最大的原因就是怒氣。無法直接向父母發出的怒氣逐漸累積、堆疊,最後一口氣反轉直衝自己而來,這種情況,常以割腕或大量服藥等自殘行為表現出來。尤其是割腕,是以激烈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怒氣。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是廣大家長最頭疼的問題,老學長為你解惑
    你會正確地與孩子溝通嗎?99%的家長存在誤區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往往會做出一些讓家長們無法理解的事情,例如翹課、打架、沉迷不良交友、甚至自殘等行為,要避免孩子在這個階段走上歪路,太多太多的例子讓家長心酸了。
  • 警民相約話平安|如何破解未成年人心理問題之痛
    家長們常將厭學看作一種叛逆行為,很少有家長會選擇耐心引導,更多的情況下是強制孩子學習,而這種行為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留下更嚴重的心理問題。不懂如何面對青春期問題:「在和孩子相處時,完全不知如何理解和溝通……」
  • 《學齡兒童父母的「教育迷思」——認識孩子問題行為的多維視角...
    千龍網發 趙佳齊攝講座上,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毛榮建教授做題為《學齡兒童父母的「教育迷思」——認識孩子問題行為的多維視角》的講座。通過幫助家長認識自己的孩子、兒童在壓力下的表現;認識學齡兒童的學習,學習在家庭——父母——孩子之間的關係;作為父母應該怎麼辦?毛教授從多個角度,不同方面,大量實例幫助家長們正視學齡兒童的問題行為以及解決方法。
  • 中學生「嘲諷式感謝信」,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新京報快評
    在信中,榆中學生稱「感謝你們寄給我們的文具,但我們並不需要」「自責認識了你們」……這讓很多網民不解:「現在孩子的心態怎麼這樣啊?」榆中教育局回應,兩地學校有結對幫扶,學生交流中起誤會,就鬧了惡作劇,已對當事人批評教育。 據了解,去年天津寧河區的學校給榆中縣學校捐贈了價值7萬多元錢的文具,但在此後的交流中,因為天津的孩子認為甘肅榆中特別困難,雙方由此產生誤會。
  • 孩子一生氣就「自殘」?或是小孩「情緒飢餓」了!家長要警惕
    孩子毆打自己甚至自殘自虐的行為不僅僅是一時發洩,當家長們見到孩子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傾向時就要開始警惕,這是孩子&34;的表現。2、引導孩子找到正確的發洩渠道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自殘行為,是因為找不到其他的發洩方式,受到的教育和理智讓他們控制自己不去傷害他人,卻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忘記了保護自己。
  • 教育答疑|孩子強迫症休學,迴避復學,是溝通方式問題還是?
    陳微老師:OK,這個事情,可以分步驟溝通,畢竟休息了一年多,就算複課,也可能需要循序漸進的去做。比如,按月評估,先連續做三個月,每個月可以要孩子自己預判和評估,也允許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回家休息,自行調整,三個月之後,就改成一個季度評估一次,這樣做的好處是人性化,尊重他,也允許反覆,畢竟疾病不是頭腦可控制的,以上這些溝通的時候最後是全家以一種正式的溝通方式進行,並且尊重孩子的意願,因為疾病不會因為開學就好了,也不會因為放假就好了,如果你們設定時間是開學了,就該去上學,那麼你們就沒有尊重你的孩子,
  • 控制不住自殘,14歲自閉症男孩主動要求被捆綁4年
    開開爸爸因此心酸,醫生開的藥每天都在吃,但仍然不能很好控制開開的行為,除了綁著的確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眼前的開開無法表達、每天吵著喝飲料、生活不能自理、還有著刻板和自殘行為……孩子長大怎麼辦?這個問題讓開開爸爸感到無助和迷茫。但他仍想把兒子的故事講述出來,讓大家了解一名自閉症患者的真實一面,讓社會關注到這一群體,讓生活再多一點可能和希望。
  • 請停止你的自殘行為!
    我當時年幼的心靈裡真的有點擔心和害怕,害怕有一天他把自己的動脈割破了流血身亡,也害怕他有一天傷害周圍的同學。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為什麼他會有那樣的自殘行為,不怕疼嗎?這樣的自殘能讓他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嗎?考試成績沒有考好,不是認真反思總結,勇敢面對,糾差補錯迎接下一次考試,而是拿著刀片在這裡切手掌,真的讓我很不解!
  • 「問題孩子」身上的問題到底從哪裡來
    無論是在生活中,新聞裡、或者身邊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孩子。總會出現跟自己的父母對著幹,跟老師反著來,從不吃飯、不聽話、逃學、校園欺凌、網吧生活、發展到抑鬱自殘甚至自殺。那麼這些問題孩子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不打罵孩子也成為現在熱點討論詞,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牽動無數家長的心。
  • 生氣就自殘的孩子,真的只是逆反心理嗎?這可能是情感饑渴在作祟
    每一個熊孩子在發完脾氣又出現自殘表現的時候,很多父母不是更焦躁就是擔心孩子是否存在心理問題,畢竟正常的人哪有不高興就掐自己、拿自己出氣呢?,面對孩子不開心就自殘的意外行為,也不單單是逆反心理那樣簡單,更多的時候是屬於孩子的情感出現了饑渴。
  • 寶寶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打自己、撞頭,這種「自殘」的行為是病嗎?
    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後,就要學會在社交中控制自己的情緒,為自己強烈的情緒,尋找一種合適的發洩方式。美國有關人員統計發現:有高達20%的嬰幼兒經常有故意撞頭的行為,其中男孩要比女孩多三倍。一般從6~12個月之後開始出現,2~3歲左右達到高峰,4~5歲以後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 教育答疑|孩子沉溺遊戲無法自拔,敵對父母的原因藏的這麼深
    【原創】文︱沃秀陳微陳微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教育門診,陳微老師答疑現在開始,有問題艾特我。諮詢者:您好!陳老師!今天,我要向您請教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是一個父親,也是一名教師。兒子今年13歲,在我所在的中學上初一,學習成績在班上處於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