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佳詩歌榜上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這首詩排在第二位。這首詩可以說是歷久彌新,從1932年發表之日起直至今日,都是非常著名的關於死亡的詩,是葬禮上和公共場合誦讀的最多的詩之一。詩的作者是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的Mary Elizabeth Frye。據說,這首詩是即興之作,而且是作者唯一的一首詩。作者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她的一個家庭朋友在失去母親之後悲傷過度以至於都不能前往母親的墓地進行祭拜,作者為了安慰和鼓這位朋友就在一張紙上草草揮就而成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
這首詩的題目是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同時連同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構成詩的首兩句,也是詩的最終兩句,以逝者的口吻說出了告誡、鼓舞和激勵的主題。除此之外,詩的全篇幾乎都是I am…構成的句式,展示出一種鏗鏘宣示的堅定堅毅的形象,加上風馳電掣、金光閃閃的比喻和意象,不由得不令人心潮澎湃、生機勃發。這首詩基本採用揚揚抑格,每兩句一個韻腳,語調清脆響亮,符合清新陽光催人向上的主題。
翻譯方面,在風格和語調上可以大致與原文保持一致,但就比喻和意象來看,為因應漢語的語言表達規範和習慣,需要做一些微調,例如,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snow的意象比較難以在譯文中表現。總之,在忠實原文和譯文流暢的兩難選擇中,原文詞語和意象的失損也是不得已的。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By Mary Elizabeth Frye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譯文: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不會睡去。
我是那狂風呼嘯蒼穹,
我是那鑽石銀光閃耀,
我是那太陽催熟金谷,
我是那秋雨潤物柔聲。
當你早晨靜靜地醒來,
我是那飛速奔向天空,
悄聲盤旋翱翔的鳥兒。
我是那微星閃爍夜空。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不會睡去。
詞彙釋義:
grave:墳墓
glint:閃光
ripen:(使) 成熟;
hush:安靜,寂靜
uplift:(使)上升
rush:衝,奔;快速運送,猛烈移動
circle:(空中)盤旋
flight:飛行,飛翔
句子解析: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此句是一句話分成兩行,I am …rush同前面的比喻用法是相同的,意為,我把…鳥兒送上了天空或我像鳥兒一樣衝向天空,但就漢語而言, 「我是…衝/奔或快速運送/猛烈移動」 這樣的說法似乎不成立,所以,用 「我是…鳥兒...」 似乎可以是接受的。
註:本詩譯文為本人冥思苦想嘔心瀝血之作,請在引用時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