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方式為借貸擔保是否有效?

2020-11-02 北京盈科韓英偉律師

作者/侯蒙莎

【案情簡介】

2013年-2014年期間,一審原告A公司以其下屬子公司員工劉某(一審第三人)之名義同一審被告B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籤訂了多份《借款合同》、《抹帳協議》、《協議書》、《補充協議書》,相應借款均由A公司及其關聯公司轉至B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帳戶;2014年6月20日,B公司同劉某籤訂《協議書》,約定:B公司由於無力償還借款,同意將其持有的B1公司64%股權轉讓給劉某,籤訂該協議目的是以股權轉讓的形式來保證劉某債權的實現,督促B公司按協議約定償還劉某的借款。當相應借款本息全部還清時,劉某應將受讓B1公司的股權份額全部轉回。在此之前,2014年6月13日,B1公司股東會決議同意B公司將其所持有的B1公司64%股權轉讓給劉某,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2014年6月14日,B公司與劉某籤訂《股權轉讓協議》,B公司將其持有B1公司64%股權轉讓給劉某,並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2015年8月13日,B公司作為甲方與作為乙方的劉某籤訂《補充協議書》,約定:雙方2014年6月20日籤訂協議,B公司將持有B1公司64%股權未按對價原則階段性轉讓給劉某,以保證劉某債權的安全和實現。鑑於現階段甲方尚無力償付對乙方的債務並回購B1公司64%的股權,且乙方也沒有實質持有B1公司股權的意願,為此,甲、乙雙方基於實際考慮,經協商一致,達成補充協議如下:……二、甲乙雙方1年內引進戰略投資商投資B1公司時,戰略投資商用於購買乙方階段性持有的B1公司股權的價款,首先用於償還甲方對乙方的借款本息,乙方按還款比例相應減持64%股權比例,同時對已償還借款停止計息。……四、若從補充協議籤訂之日起,1年內甲方不能全部還清債務,乙方有權對外出售B1公司股權,出售價格以評估價格為基礎下浮不超過10%;出售股權比例變現的額度,不得超過未清償借款本息和。同等條件甲方有優先回購權。

A公司作為甲方與作為乙方的劉某籤訂《股權代持協議》,約定:甲方自願委託乙方作為甲方代表,對B公司所欠借款進行清算,並經甲方同意代持B公司持有B1公司64%股份對應股權及利益,乙方為名義持有人並願意接受甲方的委託代為行使該相關股東權利及權益,甲方為代持股份的實際出資人。

截至2017年11月15日,B公司累計欠款本金10億餘元及相應利息;A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1.B公司償還借款本息;2.A公司對劉某所持有的B1公司64%股權折價、拍賣、變賣所得價款有權優先受償。

庭審過程中,各方當事人均認可案涉債權真正的權利人均為A公司,劉某名下B1公司的股份只是為A公司代持。鑑此,在A公司與B公司之間存在真實的債權債務關係、A公司與劉某之間對於股權代持關係並無爭議。

【判決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借款合同》、《協議書》、《補充協議書》均約定以B1公司64%股權提供擔保,以股權轉讓的形式保證劉某債權的實現,劉某沒有實質持有該部分股權的意願。據此可以確認,雙方籤訂該合同的真實目的並非真正實現股權轉讓,而是為了對案涉債務提供擔保。但根據物權法定及物權公示的原則,其不具有物權效力,亦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同時,因B公司與劉某之間沒有真實轉讓B1公司64%股權的意思,案涉B1公司64%股權的實際權利人仍為B公司。故A公司關於以B1公司64%股權優先受償的訴訟主張,一審法院不予支持。判決:確認A公司對B公司享有相應債權;駁回A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A公司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經過審理,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劉某依約享有的擔保物權優於一般債權,具有對抗B公司其他一般債權人的物權效力。A公司主張,劉某享有就B1公司64%股權優先受償的權利,應予以支持,判決:撤銷一審判決;確認A公司對B公司享有相應債權;A公司對劉某持有的B1公司64%股權折價或者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

【律師解讀】

1、劉某所持B1公司64%股權的性質及效力

《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本案中,《協議書》《補充協議書》約定將B公司名下B1公司64%股權變更至劉某名下並非真正的股權轉讓,而是將B1公司64%股權作為對劉某債權實現的非典型擔保,即讓與擔保;從這一角度看,債權人、債務人的真實意思是以向債權人轉讓B1公司股權的形式為債權實現提供擔保,「顯現的」是轉讓股權,「隱藏的」是為借款提供擔保而非股權轉讓,均是債權人、債務人的真實意思,該意思表示不存在不真實或不一致的瑕疵,也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同時並不違反禁止流質流押的法律規定,應當認定上述約定有效。

2、A公司對劉某持有的B1公司64%股權折價或者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可否優先受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第3條規定,依法認定新類型擔保的法律效力,擴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方式。除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合同無效情形外,應當依法認定新類型擔保合同有效;符合物權法有關擔保物權規定的,還應當依法認定其物權效力。

對於前述股權讓與擔保是否具有物權效力,應以是否已按照物權公示原則進行公示,作為核心判斷標準。《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可見,公司登記機關變更登記為公司股權變更的公示方式。根據《物權法》第二百零八條第一款、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一款及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在股權質押中,質權人可就已辦理出質登記的股權優先受償。舉輕以明重,在已將作為擔保財產的股權變更登記到擔保權人名下的股權讓與擔保中,擔保權人形式上已經是作為擔保標的物的股份的持有者,其就作為擔保的股權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更應受到保護,原則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因此,劉某依約享有的擔保物權優於一般債權,具有對抗B公司其他一般債權人的物權效力,A公司對劉某持有的B1公司64%股權折價或者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可以優先受償。

3、《民法典》新規引申

即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規定,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

與《物權法》第172條相比,本條增加了擔保合同外延的表達,明確「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將讓與擔保合同、所有權保留合同等「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涵蓋在內,從立法層面將諸如此類的合同關係明確界定為擔保合同關係,對於釐清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係以及進一步判斷其合同效力及其相應的物權效力均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股份轉讓協議未付款是否有效,股份轉讓與股權轉讓的區別
    股份轉讓協議——股份轉讓協議未付款是否有效股份轉讓協議未付款有沒有效力股權轉讓協議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自籤訂後就具有法律效力,而籤訂股權轉讓協議後一方不付款的,屬於合同違約的行為,出讓股權的股東可以請求解除合同,並且要求違約方承擔賠償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 最高法院:民間借貸中,以股權作讓與擔保的,債權人能否優先受償?(附...
    二審法院認為合同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且由於已經完成了股權變更登記,認可該讓與擔保具有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享有優先受償權。裁判要點本案的爭議焦點之一是閩成公司是否有權就翠宏山公司64%的股權優先受償。需分別解決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是否產生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兩個問題。
  • 公司為股東之間股權轉讓款支付提供擔保,這種擔保有效嗎?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不清楚公司為股東間股權轉讓,提供擔保的效力應如何認定的問題。北京嘉善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認為公司為股東間股權轉讓提供擔保的效力,不應簡單的認定為有效或者無效。應當結合具體的案情及相應的法條,進行全面考察。下面通過一個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 天同訴訟圈 | 2020年公報案例:股權讓與擔保性質與效力認定
    ,一般應認定有效——當事人以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方式為民間借貸債權進行讓與擔保,並據此實際轉移目標公司控制權,一般認定有效。—當事人以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方式為民間借貸債權進行讓與擔保,並據此實際轉移目標公司控制權,一般認定有效。
  • 房企破產中,名為買房實為借貸的協議是否有效?
    房地產企業在開發過程中,首要的問題就是融資問題,而最普遍的融資手段就是民間借貸,通過「將有預售許可證的房屋備案到債權人的名下以進行擔保借款「的方式又司空見慣。由此引發的問題是,該種名為房屋買賣合同實為民間借貸的合同是否有效呢?當房企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債權人可否請求過戶房屋呢?
  • 夫妻間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當然有效
    劉明考慮到自己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李芳在各方面能力都不比自己遜色,便與李芳協商將其所有的在溫星裝飾設計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溫星公司)的20%股權全部轉讓給李芳,於是二人在2009年3月15日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並打算在2009年5月底到工商局辦理股權轉讓的相關手續。2009年4月份,溫星公司的其他股東知道此事後稱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事宜未作任何規定,他們也不同意劉明任意轉讓股權,該轉讓行為無效。
  • 股權轉讓糾紛實務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本案中,張新田因轉讓其持有的工貿公司的股權事宜,與劉小平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雙方從事該項民事交易活動,其民事主體適格,意思表示真實、明確,協議內容不違反我國《合同法》、《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該股權轉讓協議應認定有效。艾梅、張新田的該項上訴理由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名股實債」:股權讓與擔保、股權回購所涉基礎法律關係的認定
    3.股權轉讓協議中對借款合同進行擔保,股權轉讓協議實質則為股權讓與擔保,當事人雙方關係按借款合同對待。物權法中規定了「禁止流押」與「禁止流質」(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民法典中對此開放的多,只是強調進行權利移轉的抵押、質押中,抵押權人、質權人只能就實現擔保目的範圍內的財產進行優先受償,剩餘部分要返還債務人。
  • 登記在擔保權人名下的股權讓與擔保,原則上具有物權效力
    當事人以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方式為民間借貸債權進行擔保,此種非典型擔保方式為讓與擔保。在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相關股權轉讓協議有效。籤訂股權讓與擔保協議並依約完成股權登記變更後,因借款人未能按期還款,當事人又約定對目標公司的股權及資產進行評估、抵銷相應數額債權、確認此前的股權變更有效,並實際轉移目標公司控制權的,應認定此時當事人就真實轉讓股權達成合意並已實際履行。以此為起算點一年以後借款人才進入重整程序,借款人主張依破產法相關規定撤銷該以股抵債行為的,不應支持。
  • 讓與擔保合同的效力
    ,三是擔保法律關係,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借貸法律關係的效力通常沒有疑問,但是,讓與擔保中買賣法律關係與擔保法律關係是否有效?可見,雙方的合意即為將山場林權作為借款的抵押擔保。雙方雖然於次日籤訂轉讓協議,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轉讓合同,並辦理了林權變更登記手續,但結合借款借據、協議書的約定及黃某支付部分利息的行為來看,雙方籤訂的林權轉讓協議系名為買賣實為借貸的擔保行為。黃某主張借款到期後,其與中村林場協商以林權買賣抵借貸,不予認定。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黃某、陳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
  • [股權轉讓]揚子新材:籌劃重大資產出售暨籤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的...
    特別提示: 1.本次籤署的《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僅為意向性協議,旨在表達各方的合作意願及初步商洽結果,並非最終交易方案,具體交易方案及相關交易條款以協議雙方籤署的《股權轉讓協議》為準。一、框架協議籤署的基本情況 2020年12月18日,蘇州揚子江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與馬德明、馬晨籤署了《關於俄羅斯聯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公司持有的俄羅斯聯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俄聯合」)51%的股權。
  • 股權轉讓糾紛之二:揭開「數份股權轉讓協議中不同價格條款」的面紗
    雙方當事人於2010年5月27日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合法有效。 雙方當事人於2010年11月3日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中關於股權轉讓價款及支付方式的約定,非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當事人在該協議履行中亦未真實履行此約定,且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要件之規定,故該協議中關於股權轉讓價款及支付方式的條款,屬無效條款。
  • 股權轉讓的入門乾貨
    作者:法律追夢人房地產企業併購的主要方式分為資產併購和股權併購,股權併購方式因其具備稅費低,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簡單易行而深受房地產企業的青睞,但是任何一種交易方式都有其利弊,股權轉讓的交易方式也不例外,因其收購的目標公司對外的權利義務具有延續性,故目標公司的潛在債務也成為了股權轉讓過程中不得不防的重大風險,需要我們在起草股權轉讓協議時合理規避此類風險
  • 離婚前與他人籤訂股權轉讓合同,被判轉讓無效
    當日,法院也立案受理了原告望某與被告艾某、楊某某、王某股權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原告望某訴請確認被告艾某轉讓給楊某某、王某、福建某公司30%股權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之前雙方籤訂離婚協議,其中約定雙方婚後共同在某公司的投資約900萬元及可得收益歸男方所有,向女方支付現金400萬元等。
  • 名義股東,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轉讓代持股權是否有效?
    從上述條文意思來看,名義股東如果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擅自以轉讓、抵押等方式處分其名下的代持股權,其處分行為是否有效,應當從兩方面分析:一、原則上名義股東處分代持的股權,其行為應當具有法律效力。成某濤答辯稱:2014年12月10日以前,成某濤完全合法擁有軟體公司的85000元出資,從未為劉某信代持該85000元出資或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出資。成某濤完全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向他人轉讓其在軟體公司的出資。成某濤與陳某華之間的出資轉讓行為為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轉讓行為合法有效,轉讓價款已經支付,二人之間不存在任何惡意,轉讓交易已經完成。
  • 聊民法典65:籤訂股權轉讓合同後,股權質押他人,法院認定違法
    2在股權轉讓中,由於股權在法律實務中的特質,容易產生第三人對標的物享有某種權利,甚至是股權出賣人惡意而為。在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徐玲、劉連瑞股權轉讓糾紛案件中,就有這樣的事實情節,明顯帶有某種惡意:2009年8月15日,徐玲與石河子建設總公司籤訂《股權質押合同》,約定由徐玲將其持有的和能股份公司10%的股權向石河子建設總公司提供質押擔保,但尚未辦理質押登記。
  • 股權轉讓26個法律風險全解讀
    (3)就同一股權轉讓籤訂數份內容相異的協議。 一類是交易雙方在締約或履行過程中形成數份書面協議,但未明確數份協議間是否構成變更、替代,因而產生以何者為準的爭議;另一類是交易雙方出於避稅目的,形成一份專門用於工商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集中表現為股權轉讓款價格低於實際履行的價格。
  • 最高法院:借款展期後未重新籤署擔保協議,原擔保是否仍然有效?(要...
    最高人民法院  借款展期後未重新籤署擔保協議,原擔保是否仍然有效?  裁判要點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清源公司和工行洛江支行就案涉借款籤訂《貸款展期協議》但未重新籤署擔保協議,原《最高額抵押合同》對展期後的貸款是否仍然有效。
  • 股權轉讓後,未辦理變更登記,原股東再次轉讓是否有效?
    有的原股東不守誠信,卻發生再次轉讓股權的事實,原股東的一份股權,兩次轉賣,再次轉賣的協議有效嗎?當原股東與受讓人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後,股權已經由原股東移轉至受讓股東,受讓股東為該股權的實際所有者。後四位股東與陳某龍就實業公司股權轉讓籤訂正式《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轉讓款為300萬元,並約定由陳某龍負責將其在實業公司50%股權過戶到商業公司的名下。2012年6月5日,實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原告,在此後的年份,原告都將實業公司的營業執照、公章等交給陳某龍,由陳某龍負責實業公司的年審工作。
  • 最高法院:未經配偶同意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四、2012年5月23日,艾梅、張新田向陝西高院提起訴訟,以張新田未經艾梅同意無權處分夫妻共有的股權為由,請求確認張新田與劉小平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並要求劉小平返還工貿公司54.93%的股權。五、陝西高院經審理認為:《股權轉讓協議》合法有效,劉小平無需返還股權。艾梅、張新田不服,上訴至最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