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2020-08-06 伊人獨酌7512

相信留守女孩鍾芳蓉小同學怎麼也想不到,她報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竟然成為2020年8月網絡的一大盛事,而她也一夜之間集考古圈萬千寵愛於一身,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網紅」。

7月23日高考成績放榜,鍾芳蓉總分676分,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考出這個成績,這份榮光,已不屬於鍾芳蓉一個人,還同時屬於她的母校、她的村莊和她的父母。這不,當天晚上,欣喜若狂的50多名老師乘坐9臺車,興奮地抱著煙花炮竹走了30多裡的鄉間道路,到村裡報喜,村民們也紛紛放起鞭炮慶祝;在外打工的憨厚的父親,聽到成績激動落淚。

省文科第四名,雖未晉三鼎甲,但也是第二甲的第一名——傳臚,可以報讀清北的任何文科專業,可以選擇最好的專業,清北的招生老師也相繼上門「搶人才」,大家都覺得,鍾芳蓉同學不但是前途無量,未來也必定「錢」途無量呀。

出乎意料的是,鍾芳蓉同學竟然爆出大冷門:決定報讀北大的冷門專業考古學系!這與大家的期待值簡直是落差太大了,一時間,網上出現各種聲音,不少人認為「白瞎高分數」了,惋惜、不理解甚至冷嘲熱諷:「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的行業?」「這種家庭應該選畢業後可以賺更多的錢的專業,比如北大經營。」「家境不好還報冷門專業,就業時就要哭了。」「還好,比無脊椎動物語言學要好就業。」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鍾芳蓉說自己從小特別喜歡歷史和文物,外界有人擔心考古專業就業不易沒「錢」途,鍾芳蓉卻說:「我覺得我自己不需要很多錢,我父母有工作也不需要我掙很多錢回來給他們,所以對金錢看得比較淡。」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猶如一道清流,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汩汩流淌,不染一絲雜質。

鍾芳蓉看起來文文靜靜,卻是一個自強自律、有主見敢選擇的人,不管別人說什麼,堅持從興趣、從理想出發。她成為新一代「網紅」是必然的。從她的成長、選擇及考古圈的強烈反響,起碼可見這個熱點事件的四大意義。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1. 留守並非是苦難,也是磨鍊意志的試金石

鍾芳蓉身上有一個顯著的標籤:留守女孩。

留守兒童留給人們的最多印象,是缺愛、孤獨、冷漠、人格缺陷,厭學逃學,有嚴重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但鍾芳蓉1歲留守,度過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青春期,長期的留守生活,非但沒有使她自卑封閉,反而煉就了她的獨立堅強、自主自律,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

在一個無數青少年迷茫無措、呼喚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時代,這樣一個心智成熟、目標堅定、意志力強大的女孩,日後必成大器。


2.唯有熱愛可抵漫長,執著理想乘風破浪

鍾芳蓉上熱搜,不是因為她的高分,而是因為她的選擇。有不解,有惋惜,更有一片「唱衰」的聲音。是鍾芳蓉無知而盲目選擇嗎?當然不是,據北京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說,已詳細地向她介紹北大的專業,不存在盲目選擇的問題,而鍾芳蓉面對各種不解或「唱衰」的聲音,面對各種聲音,淡淡的一句令人動容:「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無他,出於「喜歡」而堅守。堅持理想難能可貴,這應該值得肯定和尊重。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即將成為2020級鍾芳蓉班主任的沈教授「祝福她取得的好成績,並真誠地選擇了理想。作為班主任,希望她能同大家一道,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從容地學習、生活,在燕園自由翱翔,放飛夢想。」唯有熱愛可抵漫長,執著理想方可乘風破浪。

有兩句話很流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人的理想,最終都輸給了現實,所以在選擇專業、選擇發展方向的時候,追捧熱門專業、看低冷門專業,不問興趣、放棄理想,唯「錢途」是問。條件不夠的,削尖腦袋、不擇手段也要往「錢途無量」的專業和領域鑽,他們對完全擁有選擇權的鐘芳蓉選擇他們認為冷門、無「錢途」的專業自然無法理解。這些人其實是目光短淺,且不論考古專業雖冷門,在北大專業中卻是一流專業,單從不受世俗左右、遵從內心和理想追求來說,鍾芳蓉與他們也高下立判。君不見,現實中當愛好、興趣與追求的理想相一致時,你才會更投入工作,更享受工作的快樂,人生的幸福感足可爆棚,這時候,對錢財自然也淡看幾分,「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正如沈教授所言,選擇了理想的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相信鍾芳蓉同學「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找到心之歸處」。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鍾芳蓉報考北大冷門考古學專業。冷門並非沒有前途。認為「沒錢途」背後折射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北大教授錢理群在回答「為什麼我們的大學就培養不出世界頂尖的人才」這個問題時,就曾批評我們的社會是「培養精明人的社會」,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讀大學開始就想著怎麼抓權力,怎麼賺大錢,怎樣達到自己的目的,自私、極端,把個人的利益最大化,而置他人於不顧。如新冠疫情爆發時滿嘴謊言,一心想「蹭」國家免費救治的留美「精英」黎女士,明知自己很可能感染了冠狀肺炎,還提前吃退燒藥瞞過安檢,全然不顧機上幾十位乘客的生命安全的,這些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才是我們應該唱衰的。

少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多一個願意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奮鬥的熱血青年,是國家之大幸,是民族之大幸。

3. 榜樣的力量無窮大,正確追星獲取正能量

從榜樣身上獲得成長的正能量,是鍾芳蓉身上的一個重要精神密碼。


榜樣的力量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三觀形成,乃至影響其一生。除了興趣愛好,鍾芳蓉做出報考考古專業的選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心中的偶像是樊錦詩,一個根入石窟蟠、把一生奉獻給敦煌、奉獻給石窟考古和保護的科學家。她回應北京大學的歡迎時說,「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化,受到樊錦詩先生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並在給樊錦詩回信中說:「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偶像的力量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何其重要,可見一斑。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樊錦詩,201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把一生奉獻給敦煌,奉獻給祖國的文物考古、文物保護事業,紮根大漠,潛心石窟的考古研究和創新管理,「守住前輩的火,開闢明天的路」,這是對她崇高的評價。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鍾芳蓉「很慶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響下確定自己的興趣並堅定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讓我的成長有了更多的力量。希望能在樊先生和顧教授的鼓勵下實現自己的夢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新時代的新青年!」這是追星的最高境界,更是最好的精神傳承。我們需要這樣的傳承,薪火不熄。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青少年都喜歡追星,追什麼星,怎樣追星,對他們的成長影響極大。現在各種「飯圈文化」泛濫,追星本無可厚非,但無底線追星,互撕網暴、黨同伐異,對青少年正確的三觀形成有極大的危害。今年3月初,備受爭議的「AO3事件」讓「飯圈文化」的不良影響徹底爆發,波及面之廣,難以想像,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仍難消除。怎樣引導青少年正確追星,追什麼星,是一個很重要的論題。李蘭娟有感於在新冠疫情爆發時醫護人員、科研人員捨生忘死的奉獻精神,曾說:「這次疫情過後,希望國家給青少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李蘭娟的話應引起我們的思考,從鍾芳蓉的成長上,我們更要看到正確引導青少年崇尚什麼樣的英雄、追什麼的星、樹立什麼樣的理想的重要意義。


4.冷門考古圈喜提小師妹,薪火相傳後繼有人

今天喜提為理想而追隨的小師妹,是冷門考古圈的一大盛事,考古大伽團寵送大禮、送祝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著實讓不少原先為鍾芳蓉惋惜、不解的人羨慕不已。


各大媒體紛紛發聲,為這一盛事塗添一層厚厚的喜色。


冷門不再冷,考古專業事關民族歷史文化傳承,考古圈以獨特的方式昭告天下:冷門並不冷,薪火相傳後繼有人!


新浪輿情通統計顯示,截至8月3日,包括29家中央級媒體、86家省級媒體、76家地市級媒體在內,共235家新聞媒體做出權威報導,對鍾芳蓉打破常規認知,報考「冷門」學科的做法給予強調,促使公眾重新定義「冷門」與「熱門」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這是鍾芳蓉熱點最大的意義所在。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相關焦點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
    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很好
    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高分留守女孩給「偶像」回信:希望為考古獻身找到心靈歸處
    受訪人供圖 中新網南京8月3日電 (記者 申冉)「樊先生您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了『敦煌的女兒』,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高分「留守」女孩給「偶像」回信:希望為考古獻身找到心靈歸處
    受訪人供圖  「樊先生您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了『敦煌的女兒』,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3日,高考高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給樊錦詩和江蘇譯林出版社回復了一封信,這封手寫信,既是給偶像樊先生和心愛的考古系的一封「告白」,也變相回應很多網友所爭論的「物質與精神的選擇」。
  • 留守學霸鍾芳容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理想與現實,該如何抉擇?
    零 背景七月流火,國人關注的2020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八月未央,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容以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高考成績受到北大清華爭搶,最終鍾同學決定報考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並因此上了熱搜。 鍾芳容考上北大,校長老師去祝賀 壹 理想鍾同學的選擇一反常態
  • 高分留守女孩給「偶像」回信:希望為考古獻身找到心靈的歸處
    來源:中新網中新網南京8月3日電 (記者 申冉)「樊先生您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了『敦煌的女兒』,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高分留守女孩給「偶像」回信:希望為考古獻身找到心靈歸處
    受訪人供圖   中新網南京8月3日電 (記者 申冉)「樊先生您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了『敦煌的女兒』,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 樊錦詩寄語報考北大考古的留守女生:堅守自己的理想
    但鍾芳蓉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並計劃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一時間「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樊錦詩給留守女生送去口述自傳」等成為微博熱搜。考古大V力挺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成績出來後,有高校招生老師相繼上門進行報考志願諮詢。鍾芳蓉則受樊錦詩影響,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莫高窟 轉發了鍾芳蓉的新聞並表示:「樊錦詩先生深居大漠57年,將保護敦煌石窟視為畢生的事業,用熱愛、堅持和守望譜寫家國情懷,用專注、真實、純粹詮釋人生精神。長空萬裡,女孩,你當乘風破浪!」
  • 「考古女孩」與北大,相互選對了
    2020-08-04 09:28:43 來源:浙江日報劉雪松湖南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成績,獲湖南省今年高考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送祝福。填報志願時,鍾同學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理由是: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了樊錦詩的影響。
  • 堅持所愛!湖南高分女孩報北大考古系被團寵,山東博物館也來送禮
    幾天之前,北大招生組老師向鍾芳蓉介紹了各個專業的情況。在全面了解之後,她並沒有選擇熱門的經管類專業,而是選擇了自己鍾愛的考古學專業。「堅持所愛的同學很難得,她現在算是眾多考生中的一股清流。」對於這次高考成績,鍾芳蓉認為自己是「超常發揮」。之所以選擇北大考古,她說自己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我覺得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回信樊錦詩:追隨您的腳步,找到心靈歸處
    到了填報志願的時候,鍾同學報考了北大考古專業又再次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擔心鍾同學報考「冷門專業」就業後薪資低,還有人說她白瞎了那麼高的分數,以後沒「錢途」。大家為了鍾同學可真是操碎了心。她是個特別文靜、特別沉穩、特別樸實的女孩,她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高,為了看書可以不顧一切地把開支壓到最低,對閱讀有一種令人震撼的執著。看來,常年的留守生活,父母不在身邊,帶給鍾同學的更多是獨立自主、自律自強,還有與書籍為伴。
  • 北大女孩就讀考古系沒「錢」途?業界團寵,無需網友「瞎操心」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整個暑假,圍繞在她身上的話題多之又多——「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關注和一系列討論。
  • 留守女生報北大考古專業成熱搜:喜歡歷史,堅守夢想,看淡金錢
    鍾芳蓉喜歡歷史,又對考古感興趣,所以選擇了北大考古系,只為了成就自己的夢想,打算以後讀研深造倘若把金錢看淡些,追求自己理想的職業和興趣,有夢想才會有力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做到極致,就是最大的成功。鍾爸爸表示女兒看淡金錢,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而且小鍾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嚮往北大考古專業正是受到了該學院前輩樊錦詩先生的影響。
  • 北京大學回應鐘同學: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8月2日下午,據@北京大學,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我在大學等你。>隨後@北京大學還回應稱,報考北大考古的留守女孩鍾同學,已然成為考古圈團寵。
  • 女孩高考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爭議的核心不是就業而是機會成本
    近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676分,在湖南省文科排名第四的好成績。然而鍾同學卻選擇報考北大的考古專業引發廣大網友熱議。也有網友覺得選擇考古專業挺好的,人生的價值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應該追求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現在考古的商業價值也很大,比如可以直播古墓研究,動物化石什麼的肯定很受歡迎。
  • 選熱門專業不難,難的是找到你的畢生所愛
    今年的高考志願季已基本落下帷幕,其中有一位女孩的選擇,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這位女孩叫鍾芳蓉,父母外出打工七年,小學六年級她就開始在校寄宿生活。今年她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 留守女生選擇考古系遭質疑,北大霸氣回應,眾多博物館為她助力
    在湖南省耒陽市有這樣一位女孩,她高考676分,位列全省文科第六名,在成績出來的那天晚上,50多位老師連夜趕了30多裡山路為她慶祝這個好成績。樊錦詩1963年從北大畢業後就一直在敦煌工作,是中國文化保護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現在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譽院長。
  • 高考志願是選擇「畢生所愛」,還是瞄準百萬年薪的「天才少年」?
    二是在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的時候,與其尊重內心的意願,不如選擇更有「錢途」的專業支撐以上結論的理由也很充分: 在考古這個冷門專業之下,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也許就業不會困難,但是絕對拿不到百萬年薪,更別說兩百萬了。而華中科技大學雖然學校排名比不上北大和清華,但是計算機專業是熱門,該專業的博士才能夠拿到兩百萬的高薪酬。
  • 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學你所愛就是最大財富
    湖南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有網友評論,如此分數報考冷門專業實屬浪費。對此,鍾同學回應:「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這樣擲地有聲的回答,反擊了世俗對成功的偏見。其實,只要學你所愛,就能找到人生最大財富。人們對鍾同學報考考古專業進行勸退,是出於庸常的成功經驗。考古太過冷門,學熱門的金融、計算機,未來才好就業,拿高收入。
  • 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學你所愛就是最大財富
    湖南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有網友評論,如此分數報考冷門專業實屬浪費。對此,鍾同學回應:「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這樣擲地有聲的回答,反擊了世俗對成功的偏見。其實,只要學你所愛,就能找到人生最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