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數學科學學院教師出外交流,廈門大學高等代數網站時常為人們打開話題。這個始建於2003年的精品課程網站,瀏覽者來自全國各地乃至美國、歐洲等國家,在高等代數的圈子中小有名氣。而網站最為煩瑣的日常維護,功勞當屬於廈大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林鷺。
網站「園丁」
林鷺的工作不僅是資料的校對、錄入,還要負責電子郵箱中的來信答疑。
今年暑假,該課程申報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林鷺將網站上的視頻及教學資源整理到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原本計劃一周時間內完成資源的「小修小補」,可最後花了整整一個暑假,去解決抬頭規範、文字對齊這類「小毛病」。她沒有拜託學生幫忙。「因為這些沒有技術含量、學不到東西的工作,我不忍心佔用學生的時間。」林鷺說。
2005年,該網站負責人、廈大數學科學學院院長林亞南希望網站能夠面向全國,「誰有高等代數問題都可以來這裡詢問」。從那以後,經林鷺之手解答的問題不計其數,一時解答不了的問題,有其他同事做她的堅實後盾。
一來二去,很多外校學生、老師通過網站認識了林鷺。一位在四川某中學任教的老師,大學時代就在網站上向林鷺請教,現在主動請纓擔任林鷺的「編外助教」。隔三差五就有人加她的微信。「為了考博找到您的視頻、向您求教,原本枯燥的課讓人感到清新愉悅,從容自信的講授過程思如泉湧。」一位高校教師在微信上給她留言。
林鷺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如果說當教師有那麼一點小小的「虛榮」,這個「虛榮」就是求教者發自內心的肯定與鼓勵。
「想嚴厲也嚴厲不起來」的老師
一手好字在黑板上筆走龍蛇,一張清秀的臉龐溫柔中帶笑。有時像媽媽一樣,對「兒女」們噓寒問暖;有時又像姐姐一樣,給「弟弟」「妹妹」們加油鼓勵……電影中,女教師的形象常被賦予溫和、親切、知性、典雅、美麗等詞彙。
而這些特質在林鷺身上散發無遺。她評價自己是一個「想嚴厲也嚴厲不起來」的老師。她不是靠嚴厲管教學生,而是以其生動的教學、個人的魅力來吸引學生。
在廈大漳州校區的課下,一名新來的小女生向她提了一個特殊的請求。「林老師,我能抱抱你嗎?」林鷺張開手臂,把小女生攬入懷中。原來這名報到不久的女生想家、想媽媽了,一時間情緒沒法排解,便找到了林鷺。
林鷺也是一個樂於分享的人。她曾在復旦大學的網站上看見 「三行數學情詩」活動,課間她拿出該活動的獲獎作品跟學生們分享。後來,學院的學生組織書寫「三行數學家書」。
學生也邀請林鷺參加比賽,聯想到當時孩子在國外讀書,她寫了一段「家是大大的圓,父母在圓心,子女在圓周。半徑有限,牽掛無限」。可是,望著身邊活潑的學生,「他們哪一個不像自己的孩子呀!」林鷺說。
師者父母心
曾經有一名男生,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導致學業紅燈高掛,作為班主任的林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路關心不厭其煩,哪怕是半夜的來電,她都耐心安撫,最終學生迎頭趕上,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林鷺這才放下一顆經常懸著的心。
為了學生的成長,林鷺總是要比別人多操一份心。當然,這也換回了學生的肯定。「記得我得了最佳辯手後,您在QQ上給我道賀。」「記得我有次感冒請假,您還關心我的病,囑咐我許多。」……畢業紀念冊上,每個人給林鷺的留言不是象徵性的幾句話,而是大段文字配上照片。
也正因為如此,林鷺曾在廈門大學首屆「最受歡迎女教師」「我最喜愛的十位老師」等評比中脫穎而出。
正如一位學生所言:「林老師的課堂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到『美』——數學之美,人生之美,求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