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留不住」,骨幹的,「我要走」,「教師荒」為什麼愈來愈烈?
謝謝邀請,每一個問題都會在探討中越來越清晰,剛才看了幾組討論,也轉發幾個朋友的言論符在後面交流。我先談一下個人的觀點。最近工作輪崗,還真的是在研究這個問題,這個教師人才留不住的問題,才是教育發展的最大障礙。這個問題政府已經發現並開始解決了。比如河南省政府重點推進的農村教師的兩套房建設問題,解決農村老師任教期間的生活待遇環境問題,在學校教學有周轉房,在城市生活有保障性住房,讓老師生活上優質生活保證,還有正在推進的教師使用改革縣管校聘,讓老師生活在城市,工作在農村,最大限度解決好生存空間成長和生活環境優質的問題。總之,教育是國家發展大計,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老師留得住是關鍵,感謝網友們談的意見,這些問題應該都要納入政府政策改革的參考。感謝信任,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以下觀點來源於網友。
觀點一,用戶9648427487880
2019-03-31
公辦學校鬧「教師荒」,現在只是剛剛開始,以後會越來越嚴重,為啥子捏?聽我慢慢到來:
第一,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後,作為幹部身份的教師,身份轉變了,現在就是事業單位的普通員工,各企業的員工沒有了本質區別。
第二,原來教師退休後,仍然是財政開支,退休金比在職工資也就少了10%,現在都歸社保局開支了,退休金的多少逐漸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一樣了,也就毫無優勢,也就有個基本生活保障了,在職時工資低,退休後工資也只能維持基本生活,誰還願意把大好青春年華白白浪費在校園哄孩子。何不趁著年輕有精力,有力氣,多賺點養老錢!
第三,現在是經濟社會,作為老師,工資收入低,上無錢孝敬父母,中不能哄妻子開心,下無法扶養子女。不被社會尊重,在家沒有地位,年輕時不多賺點錢,七老八十怎麼辦,一句安貧樂道,怎麼可能讓當下的年輕人安心教書捏!
第四,既然年老時和企業職工領取同樣的退休金,如果想當老師,也一定去民辦學校,民辦教育比公辦學校工資高,待遇好,社保也高,壓力還小,社會事務也少,何苦頭頂一個公辦學校編制的光環,既不頂飯吃,也不頂錢花,何苦來哉!?
觀點二,周老師教育談
2019-07-11 ·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領域創作者
「教師荒」多出現在欠發達地區,尤其是這些地區的鄉村小學。
我是江西一個村級學校的校長,鄉村小學真可謂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僅我在這所學校負責的這幾年,老師換了一茬又一茬,不斷有新的老師分配下來,不斷有老師離開,要麼調走,要麼辭職,要麼請假……除了我以外,沒有一個老師在這裡堅持兩年以上。
除了老師流動性比較大之外,我們這所學校還有不小的教師缺口,我們學校六個年級(包括幼兒園,六年級集中到中心校去了),核定老師編制8人,8個老師六個班,算下來每個老師課程任務不輕。由於「教師荒」,我們學校在編的老師通常只有三四個,其他幾個都要請臨時代課人員。代課老師工資低,素質參差不齊,沒有教學經驗,給教學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這種情況不是出現在我這一所村小,我們鎮八所村小,每一所的情況都差不多。我們這裡老師相對比較整齊的,也就只有中心小學了,中心校領導優先保障中心小學滿編滿員。村級小學的「教師荒」成為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瓶頸。
農村小學老師「下不來」,「留不住」是導致「教師荒」的原因。
記得前年,我們學校破天荒一次性分配到3個定向師範生,這可把我高興壞了,認為終於可以不為到處請代課老師頭疼了。不料,分配名單剛下來,第二天就接到通知,由於條件艱苦,擬分配的兩個老師決定放棄,寧願賠償違約金(定向師範五年服務期,不滿五年辭職必須賠償違約金),也不到山溝溝裡工作。
剩下碩果僅存的這個定向生,在堅持了一個學期之後,堅決找關係調離了我們學校,我們學校又只剩下我和一批代課老師在堅守,剩下的就是流水般來來去去的新分配的老師。
農村條件艱苦,雖說這幾年國家下大力氣對農村校園進行了標準化建設,學校辦學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和鎮裡,城區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生活問題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新老師「下不來」,「留不住」,農村學校「教師荒」在很多地方已是常態!
總結語:農村學校用什麼來吸引,留住人才?光靠學校自身怕是力所不及,必須要依靠政策的支持,給邊遠農村老師更多的支持,政策上更多的傾斜,辦學條件進一步優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教師荒」。
觀點三,放飛的香片
2019-06-06 ·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
我就是那個出走的骨幹教師,我想說說當初離開教師隊伍的感受和原因。
之所以選擇離開的客觀原因是:
1老師的工資實在是太低了。當年我是小學高級職稱,學校的中層幹部,每天加不完的班,填不完的表、搞不完的活動,拿到手的工資才兩千多。付出和回報完全不匹配,那種心酸和心累是其他行業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2.老師的工作實在是太累了。常規性的任務備課、改作業、家訪、上課那都不叫事,經常要為了檢查填各種表格、趕各種資料那才是大件頭疼的事。老師們都有個有趣的稱呼,叫「表哥」、「表嫂」,各種統計的表太多了,尤其是教導處的各種工作,就更多,我都不知道當初自己怎麼熬過來的。
3.老師的領導實在太多了。什麼人都可以是老師的領導,市裡面一有領導來視察,老師們要做好迎檢工作,準備好大掃除;爭創各種城市榮譽,老師們要上街頭去宣傳,甚至是在街頭撿垃圾、掃地。
不是不愛教育這一行,只是現實太讓人傷心。老師有的自主權太少了,很多時候是不由自主,容不得你做不一樣的決定。
當然也有我個人的主觀原因,成家了要去往另一個城市,因此而辭職。經歷過教師崗位的人,在嘛個崗位都能很快上手,而且老師身上所特有的責任感也會讓老師在新崗位上廣受好評。
希望國家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基層老師的待遇,給老師們松鬆綁,去去行政上的壓力,把老師原本的職責還給老師,告別「表哥」、「表嫂」的標籤、告別街頭大掃除的身影。這樣,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
任正非說,中國的希望在於基層教育。而教育的希望靠老師激發,請多多重視老師們的問題吧。
觀點四,寒石冷月
2019-04-01 · 頭條青雲獲獎者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
有一句老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於教師這個職業來說,也絕不會例外,凡是環境有利於人發展的,往往都會圍繞環境而動。好的工作單位,不僅是薪酬待遇,還有人文環境。如果兩者皆能滿足人的需求,肯定會讓「留不住」「我要走」形成不了風氣。
讓年輕教師心動的不僅是學校管理機制本身,更有現在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印象與評價逐漸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一些人的自尊心。尤其是校長治校的理念,還有家長對教師的態度,容易讓年輕教師在當初滿腔的理想與現實碰壁後改變初衷,走可能是希望破滅之後的不得已選擇。
對於骨幹的走,往往是有地方可去,我曾經認識幾位骨幹教師,他們大都去了一二線城市發展,那裡有很多民辦學校高薪吸引著人才。而這些骨幹教師的走,則又帶動著身邊的同事聞風而動,最後只留下實在沒辦法走的人堅守著。
這走,有的是轉行,有的是奔更好的學校。但是至於教師荒,則並不是普遍現象,而是越發達地區越不缺少教師,越是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反而是存在教師荒。看來,栓心留人靠的最終還是薪資待遇,因為教師也是普通人,也需要養家餬口。
感謝關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