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文科資深教授鄧子基辭世!他被譽為「財政學功勳人物」

2020-12-27 八閩焦點

廈大剛剛證實

廈大文科資深教授鄧子基

於今天(12月22日)11時38分去世

享年98歲

鄧子基是我國財政「國家分配論」的代表人物之一

致力於建立發展適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的國家財政理論體系

他與時俱進,理論之樹常青

學術思想哺育了幾代財經學人

他三尺講臺

一站就是半個多世紀

一生桃李滿天下

今年央視播出紀錄片

《財政學功勳人物——鄧子基教授》

人物名片

鄧子基,著名經濟學家、財政學家、教育家,中國財政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財政學界主流學派「國家分配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廈大文科資深教授。

鄧子基為中國財政學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國務院早期「政府特殊津貼」和國際、國家、省部級獎勵數十項。2017年,榮獲首屆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這是中國財政理論界的最高獎項。

2012年

廈大為90歲的鄧子基教授

舉行從教65周年大會

《廈門日報》刊發報導

介紹盛名背後的鄧子基

最早學的是「飛機製造」

白眉善目的鄧子基被他的學生稱為「笑呵呵的彌勒佛」,鄧子基顯然很喜歡這一說法,但他也說,他是在「苦水裡泡大」的,「笑呵呵」是歷經磨難的破繭成蝶。

1923年6月,鄧子基出生在福建沙縣夏茂鎮儒元村的貧困家庭,9歲失去母親,11歲失去父親,這意味著幼小的他必須自己解決生存問題。接受採訪時,鄧子基突然挽起袖子,指著手腕上的一道傷痕說,這就是小時候砍柴留下的,「我還賣過燒餅和油條!」

鄧子基後來在一家雜貨店找到一份打掃衛生的工作,包吃包住。他把每個月發的2元工資積攢下來,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過了半年,僅讀兩年小學的鄧子基拿著12元坐船到南平,考上初中。他說,我當時已經知道,只有讀書才會有前途。

不過,在南平,鄧子基很快就變成「窮光蛋」,連被子都沒有,晚上和老鄉擠在一個被窩。仍是知識幫他擺脫困境,他靠每學期的第一名來贏得6元的獎學金。鄧子基說,那一刻起,我的命運就註定我必須拿下人生道路各種各樣的第一名。

幾年後,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到福州高級中學。1943年高中畢業,鄧子基被保送到位於重慶的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與此同時,他還考取了國立交通大學航空系。鄧子基先在交通大學讀了3個月的飛機製造專業後,「彈盡糧絕」,這時,他得知剛開學的政治大學包吃包穿,給零用錢花,畢業後還包分配,他轉而投奔政大,就讀經濟系的財政專業。鄧子基自信地說,如果他當時繼續就讀航空系,那麼,現在一定也會是航空學家。但是,命運為鄧子基做出了選擇。

鄧子基和廈大的結緣是從1950年開始,當年,他以福州考區第一名,成為新中國首批經濟學研究生,師從時任廈大校長、《資本論》中譯者之一王亞南。

「國家分配論」經歷三次交鋒

1951年,鄧子基(前排中)與同學合影。

鄧子基是中國財政學界主流學派「國家分配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大半輩子都在研究國家當家理財的道理,即國家用一種什麼樣的辦法,在怎樣的指導思想之下,把社會的錢收到國家的手裡,然後由國家集中起來辦大事。不過,自鄧子基1962年在國內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國家分配論」的財政學理論主張後,他經歷了三次交鋒。第一次在1964年,爭論的焦點在於要不要以國家為主體。在當時背景下,國家分配論最終還是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當時,國家財政管理就像一個事無巨細的大管家,大到每個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小到每個工人的工資,都是由國家來統一計劃安排。第二次是1980年,當時中國社科院召集全國專家,在廈大召開了一次全國財政基本理論座談會,就財政的本質問題展開討論。鄧子基說,八十多人來跟我研究,他們說國家分配論是國家意志論,經濟困難、造成災害的理論根源就在這方面,要我把「國家」兩個字扒掉。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湧來,鄧子基又迎來了「國家分配論」的第三次交鋒——當時,「公共財政論」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它是一些學者從西方引進的概念,它們強調關注公共服務,例如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而將生產消費領域全部交給市場。一時間公共財政論成為學界討論的熱點,「國家分配論」遇冷。無論是1980年還是1998年的交鋒,應戰的鄧子基堅持一個原則:「國家分配論」不動搖——財政與國家有本質的聯繫,有國家才有財政。鄧子基在堅持「國家分配論」的同時,也主張根據實際情況,借鑑新的理論,包括「公共財政論」。

他的學生都很像樣

鄧子基給受獎師生頒發2012年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鄧子基獎教獎學金。 (本報記者 姚凡 攝)

鄧子基教了65年的書,作為老師,他的一個重要貢獻就在於培養了一大批為國家管錢或者研究如何管錢的人才。他的學生甚至認為,在這一方面,他可以申請吉尼斯記錄——從1984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博士生,到今年,他已經培養了107名博士。107位博士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以現在博士生導師每年只能招收二三名學生來看,或許就能明白107人的含義。當然,鄧子基之所以有107位博士學生,一方面,是因為在人才培養高峰期,博士生導師每年可以招收七八名博士;另一方面,鄧子基從未「退休」。

鄧子基有個幸福的家

1962年,鄧子基一家合影。

對於很多人來說,鄧子基令人羨慕之處倒不是他在學界的地位,而在於他有個幸福的家。鄧子基和妻子王若畏育有一男一女。王若畏小鄧子基四歲,他們在初中時就認識了——王若畏是鄧子基中學恩師的侄女。不過,鄧子基小孩般很「警惕」地說,那時,她的叔叔只是介紹我們認識,要她向我學習,我們可沒有談戀愛。直到鄧子基大學畢業到福州工作後,重新相逢的兩人才確立戀愛關係。鄧子基笑眯眯地說,沒有她,我就不會有這麼好的身體,更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的成果裡也有她的一半。他瞅了一眼妻子,然後說,我很幸福。

「這位教授敢摸老虎屁股」

1980年代初,受福建省相關部門委託,鄧子基帶領一批研究生和政府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物價調查。那時的經濟改革還是在計劃經濟體制框架下進行的,市場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東西,講商品經濟都躲躲閃閃,還要加上計劃的商品經濟。鄧子基在最後的調研報告中,大膽地提出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第一規律。他的報告被送給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項南在報告上批示:這位教授敢摸老虎屁股。後來中央提出豬肉價格放開時,福建省已先行了兩年。

扒火車去求學

抗戰勝利後,鄧子基就讀的政治大學搬遷到南京,不過,從重慶到南京,學生們要自行前往。對於貧窮的鄧子基來說,路費是一個大問題。迫不得已,他只好扒火車——他和幾位同學在寶雞「上車」,他們爬到火車皮上,找到可以抓住的把手,整個人就趴在火車上。鄧子基回憶說,隴海鐵路隧道多,眼見要進入隧道,前面的同學高喊一聲,後面的人趕緊低下頭,緊緊地貼在車皮上。坐著免費的順風車,鄧子基到了潼關。

來源:廈門日報

相關焦點

  • 我們的財政學泰鬥、「財政學功勳人物」、廈大文科資深教授...
    人物名片鄧子基,著名經濟學家、財政學家、教育家,中國財政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財政學界主流學派「國家分配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廈大文科資深教授。為繼續讀書,他放棄了學飛機製造,轉到免學費、包吃住包分配的國立政治大學攻讀經濟系財政學專業。畢業後,時值內戰,風雨飄搖,他在江蘇泰興縣當了幾個月的小稅務員,也在中學教過書。新中國成立不久,廈門大學傳來了消息,王亞南校長領銜的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開始招收研究生。
  • 財稅學界泰鬥、廈大文科資深教授鄧子基辭世!
    人物名片鄧子基,著名經濟學家、財政學家、教育家,中國財政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財政學界主流學派「國家分配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廈大文科資深教授。1950年7月,鄧子基以福州考區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資本論》研究生班學習,邁開了學術探索的步伐,也拉開與恩師王亞南結緣的序幕。1951年,鄧子基(前排中)與同學合影。王亞南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入校後,鄧子基用兩年時間潛心攻讀《資本論》。王亞南要求鄧子基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他對鄧子基說,「你以前做過稅務工作,那就搞財政學吧。」
  • 大半輩子都在研究國家理財之道 廈大資深教授鄧子基昨日辭世
    鄧子基  (1923年6月-2020年12月22日)  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著名經濟學家、財政學家和教育家。從1952年9月起,先後擔任廈門大學學位委員、學術委員、教務處副處長、經濟系副主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院副院長、顧問等職務;曾兼任國務院經濟學科初審組成員、國家教委經濟學科評審組成員等職務。
  • 廈門大學教授鄧子基去世,為我國財政學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廈門大學教授鄧子基去世,為我國財政學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閩南網微信公號12月22日消息,22日下午,朋友圈有消息稱廈大財政學教授鄧子基於2020年12月22日11時38分駕鶴西去,享年98歲。
  • 廈大財政學著名教授鄧子基逝世,為我國財政學的奠基人和開拓...
    22日下午,朋友圈有消息稱廈大財政學教授鄧子基於2020年12月22日11時38分駕鶴西去,享年98歲。記者從廈門大學校內相關人士處也獲悉消息。
  • 廈大「國寶級」教授鄧子基辭世
    "國家分配論"的代表人物之一,致力於建立發展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財政理論體系;他與時俱進,理論之樹常青,學術思想哺育了幾代財經學人;他在三尺講臺上一站就是半個多世紀,一生桃李滿天下 …… 他就是被兒女、朋友、學生親切地稱呼為"老爺子"的中國財政學界泰鬥、廈門大學資深教授鄧子基
  • 廈大教授鄧子基90華誕慶典 領導賀電念了半小時
    商報訊(記者 陳巧恩)從會議廳入口到臺前的座位,鄧子基和夫人走了11分鐘。「耽誤」行程的並不是二老的步履,而是夾道歡迎、爭相握手的政商名流。昨日上午,中國社會主義財政學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著名經濟學家、財政學家、教育家鄧子基從教65周年暨90華誕慶典在我市國際會議中心酒店隆重舉行。
  • 這位「國寶級教授」「財政學功勳人物」走了……
    鄧子基的離去意味著我們痛失了一位巨星!鄧子基教授。1923年6月生,福建沙縣夏茂儒元村人。客家人 。中共黨員,著名財政家,教育家,經濟學家,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專於社會主義財政理論。2017年,鄧子基教授榮獲首屆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這是中國財政理論界的最高獎項。
  • 鄧子基去世
    據《廈門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22日消息: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鄧子基於今天11時38分去世,享年98歲。
  • 被譽為廈大「國寶級教授」!享年98歲!
    鄧子基,教授。1923年6月生,福建沙縣夏茂儒元村人。客家人 。中共黨員,著名財政家,教育家,經濟學家,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專於社會主義財政理論。2017年,鄧子基教授榮獲首屆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這是中國財政理論界的最高獎項。
  • 客家籍國寶級教授鄧子基丨專門培養為國家管錢的人才,高足有何立峰、劉昆等人
    這位中國財政學泰鬥、廈門大學的終身教授,是來自福建沙縣儒元村的客家人。他一生桃李芬芳,耄耋之年仍堅守教學第一線,晚年白眉善目,如若福祿壽星。他躬耕杏壇65年,培養了一大批為國家管錢或者研究如何管錢的人才。從1984年開始招收首屆博士生,到2020年,他培養了108名財政學博士(財經界108條好漢?),也就是說,鄧子基先生從未「退休」,持續工作65年,為國家培養了許多理財施政的棟梁之材。
  • 著名經濟學家鄧子基去世,耄耋之年仍堅守教學一線
    2020年12月22日,一生桃李芬芳,耄耋之年仍堅守教學第一線的我國財政學界大家鄧子基逝世,享年98歲高齡。鄧子基的離去,意味著福建痛失了一位巨星。鄧子基教授。1923年6月生,福建沙縣夏茂儒元村人。客家人。中共黨員,著名財政家,教育家,經濟學家,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 錢穎一被授予首批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2018年1月21日,清華大學舉行首批文科資深教授證書頒發儀式。頒發儀式上,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宣讀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名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為首批獲獎教授頒發證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主持儀式。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獲得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榮譽稱號。
  • 清華首聘18位文科資深教授:發力文科,一流大學再提速
    的網帖下,回復者眾多,不少人發帖探求:清華為何要設立文科資深教授?他們,又將給清華帶來什麼?公開資料顯示,18位文科資深教授中,年齡最大的李學勤出生於1933年,已屆85歲;年齡最小的,是生於1959年的清華公管學院教授薛瀾、人文學院教授汪暉,均為59歲。此外,獲選教授中,「50後」有10位之多,正是從事人文社科研究的黃金年齡。
  • 廈大最老院士蔡啟瑞教授昨日辭世 享年104歲
    蔡啟瑞教授在實驗室指導學生。(資料圖)  蔡啟瑞1913年生,廈門翔安馬巷人。著名物理化學家、中科院資深院士、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中國催化科學研究與配位催化理論概念開拓者。1950年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6年回到母校廈大任教;1958年秋,在廈大組建中國高校首個催化教研室,開創中國催化科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基地;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記者俞嵐袁曉敏  廈大最老院士蔡啟瑞昨日7時26分辭世,享年104歲。  走過一個多世紀,蔡啟瑞一生獻給了熱愛的化學事業。
  • 廈大資深教授葛家澍仙逝 會計學泰鬥仍在雲端看帳本
    出生13天母親就去世,一生的遺憾是不曾見過母親中國著名會計學家、廈大教授葛家澍昨天凌晨去世東南網11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 梁靜)凡是中國高校會計系的學生他被稱為「教科書上的人物」,他編寫的兩本會計學教材,發行量都超過百萬。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會計學家、廈大教授,國務院批准享受專家津貼的第一批專家之一,葛家澍曾創下多個中國第一。1945年從廈門大學會計學系畢業後,一直留校任教。93歲卻教書68年,年過九旬之後,他依然帶學生做科研。
  •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名單公示,共18人
    2018年1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清華大學信息門戶網站了解到,1月14日,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對學校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名單進行了公示。文科資深教授是清華大學面向文科教師設立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
  •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首獲2018年德國安內莉澤·邁爾獎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汪暉首獲2018年德國安內莉澤·邁爾獎清華新聞網2月1日電 近日,德國洪堡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發布消息,授予清華大學新晉文科資深教授汪暉安內莉澤·邁爾獎(Anneliese Maier Research Award)。
  • 清華大學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 首批18位學者名單
    ­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馬海燕 夏煜)清華大學21日宣布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來自8個文科院系13個一級學科,平均年齡68歲。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這18位文科資深教授包括:萬俊人、王明旨、劉巨德、杜大愷、李強、李學勤、吳潛濤、汪暉、陳來、胡鞍鋼、柳冠中、錢穎一、閻學通、崔建遠、彭林、韓美林、謝維和、薛瀾。­  當選文科資深教授需在清華任職時間不少於5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5年以上、參評當年的年齡原則上滿60周歲,是所在專業領域公認的優秀學者。
  • 這18人入選清華首批文科資深教授!他們有多牛?
    清華大學21日宣布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來自8個文科院系13個一級學科,平均年齡68歲。這18位文科資深教授包括:萬俊人、王明旨、劉巨德、杜大愷、李強、李學勤、吳潛濤、汪暉、陳來、胡鞍鋼、柳冠中、錢穎一、閻學通、崔建遠、彭林、韓美林、謝維和、薛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