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如何認識自己?外國人如何讀懂中國?王志綱新作《大國大民...

2020-12-15 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應騰 陳鵬)「這是我以千年中華文明為經,四十年江湖閱歷為緯,歷時三年而寫成的書。」8月8日,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主辦,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民間智庫創始人王志綱新作《大國大民》在貴陽首發。

《大國大民》在貴陽首發

原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民間智庫創始人王志綱,貴州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陳本榮,多彩貴州網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麟、和泓貴陽公司董事長劉起龍出席首發儀式。

多彩貴州網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張雲泓接受王志綱籤贈

王志綱是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智綱智庫(王志綱工作室)創始人,中國本土戰略諮詢的開創者和領軍人物。歷時三年完成的新作《大國大民》,被稱為「一部凝聚著王志綱非凡際遇、才情與洞見的書。」

王志綱歷時三年完成新作《大國大民》

從古至今,中國作為廣土眾民之大國,毋庸置疑,但中國人究竟是不是大民?對此,原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對「大國大民」這個話題也有著濃厚興趣。

「快速崛起的中國,在國際上不受待見,問題在於『不了解』,怎麼讓外國人讀懂中國,是當前我們國家面臨的極大挑戰。」在當天的新書首發儀式上,龍永圖表示,這次疫情之重、涉及國家之多,世界正迎來百年未有之變局,正深刻改變許多國家的經濟社會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商業模式。「知己知彼,首先要『知己』,中國人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讓外國人讀懂中國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緊要命題。」

龍永圖表示,「知己知彼,首先要『知己』,中國人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讓外國人讀懂中國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緊要命題。」

在《大國大民》中,王志綱把中華文化大廈的四梁八柱娓娓道來,從黃河流域的秦、晉、魯、豫,寫到長江流域的皖、浙、贛、鄂;從西南的湘、黔、蜀、渝,寫到白山黑水的雪域東北,再到珠江流域別具特色的潮汕、粵港澳大灣區……筆鋒所至,不僅風趣幽默,更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從街頭巷尾的風土人情中讀懂中國百態,它就像是一組蘊藏在廣袤山川、萬古江河中的文化密碼,以一種博古通今、世事洞明的方式,為每一位讀者指點迷津。

此外,為回饋貴州網友,王志綱將籤贈100本《大國大民》由眾望客戶端送出。現在加入「貴圈-大國大民圈」,截止到2020年8月8日24:00,發表與書籍相關的感悟、提問、點評,100條精彩內容,即可獲得王志綱親筆籤名版《大國大民》。獲贈名單及領取方式將於8月10日12:00公布在「貴圈-大國大民圈」,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王志綱|這三句話讓佛山人走向世界
    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 王志綱「草根文化是佛山最大的優勢,從草根成長為參天大樹,佛山上演了了不起的經濟奇蹟;在製造業的傳承方面,佛山可向德國和日本學習,但最為重要的是佛山應找到自己的文化與魂。」「製造業並非沒有出路,而是如何與時俱進。
  • 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
    近日,外國人在中國上海街頭進行了一次十分有趣的採訪,主題為:How Do The Chinese Feel About Chinese Stereotypes?(中國人對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感覺如何?)。說實話,外國人認識中國多數是通過新聞媒體和電影。
  • 中美關係未來如何發展?「讀懂中國」是關鍵
    日前,原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在《人民論壇》刊文指出:「讀懂中國」是一篇大文章,不僅外國人要「讀懂中國」,中國人也要「讀懂中國」,同時也要「讀懂世界」。更多精彩觀點,一起來看!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在今天複雜的中美關係中,美國一些人對中國的誤解已經成為鬆動兩國戰略互信基石的「螻蟻」。
  •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五千年禮儀之邦,中國人自己的感覺是熱情好客的,但是事實是這樣嗎?外國人又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呢?下面就為大家 帶來一個在中國生活了五年的美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 《中國哲學簡史》,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中國人與外國人相比,為何更看重孝道?為何更戀家?為何更含蓄?中國人的處世,為何看重人品?為何讚美謙虛?為何強調過猶不及?中國的藝術,為何注重寫意?中國的宗教,為何不那麼被人關心?中國的近代,為何落伍了?
  • 中國人叫外國人老外,那外國人如何稱呼中國人呢?有何歷史淵源?
    老外這個稱呼還是不錯的,外國人也挺喜歡,因為至少比之前叫「洋鬼子」、「洋人」要強不少,居然雙方都沒意見,老外這個稱呼就這樣傳開了,外國人在中國就都被稱作老外了。有些人就很感興趣了,我們既然稱呼外國人為老外,那外國人會怎麼稱呼我們呢?首先西歐的叫法我們都很清楚,這裡我就簡單提下,他們稱中國為China,中國人則為Chinese。
  • 中國人叫外國人「鬼子、棒子、毛子」,那麼外國人叫我們什麼?
    通過歷史的進步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的發展達到了一個質的飛躍,我們因此也得到了古人們帶給我們的知識。在不斷地發展中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今天,就讓我們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可能你們不知道。我們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超級大國,擁有著極其神秘的傳統文化和絕世文物,這更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
  • 會計學院開展「大學生如何讀懂抗疫大考的中國卷」主題團課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體悟疫情中中國共產黨做出的奉獻,感悟中國在世界疫情中的大國擔當,2020年11月19日下午,會計學院輔導員龔俊召開了「大學生如何讀懂抗疫大考的中國卷」主題團課。
  • 中國人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又是如何稱呼我們?了解一下
    中國人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又是如何稱呼我們?了解一下國人其實是很為自己的國家而感到驕傲的,她是世界上一個十分獨特且富有魅力的國家,相信沒有人會後悔出生在中國,雖然我們總是抱怨國家的不好之處,但是我們不允許別的國家隨意對中國做出不好的評論,並且任何國家在發展中都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們的國家也在不斷改進,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我們處在今天的國家也是非常的自豪,大家也應感恩如今的和諧社會。
  • 陳錫文:讀懂中國農業農村農民
    《讀懂中國農業農村農民》,陳錫文編著,外文出版社出版  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一個宏大的歷史和現實命題  讀懂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是讀懂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起點  今天的中國是13億多人口的大國,如果中國自己的糧食不夠了,任何國家乃至整個國際社會都不可能有幫助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在1949年中國政權發生變更之際,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曾預言:中國人口眾多,歷代政府包括國民黨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同樣,共產黨政權也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它必然會因此而垮臺。
  • 龍安志:如何更好地向外國人介紹中國
    > 如何更好地向海外介紹中國一直是我國新聞出版「走出去」的重點,「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也是在此基礎上的一項目。
  • 知乎精選: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   他僅有的關於中國和中國人的信息源都是些網絡報紙、網上論壇、電視、日報。   不幸的是,這些來源裡的大部分信息都只對中國和中國人做非常負面的報導,於是,我爸爸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看法非常負面。   He regards Chinese as the invaders of Vietnam, producers of dangerous and cheap goods and foods.
  • 王志綱:中山城市之「魂」在哪裡?
    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面對經濟發展下行壓力,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機遇,中山再次提出思想解放,吹響重振虎威的號角。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刻,中山如何定位城市?虎威從何處振?道路該如何走?
  • 外國人怎樣看待我們中國人?在中國居住了11年的老人這樣說道
    一個人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我當然會發現不同的時代是不同的。例如1950年代,197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經歷了如此不同的生活經歷。儘管我喜歡聽到他們的回憶,但我很難理解老一輩的生活。我也很難理解年輕一代,他們在中國看到的變化比我少(我第一次在中國居住是1988年)。
  • 面對外國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上世紀,魯迅先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人的劣根性,至今振聾發聵。不過,那個時代的中國,飽受列強侵略,備受帝國主義欺凌,忍屈受辱,多是為了生存。近一百年過去了,今天的中國,已躋身世界一流大國行列,無論是經濟、軍事、政治地位,都已非昔日可比。
  • 外國人若入籍中國,身份證民族一欄如何填?看後眼界大開
    隨著這些年中國文化在國際上越來越流行的態勢,有陸陸續續有一批外籍人士願意走進中國,了解中國。許多的外籍人士在體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後,更是願意加入中國籍,成為一名中國人。但是根據中國的相關法律規定,想要成為一名中國人,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假如說真的有外國人願意放棄自己本來的國籍身份而入籍中華人民共和國,那麼他們的身份證民族一欄該怎麼填寫呢?
  • 大國崛起中的小民尊嚴:ofo秒退押金打了多少人的臉
    最近這些天,大家的關注點幾乎都在押金上面——因為大家幾乎都沒法拿回自己的押金,ofo方面總是以各種方式來搪塞。看來關鍵時候還是「洋大人」的人身份好使,另外就是不知道ofo的公關部門要如何回應了,怎麼看這都是個送命題。
  • 外國人普遍對中國存在的9個錯誤認識
    亞洲對於許多西方國家來說一直是世界上最神秘和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儘管現代世界是開放的,邊界也很模糊,但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許多生活方式,往往卻讓外國人難以理解。特別是隨著西方媒體的胡亂報導,造成了西方國家的諸多人們出現了不少對於中國的錯誤認識。
  • 美作家:中國應讀懂西方強盜邏輯 必須自強鬥爭
    過去幾個世紀中,西方惟一感興趣的就是如何通過陰謀詭計乃至戰爭,把全球其它國家和地區都變成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例如販運黑奴、幾乎滅絕北美印第安人等,不擇手段地,瘋狂地侵略,瘋狂地掠奪全球財富和資源。即使讀懂了西方的強盜邏輯,還要特別指出,中國、俄羅斯兩個大國也要深刻反省。大國要獨立自主,就必須自尊自強,具有大國精神。
  • 王志綱|我是怎麼讀中國的?
    2019年11月30日,王志綱先生受邀在黃埔學院做了題為《四十年來家國|我是怎麼讀中國這本大書的》的演講。註:本文根據王志綱老師的演講整理而成。編輯:王一然各位下午好!時間轉眼便將近40年,而這40年正是整個中國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40年,整個中國也從即將被開除「球籍」的破落戶,變成了一個今天和美國分庭抗禮的東方大國。今天藉助「黃埔書院」這個平臺,來談一下我的中國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