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

2020-12-15 瀟湘晨報

連日來,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一事持續引發社會的關注與熱議。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巧合,將擔任鍾同學的班主任

對於鍾同學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上熱搜一事,沈睿文坦言:「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他感謝社會各界對此的關注,表示這「只是一個學生根據自己喜好填報志願罷了」。

沈睿文介紹,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是同中國考古學一同成長的,北大考古的歷史和中國考古學的歷史幾乎同樣久遠。成立於1921年的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可謂是考古專業的前身,到1952年正式設立我國高等院校中的第一個考古學專業——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到如今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已形成以中國考古學、文化遺產保護技術、科技考古為支柱,外國考古學為補充的學科體系,建立了以田野考古為核心的教學體系。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據悉,該院歷年榮獲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高達33項,高居全國高校之首。

巧的是,沈睿文主管學院的教學工作,根據安排,他正好將擔任2020級新生班主任。對於不久之後的師生相見,沈睿文透露,他想告訴鍾芳蓉:「祝福她取得的好成績,並真誠地選擇了理想。作為班主任,希望她能同大家一道,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從容地學習、生活,在燕園自由翱翔,放飛夢想。」

揭秘:曾錄取最高分考生,歷年就業情況很好

與此同時,對於網上的熱議,沈睿文也有關注,表示網友爭議的焦點還在於就業。那麼,近年來北大考古專業的招生與就業情況究竟如何呢?

據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每年的本科生招生基數是40人。對於鍾同學這樣的高分考生,沈睿文介紹:「鍾同學只是我們學院這些年來招收的眾多的高分考生中的一個。之前,我們學院曾經招收過兩位文科最高分,一位是1981年的河北省最高分張弛(現在是我們學院學分會主任),一位是1991年的內蒙古最高分李寶平,現在英國工作。」在今年畢業的2016級本科生中,也有當年的湖南省文科第五名楊竹子、安徽省文科第10名陸敏慎等高分同學。

至於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情況,沈睿文說:「歷年就業情況很好。」他介紹,近年來大部分的本科畢業生都選擇了繼續深造,有超50%的學生選擇在國內讀研。這部分學生中,有一大部分有保送資格的學生可保送本院或兄弟院校、其他科研機構繼續攻讀碩、博研究生。還有約20%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深造,他們的主要錄取院校是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

此外,每年還有約20%的學生選擇就業,就業的單位也比較多樣化,包括文物管理部門,各級考古單位、博物館,出版社、報社和其他(如公司、企業)等。

分享:考古讓我的生活充實而光輝

值得分享的是,沈睿文是1991年考上北大考古系的,他回憶說:「我是一個內心比較平靜的人,讀家裡的書,自然而然地喜歡了歷史和考古,喜歡學術研究。」對於網友爭議的「錢」途,沈睿文坦言:「當時真沒想過,能考上就不錯了。」

不僅如此,在許多人印象中,考古學習是一個辛苦、枯燥的過程,真實的考古學習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沈睿文直言:「我想,任何專業或專門的學習,對外界而言可能都是辛苦、枯燥的。對當事人而言,也都必須經過一個長期勤奮積累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他認為對於喜歡的局中人來說,「唯有、也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沈睿文以自己為例,表示快三十年過去,「考古已實實在在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要甩也甩不開了。現在,我覺得它讓我的生活充實而光輝,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帶著孩子走進博物館,了解文物與歷史。對此,沈睿文認為,這應該是現階段國家綜合國力發展而促成的。他還說到了一個令考古人欣慰的現象:「我院通過舉辦夏令營發現了不少喜歡考古專業的好苗子,其中不少學生成功地考到本院,走上考古學研究的道路。」

對於現階段的考古學習與研究,沈睿文認為,一方面國家文化戰略的需要給考古學科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另一方面,多學科的方法在考古學中的運用賦予了傳統考古資料更多的研究面向,使得傳統考古學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生機之下,沈睿文也深感使命在肩:「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考古人才,還需要我們加大力度進行學科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參與到考古文博事業中來。」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很好
    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聲援」湖南耒陽女生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聲援」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祝賀她選擇理想,北大考古歷年就業很好瀟湘晨報記者李楠長沙報導連日來,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一事持續引發社會的關注與熱議。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北大副院長回應鐘芳蓉選擇考古:就業很好!網友:有多少古可考?
    這似乎還不夠,日前,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一副院長對於鍾芳蓉選擇考古專業引起熱議進行了回應: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很好。對於鍾同學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一事,這位副院長坦言:「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他感謝社會各界對此的關注,表示這「只是一個學生根據自己喜好填報志願罷了」。
  • 留守學霸鍾芳容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理想與現實,該如何抉擇?
    零 背景七月流火,國人關注的2020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八月未央,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容以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高考成績受到北大清華爭搶,最終鍾同學決定報考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並因此上了熱搜。在很多人心目中,考古專業很冷門、很生僻,肯定就業難、收入少。高考是人生的裡程碑、分水嶺,報考什麼學校和專業決定人生的走向、階層的躍升。既然千辛萬苦成了全省拔尖的學霸,北大清華爭搶的寶貝,那必然是好專業任其挑選。
  • 北大教授「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女孩追隨前輩為畢生所愛
    這與大家的期待值簡直是落差太大了,一時間,網上出現各種聲音,不少人認為「白瞎高分數」了,惋惜、不理解甚至冷嘲熱諷:「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的行業?」「這種家庭應該選畢業後可以賺更多的錢的專業,比如北大經營。」「家境不好還報冷門專業,就業時就要哭了。」「還好,比無脊椎動物語言學要好就業。」
  • 雙導師雙課堂雙班主任培養考古新生力量——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系列...
    在院繫結構不斷完善、學科體系不斷齊全、考古文博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學院努力培養更多中華遺產的保護者、中華文明的詮釋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雷興山指出,近年來學院就業形勢不斷向好,2020屆畢業生在全校各個院系中率先達到了就業率100%,校友們活躍在全國各地文博單位的第一線,成為當地文物、考古、博物館事業的重要力量,學院全體教師將竭力為全體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高水平完成學業,高質量就業做出應有工作。
  • 樊錦詩寄語報考北大考古的留守女生:堅守自己的理想
    但鍾芳蓉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並計劃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一時間「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樊錦詩給留守女生送去口述自傳」等成為微博熱搜。,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
  • 女孩高考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爭議的核心不是就業而是機會成本
    然而鍾同學卻選擇報考北大的考古專業引發廣大網友熱議。,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擇一個熱門的專業 ?也有網友覺得選擇考古專業挺好的,人生的價值不能只用金錢來衡量,應該追求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現在考古的商業價值也很大,比如可以直播古墓研究,動物化石什麼的肯定很受歡迎。
  • 「考古女孩」與北大,相互選對了
    填報志願時,鍾同學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理由是: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了樊錦詩的影響。有媒體給鍾同學貼上「留守女孩」「專業冷門」「沒有錢途」等標籤,並反覆拋出未來就業與收入、考古很髒很累等誘導性提問。但鍾同學回答很簡單:「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鍾父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北大考古的歷史幾乎和中國考古學的歷史同樣久遠。學院擁有強大的教師陣容,現有教工107人。其中事業編在職49人(含新體制5人),勞動合同制9人,博士後8人,離退休41人。事業編在職人員中,教學科研系列35人(含新體制5人),實驗技術系列4人,博物館研究系列3人,圖書資料系列2人,行政崗位5人。教學科研系列教師中,教授21人,副教授11人,助理教授3人。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歡迎更多年輕一代學考古
    中新社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馬海燕)來自湖南的高考文科第四名鍾芳蓉堅定選擇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在這個夏天傳為美談,也讓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格外受到關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1日告訴記者,鍾同學的名次還不是該院最高的,還有省內排名更靠前的學生選擇了北大考古,「名次不重要,這些孩子都很優秀,他們對考古的熱愛更重要。」北大1日開啟新生報到。
  • 北大回應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歡迎鍾同學,願你在此找到畢生所愛
    而對於未來的就業情況,鍾芳蓉在採訪中表示也有考慮過,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鍾芳蓉父親回應:她把金錢看得淡,一直很有主見據報導,鍾芳蓉的父親表示,當時得知女兒想報考考古專業時,他去問了村裡的大學生,別人說這個專業很冷門,就業狹窄還賺錢少。
  • 北大回應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歡迎鍾同學,願你在此找到畢生所愛
    有網友認為,考古專業註定不是大富大貴的行業,窮苦人家的孩子還是要多考慮現實因素。而對於未來的就業情況,鍾芳蓉在採訪中表示也有考慮過,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考古真的像網友們擔心的那樣——「考古=窮」嗎?對此,內蒙古大學考古文博系系主任孫璐表示:「每一個行業都有被人誤會的點,說我們是合法盜墓的、摸金校尉的大有人在,擔心我們吃不上飯的也不少。事實上,考古所和博物館以及文物管理部門等事業單位都是考古專業學生就業的選擇,薪資水平跟當地的普通公務員一樣的,不存在收入過低的問題。
  • 鍾芳蓉選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2020年高考676分,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一時間成為「考古界團寵」,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和工作者為她送上50斤「考古豪華大禮包」。
  • 北大女孩就讀考古系沒「錢」途?業界團寵,無需網友「瞎操心」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整個暑假,圍繞在她身上的話題多之又多——「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關注和一系列討論。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揭牌成立
    黃河新聞網曲沃訊(記者 張李鵬)12月12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在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曲村聯合考古隊駐地小院揭牌成立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以及臨汾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奮增、曲沃縣委書記楊保春、縣長吳濱共同揭牌。提及曲村這個小院,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頗有感觸,他說,我們當前所處的這個小院是一座考古聖地、是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是北大學子的精神家園、更是北大和山西考古同仁乃至山西人民友誼情誼的一個見證。
  • 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沒「錢」途?北大考古系金身護體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成績676分,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並且最終選擇了大家眼中的北大冷門的考古專業能幹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也是每個人最奢望的,女孩有這份勇氣並且果斷選擇,現在大部分人是隨波逐流,我想我們都沒有資格下定論。考古專業早已經不是我們傳統觀念當中理解,拿著鏟子去荒郊野外封閉的工作,北大作為全國考古的名校專業,第一畢業之後的選擇有很多,其實有很多考古所,博物館,高校科研機構等等。
  • 「家長問答」湖南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冷門專業值得學嗎?
    「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的行業呢?」「這種家庭應該選畢業後可以賺更多錢的專業,比如北大經管。」面對這些質疑,鍾同學回應說:「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
  • 「家長問答」湖南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冷門專業值得學嗎?
    面對這些質疑,鍾同學回應說:「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因為感興趣,又深受榜樣影響,所以就報考考古專業了,做決定的過程就這麼簡單。爭議之下,鍾同學成了考古圈的團寵,以後走到哪裡都會受歡迎,更不用擔心就業的問題。她甚至還得到了偶像的關注,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寫親筆信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 北大新生報到見聞:在考古文博學院門前,看到了鍾芳蓉
    其中很大原因在於其是一名留守孩子,隨後其為了追求夢想,選擇報考北京大學的考古系。要知道,以她的高考成績,錄取元培實驗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甚至能被北大的王牌學院——光華管理學院錄取。韓子奇說,踏入北大的那一瞬間,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這是對他十幾年奮鬥學習的肯定,如願北大讓他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