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勝輸不起?聰明父母這麼引導

2020-08-25 小新哥哥的成長日記

孩子好勝輸不起?聰明父母這麼引導

孩子玩個遊戲一旦輸了就會哭鼻子,或者生氣了、不玩了,這麼容易放棄,輸不起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為什麼的有的孩子就會輸不起呢?

1.父母的要求

孩子天生白紙,沒有任何的競爭得失之心,他們遵循著最原始的正常體驗。父母用自己所謂的經驗給孩子選擇或者設立一些目標,讓孩子完成、實現,並認為只有做到這些才是孩子成功的前提。久而久之,孩子眼裡就會只有勝利,而失去了體驗的快樂。

2.多分讚美

許多家長在孩子贏得比賽時,大肆誇獎孩子:&34;這種誇聰明的方式,會讓孩子覺得:贏的比賽是因為我&34;,爸媽老師就會很喜歡我,如果輸了比賽那就是 &34;,為了維護自己&34;的形象,孩子會拒絕參加有難度的活動。

3.安慰方式不當

當孩子輸了比賽之後,爸媽通常會說:&34;,&34;試圖去安慰孩子,爸媽們本是出於好心,擔心孩子接受不了失敗,而事實上這種安慰方式並不會起到作用,反而會加重孩子的情緒。

家長們面對這樣的孩子怎麼辦呢?

1.不要太在意輸贏

這麼多參與比賽的人,但是能夠得第一名的就那麼一個,如果人人都成為第一名你覺得可能嗎,只要你自己盡力了就好了,其他的不要多想了。父母不要太在孩子面前說起第一名怎麼怎麼好,這會讓孩子如果沒有得到第一更加氣餒的。

2.重視過程

表揚孩子在遊戲或者比賽過程中做的好的地方,比如:&34;,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孩子了解到,爸媽不是只關注我比賽的結果,也會注意我剛剛很努力了。

3.和孩子平時多些互動遊戲

家長在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不要太讓著孩子,讓孩子體會失敗,在快樂的氛圍中接受失敗,知道失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勝心」強並不是好事,聰明父母要學會讓孩子「輸得起」
    孩子的"好勝心"強,雖說可以讓孩子不服輸,勇於踏過挫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過度的好勝心並不是好事,聰明的父母要學會讓孩子"輸得起"。在這裡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說孩子的好勝心強並不是好事。
  • 孩子「輸不起」?跟父母的引導有很大關係
    「沒有關係,輸就輸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不要輸,我要贏!」孩子太在乎輸贏了......無論是玩遊戲還是比賽,都要爭個高低,就連吃飯也要比別人吃得快,如果有人比他快,就會不樂意。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孩子剛出生時並沒有輸贏的概念,但潛意識裡仍有獲得他人肯定與讚美的需求。到了3歲左右,孩子會漸漸變得特別好勝,喜歡在比賽活動和競技行為中勝出,一旦發現自己不佔優勢,就容易產生失望、生氣、發脾氣等負面情緒......
  • 117孩子過度好勝怕輸,新手媽媽應該如何正確的心理引導呢?
    有位媽媽問 我的孩子總喜歡爭第一,吃飯要第一個吃完,上幼兒園也要第一個到教室,什麼事都要他第一,不是第一就會特別沮喪,溼度的好勝是有益於孩子成長的 可是過度的好勝怕輸就值得媽媽們注意了 對於這種過於好勝的心理正確引導呢?
  • 孩子輸不起,是好勝心在作祟,家長不妨試著放手讓他們鍛鍊
    但是好勝心強不是壞事,但是好勝心太強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好勝心其實就是從內心感覺到不服、不認同,希望自己才是做得最好的那一個,從而得到父母的表揚,但是如果好勝心太強就變成了&34;,一旦自己不是最厲害的那個,就會大發脾氣。
  • 孩子對輸贏的態度,取決於父母的正確引導,讓孩子「輸得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兒童心理學研究認為,孩子不願意面對失敗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人的一種本能保護自己的意識在起作用。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會有輸不起的心態,這是一種人性的弱點。很多家長會問,孩子有很強的勝負欲是好還是壞?
  • 自殺、出走~~「輸不起」扎在孩子心頭的這根刺!錯誤引導或出大事
    「輸不起」的孩子,傷不起最近天氣不錯,在全副武裝之後,我迫不及待地帶著糖豆下樓放風,之後碰巧遇上與糖豆同年同月生的小雨,孩子們在一旁踢球,我與小雨媽媽就在一旁嘮嗑。宅在家的這段日子,我們怕孩子的內心受影響,所以在好勝這件事上,我們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 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父母正確引導,幫孩子改掉「玻璃心」
    有的孩子很聰明,但是卻輸不起,不敢直面自己的錯誤,遇到問題只想著逃避,經受點挫折就會哭鬧,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玻璃心」。玻璃心的孩子將來難以承擔重任,只會不斷的退縮,所以父母要重視孩子的玻璃心。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內心變得強大起來,需要做好以下4點,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好勝心強的孩子,爭的到底是什麼?
    懂得與他人進行客觀比較,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積極推動力。然而,好勝心過強,就是另外一碼事了。這些孩子很容易變得霸道、自私,沒有集體觀念、輸不起、嫉妒心過強,等等。結果就會導致孩子們無法真正長足的進步。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自然無法與他人進行良好的合作,其人生之路也走得不會太順暢。過於好勝的小孩究竟怎麼了?
  • 別故意輸給孩子,否則他會一輩子輸不起! 
    玩遊戲故意輸給孩子,讓孩子開心,不少家長都做過這樣的事情。要注意了,長期這樣做,會讓孩子變得好勝心強,完全輸不起,這對孩子的性格有害無利。因此,父母和孩子玩遊戲、孩子之間玩遊戲時,都不必追究誰輸誰贏。只要大家投入、認真地玩,講遊戲規則,注重公平,孩子就能獲得快樂,也會懂得遵守規則。下面技巧可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輸贏:如果孩子已經在遊戲中形成了輸贏觀念,怎樣做才能引導孩子改掉好勝心強的心理,變得輸得起、贏得起呢?
  • 孩子好勝心強,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彤彤是個4歲的小朋友,聰明惹人愛。但是幼兒園的老師最近發現彤彤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老師發餐時總是不排隊想要第一個取到飯菜、還在睡房外面就想第一個衝進去、不管是組隊遊戲還是單人遊戲,喜歡爭第一名,有時候錯失第一名還會哭鼻子。
  • 高考出分,輸不起的孩子為啥那麼多,心理學告訴你這幾個原因
    面對孩子和同伴玩五子棋時輸了,然後哭鬧耍賴皮,家長不要簡單粗暴吊起來打,而是要沉著耐心地表揚他,「寶貝,輸贏不重要,和小夥伴玩得開心才是最好的」。家長要允許孩子面對失敗有不滿情緒,因為孩子心智發育沒成熟,更要有容忍孩子「輸不起」的行為,只要正確引導,孩子會慢慢淡化輸贏觀。
  • 孩子小小年紀,為何如此「輸不起」?
    【編者按】你有沒有因為孩子太喜歡競爭而擔心?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不管和誰在一起玩遊戲,總是喜歡爭第一?想必很多家長都為此而糾結過,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我贏了,他輸了,孩子就很不高興。可是,不讓他經歷失敗,他會不會越來越輸不起呢?今天,我們邀請心悅教育周刊郜廣存老師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如果您在教育過程中也有困惑和疑問,歡迎給我們留言。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3步解析+4本繪本引導,提高逆商,培養抗挫力
    文 | 維尼媽媽沐瀅昨天咱們群裡的媽媽問我有哪些「逆商培養」的繪本能引導孩子「輸得起」,她很苦惱自己的娃,一輸就哭。這位媽媽的苦惱立刻引起了各位媽媽的共鳴,大家紛紛打開了話匣子:——我家寶寶也是,一點挫折都受不了!
  • 孩子好勝心強怎麼辦?學會這3點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
    孩子好勝心強怎麼辦?學會這3點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聰聰今年7歲了,這孩子聰明,學什麼都快,但是有一點讓父母很著急,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想贏。不僅學習成績要第一,玩遊戲也要得第一,孩子他媽覺得自己從沒有要求過他事事要得第一,有一次他不小心考了個第二名。他就一直哭鼻子,你說他這樣,父母該如何引導啊!其實好勝心是激發孩子成長進步的動力。如果缺乏好勝心,孩子不敢競爭,做事就會不積極,但如果孩子好勝心太強,一旦沒有得到目標,就會變得情緒失落。缺乏承受挫折的勇氣。
  • 孩子總是輸不起、玻璃心,怎麼辦?父母這樣做才是對孩子真的好
    直到前幾天,昊昊在家裡和姐姐玩的一次遊戲,才讓朋友重視起兒子的「輸不起」心理父母正確引導,同時做好榜樣,讓孩子知道,能體面地輸,才能更好地贏,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孩子想贏、輸不起都是正常現象,家長無需過於擔心,我們只要教會孩子擺正心態,並給到孩子恰當的引導即好。
  • 孩子好勝心強別擔心,弄清楚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久而久之,就讓孩子形成了一定錯覺:爸爸媽媽只喜歡強勝的我,如果輸給了別人,他們就可能不喜歡我了。,在坦然接受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的好勝心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2、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動時,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反應,不要過分在意他們的輸贏,否則就可能「逼」出一個好勝的孩子。
  • 「輸不起」的孩子,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我見過很多家長都是這麼表揚孩子的「寶貝,你真聰明!」、「你真是一個天才啊!」如果自己這次沒有考好,或者比賽輸了,那就代表自己不「聰明」或者不是「天才」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考試、不去比賽,那麼這樣自己就可以永遠是「聰明」的了。
  • 別把孩子培養成輸不起的人,越脆弱越是贏不了!
    可以有好勝心,但不要輸不起經常聽到家長反饋,自己孩子好勝心很強,在玩遊戲的時候,一旦贏家不是自己,就會發脾氣,或者說不公平,或者選擇直接放棄。孩子有好勝心並非壞事,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出現的心理現象。2歲左右的小孩,進入完美敏感期,就開始會有爭強好勝的表現。
  • 孩子輸了就哭鬧耍賴皮?媽媽這樣做,培養「輸得起」的孩子
    接著朋友扭過頭來跟我使眼色,意思是讓我再跟也下一盤,假裝下輸。看著眼前的一幕我哭笑不得,贏了就笑逐顏開,輸了就無理取鬧,這樣「輸不起」的孩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01、為什麼孩子會輸不起?這個孩子養成了這種「輸不起」的性格,即便不是因為這次考試老師不讓考,她將來也會因為別的事情受挫輕生。孩子輸了就耍賴,不管用什麼手段什麼方法都「非贏不可」,這到底是好勝心重,還是被輸贏左右了心態蒙蔽了雙眼呢?那我們就要想一想,輸贏這個概念是天生就有呢,還是後天養成的呢?
  • 家長別故意輸給孩子,否則孩子將來可能會輸不起,做好這點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會陪孩子玩遊戲,但是有的爸爸媽媽會為了讓孩子開心,會故意在玩遊戲的時候輸給孩子,但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一直這樣做,會讓孩子的好勝心變強,長大之後跟別人進行競爭時可能會出現完全輸不起的心態,因此家長的這個行為是對孩子的性格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