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式」教學與學生三種能力的培養

2020-12-1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汪雲霞,文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出版學術專著《知性詩學與中國現代詩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羅伯特•白英跨文化敘事中的中國形象研究」。主講通識課《中國現代詩歌導讀》和《世界華文文學》,前者被評為上海交大「通識核心優質課程」和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獲上海交大首屆「教書育人獎」二等獎、「優秀教師」一等獎和特等獎、「教學新秀獎」、「第六屆卓越教學獎」;獲上海市「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上海交大「首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及「教學能手」稱號。

「喚醒式」教學的基本理念:教學不是傳授,而是喚醒——喚醒德性,喚醒求知慾,喚醒創造力,其哲學基礎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對話集。本講座旨在以通識核心課《中國現代詩歌導讀》為案例,探討如何通過一系列「喚醒式」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尤其是審美想像力與感受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交流與表達能力。

由於需訂餐,請有興趣參加本次活動的老師務必10月10日8:00以前報名(點擊下方報名網址)。考慮到場地的限制,中心能接納報名的人數為50人,先到先得,希望感興趣的老師儘早報名。

若報名成功,活動前一天您將會收到教學發展中心的簡訊提醒,請以簡訊為準!

報名網址:http://ctld.sjtu.edu.cn/activity/701


相關焦點

  • 轉變英語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年秋季開始,筆者開始實踐運用英語模塊教學法(易仁榮, 2009)解決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碎片化教學問題(教育部, 2018),對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整體規劃,有序推進,模塊教學,培養能力。,還是語篇訓練,筆者都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為目的,在寫作教學中落實《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
  •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同時,著名的蘇格拉底「詰問式」教學也被看作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典範。幾千年來,人們在思辨能力的培養上從未止歇,這是人類文明得以不斷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然而,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思辨能力的界定沒有統一標準,當代學者和教育家對思辨能力的定義也莫衷一是。而就較為普遍的認識來看,思辨能力是指思考、分析、辨別的能力,理性和反思性是思辨能力的兩個核心要素。
  • 全面優化專業課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全面優化專業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是新形勢下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實現職業學校科學教育可持續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並不是隨著教學的進行而自然形成的,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是任課教師有意識精心培育的結果。
  •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培養創新能力是小學語文的重要任務。下面就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做法:一、激發想像,培養思維思維和想像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動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充分發揮想像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在發現中發展。在學生展開想像時,我一般情況下教給學生三種方法。1、根據文中插圖想像事情的經過、結果;2、想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3、根據課文的重點詞句段,邊讀邊想像。
  • 在作文教學中喚醒學生的「真」與「智」
    在幼年階段,寫作是與潛在讀者對話,兒童通常不具備與心中默想的人物對話的能力,因此,老師自然要去當學生的對話者,啟發他們在寫作中對話。到了少年階段,學生開始產生個體的歷史感,反映在文字上,便是語言與情感的交流,在這一時期,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感與表達加以適當引導。進入高中之後,邏輯思維對學生的成長變得愈加重要,因此,作文教育也對學生提出了與真實讀者對話的要求。
  • 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促進英語專業教學改革
    英語專業的模式往往把語言習得和知識探究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因而常常忽略了在本科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通過語言獲取知識,並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夯實語言功底,提高思辨能力。其結果是,英語專業學生比較普遍地患有「思辨缺席症」。因此很有必要探討如何在英語專業知識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促進英語專業教學改革。
  • 高雷喚醒式教培介紹
    文/高雷  喚醒式教培是高雷老師超過十五年教學經驗的結晶,是教導式、啟發式、教練式教培的更高階段。 第一步暢想未來、第二步療愈過去、第三步管理現在 喚醒式教培融合多項教學技術,主要有以下特點。延伸閱讀: 以下是根據高雷老師在高雷的書房群裡和群友互動整理而成: 喚醒式教培是我超過十五年教學經驗的結晶,是教導式、啟發式、教練式教培的更高階段。
  • 教師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組織學習能力的培養
    目前的新理念新課標也對小學學科提出完善的教學標準,在教師以學生為學習課程的主體邊及「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課程,與此同時增加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拋棄學生在上課時老師採取被動灌輸式的教學方法, 放棄學生靠題海戰術刷題來熟悉學科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更靈活地去發現及處理問題,培養學生自主發現探究問題的態度及自主解決自主學習的能力。
  •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學習能力的高低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有密切的關係。雖然說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主要是靠自己在語言實踐中逐漸形成,但學生的學習能力形成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具體、系統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指導滲透在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本文將結合實例談談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 分享式教學|鄭怡娟:低年級「小組合作與分享能力」的培養
    立足起點,培養合作與分享的習慣——低年級「小組合作與分享能力」的培養 (本文為福建省課題
  • 少兒英語學習課程體系:重點培養三種能力
    少兒英語學習課程體系:重點培養三種能力 2018-08-21 17對多數潛在客戶來說,純正口音、文化背景、教學能力是他們極為看重的加分項。尤其是一些具備「母語意識」的家長,他們普遍認為優質的外教資源將直接決定孩子學習英語的成效。  圍繞行業趨勢與用戶剛需,在線少兒英語gogokid秉承「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教學理念,並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專注4-12歲孩子在線少兒英語教育。
  • 趙建華等:創新教育視域下的能力導向教學範式——從PISA測試看學生能力培養
    、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推行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以及走班制、選課制等教學組織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國務院,2019)。創新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導向教學範式,它包括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探究式教學、項目式教學、STEAM教學、知識建構教學等模式。2019年高考文、理科數學(全國I卷)中第4題考查了學生對黃金分割比例的掌握情況。與傳統測試題目不同的是,該題以「斷臂維納斯」滿足黃金分割比例為例,提出了求解的問題,並配有「斷臂維納斯」的圖像。顯而易見,該題目考查的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的能力。
  • 遵循初中英語教學原則,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文章結合初中英語解實際, 探討了英語教學中應遵基本原則:文章認為,不管採用何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意義,是檢驗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基本分界; 能否基於學生的經驗及最近發展區設計教學,是教學設計否有效的根本, 培養和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不但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是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內在動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 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複習課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它不同於新授課和練習課。複習課不是舊知識的簡單再現和機械重複,而是要使學生在複習中把舊知識轉化,把平時相對獨立進行教學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並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 六步驟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奧蘇貝爾等人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模式,而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時也有可借鑑的教學模式。儘管模式不是固定的,卻也希望能讓教師在實際基礎上有所參考,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融入課堂。而當將目光轉移到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約翰·杜威認為教學的過程與思維的過程是相同的。「學思維」活動課程圍繞教授思維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提出了不同的教學模式,包括問題解決能力訓練的教學模式。
  • 線上教學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
    同時,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提高學生的自主分析與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和探索精神。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經歷自主構建的過程,才能真正地達到學習的目的。
  •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導讀: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用英語與人交際的欲望,培養他們交際的信心和膽量,應鼓勵學生走出校門
  • 華德福教育:面向未來的三種關鍵能力培養!
    導讀2016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方案中,能力的培養被放在了重中之重。而在大陸流行了十多年的華德福教育也很注重孩子「頭、心、手」的培養,概括起來就是:思維能力、情感能力、行動能力這三種能力。教育面向未來,能力的培養將遠遠超越知識灌輸。
  •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培養學生能力和毅力,加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人力資源計劃」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的基礎學科。它不僅有幫助,而且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性質。 「根據「人類計劃」的要求,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是溫家寶從小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明確起點教學目標。寫作能力是小學生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可以使用更多的表達方式。總而言之,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具有思想,啟發和願意寫作的能力,這提高了他們的漢語寫作能力,達到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在中文寫作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從童話故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經驗,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力,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表達自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