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發生了多次地震和洪澇災害,由此給我們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這些災難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每年都會發生,只是嚴重程度不一而已,因此,當面對這些自然災害時,如何保護自我和家園顯得尤為重要,具體抗災知識我不敢講,因為我不是專家人士,在這裡我給大家提供一些科普網站,探討一下學習方法等。
思想上:防患於未然,青少年是首位
每當有災害發生時,軍隊和政府都會第一時間組織救災,但畢竟人多面廣,不能完全覆蓋,這時就需要我們老百姓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一起攜手抗災,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所以,自己學會抗災知識掌握抗災技巧是必要的必須的。
災難雖說會有一定的預兆,但真正來臨時都是勢如破竹突然襲來,如果等來了再學習準備就一切都晚了。所以必須防患於未然,提前認真學習相關知識技能,還要適當地進行實際模擬訓練,以確保全部掌握。
當災難來臨時,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生命第一。首先保證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再去搶救其他的東西。千萬不要有要財不要命的行為,錢沒有了還可以再掙,人沒了就沒了。
青少年力量和知識相對薄弱,所以重點是青少年,學校和家庭要務必使青少年掌握所有抗災知識和技能。
學習途徑、科普網站
針對洪災、地震等如何抗災,其實國家官方網站和很多學生書籍上都有介紹講解,只是我們平時不放在心上而已。
(一)我們國家的抗災應急意識一直是非常強的,在我們的小學課本裡就早早提到了如何在自然災害中逃生保命,分別就消防防火類、交通安全類、使用電器知識類、安全防禦類、地震知識類、網絡安全類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二)在我們的中國地震局地震頻道就有地震新聞、地震查詢、地震知識等內容。
(三)應急管理部中國應急信息網有風險預警、災難警示、科普館等內容,科普館還分了生活安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青少年頻道四個板塊,裡面有詳細的抗災知識。
(四)這樣的網站還有很多,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預警 ,水利部水知識,中國氣象局防災減災,中國森林草原防火網。
學習方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抗災知識難免有些枯燥無味,一個人學習起來效果不會太好,建議大家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學習,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學習,在單位和領導同事一起學習。理論知識必須紮實掌握,千萬注意的是有些知識很容易被混淆,一記錯關鍵時刻就會喪命,比如說洪災來時是往地勢高處跑還是地勢低處跑的問題。
理論知識必須反覆記憶,夥伴之間相互抽查考試,確保精準記憶。
實踐上,每年單位、學校、社區等都會舉行地震演練、防火演練等,一定要把演練當成是真實災害,抓住機會檢驗自己的抗災能力,有組織的規模型的演練畢竟很少,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好玩,敷衍了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自己組織演練,來強化自己的抗災知識,鍛鍊行動能力。單位、學校、社區更應該多組織幾次規模演練,尤其是地震多發地方、洪災多發地方等,很多災害是可以預見的甚至是經歷過的,所以必須做好準備工作,將生命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在我們平時看到別的地方有災害發生時,要學會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不要只是單純的看看新聞,做好必要的防範工作。更要舉一反三教育青少年,強化思想認識,讓其真正意識到災害的危險性嚴重性,從而認真紮實掌握抗災知識和技能。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在此致敬那些在天災面前英勇奮戰的人!在此希望所有人當面臨災害時都能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