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剪紙扇展將開展 一套20把百蝶摺扇值6萬(組圖)

2021-01-15 華夏經緯網

揚州八怪剪紙扇

工作人員在布展

百蝶戀花圖剪紙扇

揚州園林系列剪紙扇

  揚州八怪、揚州園林剪紙扇首次亮相

  4月1日,「第二屆中國扇文化藝術品展」將在中國剪紙博物館開幕。昨日,展會相關布置工作已基本完成。記者了解到,這次剪紙扇展示堪稱全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耗時兩三年製成的獻禮揚州2500周年城慶的八怪剪紙扇將首次公開亮相。

  全國精品扇齊聚揚州

  近萬個品種,全國規模最大

  紙扇、絹扇、青花瓷扇、水晶扇……昨日,在中國剪紙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對各式各樣精美絕倫的扇子,進行最後的布置。

  「中國有著濃厚的扇文化文化底蘊,歷史上中國也曾被稱為『制扇王國』。」據中國剪紙博物館館長王京介紹,這次扇文化藝術品展匯聚了近萬個品種的不同風格、不同面料製成的絹扇、布扇、紙扇等等。

  摺扇、團扇、方形扇……布展現場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精品扇子,讓人目不暇接。據介紹,杭州的王星記扇莊、上海麗雲閣扇莊、杭州新新制扇廠、安吉制扇廠,都帶來了最新品種的扇子。這次剪紙扇展示堪稱全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

  揚州主創千種剪紙扇

  融入揚州八怪、揚州園林

  除了來自外地近萬品種扇子外,揚州主創設計上千種剪紙扇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傳統的剪紙很難脫離一個畫框、一塊剪紙的模式。」據剪紙扇的主創人員介紹,中國剪紙博物館主創設計的剪紙扇子將傳統和時尚結合起來,還開拓了揚州剪紙的應用領域,其中不乏揚州元素出現。

  「揚州園林久負盛名。」王京表示,瘦西湖、何園、個園等揚州園林景觀,首次出現在了剪紙扇當中,將揚州園林營造技藝和揚州剪紙這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了起來。「扇骨的部分,除了傳統的檀香木、竹子外,還有水晶、青花瓷等材料。」

  「揚州八怪」是揚州文化的代表之一。獻禮揚州城慶2500周年的「八怪剪紙扇」系列作品,此次也是首次亮相。「經過近三年的研發,這一產品已經開發出了20個不同風格的品種。」王京舉例說,「八怪之一」鄭板橋所畫的竹子剪紙造型,與他所書寫的「難得糊塗」結合起來,製成了扇子。「這些剪紙扇把剪紙和絹的材料結合起來,將原來的作品用剪紙提煉出來。」

  最貴剪紙扇價值六萬

  一套20把,展示百蝶造型

  根據已故著名老藝人、揚州工藝美術家張永壽原創的《百蝶戀花圖》,經現代的剪紙大師仿製而成的剪紙摺扇,曾在2014年「百花杯」中捧得金獎。

  在剪紙博物館,記者也看到了這套20把的摺扇。「每把扇子上有5幅剪紙,20把扇子上一共100種動態蝴蝶造型栩栩如生、無一雷同。」王京表示,這些摺扇都是用絹作為材料,扇骨由檀香木製作而成。這也是此次展示現場價值最貴的一套摺扇,達6萬多元。

  「開幕當天,我們將邀請身著漢服的仕女,專門演繹百蝶戀花圖剪紙扇,相信屆時會更加吸引眼球。」

  從鮮有問津到搶手貨

  剪紙扇在揚州景點受歡迎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受遊客歡迎的是那些實用性強、價格相對便宜、銷售時間長,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王京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中國剪紙博物館集中力量對剪紙扇、剪紙傘進行研究和開發。

  「本來已經鮮少人問津的扇子產品,現在幾乎佔據了揚州各大旅遊景點。」王京告訴記者,這些剪紙扇價格在10元-30元之間,方便攜帶樣式新穎,因此受到了遊客追捧。「去年我們準備了兩三千把扇子,銷售額達到了50萬左右,最後都沒夠賣。」王京透露,今年他們提前準備了1萬把扇子,目標是形成100萬左右的銷售額。

來源:揚州晚報

 

 

責任編輯:李然

相關焦點

  • 中國藝術家贈禮S10參賽戰隊 國風剪紙、摺扇表達祝福
    八強戰隊業已決出,將在10月15日開始新的一輪較量。 在小組賽期間,來自中國的民間藝術家向所有參賽戰隊送上了一份別開生面的中國特色禮品——一把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摺扇、一張以各個參賽戰隊LOGO為主要圖案的剪紙作品以及祝福寄語,以中國特色的方式向國際友人表達美好的祝願。
  • 【摺扇知識】--摺扇簡史,喜歡摺扇的先來了解摺扇的歷史吧!
    「要」是腰的本字,要扇即腰扇。  曹公即指曹操(155~220年)。  故東漢(公元2世紀)已有腰扇子。  二、腰扇=摺扇?  (南齊:公元6世紀)《資治通鑑音注》:「(南齊高帝時)腰扇,佩之於腰,今謂之摺疊扇」
  • 小小一把紙摺扇,盛唐時可有此物, 紙析扇是舶來品還是國貨?
    當年梅蘭芳先生演《貴妃醉酒》時,雍容華貴的楊貴妃醉酒時手拿一把描金紙摺扇,在花叢間載歌載舞,道不盡深居宮禁的苦悶和無聊。小小的一把紙摺扇,真是一件重要的道具,對刻畫人物性格起了重要作用。紙摺扇今日十分流行,但盛唐時究竟可有此物?梅先生為楊貴妃設計的這把紙扇究竟是史有所據,還是藝術的想像?一般以為紙摺扇是「舶來品」,出現遠在唐後,而且是道地的洋貨。
  • 從團扇到摺扇:中國的扇文化
    扇有期盼合歡的團扇,也有筆墨丹青的摺扇,世異時移,情誼不已。各種情意情義蘊含在一把小小的扇中,這一個簡單的器具帶來的是雋永深沉的世俗與風俗。一、合歡之望——團扇宋以前稱扇,都是指的團扇。團扇也叫"宮扇"、"紈扇",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
  • 摺扇 生而文雅,收放有度
    生而文雅,收放有度開合清風紙半張,隨即舒捲豈尋常——明·瞿佑《詠摺疊扇》摺扇在一開一合之間,匯天地乾坤清風,聚萬裡山河風景,《宋史·外國傳七·日本》中也出現了關於蝙蝠扇的記載,大約北宋端拱元年(988)日本僧人入華,「又別啟,貢佛經,納青木函;琥珀、青紅白水晶、紅黑木槵子念珠各一連又金銀蒔繪扇一合,納檜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這是中國與摺扇相關的最早年代記錄。
  • 文玩摺扇該怎麼扇?
    文玩摺扇該怎麼扇?摺扇在使用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大家都知道具體有哪些講究嗎?其實非常的簡單有兩句老話概括了摺扇具體應該怎麼使用上句是:文胸,武肚,僧道領,文人使用摺扇,是小開合,扇胸前比較文雅。武將是大開合,扇肚子,彰顯自己威武的氣質。
  • 金陵印記 | 摺扇中的歲月時光,道不盡的詩韻流連
    即為當年摺扇生產加工的集散地南京成為了中國的制扇中心在明清時期,一把高檔金陵摺扇是當時文人墨客必備唐伯虎,文徵明手裡拿的也是金陵摺扇哦千百年來的演進過程中這司空見慣的摺扇許多文人不但在扇面上題詩還有為扇作詩者不在少數下面這首全詩無一「扇」字我們一起來品品它是如何寫摺扇的?
  • 淺談摺扇的面子與骨子
    其實,這個道理在摺扇上也適用。扇面是文,色彩紋理都在扇面的開合翻覆中盡情展現;扇骨是質,質要承載的內容更多。扇骨決定了一把摺扇的形制,或大或小,或敞或窄,或疏或密。沒有骨子的和諧,也就沒有面子的宜人。一把扇子還未打開,其精神氣也能見七分。烏骨泥金扇,之所以堪稱經典,絕非只是沾了金面的奢靡之光,烏木深幽,泥金浮華,相得益彰。
  •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榮昌摺扇「再舞」耀光芒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榮昌摺扇「再舞」耀光芒 2020-11-24 18:45:21 周毅 攝   中新網重慶11月24日電 題:中國三大名扇之一:榮昌摺扇「再舞」耀光芒  中新網記者 韓璐  始於宋代的榮昌摺扇,也叫「巴蜀扇」,與江蘇蘇州的絹綢扇、浙江杭州的書畫扇被譽為「中國三大名扇」。
  • 第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 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開幕
    2020年12月18日,由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與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巧手映小康——第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開幕。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積極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國婦聯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中,廣泛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教家風宣傳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剪紙藝術家林美英近百幅剪紙作品在嵐集中展出
    近日,由平潭綜合實驗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婦女聯合會、旅遊文化服務中心主辦,區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的「祖國萬歲守正創新」林美英剪紙作品展在平潭圖書館一樓展廳舉行。10月4日上午,走進展廳,實驗區民間剪紙藝術家林美英近幾年創作的一百多幅剪紙作品向觀者們徐徐鋪開。
  • 夏布扇:夏布和摺扇完美結合
    重慶市榮昌縣龍集鎮新倉村72歲的文世洋一邊說,一邊熟練地將絲線穿扣在木質的羊角織布機上。夏布是以薴麻為原料編織而成的麻布,因麻布常用於夏季衣著,涼爽適人,又俗稱夏布。其獨特的編織工藝,已被評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縣有著300多年夏布織造歷史,被譽為「中國夏布之鄉」,《榮昌縣誌》載有「各鄉遍地種麻,比戶皆績機抒之聲盈耳」,早在清代就出口到朝鮮、日本及南洋一帶。
  • ...映小康——第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 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開幕
    2020年12月18日,由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與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巧手映小康——第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開幕。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積極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國婦聯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中,廣泛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教家風宣傳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摺扇是中國發明的嗎?
    明永樂年間由於皇室倡導,摺扇逐漸取代團扇成為扇子的主流。一、摺扇從日本傳入中國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日本僧人奝(diāo)然攜帶弟子共6人,到宋朝獻書。宋雍熙三年(986年),奝(diāo)然搭乘商舶,滿載太宗所賜的經書佛像踏上歸途。
  • 「甘泉首屆剪紙大賽作品展」開展了
    在我國第三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6月10日,由甘泉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甘泉縣文化館承辦的「甘泉縣首屆剪紙大賽作品展」在甘泉縣城中心廣場完成布展,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本次為期四天的剪紙作品展籌劃已久,共徵得和展出剪紙作品82副,薈萃和代表了我縣剪紙發展的現狀和創作水平。通過一系列的非遺宣傳活動,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增強保護非遺的理念,建立起我們的文化自信。
  • 藏界|摺扇在明代是真正的懷袖雅物,但清代卻並不相同
    摺扇在明代是懷袖雅物,是文人士大夫身份地位的象徵物,然而隨著歷史變遷和朝代更迭,摺扇的概念和審美發生多次不盡相同的演變。割裂的傳統猶如斷了線的風箏,今人對摺扇的認知再無可能復歸到明代。「澎湃新聞·古代藝術」今後將陸續推出《藏界》欄目,本期將關注摺扇藏家劉峻和他的扇子收藏之道。
  • 「明清閨閣文化展」將在中國扇博物館開展
    4月25日至7月26日,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憑闌觀史」系列展二——「挽袖作新詞·明清閨閣文化展」將在中國扇博物館(小河路450號)二樓臨展廳開展。展覽共展出119件展品,其中包含76組挽袖,19件服飾和12件書畫等,從閨閣女子的繡品、衣物、詩詞,嘗試為觀眾營造出一個動人、動情的閨秀空間,解讀明清閨閣的文化內涵。
  • 巧手映小康——第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開幕
    2020年12月18日,由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與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巧手映小康——第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開幕。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積極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國婦聯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中,廣泛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教家風宣傳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摺扇文化:細說那些可以製作摺扇的材料
    摺扇文化:一篇文章讓您了解摺扇的前世今生本期咱們來聊一聊有哪些材料可以製作摺扇。因為摺扇的歷史悠久、種類豐富所以可以製作摺扇(摺扇扇骨)的材料也十分豐富。列位看官您且往下看:製作摺扇(摺扇扇骨)的材料可以分為四個大類:竹木牙角。常見的材料是竹子類與木材類,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兩大類。
  • 這摺扇,真漂亮!
    而她的實用性,決定了扇面書法,是中國書法中最具實用性的表現形式…炎夏的戶外,摺扇派上用場了。持一把書畫文藝範十足的摺扇,拂去熱氣,帶來一股精神氣兒。如有書法家朋友幫題幾個字更增添一份收藏價值;如自己題字送好友,更是送去一番驚喜,妙哉!