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聲援」湖南耒陽女生

2020-12-14 瀟湘晨報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聲援」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

祝賀她選擇理想,北大考古歷年就業很好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長沙報導

連日來,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一事持續引發社會的關注與熱議。

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回顧:湖南人嚴文明曾擔任考古系主任

對於鍾同學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上熱搜一事,沈睿文坦言:「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

他感謝社會各界對此的關注,表示這「只是一個學生根據自己喜好填報志願罷了」。

沈睿文介紹,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是同中國考古學一同成長的,北大考古的歷史和中國考古學的歷史幾乎同樣久遠。成立於1921年的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可謂是考古專業的前身,到1952年正式設立我國高等院校中的第一個考古學專業——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到如今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已形成以中國考古學、文化遺產保護技術、科技考古為支柱,外國考古學為補充的學科體系,建立了以田野考古為核心的教學體系。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據悉,該院歷年榮獲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高達33項,高居全國高校之首,其中包括2016年湖南桂陽縣桐木嶺礦冶遺址項目。此外,曾於1988年至1992年間擔任北大考古系主任的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教授也是湖南人。

巧的是,沈睿文主管學院的教學工作,根據安排,他正好將擔任2020級新生班主任。

對於不久之後的師生相見,沈睿文透露,他想告訴鍾芳蓉:「祝福她取得好成績,並真誠地選擇了理想。作為班主任,希望她能同大家一道,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從容地學習、生活,在燕園自由翱翔,放飛夢想。」

揭秘:此前招收過不少高分考生

與此同時,對於網上熱議的考古系就業問題,沈睿文也有所關注。那麼,近年來北大考古專業的招生與就業情況究竟如何呢?

據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每年的本科生招生基數是40人。對於鍾芳蓉這樣的高分考生,沈睿文介紹:「鍾同學只是我們學院這些年來招收的眾多高分考生中的一個。之前,我們學院曾經招收過兩位文科最高分,一位是1981年的河北省最高分張弛,另一位是1991年的內蒙古最高分李寶平,現在英國工作。」在今年畢業的2016級本科生中,也有當年的湖南省文科第5名楊竹子、安徽省文科第10名陸敏慎等高分同學。

至於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情況,沈睿文說:「歷年就業情況很好。」

他介紹,近年來大部分的本科畢業生都選擇了繼續深造,有超50%的學生選擇在國內讀研。這部分學生中,有一大部分有保送資格的學生可保送本院或兄弟院校、其他科研機構繼續攻讀碩、博研究生。還有約20%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深造,他們的主要錄取院校是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

此外,每年還有約20%的學生選擇就業,就業的單位也比較多樣化,包括文物管理部門,各級考古單位、博物館,出版社、報社和其他(如公司、企業)等。

聲音

「考古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值得分享的是,沈睿文是1991年考上北大考古系的,他回憶:「我是一個內心比較平靜的人,讀家裡的書,自然而然地喜歡上歷史和考古,喜歡學術研究。」對於網友爭議的「錢」途,沈睿文坦言:「當時真沒想過,能考上就不錯了。」

不僅如此,在許多人印象中,考古學習是一個辛苦、枯燥的過程,真實的考古學習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沈睿文直言:「我想,任何專業或專門的學習,對外界而言可能都是辛苦、枯燥的。對當事人而言,也都必須經過一個長期勤奮積累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他認為對於喜歡的人來說,「唯有,也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沈睿文表示,快三十年過去了,「考古已實實在在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要甩也甩不開了。現在,我覺得它讓我的生活充實而光輝,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帶著孩子走進博物館,了解文物與歷史。對此,沈睿文認為,這應該是現階段國家綜合國力發展而促成的。他還說到了一個令考古人欣慰的現象:「我院通過舉辦夏令營發現了不少喜歡考古專業的好苗子,其中不少學生成功地考到本院,走上考古學研究的道路。」

沈睿文認為,一方面國家文化戰略的需要給考古學科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另一方面,多學科的方法在考古學中的運用賦予了傳統考古資料更多的研究面向,使得傳統考古學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生機之下,沈睿文也深感使命在肩:「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考古人才,還需要我們加大力度進行學科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參與到考古文博事業中來。」

記者李楠

分析

考古學已有漸熱趨勢

多名高校招生負責人表示,相比理工、金融,考古的確顯得有點「冷門」,因為考古學是考究古物的,與日常經濟社會活動離得相對較遠。但從招生人數、專業設置等方面來看,考古學已有「漸熱」趨勢。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教授趙俊傑說,近年來,全國多家高校考古學專業招生人數不斷擴張,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目前每年招生在60人左右。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說,北大考古文博學院10多年前每年招生20多人,現在每年招生40多人。

與此同時,設置考古學相關專業的高校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開設「文物與博物館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約50所,開設「考古學」本科專業的高校近30所,開設「文物保護與修復」和「文物保護技術」本科專業的高校約20所。

據新華社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
    連日來,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一事持續引發社會的關注與熱議。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考古歷年就業情況很好
    連日來,湖南耒陽女生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一事持續引發社會的關注與熱議。8月4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正好將成為2020級新生班主任的他,祝賀鍾同學選擇了理想,並介紹了近年來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前景,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對「喜歡(考古)的局中人來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雙導師雙課堂雙班主任培養考古新生力量——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系列...
    學院建立「雙導師雙課堂雙班主任」制度,指定副院長沈睿文擔任2020級強基班首席導師,助理教授彭明浩擔任班主任,吳小紅、楊哲峰等19位資深學者擔任學術導師,2020屆選留學生幹部趙小雯擔任年級輔導員,五四獎學金獲得者阮可欣等11名高年級學生擔任同輩輔導員,助力考古新生快速成長成才。學院將新生入學教育前置到高考錄取階段。
  • 「家長問答」湖南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冷門專業值得學嗎?
    ,報考北大考古最近,高考成績陸續公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成績,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查詢到高考成績後,母校老師連夜進村報喜。但得知鍾芳蓉毅然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時,很多人表示不解。甘肅、河南、廣東、四川、湖南、山西、遼寧等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繼向她送出「開學大禮包」,包括各種珍貴典籍、手鏟、抱枕、衝鋒衣、文創等,應有盡有。
  • 「家長問答」湖南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冷門專業值得學嗎?
    專注機構課程測評解析最全的機構營銷套路選最適合孩子的課程和老師01湖南高分女孩,報考北大考古最近,高考成績陸續公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成績,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查詢到高考成績後,母校老師連夜進村報喜。但得知鍾芳蓉毅然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時,很多人表示不解。在他們看來,考古「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
  • 鍾芳蓉選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2020年高考676分,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一時間成為「考古界團寵」,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和工作者為她送上50斤「考古豪華大禮包」。
  • 北大副院長回應鐘芳蓉選擇考古:就業很好!網友:有多少古可考?
    自從湖南耒陽676分高考第四名的鐘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消息爆出以來,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廣大網友紛紛質疑其考古專業的「錢」途問題,到底是個人理想重要還是現實生活更重要的熱烈討論,有很大一部分網友覺得:個人理想雖然重要,但起碼得有相應的家庭條件來支撐,如果家境也不好,還要不切實際地去追求理想
  • 北大新生報到見聞:在考古文博學院門前,看到了鍾芳蓉
    2020年7月底,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火爆了網絡,今年的高考中,她以676分的成績考到了湖南省的第四名,雖然不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但是她所受到的關注度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很大原因在於其是一名留守孩子,隨後其為了追求夢想,選擇報考北京大學的考古系。
  • 【關注】安溪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副院長沈睿文,副市長周真平,縣領導吳毓舟、陳劍賓、林毅敏出席活動。籤約儀式上,縣長吳毓舟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以及泉州市文旅局代表籤署共建協議;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還共同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揭牌。
  • 樊錦詩寄語報考北大考古的留守女生:堅守自己的理想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近日,湖南留守女生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8月2日下午,北京大學官方微博轉發鍾芳蓉微博並回應稱:「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 報考北大考古學女孩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歷史老師認為她的性格更...
    堅定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的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在高考前的語文考試作文題中,這樣寫道。 執著、有主見、內向,是旁人在描述鍾芳蓉時最統一的標籤。聽說她要學考古時,大家的普遍感受則是意外,甚至是不理解。專訪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8 月 4 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 巧的是,沈睿文主管學院的教學工作,根據安排,他正好將擔任鍾同學的班主任。
  • 報考北大考古學女孩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歷史老師認為她的性格更適合做會計
    堅定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的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在高考前的語文考試作文題中,這樣寫道。執著、有主見、內向,是旁人在描述鍾芳蓉時最統一的標籤。聽說她要學考古時,大家的普遍感受則是意外,甚至是不理解。高中三年,她似乎從來沒有表現出對歷史和考古的特別熱情,關於引領她選擇考古的樊錦詩先生,也沒人聽她提起過。
  • 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該反思的是誰?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好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但她選擇的高考志願——北大考古專業,卻引發了輿論熱議,許多人對此表示不解。目前,此事在微博上的關注量已經破億。一個年輕女生的個人選擇,為何會上升至備受爭議的公共事件?這顯然與此事中的諸多關鍵元素有關。「留守女生」「北大」「考古」等幾個概念堆在一起,難免刺激到輿論的敏感點。
  • 女生報北大考古專業被噴沒「錢」途 考古專家:誤會了
    記者從北京大學官網查到,北大考古學專業創建於1922年,是北京大學具有悠久歷史的專業,考古教學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擁有很大影響力,其所在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被譽為「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和「21世紀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不難想像,鍾芳蓉在進入北大學習後,有強大的師資和優質資源支持,可以最大程度實現對自我理想的追求和探索,這正是最令人嚮往的學習生活狀態。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歡迎更多年輕一代學考古
    中新社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馬海燕)來自湖南的高考文科第四名鍾芳蓉堅定選擇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在這個夏天傳為美談,也讓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格外受到關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1日告訴記者,鍾同學的名次還不是該院最高的,還有省內排名更靠前的學生選擇了北大考古,「名次不重要,這些孩子都很優秀,他們對考古的熱愛更重要。」北大1日開啟新生報到。
  • 北大「考古女孩」:希望好好學習 不被外界打擾
    因為「考古女孩」鍾芳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迎新展臺,在這個開學季收穫了更多關注。>湖南耒陽最後,她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因為這是心之所至。高分考生去了冷門專業,社會上也有不同聲音。9月1日,是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的日子。上午10時左右,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鍾芳蓉此前已經完成了報到手續,正式開始了她的大學時光。女孩並不希望再被過多打擾,學院也盡力保護學生。
  • 女生報北大考古專業被噴沒「錢」途 考古專家:誤會了
    記者從北京大學官網查到,北大考古學專業創建於1922年,是北京大學具有悠久歷史的專業,考古教學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擁有很大影響力,其所在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被譽為「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和「21世紀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不難想像,鍾芳蓉在進入北大學習後,有強大的師資和優質資源支持,可以最大程度實現對自我理想的追求和探索,這正是最令人嚮往的學習生活狀態。
  • 北大「考古女孩」:希望好好學習 不被外界過多打擾
    「對方問我是不是新聞裡那個報了考古專業的女生。」鍾芳蓉當時有些不好意思,回答「是」,看衣著,對方是保安。為了9月1日一早就能到學校報到,8月31日,鍾芳蓉就和她高中時的同班同學、另一名考進北大外語學院的女孩一起乘高鐵抵達北京。從家鄉湖南耒陽到北京要坐8個多小時的高鐵。鍾芳蓉的爸爸原本買好了送她到北大報到的火車票,但最終因太忙未能同行。
  • 湖南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北大回應:願你在此找到畢生所愛
    近日,湖南耒陽高考生鍾芳蓉以676分的高分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而她報考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則因為專業「過於冷門」,引發網友們的熱議。鍾同學說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填報志願時她選擇了北大考古文博學院
  • 「考古界團寵」鍾芳蓉北大報到:希望找到心靈歸處,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被譽為「考古界團寵」的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也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低調完成報到,希望在北大考古找到「心靈歸處」。過去一個多月,「高分報北大考古」的鐘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拿到676分的高考成績單,成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