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火爆不忘安全與健康,《食品用發熱包》標準開啟自熱食品行業...

2020-12-22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導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衝擊和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在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多個產業也呈現出喜人的亮點。例如,以自熱食品為代表的「一人食」經濟逆勢飄紅,成為市場重啟的代表。

與此同時,在行業井噴式發展的背後,如何聚焦「一人食」經濟新方向、規範自熱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將其培育成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成為政府、行業協會、媒體、企業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8月11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自嗨鍋品牌協辦的「領創一人食經濟新品質,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暨自熱方便食品標準化研討論壇」在北京召開,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昆、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堅、中國標準化協會團標部主任趙臨斌、重慶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周洪剛、重慶標準化協會副秘書長邱克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SGS輕工產品服務中國區化學技術總監盧耕、自嗨鍋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蔡紅亮、自嗨鍋品牌聯合創始人李世玲等政府、行業協會領導以及媒體、企業界代表出席了會議,共同探討自熱食品行業如何高質量、高標準發展,推動行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聯合發力,理清「劣幣驅逐良幣」行業亂像

「自嗨鍋的流行與迅速發展,是越來越多的國潮品牌不斷探索發展的一個縮影,代表了一種消費導向的新模式。自嗨鍋品牌被很多年輕人和市場認可,客觀反映其符合一人食經濟的消費場景、人群和消費習慣。」人民健康總經理萬世成在會上表示,「本次會議在自熱方便食品行業迎來發展新階段之際召開,致力於加快行業監管與標準制定日程,從而有效扼制自熱方便食品行業的無序亂象,營造更健康、有序、可持續的發展環境。「統一的標準和規範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關鍵之舉。」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肯定了自嗨鍋積極主動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自律的行為,並表示這將在行業標準化制定中發揮積極作用。

「自熱方便食品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政府、協會、企業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在會上指出,要形成企業自製、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局面,「鼓勵自嗨鍋這樣的企業不斷提升企業標準,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昆指出,自熱食品行業應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借鑑國內外成熟經驗,並將其轉化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以高標準倒逼產業質量提升,用標準化、市場化的手段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安全管理的升級。

作為與自熱行業同期發展的頭部企業,自嗨鍋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蔡紅亮對此也深有同感,面對「劣幣驅逐良幣」的自熱食品行業亂像,自嗨鍋堅持做行業中的「良幣」,一直積極履行企業責任,嚴抓產品品質,主動承擔起行業標準化建設、拉動地方就業、助農扶貧、愛心捐贈和打擊假貨等社會責任。

自嗨鍋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蔡紅亮發言

「自熱方便食品在工藝技術、產品品類、營養口感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也產生了像自嗨鍋這樣一些有代表性的品牌和企業,」中國標準化協會團標部主任趙臨斌在發言中肯定自嗨鍋所做的工作「起到了帶頭引領的作用」。

發熱包團體標準落地,行業發展有「法」可依

作為行業標準化的起點,自嗨鍋參與起草的《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也正式發布,並將於2020年9月5日正式實施。該團體標準對食品用發熱包從範圍、術語定義、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包裝和貯運等11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規範要求,還結合自熱產品的實際消費場景增加了「跌落性能」等指標。「跌落性能」主要考慮到發熱包在攜帶或者運輸過程中可能存在跌落、碰撞的情況,要求發熱包從1米高度跌落後,無粉塵滲出。

「標準是引領行業規範、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周洪剛在發布儀式上強調,「《食品用發熱包》填補了行業空白,對整個自熱性方便食品的產業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為了進一步探討標準與品質和行業之間的關係,在「標準成就品質,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對標準與品質和行業之間的關係展開了更深入的探討。

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堅認為自熱食品在食品安全的基礎上,還應滿足「好吃好看好玩」的市場多元化需求。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看來,自熱食品是分餐制的產物,「營養更明確」。除了消費需求的滿足,標準在自熱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本次論壇發布的《食品用發熱包》僅為團體標準,但重慶標準化協會副秘書長邱克斌表示,國家明確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制定團體標準,該標準的發布對於企業、行業都「意義重大。

SGS輕工產品服務中國區化學技術總監盧耕認為,對消費者來說發熱包是新事物,該標準的推出將極大地保障消費者安全。「這個標準對行業是一個促進和提升」,江蘇群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牟身稜站在發熱包生產廠商的角度,肯定了該團體標準對整個行業的意義。

自嗨鍋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蔡紅亮則站在企業角度,詳細分享了自嗨鍋圍繞產品品質所做出的努力,如創新性引進FD凍幹技術進行食材保鮮、率先使用食品級鋁箔餐盒等,始終以更高的標準自我要求,帶動自熱食品行業向更高標準進階。同時,他也表示行業的有序發展還需要國家層面的標準做強化。

自嗨鍋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蔡紅亮參加圓桌討論

品質領跑促進「一人食」經濟蓬勃發展

隨著「單身經濟」和「懶宅族」的興起,「一人食」餐廳等逐漸流行,「一人食」成為熱議話題,一人食經濟也成為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帶動了主打一人食消費場景的自熱食品行業。在自熱食品行業迅速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食品安全、產品同質化等成為制約自熱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針對這一現象和問題,本次大會的圓桌論壇還圍繞著「聚焦一人食經濟,提升消費者體驗」展開討論。「團體標準帶著大家向前走了一大步,但這一大步不是最高標準」,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指出,「最高標準需要企業在團體標準之上再追求新品質、高品質、高質量」。張德志主任從行業高度為自熱食品行業提升消費體驗指明了方向,而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則從微觀消費趨勢中發現了提升消費體驗的機會,並列舉了一系列食品消費中的潮流趨勢熱詞如自熱、雲直播等等。

自嗨鍋品牌正是從消費趨勢中,洞察了「青出於懶而勝於懶」的一人食經濟下的四大消費場景,並圍繞著這四大場景從加熱方式、主食、價值食材幾個方面傾力打造六大產品矩陣,滿足「單身經濟」和「懶宅消費」下年輕人對於生活的品質化期待。

以自嗨鍋品牌為代表的自熱食品行業,滿足了當下消費者對快捷、品質和便利的需求,是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迅速起飛的新風口。在新的經濟大環境中,作為自熱食品行業的領頭品牌,自嗨鍋運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促進生產、流通,拉動內需,是新業態新模式下的典型代表。未來,自嗨鍋品牌將繼續以創新思維和發展理念,成為經濟轉型和改革創新的突破口,推動「一人食」行業蓬勃發展。

相關焦點

  • 自熱食品發熱包首項團體標準發布
    由於自熱食品行業產品利潤高,自熱技術成熟,因此準入門檻低,短時間內行業湧入大量企業,呈現井噴式發展。但由於缺乏統一完善的行業標準,各家企業執行自己制定的企業標準,引發了行業亂象。而自熱食品中的發熱包的安全問題,更是自熱食品被詬病最多的。一些廠家生產的發熱包,加水後馬上開始發熱,也有的廠家生產的發熱包,加水後5分鐘都沒有發熱。這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體驗。
  • 自熱食品步入快車道《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發布正當時
    目前自熱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正在以20%的增速增長,但在行業井噴式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由於標準滯後帶來的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自熱食品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之際,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自嗨鍋品牌協辦的「領創一人食經濟新品質,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暨自熱方便食品標準化研討論壇」在京舉辦。
  • 《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發布 促進自熱方便食品行業規範發展
    由此可見,主打方便快捷的自熱方便食品已經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生活中的選擇。在市場急速擴張時,自熱食品生產廠商卻良莠不齊,由於自熱食品發熱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爆炸事件也時有發生,引發消費者投訴。為解決這一掣肘行業發展的短板,規範自熱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8月11日,自嗨鍋品牌參與起草的《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在京發布,並將於2020年9月5日正式實施。
  • 半數受訪者認為自熱食品不安全,行業安全標準有待統一規範
    結果發現,僅有5款自熱食品外包裝紙套上標示著發熱包的使用注意事項,有3款自熱食品的餐盒上面未標註任何安全提示,不同品牌的發熱包的執行標準也各不相同,僅有1款自熱食品告知發熱包丟棄信息,此外還有3款自熱食品在發熱過程中出現變形、溫度過高等異常情況。
  • 自熱食品發熱包含危險化學品 標準亟待制定
    不久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通報了對20件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的測試情況,證實了這類產品在加熱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而關於該類產品本身及其內含發熱包的安全管理問題,我國尚未出臺相關的國家及行業標準予以規範。那麼,哪些場景使用自熱火鍋容易發生危險?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又該如何建立?
  • 自熱食品成功「出圈」,品控安全關還要嚴把控
    近幾年,工作與生活節奏的加快、懶人經濟興起,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熱食品作為方便食品市場的後起之秀,加速出圈,尤其是今年自熱食品銷售表現十分搶眼。然而,自熱食品安全「小意外」也時有發生。近幾年,自熱食品異軍突起,尤其是2020年受到「宅經濟」的影響,再加上單身和非單身群體的「一人食」消費場景都在增長,為自熱食品市場擴增再添「一把火」。
  • 「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塑料瓶受熱炸裂
    近年來,自加熱方便食品日漸風靡,特別是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自發熱食品以其便捷、速食的特點備受青睞。但是,新聞報導中因自熱食品產生傷人事故也在提醒大家吃自熱食品還是得「悠著點」。那麼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濟南時報·新時報「真相2.0欄目」通過模擬實驗為您尋找答案。
  • 自加熱食品存安全風險,專家透露正探討建發熱包統一標準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2020年1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詞專家解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路福平對熱詞之一的「自加熱食品」進行了解讀。路福平表示,目前專家正探討建立自加熱食品發熱包統一的標準,如通包含的化學成分和比例、加熱強度、產氫量等指標進行規範。
  • 自熱食品存隱患 食用時千萬注意安全
    但最近一則「留學生在宿舍吃自熱火鍋引發火警鈴」的新聞引發熱議,像自熱火鍋這樣的自熱食品靠譜嗎?近日,鎮海消防大隊就此進行了實驗,他們提醒廣大市民千萬注意安全。  據了解,自熱火鍋類方便食品如今已走入不少市民家中,甚至一些國內的「大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在某網購平臺上,自熱火鍋、自熱方便麵等食品日均銷量有數萬份之多。那麼,這些自熱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它們的發熱源是什麼材料?
  • 2019食品安全熱點六:自加熱食品遇發展瓶頸 專家解讀:「自加熱包...
    路福平強調指出,食品標準是食品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前提和保證,是一個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自加熱食品應注重製度完善,儘快建立相關標準法規。  自加熱食品行業「短板」問題亟待破解  近兩年來,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食品市場保持了強勢、快速的增長勢頭,成為我國方便食品領域新的增長點,引領著行業朝特色化和跨界融合的方向發展。但市場火爆的背後也存在隱優。操作時的安全隱患、相關標準的缺失等問題亟待破解,自加熱食品行業急需補齊短板。
  • 自熱速食食品走紅 亟待完善安全標準
    針對單個消費者的餐飲業態相繼湧現,為餐飲速食食品行業拓寬了賽道的同時,也在引領一輪新的變革。「一人經濟」帶動「一人食」興起不用呼朋喚友湊局,免去排隊之苦,幾分鐘之內就能在家吃一盒用料豐富的速食食品,也足以慰藉一天的辛勞。
  • 自嗨鍋再獲融資  自熱食品行業仍需跨越品控安全關
    ,B面則是國內龐大的自熱食品行業市場待開發,據食品工業網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約為35億元,到2020年規模有望達到40億元。在自熱食品相關微博話題中,自熱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相對較高,網民投訴主要集中在安全隱患方面。
  • 廣西高鐵將禁用「自熱食品」
    本報南寧訊 (記者/許丹婷)近年來,各類自帶加熱功能的食品逐漸升溫,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近日,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的廣西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因明文禁止「在動車組列車上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帶加熱食品」,引發網友熱議。
  • 冬天吃「自熱食品」很方便,但這些要注意!
    因而自熱火鍋、自熱米飯自熱冒菜、自熱粉絲等因其加熱方便、快捷又美味,逐漸流行起來那麼問題來了「自熱食品」蒸煮雖說很方便但是真的安全嗎?消防員用紅外線熱感槍進行測試,這時的加熱包溫度已經有60多度。2實驗二消防隊員把加熱包剪開,直接放在水裡,讓它直接跟水進行接觸,礦泉水瓶放在地上幾秒後,就迅速膨脹、擴大,同時,底部還噴出了高壓蒸汽。
  • 安全隱患致傷人事件多發 「自熱食品」亟須國標「緊箍咒」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實習生謝思思攝影報導:自熱食品因其方便、快捷成為很多家庭暑期出遊的必備品。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這樣一款有望替代方便麵的食品「新寵」卻暗藏安全隱患——近年來,多地曾發生自熱食品傷人事件。有專家直言,自熱食品行業並無統一的國家標準。
  • 高鐵「拉黑」自熱食品引熱議,記者求證:北京未禁止自熱食品上車
    這是網店某款自熱煲仔飯最近一個月的月銷量,不過備受旅客青睞的自熱食品「攤上了事兒」:最新《廣西壯族自治區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自10月1日起,明確禁止「在動車組列使用能夠誘發煙霧報警的自動加熱食品」,那麼北京的情況如何呢?記者走訪了北京各火車站發現,目前自熱食品仍能在北京各站順利通過安檢,北京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仍允許旅客攜帶該類食品上動車組列。
  • 自熱食品操作不當會爆炸,應避免密閉空間內食用
    曾多次發生爆炸事件自熱食品能隨時隨地食用主要在於其自帶的發熱包,發熱包中的材料一般是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等,遇水會產生較大熱量,可對食材加熱。但由於熱量較大,同時也存在較大風險。近年來,因食用自熱食品導致的安全問題時有發生。
  • 生石灰乾燥劑、自熱食品加熱包 小心這些藏在身邊的「小炸彈」
    小小的乾燥劑和加熱包存在不少安全隱患。食品乾燥劑除了不能誤食,也不能放在水裡,自熱食品加熱包使用時,覆蓋過緊也有可能引發爆炸。  乾燥劑和自熱食品加熱包的工作原理  目前食品企業使用的乾燥劑大體為兩種,矽膠乾燥劑和生石灰乾燥劑。除這兩種外,還有蒙脫石乾燥劑、氯化鈣乾燥劑、纖維乾燥劑。
  • 偷襲"懶人經濟"的自熱食品,是一門賺錢的好生意嗎?
    自熱食品顧名思義就是不用火、不用電,用自帶發熱包加熱的預包裝食品。那麼,屬於快消品的自熱食品本身新鮮度、種類豐富度都不如外賣,價格還比方便麵高昂的自熱食品,又如何長期維持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另外,自熱食品還得小心"自爆"!網上各種自熱食品測評顯示,自熱食品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自熱包過熱致使消費者被燙傷,消費者食用過程中步驟不當致使產品爆炸新聞屢見不鮮。雖然自熱食品賽道越來越熱鬧,但行業標準還有待推進。
  • 自熱食品經濟增長速度很快,如何選擇靠譜代加工生產自熱食品?
    方便食品通常是指提前做好,把食品做成半成品和成品,通過工藝保存,購買後經過簡單加工就能食用。方便食品種類繁多,風味各異,產品領域廣泛,擁有各個領域的消費人群。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方便食品逐漸改變著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求的是方便快捷,這使得方便食品的市場越來越大,呈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