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志:如何更好地向外國人介紹中國

2020-12-12 澎湃新聞

龍安志:如何更好地向外國人介紹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王芊霓

2018-12-13 10:06 來源:澎湃新聞

如何更好地向海外介紹中國一直是我國新聞出版「走出去」的重點,「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也是在此基礎上的一項目。

「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項目立項以來發現了許多優秀的海外作家,龍安志就是其中一位。龍安志已在北京生活三十七年,他先後出版了《中國的世紀》《朱鎔基傳》《中國第一》等著作,為向世界介紹中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8年,龍安志被央視評為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代表人物之一。2018年12月4日,「龍安志個人作品國際研討會暨『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尋找中國》系列圖書啟動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通過舉辦龍安志作品的研討會,主辦方希望能夠探討和國外作家對話交流的模式,推動更多的其他寫作中國的作品參與當中來。

Laurence J. Brahm(龍安志)

龍安志用流利的普通話發言。他回憶了自己目睹的中國的巨大變化。「1981年到現在,變化多大?年輕人可能不記得,那個時候很困難,到現在全世界都是中國製造。」

龍安志還批評了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歪曲報導,並表示他一直不贊同中國經濟崩潰論。他說,「是中國引導世界應對氣候變暖問題,還包括各種各樣的科技和AI,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的生產者,中國是最大的AI投資者,西方媒體卻不報導這些,而把中國報導成好像還是1960年代的樣子。」

龍安志說:「我就在中國,我可以看到,我可以摸到,我經常和朋友接觸,知道中國的方向,走得很明確,中國會怎麼發展,其實如果更多的人在這裡生活也可以寫。」他透露,他的書將會包括很多個人採訪、個人經歷,通過每個人的故事和讀者產生關聯,「這會是一本接地氣的書,會影響很大的群體。」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表示,文化自信需要講人共同的感受,要使人感動,文學的作品最重要的就是使人感受到可愛,而不要在理論上面探討太多。

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賀耀敏看來,《尋找中國》既是對他者的尋找,也是對自我的尋找。他說:「不少外國人對中國的認識不夠充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反過來講這個過程中間,也是外國人校正認識的一個過程。期待這個書在這一點有巨大的推進。群體性的特徵有時候帶來文化認知上的障礙,需要有人做這樣的工作。」

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認為,在文化走出去的時候,不要太強調不一樣,應該多強調相同點,才更容易引起認同感或好感。而認同感和好感有時甚至超越於對了解的需求。「好感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要爭取那些對我們有好感的人,然後儘可能對我們有反感的人改變狀態。」 董強認為,其實中國面臨的問題和西方面臨的是一樣的,如果體現出這一點,也許能夠更好的讓他們摒棄反感,或者誤解,去跟我們一起探討人類共同的問題。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何明星則認為,目前西方對中國的誤解還很多,例如西方媒體對中國文化的接受度難以打破。「我們多少年來一直在努力想做這個工作,西方人看中國的時候往往拿最邊緣最荒漠的東西來補充他自己,這些想法難以改變。」何明星說,龍安志對中國非常了解,對中國人實現中國夢的故事能講清楚,「哪怕一個普通人成長的故事講給西方人聽,講這一點就足夠了,不需要做宏大的敘事。我們特別期望由更多的外國人講中國人如何自己成長、奮鬥的故事,這一點跟每個歐洲人、義大利人、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都是一樣的。」

美國國家地理中國首席代表孫慶偉說:「現在我們一提中國,一定要強烈地定義這種不同,然後來辯護,一定要辯護這種不同是多麼好,這種文化多麼好,這種經濟制度多麼好等,但我覺得這是落入了一種認知的陷阱,並且會失去欣賞你的人和崇敬者。」在他看來,「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最重要的不是記錄不同以及為之辯護,而是要消解這種不同。中國的不同並非一個問題,「比如說我今天去美國,對我來說美國是度假的地方,至於川普的政策,那是第二位的。當我們越來越了解一種制度,會逐漸地欣賞它而去忽略那些不同,甚至會接納這些不同。」龍安志的作品的價值,即在於消解非常生硬的中國印象。

龍安志的尋找香格裡拉之旅

其他與會發言人也強調,這套系列圖書將不預設立場,不是單純唱讚歌,也並非命題作文。而是通過交流重新發現,認識自己的文化和成就,通過平凡的故事來表現大主題,把政治理念變成活生生的人民生活的現實來體現,以利於世界的接受。

「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旨在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運用專項資金支持國外作者寫作客觀介紹中國的好書,架起理解橋梁,為促進相互理解並擴大文化交流、加強出版合作提供更多優秀作品。此項目廣泛聯繫和培養海外漢學家、作家、媒體人、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讓他們用親身經歷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鼓勵並支持他們創新對外出版話語體系,面向國際市場和海外讀者客觀介紹中國。據了解,這項計劃是以北京語言大學作為秘書處,由中國文化譯研網為平臺執行落實的。據悉,目前「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第三期徵集指引已經在中國文化譯研網上發布。

據統計,第一期「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共資助了38部作品,目前已有10部完成出版,並成功落地目標國家,在海外產生較大影響。第二期申報的計劃正在進入評審階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我與中國的故事
    1「我參與了改革開放」美籍律師龍安志每天都要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晨練,從院子裡可以眺望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這與30多年前龍安志初來京城看到的天際線迥然不同。1981年,龍安志來華留學。他回憶說,當時改革開放剛開始不久,街頭行人的服裝基本以藍色綠色為主。每次他去友誼商店花1美元買一瓶可樂,他的老師都會覺得「敗家」。而中國的巨變正在悄然發生。
  • 如何更好地用中文自我介紹?
    對於漢語初學者來說,一般性的自我介紹是免不了的,如:我叫                        。
  • 英語演講|如何向外國人介紹改革開放40年?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一個個裡程碑式的成就。那麼,該如何向外國人介紹我們的改革開放?介紹我們取得的成就?介紹我們的發展理念呢?就像我們的駐英大使劉曉明說的那樣,「回顧數十年外交工作,他覺得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消除西方對中國的誤解」。劉大使的演講不但發音純正,還是學習翻譯、聽力和寫作的絕佳材料。小天為大家整理了這段演講的完整視頻和文字版中英文對照文稿,希望對大家的英語學習有所幫助。
  • 【策論】拋開「外國人」身份,如何讓留學生更好地做「學生」?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支持,2017年,我國就已成為了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為了保障來華留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僅僅關注留學生的社會文化適應問題,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對於更好的教育質量和學術交流的需求。
  • 如何用英文向老外介紹中國美食-上篇
    有著14億人口,56個民族的中國,是美食式樣最複雜多樣的國家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外國人來中國感受大江南北各地的美食。大家都有從美國來的朋友吧,或者澳大利亞的合作夥伴,或是你的印度同事,和德國老闆?他們正打算人生首次嘗試一家正宗的中國餐廳。那麼,現在難題來了:-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our scrumptious Chinese dishes to them?(你打算怎麼向老外介紹我們國家的美食呢?)
  •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
  • 怎麼向外國人介紹清明節?
    跟大家講過,我們現在學習英語,是為了用好英語這個工具,向外國人傳播中國的文化。這個事情其實國家媒體很早以前就在做了。 今天給大家搬運的,是一段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臺製作的,關於清明節介紹。視頻是英語語音+中文字幕的,英語文稿我已經放在下面,大家可以嘗試去模仿一下。
  • 如何向外國人講述中國音樂的前世今生?譚盾推薦了這部書
    上海音樂學院郭樹薈教授今日下午在上海圖書館首發新書《來自中國的聲音:中國傳統音樂概覽》,在講座中向觀眾娓娓介紹了中國音樂的傳統與當代,並在上海民族樂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朱志容帶來的民歌和青年竹笛演奏家範臨風現場演奏的笛曲中
  • 如何看待來中國的外國人?
    那是一位令我們敬重的外國人,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一個外國人的名字。的確在那個年代,有這麼一位外國人來中國,只是為了支持中國的革命。很難想像,作為一個外國人,能在不是自己祖國的土地上,這麼拼命忘我地工作,直至犧牲生命。精神令我們動容。相信誰都會懷念這樣一位外國友人。
  • 中國公民與外國人離婚時應該向哪個法院起訴?
    對於中國公民與外國人涉外離婚的訴訟,本婚姻律師認為原則上既可以向中國法院起訴,也可以向有關外國法院起訴但是,如果考慮到該離婚的實際效果將會影響自己將來在中國的生活,則建議您委託離婚律師向中國法院起訴離婚。
  • 初中英語作文80詞帶翻譯: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習俗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80詞帶翻譯: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習俗 2019-10-15 15:11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初中英語作文80詞帶翻譯:向外國人介紹中國名小吃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80詞帶翻譯:向外國人介紹中國名小吃 2019-10-15 15:0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以紀錄片為例談談,如何向外國人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人愛上漢語
    因為講述的是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共鳴。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提取關鍵信息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鍛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向外國人介紹中國人的飲食是最直觀了解中華文化的方式。以中國美食文化為載體,促進他們進一步了解其他中國文化。
  • 如何使竹材更好地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
    其中,中國對竹材的經營利用歷史悠久。因為竹材強度大,剛度好,耐磨損,是一種優良的工程結構材料。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用竹材造竹樓,作建築腳手架、竹梯、水管等,均為原竹利用。今天,竹材人造板已在建築、包裝、車輛、室內裝飾、家具等領域廣泛地替代了木材和木材膠合板。另外,由於竹材本身是種材徑小、中空、壁薄的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竹材的使用,而竹材人造板的研發,使竹材成為了一種大幅面、高強度的平面或型面材料,使我國竹材資源進入了工業化利用的時代。
  • 晚清民國《年節習俗考全圖》,怎麼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清明節?
    隨著傳統文化復興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怎麼向外國人介紹清明節?已經成為繞不開的話題。早在晚清民國時期,就有學者做過相關工作,而且更為通俗易懂——中英雙語,圖文對照。這本刊印於民國的《年節習俗考全圖》(Long-established customs at Chinese festivals),作者不詳,書中收錄了中國十種重要節日,包括「清明掃墓」。作為一本科普中國古代歲時年節的畫冊,其中關於清明節的介紹,或許可以參考。
  • 外國人如何才能成為中國永久居民?
    後來才知道也並不是所有外國人都比我們好,有不少外國人來到中國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並希望可以在中國長久居住,成為中國公民。圖片來源網絡我們都聽說過,辦了綠卡就能成為某國的公民了,那外國人如何才能成為中國公民
  • 日本人如何在中國辦理外國人在華工作籤證?
    外國人來華,不能以旅遊籤、家庭隨籤在中國從事合法工作,如果想要在中國合法的工作,就必須申請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否則就屬於外國人在華非法就業,俗稱『打黑工』.那麼,日本人想要在中國各大城市進行合法工作,該如何進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申請呢?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申請流程、日期、步驟是怎樣的?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 介紹中國防控疫情的舉措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 介紹中國防控疫情的舉措 2020-04-15 14:48:20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尊敬的鐘南山院士您好!
  • 羅伯特·庫恩:用中立的態度向西方介紹中國領導人
    2006年,他開始構思和寫作另外兩本書:《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講述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中國領導人是如何思考的》介紹中國領導人的思想。這兩本書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出版。2006年的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農業稅取消,青藏鐵路通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開啟。
  • 張雁彬:做好中譯外工作 全面、準確向世界介紹中國
    以下為發言全文:做好中譯外工作,全面、準確地向世界介紹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三局局長   張雁彬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非常高興出席第二屆中譯外高層論壇暨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表彰大會,與各位專家共同探討中譯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