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答疑|孩子強迫症休學,迴避復學,是溝通方式問題還是?

2020-09-11 沃秀陳微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原創】文︱沃秀陳微

諮詢者:陳老師您好,我兒子今年16歲了因為醫院診斷為強迫症,在家休學一年多了,通過一年多休息,強迫症症狀基本上消失了,我打算今年9月份讓他復學,可心裡沒把握怎麼樣跟他去說上學的事,畢竟休息一年多了,懇請陳老師指點。

陳微老師:OK,這個事情,可以分步驟溝通,畢竟休息了一年多,就算複課,也可能需要循序漸進的去做。比如,按月評估,先連續做三個月,每個月可以要孩子自己預判和評估,也允許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回家休息,自行調整,三個月之後,就改成一個季度評估一次,這樣做的好處是人性化,尊重他,也允許反覆,畢竟疾病不是頭腦可控制的,以上這些溝通的時候最後是全家以一種正式的溝通方式進行,並且尊重孩子的意願,因為疾病不會因為開學就好了,也不會因為放假就好了,如果你們設定時間是開學了,就該去上學,那麼你們就沒有尊重你的孩子,也沒有尊重這個疾病。

諮詢者: 這個時候可以跟孩子談上學的事嗎?以前談他會迴避這個問題。

陳微老師:如果你們連談的勇氣都沒有,那麼我建議你們就閉嘴吧!更加不要想什麼去學校的事情了,只能聽之任之了,這是對沒有勇氣的父母最適合的方式,因為,他們怕了,怕再復發,所以提出來的勇氣都沒有了,更加別提溝通交流了,所以,你們做父母的自己也要評估你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就是我的建議。

諮詢者:試過一次就是沒給答案,但沒像以前那樣迴避了。

陳微老師:如果要溝通,前提是你們不怕了,如果你們怕,隨便問問,就乾脆不要問了。

諮詢者:這次他會聽了。

陳微老師:就這麼一個兒子,養著吧!只要不出問題,活著能喘氣就行,很多父母都這麼想,如果這樣想,談都沒有必要了,因為沒有談就已經失敗了,能理解嗎?

諮詢者:可能我的談話方式欠缺點,上次提過一次,看到他情緒上有一點點的變化。

陳微老師:不是,是你的心害怕,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心的力量是需要訓練的,不是頭腦想出來的,想法沒有力量。

諮詢者:

陳微老師:你好好考慮我的話。

諮詢者:好,感謝!

喜歡我請轉發關注,每日更新文章

(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號管理員)

本文作者:陳微老師

沃秀女性思維創造力學院創始人

太興善健康調養創始人

沃秀首席心理導師

中國大陸內觀瑜伽導師

中國大陸身心同調首創者

女性理性思維引領者

好文推薦:

1.

2.

3.

4.

5.

相關焦點

  • 強迫症患者家屬需要做什麼
    因為患者訴說的症狀,在常人看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足為奇,但是神經症尤其是強迫症確實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外人沒有得過強迫症及神經症的人是很難理解的。這樣就有很多的孩子沒有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神經症患者一般性格大多內向,不善於溝通交流,在自己的痛苦或是被症狀幹擾達不到嚴重的程度是不會告訴家長的。
  • 強迫症的若干問題
    第二,需要持續用思維或行為來解決問題。焦慮是這組障礙中的核心表現,但強迫觀念與強迫行為較其他焦慮障礙,有特徵性表現。如較廣泛性焦慮,強迫症狀有明確的內容;較社交恐懼症,強迫者並不迴避,而是始終面對。內容和面對在強迫症的運行機制上起到了作用。
  • 強迫症治療案例分享
    特殊強迫症治療案例分享主述症狀:患者男性,在校大學生,因強迫症休學1年,目前在家接受心理治療,主要症狀,總想著用手指伸進左眼,嘗試將眼珠子扣出來,嚴重時,眼珠子扣到凸出來,數次去醫院檢查,眼科檢查無礙,但症狀無緩解,頻率次數加大,當地就診一家心理科醫生和一家心理諮詢機構,一次性需要預約5次諮詢,共計10次,各接受2次諮詢後,感覺幫助不大,聯繫到我,接受網絡諮詢和治療。
  • 強迫症的強迫與反強迫
    我們無論是在解決這個強迫,就是我們認為強迫是問題,或者我們認為強迫不應該是問題,都是反強迫!也就是我們解決一個問題的兩種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不是問題,我們就會通過各種思維,想法的方式來證明它是沒必要的。所以這樣呢,強迫,和反強迫,他之間是這樣的關係。也就是強迫提出問題,然後反強迫來解決這個問題,基本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 孩子的「強迫症,也許就是父母教育好的表現
    ,這個孩子有點「強迫症」。1.強迫症男孩火了起來出門帽子口罩整整齊齊,進班棉襖書本規規整整,甚至摘帽子的時候,還不忘把自己的頭髮捋順了,這樣乾淨整潔的小男孩兒,有誰不喜歡?看起來有些強迫症,一定要把自己的東西放好,但其中包含著很多孩子都沒有的良好品質。
  • 南京首開「強迫症」門診,來的都是「90後」
    原來,小明在小學五六年級曾因抽動症休學,上初中後因為學習壓力大,抽動症症狀減輕,但卻出現了明顯的強迫動作:小時候抽動症經常會碰到別人,現在每次出門,都會反覆檢查自己的肩膀,且在人群中,經常反覆詢問親友,自己有沒有碰到別人。由於腦海中湧現大量的重複想法,無法自控,小明不得不再次休學。
  • 妥瑞症會引發幼兒強迫症?醫師:不當管教也會導致強迫症
    常在社群網站分享親子經驗的知名作家,日前自曝小朋友得到了妥瑞症加上強迫症,在親子圈中引發討論。到底什麼是強迫症?跟妥瑞症又有什麼不同?小孩子出現哪些症狀應該就醫?又該看哪一科呢?種種問題,我們請到心理專家來幫大家解答。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 強迫症的為所當為與化解
    當然還有一種觀點,就是要先去化解那些強迫觀念,達到內心的寧靜。然後再去做事,生活。我覺得呢這種觀點,肯定也有它的道理。我認為為什麼我們講要用綜合的方法呢?這就是鄭老師講過的,一邊化解,一邊去生活。就像有的強迫症的朋友說,我一直都在生活,都在做事,但還是沒有走出來。這就說明一個他可能做那些事,還是為了治病,這就是森田講的精神交互作用,其實始終是在強化他的那些強迫觀念。
  • 家有強迫症孩子,父母如何調心態
    最重要的是,現在母女關係很糟糕,孩子都不願意跟母親說話,緊張的親子關係讓孩子的病情加重了。家長因為孩子的經常失眠,工作、生活、情緒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像小娟媽媽這樣的遭遇是強迫症孩子家長所面臨的普遍狀態。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去調整自已的情緒狀態,協助孩子戰勝強迫症呢,是很重,它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 告訴你們強迫症的真相。這個世界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
    ,很多家庭成了強迫症的溫潤土壤,讓他們的強迫之苗越長越盛。,或像他一樣的思考問題,都可能會走到強迫的症狀,只有或早或晚的不同而已。由於強迫行為主要從青少年期就開始表現,因此除了成人,青少年強迫症患者也日益在增加。有專家認為,造成強迫行為的根源,主要還在於家庭嚴格的教育環境。我最近遇到一位苦惱的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病,原因是孩子做作業的速度總是很慢。最後發現,原來這個孩子寫字要求得像印刷體。上距邊線多少、下距邊線多少,都有非常死板的規定,如果一不小心某個字寫大了,整個一頁紙就要擦掉重新寫過。
  • 《虎媽的戰歌》引發思考:警惕「教育強迫症」
    她以「中國式」的教育方法嚴格管教兩個女兒:要求每科成績必須拿A,不準看電視、玩遊戲,琴練不好就不準吃飯,有時還大罵表現不佳的女兒是「垃圾」。這些雷人的育兒經驗和「咆哮式」的教育方法,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式」教育的熱烈討論。有人認為,《虎媽的戰歌》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成功詮釋,為「虎媽」叫好;但更多人認為,這種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中國媽媽的「悲歌」,是對教育規律的扭曲。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強迫症是心理疾病裡的頑疾。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強迫與反強迫的對立」。首先就是有了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來訪者感覺到強迫行為沒必要,所以,就想解決強迫症,想克制強迫行為。而經過自己反覆的克制強迫行為無效後,導致病人更加焦慮、擔心、害怕。從而誠惶誠恐。強迫症加劇了。
  • 強迫症的精神分析l學著像健康人那樣去生活
    如果這列火車一直得不到檢修,就會出問題;如果每跑一千公裡,檢修一次,就比較合適;如果每跑一公裡就停下來檢修一次,這會使火車無法正常運行。強迫症病人的思維,就像是列車,每運行一小段,就要進行強制檢查,結果就會導致思維聯想無法自然順暢地進行,出現強迫思維。人活著,總是要受很多苦的。
  • 強迫症治療案例
    這個決定還是得感謝女朋友和我表姐的支持,我的女朋友一直沒有離開我,這是我好轉的巨大動力,我記得好幾次我都崩潰的哭了,恨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我表姐是學心理學的,大學我情緒出問題都會打電話給她,她雖然幫不了什麼忙,但是最起碼能夠聆聽我,而且建議我不要害怕找心理諮詢。當時我也想著正好趁著快要畢業了,直接把問題解決了,網上找了不少諮詢機構,實在看的煩了,一咬牙,就選了一寧心理諮詢,當天就付了諮詢費。
  • 強迫症的成因,症狀及其一般治療方法
    一、強迫症的含義強迫症是指在思維中反覆出現強迫的觀念或是強迫性的動作行為,引起的強烈緊張不安的內心衝突,知道這種動作或是思維是多餘的、不必要的,自身卻無法克服這種症狀。它是一種自我強迫,又自我反強迫的典型的心理衝突引起的一種心理障礙,屬於神經官能症的一種。
  • 強迫症的自我篩查方法,簡單10個問題幫你判斷是否患有強迫症
    傑瑞平時有一個毛病,不論看人還是看物,他都無法做到平視,只能不由自主地偷瞄,他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雖然努力改正,但收效甚微,而且,他越是控制自己的視線,就越是忍不住地偷瞄。傑瑞始終無法控制自己的視線,他為此苦惱不已。
  • 八成休學起因心理問題
    八成休學起因心理問題2012-12-14 11:02:11來源:煙臺學習諮詢網 煙臺毓璜頂心理諮詢中心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到底是該作為「使用詞彙」來記,還是乾脆只當「閱讀詞彙」來記?
  • 這些孕期強迫症比潔癖更嚴重!
    今年3月,他們也迎來了愛的結晶,本來是挺讓人開心的一件事,可婷婷卻天天愁容滿面,詢問下才知道,原來是孕前稍微有一些強迫症的她,在孕後表現的更加嚴重了。她說自己一天總會不斷強迫自己洗手,手都搓紅了也管不住;半夜也睡不好覺,總感覺房門沒鎖,躺下一會兒就要去檢查。孕期本來就容易讓人疲憊,加上強迫症的折磨,讓她痛苦不堪。
  • 患者有強迫症、又有抑鬱症或雙相障礙,到底是什麼問題?
    我們臨床中遇到不少患者,一方面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另一方面又有突出、明顯的強迫症狀,因此被其它醫療機構診斷為雙相障礙/抑鬱症共病強迫症。 而多數精神科大夫又往往沒有時間對兩者的聯繫作出較清晰的解讀,導致很多患者、家屬有所困惑: 到底是強迫症還是抑鬱/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